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嘴龍,櫛龍亞科恐龍

2021-01-16 小角蛙簡筆畫

鴨嘴龍 Hadrosaurus,在1858年,發現了第一個鴨嘴龍的化石,這也是北美洲所發現的第一個完整的恐龍化石;在1868年,鴨嘴龍成為第一個架設起來的恐龍化石模型。架設的模型見下圖。

大多數資料顯示鴨嘴龍身長7到10米,高達3米,重量約7噸。鴨嘴龍可能以二足方式奔跑,但當進食時可用前肢支撐自己;如同所有鴨嘴龍科,鴨嘴龍是草食性。鴨嘴龍的牙齒顯示它們吃樹枝、樹葉。

鴨嘴龍雖然存在疑名爭議,但是它的歷史意義重大。

鴨嘴龍化石

櫛龍Saurolophus,又名龍櫛龍、蜥脊龍、蜥嵴龍、或蜥冠鱷,特徵是頭顱後方的尖狀冠飾,長度約15公分。櫛龍和副櫛龍很大不同不可混淆,副櫛龍的頭冠是向後下彎曲。櫛龍是種草食性恐龍,可用二足或四足行走。

發現於加拿大亞伯達省的奧氏櫛龍,身長9.8米,頭顱骨長1米。奧氏櫛龍的重量為1.9噸,發現於蒙古的窄吻櫛龍,體型較大,正模標本約12米長。

原櫛龍 Prosaurolophus ,又名原蜥冠龍、原蜥嵴龍、因冠飾與較晚期的櫛龍類似而得名,其冠要短。目前已經發現2個種與至少25個個體,包含頭顱骨與骨骼,但化石整體仍不明確。原櫛龍身長約9米,最完整標本的身長為8.5米,而頭顱骨長度約0.9米。

山東龍 Shantungosaurus,目前山東龍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蜥腳類植食恐龍,它的的大小和體重甚至超越暴龍、棘龍等最大型的肉食恐龍。正模標本身長14.72米,頭顱骨長1.63米,山東龍重量估計約達16噸,根據複合材料而重建的諸城龍骨架模型,身長可達16.6米。目前諸城龍被視為根山東龍是同種動物,使得山東龍成為已知最大型的鳥臀目恐龍。第二大的目前是巨保羅龍。

格裡芬龍 Gryposaurus,又名怪獸龍,鼻拱是格裡芬龍的特點,格裡芬龍的鼻拱可能有多種的社交功能,如性徵、物種特徵、或社會地位等。它可能是在物種內打鬥時用來互推及互抵,或是膨脹來製造視覺或聽覺的訊號。一些標本的鼻拱頂端很粗糙,顯示它是被厚的角質皮膚覆蓋,或是由軟骨覆蓋。

短冠龍 Brachylophosaurus,短冠龍最特點是它的骨冠,這個骨冠在頭顱骨上形成一個平板。某些個體的頭冠面積大,有些個體頭冠短而狹窄。成年的短冠龍身長可達9米。

慈母龍 Maiasaura,慈母龍的身長約6~9米,體重估計約4~6公噸,慈母龍是群居動物,並且在巢穴集中地孵化幼體。慈母龍的巢穴緊密排列,如同現代海鳥,巢穴之間的間隔約7米,短於成年慈母龍的身長。這些巢穴以土壤構成,中間包含30到40顆蛋,以圓形或螺旋狀排列。這些蛋的大小接近鴕鳥蛋的大小。慈母龍的父母將腐爛中的植被置入巢穴中,利用腐爛產生的溫度來孵化蛋,而非父母坐在巢穴中。慈母龍的幼體化石顯示幼體並非發展完全,而且不能行走。化石同時顯示慈母龍幼體的牙齒部分摩損,這意味著它們的成年體將植物帶回巢穴中給幼體食用。

埃德蒙德龍Edmontosaurus,又譯愛德蒙託龍,不要和埃德蒙頓甲龍混淆,此龍是禽龍,不是甲龍。完全成長的埃德蒙頓龍可達9米長,一些較大的標本則達12米到13米長,體重約4.0噸。

埃德蒙頓龍有保留下來的皮膚化石,見下圖。

相關焦點

  • 古脊椎所發現新鴨嘴龍類恐龍
    鴨嘴龍類最明顯的特徵為頭部扁長且具形似鴨嘴的吻部,以及複雜的齒列和強大的咀嚼系統。鴨嘴龍超科包含較原始的基幹類群和較進步的鴨嘴龍科。部分鴨嘴龍科成員具有形態各異的頭飾結構,因其頭飾形態不同,鴨嘴龍科可分為平頭的和具有實心頭飾的櫛龍亞科,以及具有空心頭飾的賴氏龍亞科。
  • 動物趣談:白堊紀的號手——副櫛龍!原來你是這樣的恐龍
    人們因為愛美,會為自己設計各種髮型,其實恐龍也有自己的「髮型」,它們的「髮型」就是指長在腦袋上的頭冠。有一種恐龍的頭冠非常特別,好像是在腦袋後面插上了一根長棍子,這種恐龍就是副櫛龍。距今7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在朝陽中迎來了新的一天,森林中不時傳來清脆的鳥鳴聲。在森林邊緣,一群副櫛龍正在享用早餐。
  • 發現非洲第一塊鴨嘴龍化石 或證實恐龍也曾漂洋過海
    此前,他們發現了非洲第一塊鴨嘴龍化石。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1月5日報導,這個鴨嘴龍的新物種被命名為異域龍奧德修斯種。它的遺骸是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附近一個採礦點發現的,年代可追溯至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科學家認為,這種生物一定是在開闊海域穿行數百英裡(1英裡約合1.6公裡)才抵達非洲大陸的。這是人們首次在非洲發現鴨嘴龍。
  • 賴氏龍亞科常見恐龍簡筆畫
    賴氏龍亞科是鴨嘴龍科下的分支,他們的嘴巴有點象鴨嘴。知名度高的恐龍是副櫛龍,見下圖。副櫛龍 Parasaurolophus,副櫛龍是種草食性恐龍,可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連接鼻頭一直到後腦勺的頭冠為其標誌性特徵。
  • 鴨嘴龍發聲之謎,頭頂掛飾不僅僅是一種裝飾,其發聲也與其相關
    恐龍時代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地球上的絕對統治者就是這種龐然大物,不過恐龍的種類也是有很多的,有食草性的,也有食肉性的。而其中有一種恐龍叫做鴨嘴恐龍,這種恐龍最特別之處在於它的發聲跟別的恐龍不一樣,是從它的頭部喇叭狀特殊的結構發出的。
  • 腦袋上長「笛子」的恐龍你見過嗎?
    你見過腦袋上長「笛子」的恐龍嗎?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我們對於恐龍的認識在不斷進步,但是對於它們的叫聲卻知之甚少。在北美洲,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腦袋後面長有長管子的恐龍,這個長管子就是它們的發聲器。當空氣穿過管子的時候會發出響亮的聲音,這是目前我們唯一能夠還原叫聲的恐龍。
  • 烏拉特後旗發掘的大型鴨嘴龍化石首次亮相,震驚了恐龍界!
    在此期間,在烏後旗境內發掘出的一具近二十年來內蒙古地區發現的最為完整的大型恐龍骨架化石將向全國化石專家首次亮相,專家們在9日下午集體參觀了這具化石的修復現場。該具恐龍化石長8米左右,是目前內蒙古地區首次發現的早白堊世大型鴨嘴龍類恐龍,也是近二十年來內蒙古地區發現的最為完整的恐龍骨架化石,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 科普時間到|恐龍澗化石群中鴨嘴龍的秘密
    諸城恐龍澗恐龍化石群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集群埋藏地,發現化石數量近萬塊,包括暴龍、角龍、鴨嘴龍等多個恐龍種類,其中鴨嘴龍骨骼化石在數量上佔有90%以上,是絕對的優勢物種。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可以復原恐龍的行為方式、生存環境、演化趨勢等等,為我們打開窺探遠古恐龍世界的大門。如此多的鴨嘴龍化石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呢?
  • 我國科研人員首次發現亞洲多刺甲龍亞科恐龍
    記者從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根據對此前在蘭州—民和盆地發現的標本進行研究,研究人員確認發現一種多刺甲龍亞科恐龍的新屬種:金城洮河龍。  此前多刺甲龍類只被發現於北美和歐洲,這對於研究甲龍類的演化和分布具有重要意義。相關成果發表在《古脊椎動物學報》上。
  • 恐龍樂園 認識副櫛龍 介紹不同的恐龍
    恐龍樂園 認識副櫛龍 介紹不同的恐龍 2020-10-03 14:22
  •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鴨嘴恐龍 命名為日本鐮刀龍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鴨嘴龍。這具幾乎完整的骨骼是在日本北部木川鎮7200萬年前的海洋沉積物中出土的。 科學家們說,這種新恐龍屬於一個新的草食性鴨嘴龍屬。恐龍被命名為日本鐮刀龍。 2013年發現恐龍尾巴的第一部分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這種恐龍。
  • 10米長的鴨嘴龍化石,在非洲被發現,它是如何跑到非洲的?
    鴨嘴龍,是恐龍的一種,它們出現的時間非常晚,和霸王龍一樣,都來自於白堊紀後期,只不過,和霸王龍是頂級掠食者不同,鴨嘴龍是不折不扣的草食性恐龍。我們都知道,根據化石研究,科學家們發現,恐龍出現早期,也就是三疊紀中後期的時候,地球上的恐龍體型普遍較小,後來經過漫長的演化,恐龍種類越來越多,體型也越來越大,到了白堊紀時期,很多恐龍的體型都是非常驚人的,鴨嘴龍也不例外。鴨嘴龍是什麼樣子的呢?通過化石,科學家們還原出鴨嘴龍的形態特徵,首先,從它們的名字上我們就可以看出,鴨嘴龍的嘴巴和鴨嘴很像。
  • 6600多萬年之前,在沒有大陸橋的情況下,鴨嘴龍是如何去到非洲
    白堊紀中後期,雖然地球已經進入到一個動蕩的時期,不過,這個時候恐龍也迎來了新一輪的蓬勃發展,不斷有新的恐龍物種出現,比方說我們熟悉的霸王龍,就是來自於這個時期,此外,還有我們今天文章中的主角——鴨嘴龍。
  • 科學家是怎麼推測出恐龍的叫聲的?
    竊蛋龍和它的蛋,有些恐龍親自孵蛋,也有些恐龍用陽光或者植物發酵的熱量給蛋保溫。 圖/EvaK/wikipedia雖然我們尚未找到恐龍發聲的直接證據,但是從一些骨骼結構中可以得到一些間接信息。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鴨嘴龍科中的賴氏龍亞科(Lambeosaurinae),賴氏龍類頭上有各種形狀的冠飾,其中比較著名的成員有副櫛龍(Parasaurolophus)、亞冠龍(Hypacrosaurus)和盔龍(Corythosaurus)等。
  • 【恐龍展】請注意!一大波恐龍來襲!
    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馬斯垂克階(MAA)距今約6850萬年到655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後的非鳥類恐龍種類之一。化石分布於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以及墨西哥,分布範圍較其他暴龍科更加廣泛,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也是陸地史上已知的最強的食肉動物。三角龍
  • 被稱作北方恐龍之鄉,有中國龍城美譽,陳列著世界第一鴨嘴龍標本
    諸城被稱作「龍城」並不是徒有虛名的,諸城地下蘊藏著豐富的恐龍化石,已出土的眾多恐龍化石大都陳列在諸城恐龍博物館、暴龍館、國家地質公園內,數量之多令人稱奇,所以諸城被譽為「北方的恐龍之鄉」。諸城恐龍博物館位於諸城市內的濰河南岸,博物館外觀類似金字塔,周邊叢林密布、依水而建,是恐龍公園的組成部分,博物館內陳列著許多大型的恐龍骨架,其中有一具巨型鴨嘴龍骨架號稱世界之最。走進博物館展廳內就是博物館的序廳了,序廳正對著就是「華夏龍頭」的恐龍骨骼,周邊牆壁上都是與恐龍有關的壁畫等,讓人頃刻之間進入恐龍的世界。
  • 《侏羅紀世界2》登場的恐龍們 重爪龍「翹臀」很顯眼(7)_遊俠網...
    副櫛龍  身高:4米  體長:10米  副櫛龍屬於鴨嘴龍科,既可以用四足行走,也可以雙足前行,在電影中它的體型比實際要略小,主要有三種顏色:綠色、米黃色、米黃綠色。
  • 侏羅紀世界中的九種恐龍,你最喜歡的會是哪一隻
    重爪龍重爪龍屬於棘龍家族,是大型食肉龍中體現較小的一隻,標誌性的「翹臀」十分顯眼,臀高達2.5米左右。重爪龍與其他食肉恐龍最大的不同是圓錐形的牙齒,這種特徵與現代鱷魚類似。冥河龍冥河龍屬於厚頭龍,但與其他厚頭龍不同的是,頭部長有一排尖刺,看起來攻擊性max。冥河龍雖然體型較小,但十分強壯,顏色大多以紅色為主,腹部則乳白,還記得影片中這個小傢伙用頭蓋骨撞牆的樣子嗎,非常可愛,唯一喜歡的救贖用頭部亂撞。
  • 恐龍叫聲科學家是怎麼推測出來的
    有人推測,恐龍也會利用聲音在出殼前進行交流,因為很多恐龍下蛋時同樣會用土或其他東西將蛋窩蓋住。竊蛋龍和它的蛋。有些恐龍親自孵蛋,也有些恐龍用陽光或者植物發酵的熱量給蛋保溫。圖/EvaK/wikipedia雖然我們尚未找到恐龍發聲的直接證據,但是從一些骨骼結構中可以得到一些間接信息。
  • 世界恐龍之最盤點 最重恐龍重達100噸
    世界上最高最重的恐龍:極龍最高的恐龍——極龍,抬起頭高達17米。最重的恐龍——極龍,重達100噸。極龍生存於1億1000萬年至1億年前,下白堊紀的阿普第階至阿爾布階。它的化石是一根肱骨及一些脊椎。  世界上眼睛最大的恐龍:奔龍奔龍是世界上眼睛最大的恐龍,眼睛直徑約8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