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全蛋白巴豆醯化修飾組學研究項目單一來源採購公告

2021-01-13 甘肅經濟信息網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全蛋白巴豆醯化修飾組學研究項目單一來源採購公告

甘肅中金國際招標有限公司受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的委託,對「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全蛋白巴豆醯化修飾組學研究項目」以單一來源的方式進行採購。

1、採購文件編號:1259-20562

2、採購內容:

序號

名稱

數量

單位

1

全蛋白巴豆醯化修飾組學研究

1

3、供應商資格要求:

1)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並提供《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實施條例》第十七條所要求的材料;

    2)投標人須為未被列入「信用中國」網站(www.creditchina.gov.cn)記錄失信被執行人或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名單或政府採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記錄名單;不處於中國政府採購網(www.ccgp.gov.cn)政府採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信息記錄」中的禁止參加政府採購活動期間;未被列入「信用甘肅」網站(www.gscredit.gov.cn)記錄失信被執行人或財政性資金管理使用領域相關失信責任主體、統計領域嚴重失信企業及其有關人員等的方可參加本項目的投標。(以投標截止日當天在「信用中國」網站(www.creditchina.gov.cn)、中國政府採購網(www.ccgp.gov.cn)及「信用甘肅」網站(www.gscredit.gov.cn)查詢結果為準,如相關失信記錄已失效,投標人需提供相關證明資料)

3)本項目不接受聯合體形式。

4、項目預算:36.8萬元;

5、實施單一來源採購的簡要理由及擬定供應商信息:

(1)實施單一來源採購的簡要理由:本項目擬從巴豆醯化影響肝纖維化發生發展的角度開展幹細胞的護肝分子機制研究,經了解杭州景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擁有巴豆醯化泛抗體和修飾檢測服務的公司。

杭州景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科學顧問及法人代表芝加哥大學終身教授趙英明教授團隊2011年在頂級期刊Cell雜誌首次報導了最新發現的組蛋白賴氨酸巴豆醯化修飾(Crotonylation),該修飾通常出現在轉錄活躍的染色質區的組蛋白上並與生殖調控密切相關。同年,該研究被Cell雜誌評選為2011年表觀遺傳領域的研究亮點。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結果表明,賴氨酸巴豆醯化修飾參與的基因表達調控以及非組蛋白的Kcr修飾和功能與多種生理病理過程密切關聯,在農業、醫學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基於景傑生物獨家開發的巴豆醯化修飾泛抗體、樹脂和位點特異性抗體,目前已有多篇高水平文章接連發表,揭示了巴豆醯化修飾所參與的重要生物學過程

景傑生物作為全球唯一一家擁有巴豆醯化化泛抗體和修飾檢測服務的公司(已於2012年申請專利),可以助力於本項目開展幹細胞的護肝分子機制研究。

 (2)擬定供應商名稱:杭州景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擬定供應商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新區白楊街道6號大街452號2幢A1501-1520

6.報名及獲取採購文件時間及地點: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5日(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00;節假日除外)在甘肅中金國際招標有限公司獲取(蘭州市城關區東崗西路403號酒鋼大廈2號樓1單元405室)。

7.領取採購文件時請攜帶以下資料:企業法人授權委託書、法人身份證複印件及代理人身份證複印件、企業營業執照複印件;以上資料複印件必須裝訂成冊,並加蓋單位公章(否則不予報名)。

8.單一來源響應性文件遞交截止時間及地點:2021年1月14日上午9:00分前提交至甘肅中金國際招標有限公司會議室(蘭州市城關區東崗西路403號酒鋼大廈2號樓1單元403室)。

9.談判時間及地點:同單一來源響應性文件遞交截止時間及地點

10談判保證金及遞交方式:供應商應提前將人民幣陸仟元整(¥6000.00)的投標保證金於開標(以到帳時間為準) 之前以電匯的方式遞交至甘肅中金國際招標有限公司。

   戶    名:甘肅中金國際招標有限公司    

   開 戶 行:甘肅銀行營業部

   帳    號:660400040732300010

   聯繫電話:0931-8179777

11.採 購 人:蘭州大學第一醫院

   詳細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東崗西路1號

   聯 系 人:邵主任

   聯繫電話:0931-8356673

12.招標代理機構:甘肅中金國際招標有限公司

   聯 系 人:李興龍   楊陽

   電    話:0931-8179677

詳細地址:蘭州市城關區東崗西路403號酒鋼大廈2號樓1單元405室

 

 

甘肅中金國際招標有限公司

                                                 2020年12月30日

相關焦點

  • 冉冉升起的新星:非組蛋白的巴豆醯化修飾及其調控
    Kcr修飾最早由芝加哥大學趙英明教授實驗室鑑定,文章發表在2011年的Cell (文章第一作者譚敏佳博士現為中科院藥物所研究員)。該修飾通常出現在轉錄活躍的染色質區的組蛋白上,Kcr修飾和生殖調控密切相關,參與精子細胞發育基因的調控。上述研究分別被Cell雜誌和Faculty1000評選為表觀遺傳領域的研究亮點。
  • 「精」亦求精——巴豆醯輔酶A水合酶CDYL調控組蛋白巴豆醯化而影響...
    之後的一系列後續研究表明,組蛋白的醯化有眾多的生物學功能,引起研究者的普遍關注關注,而巴豆醯化修飾(crotonylation)就是其中的熱點之一。近日,景傑生物與北京大學醫學部的尚永豐院士合作,在Molecular Cell上發表組蛋白巴豆醯化修飾的最新 研究成果1,該研究揭示了CDYL(chromodomain Y-like transcription corepressor )作為水合酶,催化crotonyl CoA和  β-hydroxylbutyryl-CoA的轉化,進而調控組蛋白巴豆醯化水平的新機制,揭示了一種全新的蛋白醯化修飾的新機制
  • 基因頭條 | 最大規模巴豆醯化修飾組學揭示其在DNA損傷修復中重要...
    科研進展 1、最大規模巴豆醯化修飾組學分析揭示其在DNA損傷修復中的重要作用 巴豆醯化在生殖發育、腫瘤發生、轉錄調控、抗逆脅迫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 清華李海濤組在《Nat Chem Biol》報導巴豆醯化最新閱讀器
    )的研究論文,發現雙PHD鋅指(DPF)結構域具有特異識別組蛋白巴豆醯化修飾的分子功能。本工作是李海濤研究團隊繼今年年初首次把YEATS結構域鑑定為組蛋白巴豆醯化閱讀器之後(Li et al,Mol Cell 2016;Zhao et al,Cell Res 2016),在組蛋白修飾調控領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深化了人們對巴豆醯化修飾生物學的理解和認識。
  • 基礎醫學院張宏權教授團隊非組蛋白新修飾研究成果在
    論文通訊作者為張宏權教授,其博士研究生許煒智、萬軍虎為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杭州景傑蛋白質翻譯後修飾有限責任公司的協助。該研究首次發現了能夠催化非組蛋白巴豆醯化和去巴豆醯化這兩個相反過程的酶。乙醯轉移酶CBP、PCAF、hMOF也能夠催化非組蛋白的巴豆醯化,而去乙醯化酶HDAC1和HDAC3也能夠發揮去巴豆醯化的作用。
  • 李小玲組發現組蛋白巴豆醯化促進人類胚胎幹細胞向中內胚層分化
    代謝上,胚胎幹細胞和外胚層依賴於糖酵解,而中內胚層則轉而依賴於氧化磷酸化【3】。糖酵解產生的乙醯輔酶A已知能提高H3K27ac 和H3K9ac 水平,從而促進維持幹細胞多能性(pluripotency)的基因表達【4】。然而氧化磷酸化對中內胚層的分化有沒有直接的影響目前並不清楚。組蛋白巴豆醯化(crotonylation,Kcr)是近年來由質譜發現的一種新的組蛋白修飾。
  • 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連續發文首次揭示組蛋白巴豆醯化特異識別機制
    兩篇文章通過對表觀調控因子AF9和YEATS2的結構與功能研究,首次發現YEATS結構域是一類偏好性組蛋白巴豆醯化修飾閱讀器,並闡明了該結構域通過特異讀取組蛋白巴豆醯化密碼促進基因轉錄的分子細胞機制。組蛋白翻譯後修飾是一類重要的表觀遺傳調控事件,被認為構成一類「組蛋白密碼」,控制著染色質層面的遺傳信息解讀。近年來,受惠於質譜、修飾特異抗體等技術發展,眾多新型組蛋白修飾被不斷發現。
  • 菸草所首次揭示植物蛋白質的巴豆醯化修飾—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菸草研究所菸草病蟲害防控科研團隊在菸草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現菸草蛋白質巴豆醯化參與細胞碳代謝等多種生物學進程
  • 【表觀遺傳蛋白修飾專題】詳解賴氨酸巴豆醯化研究進展
    巴豆醯化發現之初就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短短5年時間,巴豆醯化的研究更是取得了長足發展,下面,小編就帶各位梳理下近些年巴豆醯化研究的熱點發現。了解組蛋白修飾調控的關鍵是對共價修飾特定靶位點的催化酶系統的鑑定和表徵研究。細胞調節和快速擴張的化學修飾的功能相關性,如組蛋白的醯化修飾,很多重要過程仍然未被探明。眾多被鑑定出的新型修飾,比如丁醯化、琥珀醯化、巴豆醯化等,在化學結構及修飾位點上有所不同,它們相互之間以及與乙醯化修飾是否存在功能上的差異仍未可知,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組蛋白賴氨酸多種修飾之間潛在的複雜性。
  • 【開門大吉之 Nature Chem Biol】賴氨酸巴豆醯化 新型閱讀器...
    of MOZ and DPF2)的研究論文,發現雙PHD鋅指(DPF)結構域具有特異識別組蛋白巴豆醯化修飾的分子功能。本工作是李海濤研究團隊繼今年年初首次把YEATS結構域鑑定為組蛋白巴豆醯化閱讀器後(Li et al,Mol Cell 2016;Zhao et al,Cell Res 2016),在組蛋白修飾調控領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深化了人們對巴豆醯化修飾生物學的理解和認識。景傑生物全球獨家開發的系列賴氨酸巴豆醯化抗體為本研究的順利實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 2018年Lasker基礎醫學獎:組蛋白結構及其修飾對基因表達的調控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Allis教授最近關注其它的組蛋白修飾及其對基因表達調控的影響。與許多有中國背景的學生學者有合作關係。如和清華大學李海濤教授、芝加哥大學趙英明教授合作,鑑定到組蛋白巴豆醯化修飾crotonylation的閱讀器蛋白。
  • 【重大發現】表觀遺傳修飾家族又添新成員 & 組蛋白丁醯化新功能詮釋
    其中第一項研究首次發現了一種跟酮體代謝密切相關的表觀遺傳新修飾——組蛋白三羥基丁醯化[1];第二項研究深入揭示了該課題組先前發現的組蛋白丁醯化在表觀遺傳調控中的新功能[2];第三項研究與清華大學合作,首次發現了YEATS domain為識別新型賴氨酸巴豆醯化修飾的「閱讀器」。本文對前兩篇研究進行詳細報導[3]。組蛋白密碼蘊含了基因序列和生物個體性狀間的關鍵調控信息。
  • 蛋白質組學和蛋白翻譯後修飾在精準醫學研究中的應用(Proteomics...
    報告題目:蛋白質組學和蛋白翻譯後修飾在精準醫學研究中的應用(Proteomics and Protein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PTM) in Precision medicine) 報 告 人:李琳涵 博士 杭州景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蛋白質2-羥基異丁醯化修飾(Khib)再取得重大進展:Writers、Erasers...
    景傑編者按:表觀遺傳學和基於表觀遺傳機制的生物醫藥技術是當前生物學研究的研究熱點。表觀遺傳調控主要分為DNA甲基化、RNA修飾(m6A修飾)和轉錄後調控以及組蛋白修飾,其中以組蛋白修飾的類型和種類最多、對基因表達的調控也最為複雜。
  • 蛋白醯化修飾調控天然產物生物合成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譚敏佳課題組與華東理工大學葉邦策課題組合作研究,揭示了蛋白賴氨酸醯化修飾在天然產物的生物合成代謝通路中的調控新機制,研究工作發表在8月Cell Chemical Biology(
  • 【重大發現】表觀遺傳修飾家族又添新成員 & 組蛋白丁醯化新...
    其中第一項研究首次發現了一種跟酮體代謝密切相關的表觀遺傳新修飾——組蛋白三羥基丁醯化[1];第二項研究深入揭示了該課題組先前發現的組蛋白丁醯化在表觀遺傳調控中的新功能[2];第三項研究與清華大學合作,首次發現了YEATS domain為識別新型賴氨酸巴豆醯化修飾的「閱讀器」。本文對前兩篇研究進行詳細報導[3]。組蛋白密碼蘊含了基因序列和生物個體性狀間的關鍵調控信息。
  • 辯論之外的故事:新型組蛋白修飾與表觀遺傳調控(一)
    組蛋白修飾密碼草圖組蛋白修飾表觀調控機制的研究離不開修飾的催化酶(Writer)和識別修飾信號的"閱讀器"(Reader)。2015年,Rockefeller大學的David Allis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上發表了關於新型組蛋白修飾巴豆醯化(Crotonylation)的功能報導。
  • 清華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發文報導組蛋白巴豆醯化新閱讀器
    本工作是李海濤研究團隊繼今年年初首次把YEATS結構域鑑定為組蛋白巴豆醯化閱讀器後(Li et al,Mol Cell 2016;Zhao et al,Cell Res 2016),在組蛋白修飾調控領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深化了人們對巴豆醯化修飾生物學的理解和認識。
  • 【中國科學報】蛋白琥珀醯修飾通路研究獲突破
    近日,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化學蛋白質組學研究中心與美國芝加哥大學、密西根大學在一項合作研究中,首次在哺乳動物細胞中對去乙醯化調控酶Sirt5調控的琥珀醯底物進行了系統的蛋白質組學研究,在779個蛋白上鑑定出2500多個琥珀醯位點,並研究揭示了蛋白琥珀醯修飾具有廣泛調節細胞代謝的作用,同時也提示此修飾可能影響其他重要細胞生物學功能。
  • MCB:蛋白質組學中心賴氨酸琥珀醯修飾獲新進展
    蛋白翻譯後修飾對蛋白的結構和功能起著非常重要的調節作用,賴氨酸琥珀醯化是上海藥物所和芝加哥大學共同合作在原核和真核細胞中最新發現的蛋白翻譯後修飾通路。研究團隊開創性地對哺乳動物細胞中的去乙醯化修飾酶Sirt5調控的琥珀醯化修飾底物進行了系統的蛋白質組學研究,發現了琥珀醯化修飾對能量代謝中的關鍵酶的調控作用,文章相繼發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和Molecular Cell上。但在原核生物中,控制該修飾的琥珀醯化底物及調節酶仍然未知,成為該修飾在原核生物研究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