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鴨嘴恐龍 命名為日本鐮刀龍

2020-12-04 太平洋電腦網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鴨嘴龍。這具幾乎完整的骨骼是在日本北部木川鎮7200萬年前的海洋沉積物中出土的。 科學家們說,這種新恐龍屬於一個新的草食性鴨嘴龍屬。恐龍被命名為日本鐮刀龍。 2013年發現恐龍尾巴的第一部分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這種恐龍。在Mukawa鎮的Hobetsu地區發現恐龍的外層沉積物屬於上白堊紀的Hakobuchi地層。挖掘後來發現骨架幾乎完整,是日本發現的最大的恐龍骨架。

在挖掘現場,這隻恐龍的綽號是「mukawaryu」。科學家們將這種新恐龍與其他恐龍進行了比較,發現Mukawaryu屬於Edmontosaurini分支,與俄羅斯發現的大角龍和中國發現的萊陽大龍有著密切的關係。新發現的這種恐龍具有三個獨特的特徵,這些特徵在Edmontosaurini進化枝中並不為其他恐龍所共有。這些特徵包括顱骨缺口的低位置,頜骨的短上升,以及第六至第十二背脊神經棘的前傾。

該團隊認為,他們發現的骨架是一頭年齡在九歲或以上的成年恐龍。它的長度為8米,重量在4到5.3噸之間,具體取決於它是在兩條腿上行走還是在四條腿上行走。它頭骨的額骨表明它可能有一個嵴。科學家們還認為,當地海岸線對這種恐龍很重要,可能是其遷徙的一部分地區。

【來源:cnBeta.COM】

相關焦點

  • 日本發現了一種新的恐龍
    據北海道大學稱,近日,日本在有著7200萬年歷史的木川鎮海底沉積物下,發現了一具龐大的恐龍骨架。根據相關報導,一開始,這隻恐龍的部分尾巴是在2013年由北海道大學博物館和北必初博物館聯合挖掘時發現的。在之後這幾年的發掘中,科學家們逐漸發現了一具近乎完整的恐龍骨架。該大學在一份新聞稿中說,它屬於食草鴨嘴龍的一個新屬和新物種。日本科學家們將這隻恐龍命名為「Kamuysaurus japonicus」。
  • 發現非洲第一塊鴨嘴龍化石 或證實恐龍也曾漂洋過海
    此前,他們發現了非洲第一塊鴨嘴龍化石。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1月5日報導,這個鴨嘴龍的新物種被命名為異域龍奧德修斯種。它的遺骸是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附近一個採礦點發現的,年代可追溯至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科學家認為,這種生物一定是在開闊海域穿行數百英裡(1英裡約合1.6公裡)才抵達非洲大陸的。這是人們首次在非洲發現鴨嘴龍。
  • 日本科學家發現恐龍新物種 命名為「神威龍」
    日本科學家發現恐龍新物種命名為「神威龍」 (3/3) "← →"翻頁
  • 小朋友大百科 | 最奇怪的恐龍 - 鐮刀龍
    說起奇怪的鐮刀龍,我們還要從它的第一個化石標本說起,發現於20世紀40年代晚期,人們發現了第一個鐮刀龍的化石標本,而且,是由蘇聯科學家和蒙古科學家一起發現的。當時,大家都被這種生物的巨大的鐮刀狀的爪子給嚇到了。於是,就把這種生物命名為鐮刀龍,意思就是「有鐮刀的蜥蜴」。根據這一對巨大的鐮刀狀的爪子,科學家們開啟了對鐮刀龍類恐龍的解讀。
  • 日本科學家發一新物種恐龍化石,為其命名為「神威龍」
    日本科學家發現一種新恐龍的化石,命名為「神威龍」。恐龍的骸骨近乎完整,約有8米長,是日本境內發現的最大的恐龍骸骨。▲日本科學家發現一種新恐龍「神威龍」化石,研究人員表示,這意味著日本或東亞地區曾經有過一個獨立的恐龍世界以及一段獨立演化過程。
  • 萊陽又添恐龍新屬種 正式命名為楊氏萊陽龍
    &nbsp&nbsp&nbsp&nbsp記者了解到,鴨嘴龍類是生活在白堊紀晚期的大型陸生植食性鳥臀目恐龍,其最明顯的特徵為頭部扁長並具形似鴨嘴的吻部,以及複雜的齒列和強大的咀嚼系統。
  • 盤點七大致命恐龍 瑪君龍竟吃同類
    咬合力一般9萬牛頓—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瑪君龍馬達加斯加的蜥蜴瑪君龍又譯瑪宗格龍,意為「馬達加斯加的蜥蜴」,是獸腳亞目阿貝力龍科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末的馬達加斯加,約70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目前僅有一個已確認種M.crenatissimus,近期發現瑪君龍最大個體為10-11米長,4-5噸。
  • 手盜龍類代表恐龍,鐮刀龍,單爪龍,始祖鳥,耀龍,傷齒龍等
    因此在發表的一個月後,單爪龍的屬名被重新命名為Mononykus。單爪龍是種小型恐龍,身長約1米,頭部小,牙齒小而尖。它們的特點擁有奇特、短粗的前肢,前肢上有一隻3寸長的指爪,另外兩個指爪則已退化、消失。
  • 亞洲最原始鐮刀龍類化石出土
    義縣建昌龍復原圖  近日,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所研究員呂君昌、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研究員蒲含勇以及日本北海道大學小林快次博士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在中國遼西發現了一種新的基幹鐮刀龍類恐龍化石。研究顯示,該新恐龍可能是迄今發現的亞洲最原始的鐮刀龍類,相關成果5月29日發表在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  「由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於2009年徵集的標本產自約1.25億年的遼西建昌義縣組,化石骨架基本完整。」呂君昌表示,通過近3年的研究,研究人員確認,該標本屬於獸腳類恐龍中的鐮刀龍類恐龍新屬種,並命名為義縣建昌龍,其獨特性在於它具有鳥臀類恐龍齒式。
  • 鴨嘴龍,櫛龍亞科恐龍
    鴨嘴龍 Hadrosaurus,在1858年,發現了第一個鴨嘴龍的化石,這也是北美洲所發現的第一個完整的恐龍化石;在1868年,鴨嘴龍成為第一個架設起來的恐龍化石模型。架設的模型見下圖。大多數資料顯示鴨嘴龍身長7到10米,高達3米,重量約7噸。
  • 恐龍是如何被發現的?
    ,實際上都是科學家們的成果。:一種新的、兇猛的古代生命形式,曾經存在過,但現在已經滅絕了。但當科學家開始在北美尋找時,他們發現了更多完整的骨骼,這讓古生物學家徹底重新思考恐龍。鴨嘴龍)。在新澤西還發現了一種食肉恐龍,被命名為
  • 北海道發現日本最完整恐龍化石
    在中生代的白堊紀時期,日本卻與大陸相連,許多恐龍遷徙並且生活在這裡。在北海道,古生物學家發現了日本最完整的恐龍化石,它被命名為神威龍。北海道龍骨北海道位於日本本州島以北,這裡是日本最重要的恐龍及古生物化石產地之一。
  • 泰國發現一種新食草恐龍化石 命名「詩琳通龍」
    日本研究人員15日說,此前在泰國東北部發現的一種恐龍化石被確認為禽龍類的新種類。為了向支持古生物學研究的泰國詩琳通公主表示敬意,這種恐龍被命名為「詩琳通龍」。
  • 我的恐龍萌龍圖鑑第一期鐮刀龍 伐木能力我最強
    【萌龍圖鑑】是小龍女為各位馴龍學員院收集整理的系列攻略欄目,小龍女會根據我的恐龍100多種恐龍的參數詳細描述,以供大家遊戲參考,今天介紹的是鐮刀龍!
  • 10米長的鴨嘴龍化石,在非洲被發現,它是如何跑到非洲的?
    鴨嘴龍,是恐龍的一種,它們出現的時間非常晚,和霸王龍一樣,都來自於白堊紀後期,只不過,和霸王龍是頂級掠食者不同,鴨嘴龍是不折不扣的草食性恐龍。我們都知道,根據化石研究,科學家們發現,恐龍出現早期,也就是三疊紀中後期的時候,地球上的恐龍體型普遍較小,後來經過漫長的演化,恐龍種類越來越多,體型也越來越大,到了白堊紀時期,很多恐龍的體型都是非常驚人的,鴨嘴龍也不例外。鴨嘴龍是什麼樣子的呢?通過化石,科學家們還原出鴨嘴龍的形態特徵,首先,從它們的名字上我們就可以看出,鴨嘴龍的嘴巴和鴨嘴很像。
  • 科學家發現新恐龍,樣貌奇特無法命名!
    地球有著45億年的歷史,在時間的長河中,地球上出現過很多的生物,在這些生物中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地球母親創造不出來的,但實際上即使是現在,地球上也有很多奇形怪狀的生物,並且科學家們通過考古還發現了許多奇怪的生物。
  • 鴨嘴龍發聲之謎,頭頂掛飾不僅僅是一種裝飾,其發聲也與其相關
    恐龍時代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地球上的絕對統治者就是這種龐然大物,不過恐龍的種類也是有很多的,有食草性的,也有食肉性的。而其中有一種恐龍叫做鴨嘴恐龍,這種恐龍最特別之處在於它的發聲跟別的恐龍不一樣,是從它的頭部喇叭狀特殊的結構發出的。
  • 日本機構宣布:將境內最大恐龍化石命名為「日本神龍」
    日本北海道大學等機構於近日宣布,通過對一具7200萬年前的恐龍骨架化石進行分析之後,認定這是鴨嘴龍科下的一個新物種。研究人員將這種生活在白堊紀後期的食草性恐龍命名為「日本神龍」,學名Kamuysaurus japonicus。日本神龍的全身骨骼圖。
  • 四合當凌源龍 | 遼寧早期鐮刀龍類新成員
    鐮刀龍類,顧名思義,指一類手指末端爪子長得像鐮刀的恐龍,這也是這一類群最顯著的形態特徵。不過,並非所有鐮刀龍類恐龍的爪子都長得像鋒利的鐮刀,但早期的古生物學家認為這是該類群所擁有的最典型的特徵,從而將整個類群命名為鐮刀龍超科。儘管後來的發現表明一些原始的屬種並沒有這個特徵,但依照命名優先律的原則,鐮刀龍類的名字就這樣沿用至今了。
  • 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震驚專家:恐龍迷娃的世界,由恐龍繪本開啟
    比如名為Hadrosaurus的恐龍,譯名為鴨嘴龍,是一種植食性恐龍,看外觀,恐龍的喙像鴨嘴,又寬又扁,這也是名稱的由來。譯文讓人特別容易記得英文名,及對應的恐龍特性。像名為Irritator的恐龍,譯文叫激龍,學名是「令人煩惱的恐龍」。作者黑川光廣說這個學名的由來,是科學家們發現這種恐龍的化石被修改過,當時處於煩惱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