在我國教科書中,微生物被劃分為細菌、病毒、真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共八大類。這些各有不同、個體無法用肉眼觀察的微小生物(部分真菌肉眼可見)看似不重要,實則涉及我們的食品、醫藥、工農業等眾多領域,與人類關係密切。
微生物是否能夠辨認出人類,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人類對於微生物的認知,還要從17世紀中葉說起,當荷蘭人列文虎克用自製的簡單顯微鏡觀察並發現了許多微生物之後,一大批研究者才開始了對微生物的探索,尋找新微生物、擴大培養微生物、進行科學研究……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現如今人們對微生物的了解越來越多,微生物擴大培養等微生物學基本技術也已經十分完善。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有關於微生物擴大培養與液體培養基的那些事兒。
什麼是液體培養基
培養基按照物理性質不同,可以分為液體培養基(liquid culture medium)、半固體培養基(Semi-solid medium)和固體培養基(solid medium)。液體培養基常用於微生物的擴大培養,半固體培養基常用於觀察微生物的運動及菌種保藏,固體培養基則常用於微生物的分離和鑑定。
為什麼要用液體培養基擴大培養微生物
液體培養基具有能夠進行通氣培養、振蕩培養的優點,在通氣或振蕩的條件下,能增加微生物供氧量,並讓微生物充分接觸營養物質。因此,液體培養基有利於微生物的細胞生長,從而提高微生物的數量。
而固體培養基,通常含有阻礙微生物運動的瓊脂。在靜止條件下,培養過程中瓊脂會在微生物菌體周圍形成透過養分的屏障,影響微生物的養分吸收,導致微生物生長緩慢。
如何配置液體培養基
微生物營養類型複雜,不同的微生物有著不同的營養要求。因此,配置液體培養基時,要根據不同微生物的營養需求選擇適宜的營養物質,配製針對性強的培養皿。具體配置原則如下:
1) 培養基組分應適合微生物的營養特點,如細菌喜葷、黴菌喜素;
2) 營養無的濃度與比例應恰當;
3) 物理化學條件適宜,如細菌偏鹼、真菌偏酸;
4) 根據培養目的選擇原料及其來源,如生產-天然、分類鑑定-合成培養基。
常見液體培養基有哪些
1) 牛肉膏蛋白腖液體培養基,又稱營養肉湯,用於培養細菌。成分:成分:牛肉膏3g、蛋白腖10g、NaCl 5g、蒸餾水(或去離子水)1000mL,pH7.4士0.2;
2) LB液體培養基,用於培養細菌,常在分子生物學中應用。成分:胰蛋白陳10g、酵母膏5g、NaCl 10g、瓊脂15~20g、雙蒸餾水1000mL,pH7.0;
3) 豆芽汁液體培養基,用於培養酵母菌和黴菌及黴菌原生質體融合。成分:豆芽汁1000mL、磷酸氫二銨1g、KCl 0.2g、 MgSO4.7H2O 0.2g,pH6.2-6.4。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