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堊紀中後期,雖然地球已經進入到一個動蕩的時期,不過,這個時候恐龍也迎來了新一輪的蓬勃發展,不斷有新的恐龍物種出現,比方說我們熟悉的霸王龍,就是來自於這個時期,此外,還有我們今天文章中的主角——鴨嘴龍。
嘴巴好像鴨子的「奇葩」恐龍
其實,我們從鴨嘴龍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鴨嘴龍的嘴巴好像是鴨子的嘴巴,它們最早出現在距今約1億年前的白堊紀,鴨嘴龍是大型的食草恐龍,由於當時陸地不斷擴大,植物也進入到蓬勃發展的新時期,食草恐龍的食物是非常充足的,基本上可以做到走哪吃哪,所以,這一時期出現的食草恐龍,體型也都非常龐大。
鴨嘴龍也不例外,目前已知最大的鴨嘴龍,體長超過了22米,而普通的鴨嘴龍化石,身長也在10米左右。
鴨嘴龍作為群居恐龍,它們在陸地上建造洞穴,一大家族生活在一起。不過,也有一種觀點認為,鴨嘴龍或許也喜歡生活在水中,它們可能是遊泳高手,不過,這個說法一直苦於沒有證據去證實,直到前段時間,非洲出現了鴨嘴龍的化石,才讓很多古生物學家相信,鴨嘴龍也曾經是遊泳健將。
6600多萬年前,鴨嘴龍漂洋過海來到非洲
雖然如今的非洲和歐亞大陸相連接,不過,在白堊紀時期,非洲大陸卻是完全獨立的島嶼大陸,就好像今天的澳洲一般,當時的非洲大陸四面環海,所以,其它大陸上的生物想要抵達非洲,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作為白堊紀時期數量較多的食草恐龍,多年來,世界上很多地方都不斷有鴨嘴龍化石被發現,根據研究顯示,鴨嘴龍最早生活在北美洲,後來通過擴散,一路來到了南美洲、亞洲和歐洲,甚至最遠在北極,也發現過鴨嘴龍的化石。
前段時間,在非洲的摩洛哥,來自英國的古生物學家們,竟然意外發現了鴨嘴龍的化石,通過年代分析,非洲的鴨嘴龍化石距今大約有6600多萬年的歷史,屬於白堊紀末期。
這意味著,即使有海洋阻擋,而且在沒有大陸橋的情況下,鴨嘴龍竟然曾經漂洋過海抵達了非洲,它們是如何去的呢?
研究者認為,鴨嘴龍可能是遊泳抵達非洲的,雖然看起來很不可思議,但是,在生物演化擴散的過程中,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經常會發生。
拿人類來說,遠古人類也是沒有任何的交通工具,但是他們卻從非洲出發,一路擴散到世界各地,去往美洲的時候,也是遠渡重洋,特別是遠古人類最終抵達了澳洲,同樣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這次在非洲發現鴨嘴龍,也給了科學家們很多的啟發,這或許可以揭開很多物種的出現謎團,比方說為何馬達加斯加會出現河馬,以及為何北美洲會出現靈長類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