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6600萬年前沒有那場行星撞擊,恐龍會活到現在嗎?假如那場行星撞擊沒有發生,恐龍會成為現在世界的霸主嗎?6600萬年前,一顆碩大的隕石狠狠地撞擊在地球上,至此恐龍時代畫上了句號。那麼如果數百萬年前沒有隕石的撞擊,恐龍是否有可能和人類一起生存到今天呢?
實際上這種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如果恐龍還活著的話,它們仍然會像隕石襲擊前一樣處於食物鏈的頂端,現代哺乳動物也不可能進化成現代人。總的來說,這種可能性甚至不可能,但它將改變我們今天所知道的世界歷史。如果沒有恐龍的滅絕,或許一些小生物不可能進化成今天的我們。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是,許多以食物為食的許多動物將不復存在。這些動物不存在是因為:它們的部分直接從恐龍進化而來,比如大多數爬行動物和鳥類,許多動物,如雞、牛和豬將不存在,因為哺乳動物不會進化成它們的早期祖先,人類也不會存在來馴服它們。也就是說我們的早期祖先將無法進化成更大的哺乳動物,因為它們會不斷被獵殺,沒有足夠的食物讓它們長得巨大。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但可能性有多大?我們假想如果沒有流星的撞擊,如果發生了其他巨大的事情,比如超級火山呢?即使沒有「滅絕事件」,如果恐龍活到了新生代晚期,那很可能就是恐龍的終結。當然,也有人猜測隕石發生時恐龍已經開始滅絕,可能是因為某種疾病,這一切都沒人知道。
那麼如果恐龍繼續存在,哺乳動物是否可以繼續進化,並仍然進入靈長類/人類模式嗎?可能吧。這類問題只能被稱為「推測」。我們永遠無法「知道」;我們只能「推測」答案。進化論削弱了我們對一切事物的理解,在我們今天的時代,甚至有證據表明,世界各地的恐龍大多分布在偏遠地區,但卻很少見到,但不代表沒有。今天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恐龍的蹤跡。雖然真正著名的白堊紀末期恐龍,如霸王龍、三角龍、埃德蒙大龍等,肯定早已不復存在,但一些恐龍今天仍然具有非常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它們幾乎可以在地球上的每一個棲息地中找到,包括安塔提卡島的高空和寒冷的雪原,而一些現代鳥類事由侏羅紀小型有羽毛的獸腳類恐龍進化而來,這些恐龍與霸王龍或迅猛龍沒有太遠的親緣關係。
不僅如此,如果滅絕事件沒有發生,地球上的生命很可能是我們無法辨認的。事實上,我們很可能不會在這裡看到它。這一事件改變了整個地球的生態,並為包括人類在內的地球當前生命形式的進化奠定了基礎。需要記住的是,進化沒有預先確定的方向、速度或路徑。當一種生命形式所處的環境發生變化時,適應的路徑是隨機的,而不是固定的。在發生重大環境變化的情況下,它會導致微觀和宏觀的大規模適應。今天,我們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全球環境變化的結果,如果沒有發生,我們無法預測生命會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