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恐龍第一鎮——萊陽呂格莊鎮

2020-10-03 梨鄉聚焦

「中國恐龍」第一鎮——萊陽呂格莊鎮

文/ 句 焦

出土新中國第一具 完整的棘鼻恐龍骨架化石

金崗口村,在呂格莊鎮政府駐地東北2.5公裡。這個小村莊,從上個世紀以來便一直名聲在外,其原因是這裡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也被國內外專家認定為中國著名的「恐龍之鄉」。

早在1951年,中國科學院古生物研究所組織了普查隊,對萊陽呂格莊鎮金崗口及周邊地區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發掘工作,發現了大量的恐龍骨骼和恐龍蛋化石。被譽為「中國古脊椎動物學之父」的楊鍾健先生,在對萊陽蛋化石進行研究之後,便向世人宣稱「萊陽可以說到目前為止,是全世界蛋化石最豐富的一個區域」。1952年,在金崗口村西的白堊紀王氏組地層中進行挖掘工作,很快從紫紅色粉沙巖中發掘出了一具高5米,長9.8米,計重約一二十噸的恐龍骨架化石。這具恐龍骨架化石與眾不同的是頭頂生棘,如同巨大的雞冠,足狀獨特,當時被專家定名為「青島棘鼻恐龍」,現在亦稱「金崗口龍」,這是我國第一具最早、最完整的棘鼻恐龍化石骨架。

經過近半個世紀的不間斷髮掘研究,專家們發現,萊陽地區中生代地層尤其是白堊紀地層頗為發育,是世界發現恐龍化石最早而又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區內化石豐富、門類繁多,發現和研究命名的恐龍化石5大類8屬11種。發現和研究命名的恐龍蛋化石4科5屬11種,有長形蛋、金崗口橢圓形蛋等;其白堊紀地層是我國北方研究中生代陸相地層的經典地區。

歷代權威恐龍專家的科研基地

據了解,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諸多國內外古生物學專家便展開對萊陽恐龍等古生物化石的研究。l922年,著名地質學家譚錫疇在萊陽的將軍頂一帶發現了比較完整的譚氏龍,萊陽由此成為中國人在中國境內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

1929年,由瑞典古生物學家Wiman對譚錫疇在萊陽採集的標本進行了研究,命名了鴨嘴龍類一新屬新種:中國譚氏龍,這件標本現存放在瑞典的Wappsala大學。1951年,有「中國恐龍之父」之稱的楊鍾健先生在萊陽發掘出新中國第一具完整的棘鼻恐龍(又叫青島龍)化石骨架。

1954年,周明鎮將萊陽陡山發現的龜類化石鑑定為寬北山龜,將發現於萊陽金崗口的龜類化石定為鏤龜。隨後的1958年,楊鍾健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採自萊陽的恐龍化石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並出版了專著《山東萊陽恐龍化石》。1962年,趙喜進報導了l958年發掘於陡山的一鸚鵡嘴龍新種—楊氏鸚鵡嘴龍……

正是由於多位古生物學界權威專家,對萊陽恐龍和恐龍蛋等古生物化石發現和研究,並取得重大進展,萊陽才一度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和研究的熱點。l984年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成立大會在萊陽舉行,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萊陽會議,奠定了今天中國古生物學尤其是古脊椎動物學研究再度輝煌、享譽世界的基礎。

出土了世界罕見的 「三位一體」恐龍化石

據了解,科考專家們在萊陽呂格莊境內,不僅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還發現了很多恐龍足跡化石。1960年,楊鍾健報導了發現於北泊子萊陽群中的恐龍足跡化石,命名為劉氏萊陽足跡。2000年,李日輝等報導了在龍旺莊萊陽群中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命名為楊氏擬蹺腳龍足跡。

領導這次聯合科考發掘的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汪筱林告訴筆者,「一隻恐龍只有一具骨架有保存成為實體化石的可能,但是在它的一生當中,它可能在很廣闊的一個範圍內活動,在它的身後留下的成千上萬的腳印,能夠為研究恐龍習性提供豐富的材料。恐龍足跡化石一類的遺蹟不可能從一個環境被搬運到另一個環境,因此,它們能正確地指示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生活著什麼樣的恐龍。」

專家稱,萊陽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同時具有豐富的恐龍、恐龍蛋化石和足跡化石「三位一體」共生的地區,對於深入了解白堊紀地球演化歷史,及恐龍等生物進化歷程,都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汪筱林稱萊陽是真正意義上的「白堊紀公園」。

平原峽谷奇觀 可再現白堊紀風貌

據汪筱林介紹,萊陽市境內分布有相對完整、出露連續的白堊系地層和大量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層,白堊系地層包括下白堊統相當於遼西熱河群的萊陽群,以及青山群和上白堊統的王氏群。目前已知在王氏群陸相紅層中的恐龍和恐龍蛋化石埋藏豐富,尤其在萊陽市近郊的金崗口、將軍頂和文筆峰塔等地區發現有十幾層的晚白堊世恐龍化石層。

據汪筱林介紹,在搶救性發掘的2號地點,科考隊在連續出露的厚度僅數十米的沉積中,就發現了至少5個恐龍化石層,金崗口1號和2號發掘地點的周邊不到三平方公裡的範圍內,就確認至少有20個恐龍和恐龍蛋化石層位。恐龍骨骼和恐龍蛋化石如此富集和密集分布,在國內實屬罕見,在國際上也不多見。

  • 不僅如此,科考隊還對金崗口發掘地點周邊的平原進行勘察,發現了十多條切割很深的平原恐龍峽谷。這些平原峽谷奇特壯觀,別有洞天,引人入勝。峽谷中不僅溪水長流,峽谷兩側的紅色地層排列有序,還發育了很多的地質現象和自然地貌景觀,以及多個小型湖泊,這種平原上的峽谷地貌景觀在國內外還是比較少見的。

2011年,在國土資源部公布的17處第六批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名單中,山東萊陽白堊紀地質公園以第二名的成績通過國家級地質公園資格評審,正式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

呂格莊發掘區 將現「兵馬俑」式坑道景觀

自2013年7月上旬以來,汪筱林再次帶隊到萊陽恐龍化石富集區進行保護髮掘,為萊陽建白堊紀國家級地質公園儲備材料,恐龍化石將在萊陽化石挖掘現場裝架。同時,根據挖掘現場錯落有致的地層剖面,萊陽恐龍發掘區將現「兵馬俑」式坑道景觀,萊陽白堊紀國家級地質公園距離我們越來越近。

「你看,這一區域的晚白堊世化石層走向是斜的,我們將西側靠近2號點的位置做了原址保留,向東側沿地層走嚮往下發掘。隨著後面發掘工作的不斷深入,不同層位的發掘區將呈現出像兵馬俑式的坑道,在化石發掘區有這樣的地層剖面是非常漂亮的……」邊指點,汪筱林邊向筆者介紹,「這些地層剖面,不僅有助於研究當時的環境演變,還可成為白堊紀國家級地質公園一處別致的景觀。」

此次集中挖掘,為何選擇此地點進行呢?汪筱林說:「此前我們來到這個地點之後,已經裸露出的土層分布非常明顯,看上去能有五六層吧。而且這裡土地平闊,非常適合野外發掘。」目前,除了在地表層發現了大量的化石埋藏點之外,他們根據目前發掘的情況分析,在這一層化石層的下面,還有五六層晚白堊紀早期的化石層分布,所蘊含的恐龍骨骼化石和恐龍蛋化石種類非常豐富。

專家介紹,就目前而言,萊陽的古生物化石,儘管在出土挖掘的數量上,在國內不是最多的,但在種類上卻十分豐富,是國內乃至世界少見的。通過這些古生物的多樣性,來研究現在的各個大陸之間當時的相對關係、環境狀態、古生物的生活習性,以及與他們共生的動物和植物,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

山東省萊陽市呂格莊鎮,是個神奇的鎮。這裡,出土新中國第一具完整的棘鼻恐龍骨架化石;這裡,是歷代權威恐龍專家的科研基地;這裡,有世界罕見的恐龍、恐龍蛋和恐龍足跡「三位一體」化石;這裡,還有讓人震撼的平原峽谷奇觀;這裡,將再現白堊紀風貌;這裡,正在打造一個白堊紀國家級地質公園。

  •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版權歸作者,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萊陽恐龍博物館今年建成 曾發掘完整恐龍化石骨架
    目前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設有兩個展館,一館為1951年棘鼻青島龍發掘地遺址,二館為大量恐龍化石的新發掘地。除了道路建設外,今年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還將建設博物館、樹化石林、主碑等項目。其中,建築面積3750平方米的博物館主體建設計劃於今年7月底竣工,展陳施工將於4月份開始。
  • 中國恐龍之鄉,在山東萊陽,中國第一具完整的恐龍化石在這裡發掘
    說起恐龍,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侏羅紀,但其實,白堊紀也與恐龍息息相關,恐龍的種類在這一時期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多,然而白堊紀之後,恐龍便遭到大規模滅絕。這是恐龍時代最後的繁榮,而山東萊陽,這座位於膠東半島的小城,便有一座神秘的「白堊紀公園」,忠實的印刻了這份遠古的記憶。
  • 古脊椎所發現新鴨嘴龍類恐龍
    近十年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汪筱林團隊與山東萊陽市政府合作進行野外科學考察,在萊陽南郊的呂格莊鎮金崗口村附近的1、2號地點上白堊統王氏群地層進行了大規模發掘,目前在2號地點已發現5層連續分布的恐龍等脊椎動物化石富集層,搶救性採集了大量以恐龍為主的脊椎動物化石,取得了系列研究進展,如新材料的發現和對青島龍頭飾的再研究等。
  • 萊陽又添恐龍新屬種 正式命名為楊氏萊陽龍
    &nbsp&nbsp&nbsp&nbsp9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團隊在《巴西科學院院刊》刊發相關研究成果,正式命名了屬於鴨嘴龍科櫛龍亞科一新屬種——楊氏萊陽龍,種名獻給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奠基人楊鍾健院士,以紀念楊鍾健誕辰120周年及他對萊陽恐龍化石研究的重要貢獻
  • 食肉食草恐龍聚集 煙臺萊陽曾是"白堊紀公園"(圖)
    萊陽是我國發現恐龍化石品種較多、較為集中的地區之一,這裡是學術界認可的16個「恐龍之鄉」之一……中生代從早到晚依次分為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而煙臺萊陽則被眾多學者稱作「白堊紀公園」。    6500萬年以前的萊陽一帶擁有著最適宜恐龍生存的環境,被命名為「棘鼻青島龍」的大型恐龍就在這裡發掘,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所挖掘的最完整的恐龍化石。
  • 中國百年十大恐龍——青島龍
    中國百年十大恐龍——青島龍2012年,在中國常州舉辦了首屆國際恐龍節。在這次恐龍節上,由著名古生物學家董枝明等12位專家學者組成的恐龍科普科研專家團公布了「中國百年十大最著名恐龍」。小盜龍就將為大家介紹這十種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恐龍,第一種介紹青島龍。
  • 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在「中國恐龍之鄉」建成開園
    中新社煙臺2月4日電 (張玉雷 董新雲)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4日在「中國恐龍之鄉」山東省萊陽市開園。該公園以白堊紀地球演化歷史為主線,保存有完整的標準白堊紀地層剖面、恐龍及恐龍蛋化石、萊陽生物群遺蹟等。  4日,該公園內的白堊紀地質博物館、張和國際樹化石林、恐龍峽谷三個景點向遊客開放。
  •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鴨嘴恐龍 命名為日本鐮刀龍
    科學家們說,這種新恐龍屬於一個新的草食性鴨嘴龍屬。恐龍被命名為日本鐮刀龍。 2013年發現恐龍尾巴的第一部分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這種恐龍。在Mukawa鎮的Hobetsu地區發現恐龍的外層沉積物屬於上白堊紀的Hakobuchi地層。挖掘後來發現骨架幾乎完整,是日本發現的最大的恐龍骨架。
  • 疑似「新物種」化石現身萊陽白堊紀研學現場
    對於萊陽文化路學校的白羽軒來說,這個小長假,應該是她畢生難忘的假期了:在白堊紀國家研學蓋達組織的「白堊紀化石獵人」研學旅行中,她親手採集到了一塊首次在萊陽現身的化石——這樣又像植物又像動物的化石,從未在萊陽出現過。 白羽軒的發現像滴進油鍋的水滴,瞬間炸翻了萊陽科考界。
  • 訪央視春晚小品《站臺》編劇、萊陽作家黃勝
    近日,記者走近《站臺》主創編劇———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煙臺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萊陽籍作家黃勝,深入了解了創作背後的故事。    下崗後,「換了一個活法」    黃勝住在萊陽市的一個高層樓房中,室內最明亮的一間屋子是會客廳也是他的工作室,記者一進門,就能感受到房間濃鬱沉靜的文化味兒。
  • 盤點中國發現最著名恐龍:中國第一隻蜥腳類恐龍
    原標題:盤點中國發現最著名恐龍:中國第一隻蜥腳類恐龍   師氏盤足龍,1922年至1923年,在山東蒙陰(現新泰市),由奧地利的師坦斯基和中國地質學家譚錫疇發現。化石被運到瑞典烏普薩拉大學,1929年由瑞典著名古生物學家維曼研究命名,它是中國第一隻蜥腳類恐龍。華麗羽王龍復原圖。 Brain Choo繪圖  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究員徐星領導的研究小組在我國遼寧省西部發現了迄今為止體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化石。
  • 組圖:煙臺萊陽西留村今天趕山會,好吃的東西真不少
    今天是農曆的十月二十一,煙臺萊陽的西留村趕山會(萊陽城裡的山會剛剛趕完),這組圖片就帶大家到西留的山會上逛一逛。西留村位於萊陽北鄉,以前是萊陽棲霞交界處的西留鄉的駐地,現在合併到了譚格莊鎮。這個路牌就顯示出西留的地理位置,向北是棲霞觀裡鎮,東到萊陽榆科頂,西到譚格莊。吃、穿是趕山會的兩大主題,下面的圖片以「吃」為主,主要看的是山會上的一些美食。
  • 中國恐龍家族中的五大明星
    (比如巨齒龍、禽龍)和命名恐龍(也創造了恐龍「Dinosauria」這個名字)的國家,雖然大家比較熟悉的霸王龍、梁龍、三角龍等都產自北美,其實,中國才是世界上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到2019年6月,中國已經研究命名了308種恐龍,居世界首位。而且,中國的恐龍研究十分活躍,新命名的種類每年還在以八九種的速度增加。在中國龐大的恐龍家族中,誕生了著名的「恐龍五寶」,它們是當之無愧的大明星。
  • 一九一〇年中國大歷史——萊陽、海陽人民的抗捐抗稅鬥爭
    當時,萊陽官紳曾以舉辦「新政」為名下令提廟產三成興辦學堂,以後又以所提三成歸官,「僧道愈憤」。在鄉民索谷鬥爭的影響下,僧人隆歆帶領僧道徒數百人,於五月二十日面見縣令朱槐之,要求「將前已提公者盡數追索,並請以後免提」。隆歆還「自草免提廟產諭稿,逼官(縣令)照草用印。
  • 都知道嘉蔭是中國恐龍之鄉,但你知道中國十大最著名的恐龍都是啥嗎?
    超過142萬人正在關注9月8日 哈爾濱多雲轉晴 8℃~20℃3-4級轉微風編者按:被譽為「中國第一龍鄉」的黑龍江嘉蔭是我國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1902年在這裡曾發現以「滿洲龍」為代表的大型鴨嘴龍類恐龍化石,從此名揚世界。到今年,已經是中國發現恐龍115周年了。那麼,對於中國已發現的恐龍,您了解多少呢?
  • 組圖:萊陽北面曾經有個「西留鄉」,當地趕集規模也不小
    此前帶大家看過不少萊陽鄉鎮駐地趕集的圖片,比如羊郡、照王莊、山前店、柏林莊、譚格莊等,這次要看的地方,現在雖然是個普通村莊,但在過去也曾經是個鄉鎮駐地,它就是「西留鄉」的駐地西留村。 從地圖上看,西留大致位於萊陽北部偏西一點的位置。
  • 關於中國的恐龍你有10件可能不知道的事情
    好萊塢有很多恐龍的電影,然而恐龍第一大國其實是中國。中國的恐龍化石埋藏豐富,已經命名的恐龍屬種有244種,位居世界第一。今天來科普一下10件關於中國的恐龍你可能不知道的事情。 1. 中國境內已知最原始的恐龍來自侏羅紀早期的雲南,如祿豐龍和中國龍。
  • 萊陽、棲霞、招遠三個縣市交界的地方,是個什麼樣呢?
    觀看膠東半島的地圖不難發現,萊陽、棲霞和招遠,是三個相鄰的縣市,自然而然也就有一個「三縣交界」的 點。這個點,不僅存在於地圖上,而且也存在於現實中,用民政術語來說,叫做「三面樁」。這個「三面樁」是個什麼樣子呢?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十六站——探秘恐龍谷!中午十二點半準點開播
    「中國恐龍的新家」活動已經安排上了 讓我們每周帶你前往一個博物館 看望住在那裡的中國恐龍明星們! 走進中國恐龍的新家 第十六站 探秘中國恐龍原鄉 雲南祿豐·世界恐龍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