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是降鈣素(CT)的前體,正常情況下甲狀腺C細胞少量分泌PCT,健康人體含量小於0.05ng/mL。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以及不足10%的健康人有高於0.05 ng/ml,最高可達0.1 ng/ml,但一般不超過0.3 ng/ml。
但是,在細菌感染引起的促炎症反應刺激下,PCT水平會升高,且升高的時間早於其他感染標誌物,是用於早期快速診斷感染的非常好的指標。
因此,PCT在嚴重細菌感染早期診斷、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判斷預後、判定抗感染療效、指導抗菌藥物應用等方面具有較大的臨床價值,尤其是在膿毒症、感染性休克方面的意義更大。
PCT的臨床應用價值
(1)膿毒症的診斷和鑑別診斷
PCT在全身炎症反應症候群(SIRS)、膿毒症、嚴重膿毒症及膿毒性休克患者的質量濃度依次升高,有統計學意義,與病情嚴重程度相關。
PCT
PCT濃度從0.5 ng/ml上升超過2 ng/ml時,嚴重細菌感染或膿毒症的發生率增高。
如果PCT值大於 2 ng/ml甚至大於10 ng/ml時,膿毒症、嚴重膿毒症或者膿毒症休克的可能性非常大(超過90%),高水平PCT表明全身炎症反應非常嚴重,死亡風險很高,應立即開始抗生素及針對性治療。
專家共識將PCT>0.5 ng/mL作為診斷膿毒症的臨界值水平。但對於嚴重腎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小於25 mL/min者,建議使用0.5-1.5 ng/mL作為膿毒症的診斷界值。值得注意的是,PCT水平必須結合臨床情況來進行判讀,避免脫離患者的具體病情,並且應該考慮假陽性和假陰性的可能。
(2)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的鑑別診斷
病毒性疾病時PCT不增高或僅輕度增高,一般不會超過1~2 ng,PCT鑑別病毒性疾病的敏感度和特異性均高於傳統標記物(如c反應蛋白、白細胞,紅細胞沉降率等)。
(3)抗生素治療效果的評估
動態監測PCT水平可以判斷病情進展情況,故對於接受抗生素治療、需要暫停或終止抗生素治療、監測感染灶的患者,每天均應監測PCT變化。如果在治療開始72 h內每天較前一天下降30%以上,認為治療有效,若PCT水平持續升高提示感染加重或治療失敗,PCT水平降低可以視為感染好轉和治療成功。
(4)胰腺炎鑑別診斷
有學者將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為輕度胰腺炎組和重度胰腺炎組,分別檢測血清PCT、CRP和WBC水平。結果重度胰腺炎組PCT水平[1. 86( 0. 52-3. 98)μg/L,P
急性胰腺炎是引起SIRS的重要非感染性疾病,高水平PCT提示病情嚴重、出現器官功能障礙及預後不良指徵。如果胰腺炎患者PCT>1 ng/ml,則高度提示感染性壞死性可能。
(5)外科大手術和嚴重創傷所致細菌感染併發症監測
與細胞因子和其它炎性指標不同的是,在創傷和手術時血漿PCT濃度通常不升高或輕微的升高。
沒有細菌汙染或內毒素釋放的輕度創傷和小手術病人血漿PCT多處於正常範圍之內,心胸外科手術出現輕微的升高,胃腸道手術及嚴重多發傷和燒傷病人血漿PCT通常在術後或傷後兩天內出現暫時升高,但一般不超過2~3 ug/L,推測這可能是腸道內毒素移位所致。若不並發細菌感染、膿毒症和MODS則很快下降。
術後或傷後並發細菌感染,血漿PCT則一直保持高水平或持續升高,若感染和膿毒症得到根除和控制則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C反應蛋白
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種與肺炎鏈球菌非特異性菌體的多糖成分C-多糖發生凝集反應並於急性感染時出現的蛋白質,當機體處於應激狀態下,IL-6、IL-1、TNF-ɑ等炎性因子可誘導肝細胞合成CRP。
在正常患者血清中,CRP含量極微,通常不超過5 mg/L,並在人體內長期保持穩定,因此微量的CRP變化就可以提示人體生理狀況改變。
CRP的臨床應用價值
(1)可用於鑑別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急性炎症反應時,CRP每天合成1 g,在感染發生後6-8 h開始升高,於24-48 h達高峰,比正常值高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升高幅度與感染程度呈正相關,在疾病治癒後,其含量在1周內可恢復正常。病毒感染時,CRP常不增高(除一些嚴重侵襲導致組織損傷的病毒,如腺病毒、皰疹病毒)。
(2)預測心血管病危險
動脈硬化斑塊主要成分是纖維帽和脂質,並有大量炎細胞浸潤,刺激肝臟產生CRP,導致CRP持續輕度升高,故可用於預測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美國內科健康研究(PHS)顯示:hs-CRP在動脈粥樣硬化最高組別的患者將來疾病發作的危險性是正常組的2倍,發生心肌梗死的危險性是正常組3倍。
急性心肌梗死時在心肌損傷及壞死區域出現嚴重嚴重反應,導致hs-CRP水平升高,在與梗死有關的冠狀動脈完全堵塞時CRP更高。CRP大於10 mg/L比小於10 mg/L者危險性大得多,故CRP可作為缺血性中風預後的預報指標。
(3)用於疾病的隨訪和監控療效
在疾病發作後的六小時CRP含量即迅速升高,持續的時間與病程相仿,一旦疾病恢復,CRP含量迅速下降,對臨床有一個先驅預報作用。
若CRP持續升高或再度回升提示必須予以重視。為此,在病程中,作一系列CRP測定,對觀察有否病情加重,呈現併發症和治療監控等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
感染性指標中,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誰更具有指導意義?
CRP是一種急性反應蛋白,多種因素均可引起其升高,包括在心血管疾病中也會導致其升高,所以臨床單憑CRP一項標誌物,大大限制了輔助診斷作用。臨床也需要更敏感、更特異的標誌物來提高對重症感染和敗血症的診治。
PCT作為新的感染標誌物,水平不受非感染因素影響。因此PCT對細菌感染的診斷價值明顯高於WBC計數及CRP,是一項靈敏度好,特異性高的具有鑑別診斷意義的新指標。鑑別細菌性感染和非細菌性感染的能力明顯的優於CRP,而且PCT還可以輔助臨床診斷重症感染和敗血症的需求。
PCT對細菌感染發生的局部感染或全身感染在臨床指導上比CRP更具意義,CRP目前對全身感染有一定的敏感性,在針對局部細微感染其作用是受限制的。
PCT比CRP在抗生素治療效果上更具有的指導性,PCT可避免抗生素亂用。
來源:基層檢驗網
編輯:小冉 審校:白子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