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是我們工作中常見的支原體液體培養及藥敏二合一試劑。
實際工作中,如果採用這種單一試劑進行泌尿生殖道支原體培養時,我們會發現其陽性率特別的高。高陽性率雖然是莆田系的男科婦科期望的,但對於一個較真的檢驗人來說,我們比須清楚,雖然支原體(解脲脲原體和人型支原體)在泌尿生殖道多有定植,但總體陽性率不超過40%(陽性不表示支原體致病,陰性也不表示不存在定植,僅提示支原體的量是否已達到試劑的敏感性範圍)。所以,當您實驗室陽性率超過這個比例的時候,就比須找原因。
這類試劑除了高陽性之外,我們還能遇到很多無法報告的情況。如花板(藥敏結果混亂),全陽,以及液體培養瓶與板條之間陰陽性相反等等情況。很多時候我們僅僅當作實驗操作不嚴謹處理,並沒有去查閱更多文獻,深刻了解這類現象出現的各種原因。
今天,筆者就來對這類情況進行一些分析。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類液體培養及藥敏二合一試劑的原理。簡單說來就是一個專用的支原體液體培養基,加上酸鹼指示劑,利用支原體分解尿素產鹼,從而改變液體培養基的PH值,使得液體培養基出現顏色變化。當培養出支原體的時候,支原體分解尿素產鹼性物質導致液體PH升高,呈紅色顏色改變。
明白了這個原理,我們就能分析其假陽性與假陰性情況類型。
1)只要液體培養基中有鹼性物質存在,液體培養基就能呈陽性(紅色)表象,無論這個鹼性物質是不是來自於支原體的代謝。現實中可以導致該液體培養基PH升高的情況實在是太多,比如樣本被鹼性物質(鹼性洗液)汙染,或者一些產鹼性的微生物(生長緩慢的陰道加德納菌)存在等等。
2)相反,哪怕支原體陽性,同時有一種產酸的細菌存在,或者樣本被酸性物質汙染等等,這些酸性物質會中和掉支原體代謝生成的鹼性物質,從而導致培養基不出現顏色變化,造成假陰性。
我們尤其應該重視的是產酸與產鹼性細菌的生長引起的假陰性和假陽性情況,特別是那種在這類培養基中生長緩慢的產酸與產鹼菌,往往不會引起液體培養基的渾濁變化,其後的抗菌藥物譜對其往往也有相應的抑制作用,極其不易被我們發現,從而造成誤診和漏診。
所以,對於一個嚴謹的實驗室來說,我們單採用這樣一類液體試劑進行支原體的培養與藥敏實驗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需要有另一種方法能輔助我們鑑別是否有其它菌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採用支原體固體培養基培養,並於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是否存在支原體生長菌落是簡便的有效方法。
重點提示:以上方法不僅適用於泌尿生殖道支原體的鑑定,同樣適用於肺炎支原體的鑑定。對於臨床來說,筆者不推薦液體培養基轉種固體平板後再觀察的方法。因為,其一液體培養基本對支原體已經起到了增菌作用,導致結果失真,支原體作為泌尿生殖道常見定植微生物,屬於機會致病微生物,其對人體致病有菌量依賴性;其二也延長了報告發放時間。所以,筆者推薦支原體固體培養基與液體培養及藥敏實驗同時實驗,市面上已有很便於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的支原體固體培養基條塊試劑,也便於實驗室標準化。
上圖為光學顯微鏡下觀查到的MH合併UU菌落生長現象
上圖為光學顯微鏡下觀查到的MH合併UU菌落生長現象
上圖為光學顯微鏡下觀查到的UU菌落生長現象。注意樣本之間UU菌落大小差距較大,可能與樣本種UU量有關。UU量少的時候菌落較大,反之較小。對於大型UU菌落而言,其形態也多樣,對於新手而言,可以結合是否在劃線之上,以及順著劃線出現形態變化進行鑑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