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大爺早起鍛鍊導致肩袖撕裂,老年人鍛鍊身體要講求正確方法

2020-12-04 瀋陽骨科醫院渾南分院

9月2日,67歲的陳大爺抱著胳膊急匆匆來到我院,經過我院醫生了解到,當日陳大爺早起在小區的健身器材上運動,最拿手的是單槓引體向上。這天剛做了不到5個引體向上,肩部突然有持續撕裂的感覺,最後連杯子都拿不起來。做完檢查後,醫生說出了病因:肩袖撕裂。

專家指出,很多老年人肩膀痛就以為是肩周炎,可實際上卻是肩袖損傷。「很多老年人在小區健身時,喜歡頻繁做一些上拉推舉的動作,這其實會加重肩關節的負荷,造成肩袖撕裂。」

肩袖損傷是什麼?

首先,肩袖是由包繞肱骨頭的四條肌腱組成: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腱,肩袖損傷是指由這些肌腱組成的肩袖在上肢反覆上舉和提拉重物的過程中,受到強烈的牽拉和摩擦擠壓,造成肩袖結構發生病變或破裂,從而導致肩部的疼痛以及功能障礙。

如何確定是肩袖的損傷?

肩袖損傷的判定要結合觸診和肩袖肌群檢查來判定。

1.觸診:

檢查者按壓受試者肱骨大結節近側,或肩峰下間隙部位,受試者會出現壓痛的現象;

2.疼痛弧試驗:

在肩外展60—120°範圍內時,因岡上肌腱與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現疼痛為陽性,提示岡上肌腱炎;

3.Jobe試驗(倒罐頭試驗):

患者上肢外展90°,水平內收30°,拇指向下,檢查者用力向下按壓上肢,患者抵抗,肩部出現疼痛為陽性,提示岡上肌腱病變或者撕裂;

4.外旋抗阻試驗:

患肢0°位,屈肘90°,檢查者用手抵住患者手背,讓患者對抗阻力外旋,患者肩部出現疼痛為陽性,則提示岡下肌、小圓肌病變;

5.Lift off 試驗:

患者將手背置於下背部,手心向後,讓患者將手抬離背部(必要時給予阻力),不能完成動作為陽性,提示肩胛下肌病變。

以上的檢查既具有特異性,又存在普遍性,還是需要結合臨床檢查給予確診。

老年人本身韌帶肌腱組織彈性變差、關節活動範圍小,再加上骨質疏鬆症、肌肉萎縮,如果運動時不注意,很容易受傷。最常見的受傷部位就是肩部和膝部;其次是腳踝、肘關節,如網球肘、肩袖損傷、膝周肌腱損傷、軟骨損傷、韌帶撕裂。

另外每個人的生理、身體素質不同,老年人要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運動模式。許多老年人認為運動強身健體,運動量越多越健康。其實不是,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負荷鍛鍊,不僅不會帶來健康,反而會有損身體機能,損傷肌肉。「老年人運動的目的不是讓人疲勞,而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肌肉和心肺的能力。」

老年人平時可進行慢走,如果腿腳利索可以跳廣場舞,但不能天天跳,感覺不舒服一定要停下來。運動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不要盲目模仿新聞上的「勵志老人」或把鍛鍊當成「苦行僧」的做法,盲目給自己制定運動量和時間,跟風效仿潮流,或是延續自己年輕時的運動方式,這樣往往導致運動損傷。一旦運動時關節或肌肉出現不適,第一步先停下來,減少活動量。若出現局部關節腫脹,先冷敷,出現持續不適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相關焦點

  • 老年人的十大錯誤鍛鍊方式:不能強身,反而傷身
    02肩痛患者甩肩鍛鍊肩袖撕裂傷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運動損傷之一。臨床上有不少這樣的患者,他們大都有肩膀疼痛史。就誤以為自己患了肩周炎,想通過運動來緩解。而肩袖損傷,如果不治療或者以錯誤的方式鍛鍊,只會越來越糟。03「燕兒飛」仰臥起坐有的老年人會練腰背肌,叫「燕兒飛」。「燕兒飛」是一種不錯的運動,但對老年人不一定適合。
  • 爬行鍛鍊火了!醫生:模仿動物爬行,效果好能治病?並非人人適合
    [2]3.甩肩鍛鍊很多老年人出現肩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後,都以為是肩周炎,也沒有去接受正規的治療,就自己進行甩手鍛鍊,結果導致了症狀加重。患者的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可能是由於肩袖撕裂導致的,這種疾病在50歲後的女性中很常見。
  • 這些鍛鍊方式竟然都不對!快告訴咱爸媽
    肩痛患者甩肩鍛鍊肩袖撕裂傷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運動損傷之一,臨床上有不少這樣的患者,他們大都有肩膀疼痛史,就誤以為自己患了肩周炎,想通過運動來緩解。老年人進行頭頸部鍛鍊要適度,應降低動作幅度、速度和繞旋力度。兩側及前後擺動的幅度應該控制在180度以內,並可不時靜歇2~3秒,以達到舒筋活絡的效果。
  • 老人十大錯誤鍛鍊方式:不能強身,反而傷身!越練病越多
    02 肩痛患者甩肩鍛鍊 肩袖撕裂傷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運動損傷之一,臨床上有不少這樣的患者,他們大都有肩膀疼痛史,就誤以為自己患了肩周炎,想通過運動來緩解。
  • 6個不適合中老年人的鍛鍊方法,小心越練身體越差(每一個你都經常做)
    【運動指導】  要說健身功底哪家強,公園大爺必須榜上有名:  好一個身手敏捷!  圖片來源 ©網絡  適當地甩甩手、拉拉單槓什麼的, 雖然對肩周炎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可一旦用力過度、甩得「太忘我」,則極有可能導致肩袖損傷
  • 91歲大爺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走紅 網友:對身體好就行
    91歲大爺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走紅 網友:對身體好就行時間:2020-10-22 19: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91歲大爺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走紅 網友:對身體好就行 10月19日,廣東廣州。
  • 最新公布的長壽方法:50歲後要少鍛鍊,而是做到這7事,值得一看
    年老之後,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不要像年輕時那樣去奮鬥,不要做些激烈的運動,要選擇一些慢動作,如散步、慢跑、打太極等,這樣邊休息邊鍛鍊才能做到休息鍛鍊兩不誤。以下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一些比較適合老年人的健身鍛鍊方法。
  • 60歲還堅持鍛鍊的人,身體正在用四大好處回報他……
    《生命時報》結合國外研究並採訪專家,解讀堅持鍛鍊給身體帶來的好處,並為60歲以上的人推薦適合的運動項目。60歲以後堅持鍛鍊的4大好處除了可以降低心臟病風險,60歲後堅持鍛鍊還能給身體帶來以下「回報」:1增加骨密度據調查顯示,長期打太極拳的老人患脊柱骨質疏鬆的機率是36.6%,而不太運動的老人為63.8%。
  • 「小雯說健康」老年人鍛鍊要量力 切忌做高強度運動
    然而,對於老年人來說,鍛鍊一定要量力而為,像散步、打太極拳等運動都是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如果老年人做一些高強度的運動,不僅會抑制免疫力,還有可能造成身體素質的下降。同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老年人走出戶外健身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健身防疫兩不誤。
  • 千餘老人5年高強度鍛鍊,比同齡人更長壽
    要想更健康,運動要猛點好。即使都70多歲了,那些鍛鍊到頭頂冒汗氣喘籲籲的老人,也比只做緩和運動以及不運動的同齡人更健康,更長壽。80歲之間的老人平均死亡率遠低於只做緩和運動的同齡人,並且身體和心理狀態都非常好。
  • 缺乏鍛鍊成全球第四大死因
    缺乏鍛鍊成全球第四大死因     □本報記者 薛劍    7月初,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最新簡報指出,缺乏鍛鍊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死亡風險因素。
  • 【每日學術】關節鏡下修復巨大肩袖損傷的臨床研究
    對於有症狀的巨大肩袖損傷,常採用手術治療。 目前,手術治療巨大肩袖損傷的難點是損傷累及肌腱多、範圍廣,尤其是損傷時間較長者,通常伴有損傷肌肉的萎縮及脂肪變性。這不但會增加手術難度,而且會導致術中無法完全修復損傷或術後出現修復肌腱的再撕裂。
  • 20歲女生40歲骨密度 節食減肥、缺少鍛鍊是主因
    20歲的女生 40歲的骨密度打球崴腳倒地也會骨折,節食減肥、缺少鍛鍊是主因記者 朱丹華 通訊員 張玲玲福州晚報訊 上月底,福州20歲女大學生阿玲(化名)不慎跌傷小腿,造成腓骨末端骨折,她上醫院就診,不料連帶查出骨質疏鬆,骨密度水平只相當於40歲婦女。
  • 倒立練過頭頸椎很受傷 專家:鍛鍊不當反傷身,宅家要勞逸結合
    專家提醒,長時間坐著不動,會導致各項機能和免疫力下降,引發骨質疏鬆、腰肌勞損等疾病。但鍛鍊時要避免劇烈和危險運動,特別是中老年人。近日,市民陳先生在家練習倒立時,就不慎傷到頸椎,被送進醫院。據了解,春節後至3月3日,僅山東省中醫院創傷骨科病房便收治了51名患者,年齡最大的101歲,其中不乏像陳先生這樣在家中因鍛鍊受傷而送醫的患者。
  • 塑形鍛鍊有訣竅 不同體型人群的鍛鍊方法
    原標題:不同體型的鍛鍊方法   很多人鍛鍊後,發現並沒有起到應有的塑形效果,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根據自身的體型特點來鍛鍊。近日,美國「羅代爾健康網」分析了人們最常見的3種身體類型及其鍛鍊方法,供大家參考。   外胚層(瘦型)。
  • 早起就是在養命!長期堅持早起的人,身體會收到這些「驚喜」
    用簡單方法,養出健康身體,大家好,歡迎來到養生早班車。早睡早起,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一個好習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遵循人體陰陽平衡原則的作息規律。以前的人,科技水平落後,各種娛樂設備比較少,所以作息相對規律,睡得早起來的也早。
  • Work out 鍛鍊身體
    Work out 鍛鍊身體     今日短語 動詞搭配 「work out」 的意思是 「鍛鍊身體」,也就是指通過體育鍛鍊來達到強健體魄、減重等目的。
  • 55歲後,大腦逐漸「老化」,日常做好3件事,鍛鍊大腦,活躍思維
    其實,對抗老年痴呆最好的方法就是預防,從根本上阻斷患老年痴呆的可能性,才是避免接下來一系列麻煩的關鍵。55歲後,日常做好3件事,預防老年痴呆養成運動的習慣很多老人上了年紀以後,都會慢慢放棄運動,因為這個時候不論是體力還是腿腳,都不如從前了,運動變成了一種壓力。
  • 不鍛鍊成為人體第四大死因
    這主要是由於他們缺少鍛鍊,身體一直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使身體的機能越來越差。不鍛鍊會嚴重影響機體內的脂類代謝進程,會使大量的脂肪和甘油三脂在體內積累,正是導致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如果老年人久坐不動,還容易誘發心肌梗塞和腦血栓的形成。英國研究人員發現,每天下班回家坐著看電視2小時以上者,比起少看電視者心臟病發病風險要增加1倍多,久坐不動者還容易折壽。
  • 在家也可以進行的站立鍛鍊方法,可以增強身體柔韌性
    這對於老年人以及從下背部和髖部受傷中康復的人們尤其有用。最好的部分是,這是您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的練習。您也可以通過增加重量,增加重複次數或坐在穩定球上使這項運動更加有力。 坐在椅子上 調整雙腳,膝蓋和臀部的位置,這樣您就可以坐在高處,而後背的弓則較小。將您的手放在頭後面,然後將它們扣在一起,就像您要仰臥起坐一樣。站立不動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