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CRP……感染標誌物解讀一文掌握!

2021-01-09 騰訊網

感染可伴隨任何疾病發生,其相關的診斷技術是所有臨床醫生均應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它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區別細菌、真菌、結核、病毒,甚至部分生物標誌物對判定患者的預後與確定抗感染療程也有較大幫助。

手術後很多病人都會發熱,若無相關感染指標的數據支撐,我們也很有可能誤診為感染,從而延長抗菌藥物使用時間,誘導細菌耐藥。

細菌感染的鑑別

1

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及分類

特點:特異性不強、但不可缺少

白細胞總數 + 中性粒細胞比例

☆急性細菌性感染(尤其是革蘭陽性球菌)細菌引起的嚴重感染(如膿毒症)時,白細胞總數也可顯著

沙門菌感染、結核和布魯菌病,白細胞總數

其他: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出血熱、血液與實體腫瘤、血管炎、成人Still 病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使用等多種非感染原因白細胞

白細胞總數 + 淋巴細胞比例

☆急性病毒感染,長期持續升高,需注意與白血病等相鑑別

白細胞總數 + 嗜酸粒細胞比例

☆寄生蟲感染,結核、變態反應、腫瘤及藥物等

2

C 反應蛋白

特點:特異性並不高,非感染性疾病(外傷、手術、心肌梗死、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但對細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能有效進行判別。

其動態變化的過程可用來預測感染性疾病的預後和復發,並可用來評估抗菌治療的反應。

3

降鈣素原(PCT)

PCT 在細菌感染 2~3 h ,感染後 12~24 h 達到高峰,其濃度與感染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同時也可用其來指導抗生素的使用。

但血清 PCT 不能用於診斷局部感染,為合理應用抗菌藥物,血清 PCT 有助於明確或排除細菌感染,治療過程中需動態監測確定抗菌藥物的治療適應證和優化使用療程。

2008 年美國危重症醫學會和感染疾病學會提出,可將 PCT 作為鑑別細菌感染和其他炎症反應狀態的診斷標誌物。

應用:

1. 當血清 PCT

2. 術後存在持續高濃度血清 PCT 的患者需考慮術後感染可能。

3. 對於重症監護的危重病人如接受長期機械通氣、留置靜脈或動脈導管、免疫抑制狀態 (腫瘤、器官移植、化療、中性粒細胞減少等)、手術或創傷、燒傷等,建議動態監測血清 PCT。

4

白介素-6(IL-6)

相對優勢在於急性感染的早期發現,但用來鑑別感染與非感染的特異性不如 PCT 和 CRP。

真菌感染相關生物標誌物

1、G 試驗

特點:敏感度高,但陽性預測值較低,陰性結果可較好排除肺部真菌感染

2、GM 試驗

特點:連續 2 次 血清 GM 試驗陽性作為麴黴感染的輔助診斷

3、隱球菌莢膜多糖抗原

特點:可早期、快速診斷隱球菌感染

最常用:LA 法。但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病和結核、類風溼因子、巨球蛋白、絲孢酵母菌感染也可引起假陽性

結核感染相關免疫學檢查

1. 結核菌素試驗(PPD)

2.γ - 幹擾素釋放試驗 (IGRAs)

3. 結核分枝桿菌抗體檢測

IGRAs 陰性對排除 MTB 感染有一定幫助, 但不能判定結核活動與否,其不像 PPD 試驗受卡介苗接種與否的影響,也較少受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影響, 但在在健康人群中血清結核抗體篩查的特異性優於 IGRAs。

總 結

沒有任何一個新的單一的指標具備很高的特異度和敏感度,尚需與白細胞總數及分類、CRP 、PCT 和體溫等多個指標的聯合檢測,可提高對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診斷率和預後判斷價值。

而肺結核的診斷是以病原學(包括細菌學、分子生物學)檢查為主,結合流行病史、臨床表現、胸部 影像、相關的輔助檢查及鑑別診斷等,並進行綜合分析做出診斷。

策劃:劉海洋,GoEun

本文首發:普外時間

相關焦點

  • C 反應蛋白、PCT……詳細解讀常用感染標誌物
    目前,臨床常用的感染標誌物主要包括 C 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鈣素原(procaicitonin,PCT),血清澱粉樣蛋白 A(Serum amyloid A,SAA)和白介素 6(Interleukin 6,IL-6)。不過,同為感染標誌物,四者又會存在怎樣的異同呢?
  • 感染性指標中,PCT和CRP,誰更具有指導意義?
    但是,在細菌感染引起的促炎症反應刺激下,PCT水平會升高,且升高的時間早於其他感染標誌物,是用於早期快速診斷感染的非常好的指標。 因此,PCT在嚴重細菌感染早期診斷、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判斷預後、判定抗感染療效、指導抗菌藥物應用等方面具有較大的臨床價值,尤其是在膿毒症、感染性休克方面的意義更大。
  • 感染標誌物有什麼臨床意義?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臨床常用的感染生物標誌物。 傳統細菌感染生物標誌物 1.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及分類 外周血白細胞是臨床初步鑑別感染與否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指標,主要觀察白細胞計數及分類比例(詳見表1),但因影響因素極多、特異性不高,故需結合臨床表現及其他實驗室指標綜合判斷。
  • 一文讀懂腫瘤標誌物(建議收藏)
    倒是每種腫瘤標誌物的大致分布情況,有興趣的秒友可以了解一下,後面如果涉及到檢查,可根據腫瘤標誌物的分布情況做參考。 不過腫瘤標誌物只能作為診斷腫瘤的輔助指標,換句話說,腫瘤標誌物升高,不一定就是惡性腫瘤,腫瘤標誌物不增高,也並不表明一定沒有惡性腫瘤。 而且也不能單憑某次腫瘤標誌物的參數就得出判定結論,因為特殊情況下,飲酒、服用某種藥物以及身體的炎症都有可能會導致腫瘤標誌物的升高或超標。
  • 遏制耐藥——IL-6 和 PCT 聯合檢測,大勢所趨
    21 世紀,精準醫療、循證醫學向檢驗科學提出了如何通過非特異性指標,輔助臨床精準診治感染。白細胞計數(WBC)、血沉(ESR)、C 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降鈣素原(PCT)等新老標誌物相繼登上舞臺。其中,IL-6 作為炎症和感染診斷的新星,與 PCT 一起被稱為住院患者感染診斷的「IP」組合。
  • 寶寶c反應蛋白crp值偏高怎麼辦?
    一般來講,對於一兩個月、三個月的寶寶,不需要太看重身高,而應該看孩子的體重有沒有達到一個正常的增長的速率,這是很關鍵的。寶寶c反應蛋白crp值偏高怎麼辦?寶寶的C反應蛋白也叫CRP。這一項指標如果檢驗到有增高的情況,首先要看一下寶寶有沒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比如說鼻塞、流鼻涕、咳嗽、嘔吐,或者是精神差、發燒,甚至是持續的發燒。
  • 國家限制抗生素再升級,「IP」 IL-6+PCT 檢測備受關注
    一醫院巨震,國家突然下了鐵命令!國家衛健委再次發出《關於持續做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強調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再次升級。是的,你沒看錯,抗生素可不是想用就能用了!多少藥企或將無眠!他們生產的抗生素銷售量或大受影響。
  • 一文讀懂腫瘤標誌物,ctDNA腫瘤早篩的重要性
    倒是每種腫瘤標誌物的大致分布情況,有興趣的秒友可以了解一下,後面如果涉及到檢查,可根據腫瘤標誌物的分布情況做參考。 不過腫瘤標誌物只能作為診斷腫瘤的輔助指標,換句話說,腫瘤標誌物升高,不一定就是惡性腫瘤,腫瘤標誌物不增高,也並不表明一定沒有惡性腫瘤。 而且也不能單憑某次腫瘤標誌物的參數就得出判定結論,因為特殊情況下,飲酒、服用某種藥物以及身體的炎症都有可能會導致腫瘤標誌物的升高或超標。
  • 輸注恢復期血漿會感染B肝等病毒?
    解讀:不一定! 解讀:假的!新型冠狀病毒顆粒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60—140nm,外面圍繞一層具有太陽帽刺突狀的包膜,所以稱它為冠狀病毒。冠狀病毒以飛沫傳播為主,可以通過面對面說話、咳嗽、打噴嚏或者接觸傳染。佩戴口罩可有效擋住飛沫,阻擋病毒直接進入人體,從而降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外出一定要戴口罩,只有科學合理佩戴及規範使用口罩,才能達到有效防護的目的。
  • CGC 2020|李景南教授:胃血清生物學標誌物怎麼看?你需要了解的都在...
    大會上,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的李景南教授以「胃血清生物標記物解讀及臨床應用」為主題進行了精彩的學術報告,醫脈通現為您呈現如下。>一、胃蛋白酶原(PG) PG檢測常被用於輔助早癌的篩查。
  • 腫瘤標誌物升高是癌症表現?這些認識有誤區
    體檢年年做,但對體檢結果的解讀卻相對複雜。網上有說法稱,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是患有癌症的表現,頸動脈斑塊脫落就會導致中風,竇性心律不齊代表心臟有問題,這些說法都挺嚇人的,但事實如此嗎?一起來聽聽專家怎麼說。腫瘤標誌物升高是患有癌症的表現?
  • 癌症生物標誌物重要研究成果解讀!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在癌症生物標誌物研究領域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不過它們的穩定結構使得它們成為癌症生物標誌物的理想候選對象。,該蛋白或能作為一種新型的標誌物來幫助進行結直腸癌的早期檢測。
  • CRP、hsCRP與全程CRP,總算搞清楚了!
    感染的診斷和鑑別:常規CRP在感染發生後6—8h即開始升高,24—48h達到高峰,高峰值可達正常的數百倍,在感染消除後其含量急驟下降,一周內可恢復正常。而CRP在病毒感染時無顯著升高,這為疾病早期感染類型的鑑別提供了極其得要的依據。
  • 一文帶你掌握妊娠期 TORCH 篩查的要點!
    感染率高:這組病原體可通過垂直傳播,導致胎兒感染;也可通過產道逆行感染,引起胎兒感染以及產道分娩時的圍生期感染。 危害性大:感染時胎齡越小,特別是懷孕前 3 個月內,先天畸形發生率較高,畸形程度越嚴重。
  • 專家共識:CRP/PCT/SAA/IL-6/HBP在膿毒症預防和診斷中的應用!
    白細胞降低可見於病毒感染以及部分特殊感染。 3. C反應蛋白(CRP) 通常於感染後2h開始升高,24~48h達高峰。細菌感染時CRP升高顯著,而病毒感染時大都正常或輕微升高。
  • 「跑跑醫生說」腫瘤標誌物升高是癌症嗎?醫生教你解讀體檢單數值
    現在很多體檢都會檢查腫瘤標誌物 很多老百姓理解就是: 抽個血能查出體內隱藏著的腫瘤 作為醫生,經常遇到有人拿檢驗報告來諮詢 指著一項有個升高箭頭的腫瘤標誌物問 「醫生這個指標高要緊嗎?
  • 《柳葉刀 感染病學》:感染中毒症免疫學當前的研究空白——轉化...
    為了填補這一缺陷,歐洲感染中毒症免疫學小組(EGIS)確定了在感染中毒症免疫學領域當前認知中的關鍵空白。感染中毒症3.0將感染中毒症定義為人體對感染的免疫反應或非免疫反應的失調或功能障礙,但未明確定義上述失調的性質和機制,這反映了對感染中毒症免疫病理學的理解不足。感染中毒症缺乏明確的免疫模型,這會產生許多歧義和概念上的挑戰。
  • 專訪袁國勇院士解讀全球首例新冠二次感染:對疫苗有何影響?
    來源:澎湃新聞專訪袁國勇院士解讀全球首例新冠二次感染:對疫苗有何影響?8月2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席教授袁國勇(Yuen Kwok-yung)及其團隊一項最新研究被《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接收,將於近期發表。
  • 腫瘤標誌物高了未必就是癌
    在臨床上經常見到一些朋友,一臉恐懼地拿著體檢報告來諮詢:「醫生,我體檢出腫瘤標誌物高,是不是得了癌症?」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也經常遇到體檢顯示多項腫瘤標誌物正常,卻通過其他手段查出了癌症。難道腫瘤標誌物真的不靠譜?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呢?
  • 腫瘤早期診斷(下)——腫瘤標誌物檢測
    血液和其他體液中的腫瘤標誌物濃度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  (1)產生腫瘤標誌物的腫瘤細胞的總量、腫瘤的質量、腫瘤的擴散以及腫瘤的分級;(2)腫瘤標誌物的合成速度;(3)腫瘤細胞或細胞表面的腫瘤標誌物釋放速度;(4)個別腫瘤不攜帶或不表達腫瘤標誌物,非分泌型腫瘤雖然表達腫瘤標誌物但不釋放人體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