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數據對臨床試驗設計的重要指導意義

2020-12-05 健康一線視頻網

作者:磐盛

毒理學研究是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過程中重要環節,目的在於在研新藥用於人體之前以及在臨床研究進行過程中,闡明靶器官的毒性反應、劑量相關性、毒性與藥物暴露的關係以及毒性反應的可逆性。這些信息有助於估算首次用於人體試驗的安全起始劑量和劑量範圍、選擇監測臨床不良反應的指標,為確保臨床受試者的安全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毒理數據是介於臨床前和臨床之間的橋梁,全面理解毒理數據對臨床試驗設計具有重要意義。

臨床前需要做的常規毒理試驗如下:

對於急性毒性試驗,FDA不要求做,因為這麼多動物提供的數據參考價值不大。但目前CFDA是要求做的,如果缺了該條可能不受理。安全藥理試驗,如果該藥發現心臟毒性問題,可能需要對心臟毒性機制補充研究,如果該藥有主要靶標和次要靶標,次要靶標活性很強,這時需要進行次要藥效學或補充的安全藥理研究。對於注射劑需要做過敏試驗(包括主動全身過敏,被動皮膚過敏試驗)和溶血性試驗(體內、體外溶血)。

關於遺傳毒理試驗,抗腫瘤藥物可以在IND之後臨床II期開展是沒有問題的。對於生物藥指導原則不要求進行遺傳毒性試驗,原因是大部分生物藥作用於細胞表面,而不進入細胞內,所以生物藥產生遺傳毒性的可能性較小(如果大分子藥物作用靶點和生長因子相關,可能要做)。

生殖毒理試驗,現在作為ICH成員國,IND前可以不做生殖毒理,但需要符合以下要求:申請臨床試驗的試驗例數不超過150例,且長毒試驗中生殖器官沒有出現毒性。

重複給藥毒性試驗是藥物非臨床安全性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綜合性最強、獲得信息最多、對臨床指導意義最大的一項毒理學試驗,其試驗結果可判斷受試物的毒性靶器官,預測受試物可能引起的臨床不良反應,確定未觀察到毒性反應劑量水平(NOAEL),從而根據NOAEL推算推測第一次臨床試驗(FIH)的起始劑量。

從NOAEL換算成人等效劑量(HED)公式如下:HED=Animal dose*Animal Km/Human Km,

舉個列子:比如比格犬重複給藥毒性試驗,NOAEL為5 mg/kg,HED=5 mg/kg*20/37=2.7mg/kg。選擇人安全係數(1/10到1/1000之間),如果以1/10作為起始劑量計算的安全係數,1/10*2.7mg/kg*50kg=13.5mg,13.5mg可為第一次人體實驗(FIH)起始劑量的參考。此外還有以生物暴露量為基礎,接近藥理作用機制的推導方式,研究者最終採用的最大起始劑量應是各種推算方法中得到的較低劑量。

同時,動物毒理試驗要和臨床周期相匹配:

有些情況,如抗腫瘤藥,I期臨床可能受益的病人從倫理角度不能停藥,一個月長毒試驗可能無法支持長期臨床試驗。很多國內臨床醫院在過倫理時候因為這個問題通不過,而國外鮮有。這情況下,可以先報IND,藥監局不會因為四周的毒理試驗不讓上臨床。在不清楚人體代謝的情況下,IND前做很長的毒理試驗沒有太大意義。在臨床I期病人人體藥代數據出來後,評估該數據,未來在人身上的代謝有助於該藥往前推進,就儘快啟動3個月的毒理試驗,從而保證臨床可能獲益的病人繼續用藥的時候,用於支持的毒理試驗已經做完。在IND階段毒理試驗做的時間越長,NOAEL就越低,臨床爬坡起始劑量就越低,會造成比較大的臨床損失。

試驗動物的選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靶器官動物的敏感性不一樣,比如比格犬的胃腸道敏感,如果該藥物有胃腸道毒性的話,狗是合適種屬。如果是作用於凝血系統的藥物,凝血系統狗和人是最接近的。尤其是對於大分子藥物,一定要選擇相關種屬進行試驗,如果選擇不相關種屬可能對試驗數據造成誤解。

對於毒性試驗結果進行分析時,應正確理解均值數據和個體數據的意義。在分析重複給藥毒性試驗結果時應綜合考慮數據的統計學意義和生物學意義,要考慮具有統計學意義並不一定代表具有生物學意義;在判斷生物學意義時要考慮參數變化的劑量-反應關係、其他關聯參數的改變、與歷史背景數據的比較等因素。在分析毒理數據時一定要注意生理波動,血壓、心律、內分泌等都存在生理波動。還有一點是不要輕易用動物個體差異解釋異常數據,哪怕1/100隻動物出現個體差異且呈量效關係,也不能排除是藥物引起。

將長期毒性研究結果外推指人體時需要注意:不同種屬或個體之間對於受試物的毒性反應存在差異。比如:1)嚙齒類動物沒有膽囊,膽汁淤積性肝損傷或膽管增粗時,易出現胰腺損傷,而人狗猴絕對不會出現,這是和生理結構相關。所以不要因為在老鼠身上看到一大堆胰腺疾病眼睛就睜大,可以在臨床上設計胰腺不良反應指標。2)嚙齒類動物牙齒不斷增長,作用於EGFR靶點的抑制劑,會導致老鼠斷牙,不能推到人。3)狗是特別容易產生過敏或類過敏反應,如對吐溫80超敏,極易出現肥大細胞脫顆粒。如果製劑中含吐溫80,不適合選狗做毒理試驗。4)藥物作用靶點在不同種屬和人體分布不同。比如PCSK9靶點,長毒NOAEL劑量用在生殖毒試驗中是致死劑量,死亡的原因是肝臟毒性。通過查文獻和追加試驗,發現PCSK9靶點在懷孕嚙齒類動物中肝臟是高表達的。5)有些靶點人和動物的敏感性不一樣。像現在做的比較多的分子靶向藥,特別是抗腫瘤藥物,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和人相比的話,動物的耐受性不好,敏感性很差,人是相反的。所以往往這一類藥物安全窗臨床前和臨床不一樣,比如阿帕替尼。6)免疫原性,中國目前更偏向於臨床前免疫原性研究,臨床前動物免疫原性結果對於推到人,參考價值並不大。國外很多大企業臨床前免疫原性是不做的,我們中國做的意義是用它來解釋毒理數據。7)毒理研究中給藥劑量較高,供試品在動物體內可能呈非線性動力學代謝過程,從而導致與人體無關的毒性。8)人與動物代謝產物不同導致的毒性反應。比如代謝產物導致的毒性,藥物在人體能檢測出代謝產物,而在動物中均檢測不出來,就無法為臨床提供數據支持。

一個好的臨床設計人員,根據毒理上所出現的反應、所提示的靶器官,應該對這些有所把握,但一個原則,在臨床設計的時候必須首先假設人最為敏感,長期毒性研究中動物的毒性反應有可能在臨床試驗中再現。本著這樣的原則去設計實驗,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證人體實驗安全。

對於治療一般性疾病的藥物,臨床用藥人群廣的,安全窗非常重要。一定要分析毒理NOAEL,儘可能發現死亡劑量,了解死亡原因;對於"無毒"的藥首先要考慮是否在體內暴露;特別要重視以導致猝死的靶器官毒性:心臟、中樞神經、過敏休克等;要考慮臨床病人在病理狀態下對靶器官毒性的放大,前期為遺傳毒性陽性的藥要慎重;對離子通道有影響的藥要慎重。

總之,毒理學研究為臨床提供首劑劑量和最大耐受劑量設計的依據,為臨床不良反應提供觀察指標,為臨床設計充分考慮種屬差異、關注重要靶器官毒性提供支持。要假定人是對毒性反應最敏感的前提下設計方案,最大限度的保障人體實驗安全。

相關焦點

  • 臨床毒理專委會主委宋海波:大數據用於上市藥品風險評價更具現實意義
    此次會議由中國毒理學會臨床毒理專業委員會主辦,中華醫學會肝病分會藥物性肝損傷學組等8家單位協辦。會議廣邀相關領域的專家,針對上市藥品風險評價及臨床評控的共性問題,探討協作模式、構建社會共治生態。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主任沈傳勇以「中國藥物警戒的實踐與發展」為題,介紹了我國藥物警戒的立法、進展、面臨的挑戰及未來展望。
  • 新藥臨床試驗設計路徑:I期臨床試驗
    所謂「實驗」,《現代漢語詞典》的定義是為了檢驗某種科學理論或假設而進行某種操作或從事某種活動;而「試驗」是為了察看某事的結果或某物的性能而從事某種活動。而臨床試驗正是為了考察新藥對目標患者的效用而展開的一系列的試驗,本系列文章就和大家講講新藥的臨床試驗。新藥研發過程主要包括苗頭分子的發現、細胞活性評價、非臨床藥理毒理研究、臨床試驗和上市後的安全性監督。
  • 國家藥監局發布《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原則》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制定了《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原則》,現予發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8年7月6日附件: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原則一、範圍本指導原則適用於指導藥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申報註冊時,接受申請人採用境外臨床試驗數據作為臨床評價資料的工作。
  • 新藥臨床試驗設計路徑:III期臨床試驗
    :I期臨床試驗新藥臨床試驗設計路徑:II期臨床試驗III期臨床試驗是新藥臨床研究階段的關鍵性試驗,是新藥能否最終獲批上市的臨床基礎。III期臨床試驗又稱為確證性臨床試驗,其是為了進一步確證II期臨床試驗(探索性臨床試驗)所得到有關新藥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數據,為新藥獲得上市許可提供足夠的證據。III期臨床研究一般是關於更廣泛人群、疾病的不同階段,或合併用藥的研究。另外,對於預計長期服用的藥物,III期臨床研究會進行藥物延時暴露的試驗。
  •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加強對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工作的指導和規範,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制定了《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原則》(以下簡稱《指導原則》)。7月10日,該指導原則正式對外發布。
  • 國家藥監局發布指導原則 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是否接受有規範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7月10日訊 7月1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原則》(以下簡稱《指導原則》)。《指導原則》對接受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適用範圍、基本原則、完整性要求、數據提交的技術要求以及接受程度均給予明確。
  • 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原則發布 進口藥審批有望提速
    來源:北京晚報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原則發布進口藥審批有望提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日前發布《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原則《指導原則》所涉及的境外臨床試驗數據,包括但不限於申請人通過創新藥的境內外同步研發在境外獲得的臨床試驗數據。在境外開展仿製藥研發,具備完整可評價的生物等效性數據的,也可用於註冊申請。《指導原則》要求,申請人應確保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真實、完整、準確和可溯源,這是基本原則。
  • 氫呼吸試驗的臨床意義(2)更新...
    呼出氣體中成分分析技術主要用於疾病診斷,其中氫呼氣試驗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和價值。本文首先對當前流行的氫呼氣試驗常用分析方法進行簡介。呼出氣氫濃度分析診斷疾病的原理是基於腸道內細菌可以製造和利用氫氣。文章列舉討論了氧化應激、腸道疾病、代謝紊亂等10種應用場景。技術問題涉及氫氣呼吸試驗、樣品採集、預處理和成分分析等,其中分析系統和新傳感器是重要的研究課題。
  • 藥物臨床試驗多重性問題等相關指導原則實施
    日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以下簡稱藥審中心)發布《藥物臨床試驗多重性問題指導原則(試行)》《藥物臨床試驗協變量校正指導原則》《藥物臨床試驗亞組分析指導原則(試行)》和《藥物臨床試驗富集策略與設計指導原則(試行)》多個和藥物臨床試驗有關的指導原則,為藥物臨床試驗中相關問題的解決提供指導意見
  • CDE公開徵求《抗腫瘤藥聯合治療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意見
    因此,本指導原則討論的是以提高療效為主要目標的抗腫瘤藥聯合治療的臨床試驗設計。在開展抗腫瘤藥的聯合開發前,應首先具備充分的聯合治療合理性依據作為聯合開發的理論基礎,再根據各自單藥的臨床試驗數據特徵綜合研判,基於科學證據開展聯合治療臨床試驗。
  • CDE發布:疫情下臨床試驗管理指導原則的意見稿
    藥物臨床試驗從啟動、實施到形成研究報告均需要一些特殊考慮。為保護好受試者安全,落實申請人主體責任,保證臨床試驗質量和數據準確、完整、可溯源,監管部門將與申請人、研究者通過及時溝通交流來完善特殊時期的藥物臨床試驗管理工作。該指導原則將對疫情期間應急批准的新冠肺炎藥物臨床試驗和正在進行的其它藥物臨床試驗提出建議,供申請人和研究者參考。
  • 從數據到臨床實踐|姚麗教授:隨機對照試驗在腎科研究中的應用
    Part.1 RCT研究的概念、原理、原則在臨床實踐中,RCT研究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證據等級高的RCT研究可為臨床提供更好的指導建議。RCT研究是在人群中進行的、前瞻性的、用於評估醫學幹預措施效果的試驗性對照研究,是目前而言最嚴謹、最可靠的科學方法。開展RCT研究需遵循兩大基本原則:倫理性與科學性。
  • 速遞II CDE公開徵求《藥物臨床試驗富集策略與設計指導原則(徵求...
    在臨床試驗有多種選擇受試者的富集策略,例如,可以選擇因具有一定特徵而對研究藥物最有可能應答的受試者,也可以選擇那些對現有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而可能對試驗藥物敏感的受試者,或者單純選擇更容易出現終點事件的受試者,等等。 本指導原則闡述了常用的富集策略與設計的原理與方法、各自的優缺點,並從實際應用和監管角度說明需要考慮的關鍵問題。
  • 第四節 臨床試驗設計原則
    第四節 臨床試驗設計原則   設置對照,研究對象隨機分組和盲法是臨床試驗設計的三項原則。   一、設置對照   有比較才能鑑別。某種治療措施只有與其他治療方法比較,才能了解其優劣。因而,設置對照是科學地評價一項治療措施必不可少的。
  • 速遞II CDE公開徵求《抗腫瘤藥臨床試驗影像終點程序標準技術指導...
    但影像檢查及評估過程的差異可導致測量誤差增加、評估變異增大,最終影響臨床試驗結果,因而臨床試驗影像程序的標準化十分重要。目前國內尚無相關技術要求或行業標準可循。為進一步規範行業操作,明確技術標準,我中心起草了《抗腫瘤藥臨床試驗影像終點程序標準技術指導原則》,經中心內部討論,並徵求部分專家意見,現形成徵求意見稿。
  • 剛剛,CDE發布《抗腫瘤藥臨床試驗影像評估程序標準技術指導原則》
    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關於發布《抗腫瘤藥臨床試驗影像評估程序標準技術指導原則》的通告(2021年第1號) 發布日期:2021.01.15 為規範和指導當前抗腫瘤新藥臨床試驗過程中影像學相關的設計和實施,提高影像學相關終點的評價質量
  • CDE發布《免疫細胞治療產品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
    嚴謹科學的臨床試驗對保障受試者安全、產生可靠的臨床試驗數據至關重要,鑑於免疫細胞治療產品特殊的生物學特性,在臨床試驗研究中,需要採取不同於其他藥物的臨床試驗整體策略。因此,在上述指導原則的框架下,有必要進一步細化免疫細胞治療產品開展臨床試驗的技術建議,以便為藥品研發註冊申請人(以下簡稱申請人)及開展藥物臨床試驗的研究者(以下簡稱研究者)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建議和指南。
  • 臨床新時代已開啟,CDE為新藥臨床試驗設計劃重點了
    此指南為規範和統一國內對適應性設計的認識,促進適應性設計的應用和理解以提高研發效率,目前,我國尚未有專門的藥物臨床試驗適應性設計指導原則,該指導原則的正式實施將助力國內新藥質量的進一步提升,本文為大家梳理了本指導原則中臨床試驗適應性設計重點內容並結合自己的解讀與大家分享。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指導原則(試行)》發布
    ◆◆ ◆ 7月14日,CDE發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指導原則(試行)》的通告(2020年第13號),旨在規範我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藥物臨床試驗,提供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該指導原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 剛剛,CDE發布《疫苗臨床試驗抗體分析方法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徵求...
    關於公開徵求《疫苗臨床試驗抗體分析方法研究技術指導原則》意見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01124 為進一步規範和指導疫苗臨床試驗抗體分析的研究,我中心組織起草了《疫苗臨床試驗抗體分析方法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現在中心網站予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