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材料的發展綜述

2020-11-26 電子產品世界

液晶是處於固態和液態之間具有一定有序性的有機物質,具有光電動態散射特性;它有多種液晶相態,例如膽甾相,各種近晶相,向列相等。根據其材料性質不同,各種相態的液晶材料大都已開發用於平板顯示器件中,現已開發的有各種向列相液晶、聚合物分散液晶、雙(多)穩態液晶、鐵電液晶和反鐵電液晶顯示器等,其中開發最成功的、市場佔有量最大、發展最快的是向列相液晶顯示器。 顯示用液晶材料是由多種小分子有機化合物組成的,這些小分子的主要結構特徵是棒狀分子結構。隨著LCD的迅速發展,人們對開發和研究液晶材料的興趣越來越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8085.htm

  1、TN-LCD用液晶材料

  TN型液晶材料的發展起源於1968年,當時美國公布了動態散射液晶顯示(DSM-LCD)技術。但由於提供的液晶材料的結構不穩定性,使它們作為顯示材料的使用受到極大的限制。1971年扭曲向列相液晶顯示器(TN-LCD)問世後,介電各向異性為正的TN型液晶材料便很快開發出來;特別是1974年相對結構穩定的聯苯睛系列液晶材料由G.W.Gray等合成出來後,滿足了當時電子手錶、計算器和儀表顯示屏等LCD器件的性能要求,從而真正形成了TN-LCD產業時代。

  LCD用的TN液晶材料已發展了很多種類。這些液晶化合物的結構都很穩定,向列相溫度範圍較寬,相對粘度較低。不僅可以滿足混合液晶的高清亮點、低粘度在20~30mPa•S(20℃)及△n≈0.15的要求,而且能保證體系具有良好的低溫性能。含聯苯環類液晶化合物的△n值較大,是改善液晶陡度的有效成分。嘧啶類化合物的K33/K11值較小,只有0.60左右,在TN-LCD和STN-LCD液晶材料配方中,經常用它們來調節溫度序數和△n值。而二氧六環類液晶化合物是調節「多路驅動」性能的必需成分。

  2、STN-LCD用液晶材料

  自1984年發明了超扭曲向列相液晶顯示器(STN-LCD)以來,由於它的顯示容量擴大,電光特性曲線變陡,對比度提高,要求所使用的向列相液晶材料電光性能更好,到80年代末就形成了STN- LCD產業,其產品主要應用在BP機、行動電話和筆記本電腦、可攜式微機終端上。

  STN-LCD用混晶材料一般具有下述性能:低粘度;大K33/K11值;△n和Vth(閾值電壓)可調;清亮點高於工作溫度上限30℃以上。混晶材料的調製往往採用「四瓶體系」。這種調製方法能夠獨立地改變閾值電壓和雙折射,而不會明顯地改變液晶的其他特性。

  STN-LCD用液晶化合物主要有二苯乙炔類、乙基橋鍵類和鏈烯基類液晶化合物。二苯乙炔類化合物:把STN-LCD的響應速度從300ms提高到120~130ms,使STN-LCD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從而在當今的STN-LCD中使用較多,現行STN-LCD用液晶材料中約有70%的配方中含有二苯乙炔類化合物。乙基橋鍵類液晶:與相應的其他類液晶比較,這類液晶的粘度、△n值都比較低;相應化合物的相變溫度範圍和熔點相對較低,是調節低溫TN和STN混合液晶材料低溫性能的重要組分。鏈烯基類液晶:由於STN-LCD要求具有陡閾值特性,為此,只有增加液晶材料的彈性常數比值K33/K11才能達到目的。烯端基類液晶化合物具有異常大的彈性常數比值K33/K11,用於STN-LCD中,得到非常滿意的結果。

  近年來,STN顯示器在對比度、視角與響應時間上都有顯著的進步。由於TFT-LCD的衝擊,STN-LCD逐漸在筆記本電腦和液晶電視等領域失去了市場。鑑於成本的因素,TFT-LCD將不可能完全代替STN-LCD原有的在移動通訊和遊戲機等領域的應用。

3、TFT-LCD用液晶材料

  隨著薄膜電晶體TFT陣列驅動液晶顯示(TFT LCD)技術的飛速發展,近年來TFT LCD不僅佔據了可攜式筆記本電腦等高檔顯示器市場,而且隨著製造工藝的完善和成本的降低,目前已向臺式顯示器發起挑戰。由於採用薄膜電晶體陣列直接驅動液晶分子,消除了交叉失真效應,因而顯示信息容量大;配合使用低粘度的液晶材料,響應速度極大提高,能夠滿足視頻圖像顯示的需要。因此,TFT LCD較之TN型、STN型液晶顯示有了質的飛躍,成為21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顯示技術之一。

  與TN、STN的材料相比,TFT對材料性能要求更高、更嚴格。要求混合液晶具有良好的光、熱、化學穩定性,高的電荷保持率和高的電阻率。還要求混合液晶具有低粘度、高穩定性、適當的光學各相異性和閾值電壓。TFT LCD用液晶材料的特點:

  TFT LCD同樣利用TN型電光效應原理,但是TFT LCD用液晶材料與傳統液晶材料有所不同。除了要求具備良好的物化穩定性、較寬的工作溫度範圍之外,TFT LCD用液晶材料還須具備以下特性:

  (1)低粘度,20℃時粘度應小於35mPa•s,以滿足快速響應的需要;


相關焦點

  • AM綜述:柔性鐵電材料
    由於剩餘極化強度、電可編程等特點,基於有機、有機-無機雜化材料的軟鐵電體(Soft ferroelectrics)受到廣泛關注,因此能夠實現發展柔性、可摺疊、可伸展的非易失性存儲器,從而能夠兼容各種製備和操作過程
  • 含硫高偏旋光性液晶材料 改善液晶應用
    永源科學儀器雖然顯示器廠紛投資發展新技術,但液晶技術仍有創新,日刊工業新聞報導,日本豐橋技術科學大學(Toyohashi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荒川優樹助理教授團隊,開發出室溫下具更高偏旋光性的液晶材料,以及相關的液晶膜製造技術,有助於增強液晶的顯示效果。
  • 哈工大冷勁松教授團隊《AM》綜述:形狀記憶聚合物及複合材料的機理、材料及應用
    >上發表名為『A review of shape memory polymers and composites: mechanisms,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DOI: 10.1002/adma.202000713)的綜述文章,論文第一作者為課題組博士生夏宇良,通訊作者為
  • 八億時空:掌握核心技術的混合液晶材料龍頭
    楊來濱:公司是國內掌握TFT混合液晶核心技術、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並成功實現產業化的3家主要液晶材料企業之一,誠志永華、和成顯示和本公司,共同肩負著打破國際壟斷、突破我國面板產業在高速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顯示材料配套瓶頸、提升我國新型顯示材料整體製造水平的重大使命。
  • Nature重磅:5篇最新高分子材料綜述
    Patrick等人綜述了如何開發具有生命周期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並概述了其基本性能標準和材料設計原則,以此來指導開發實際應用的體系。除了取代現有的某些材料,將自修復聚合物結合醫學治療也給產品設計師提供了新的思路。未來的目標是實現整個聚合物生命周期的自主控制,而現在該領域所面臨的挑戰是:需要通過提供智能、安全、性能更持久的材料來改善可持續性的問題。
  • 理化所發表仿生光子晶體圖案綜述文章
    受這些特殊功能和現象的啟發,研究人員基於靜態識別、動態檢測、致動防禦警戒和組裝結構複製四個方面,利用球形和非球形(包括嵌段聚合物相分離、液晶分子組裝結構等)結構單元製備了各種各樣的仿生光子晶體圖案,並在傳感、顯示、信息安全、形狀記憶及其他領域得到了廣泛發展,引起了巨大的研究興趣。
  • 異質集成二維材料的全面綜述
    韓國成均館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在Nano上發表的論文中,對原子2-D材料庫的非均質集成二維(2-D)材料進行了全面綜述,這些材料具有可選擇的材料特性,對設計新型設備的新功能提供了非常大的可能性。自從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發現石墨烯以來,二維材料,例如石墨烯,黑磷(BP),過渡金屬二硫化碳(TMDC)和六方氮化硼(h-BN)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這些材料都具有優秀的物理特性使其在電子和光電設備中具有廣泛應用。
  • 液晶顯示技術40年發展歷程回顧
    發現液晶可用於顯示的是RCA公司的George Heilmeier,他甚至還表示,「夢想中的壁掛式電視只需數年即可實現」。自那之後,日本、英國、瑞士、德國的顯示屏研發人員都開始參與液晶面板的開發工作,全球性開發的帷幕正式拉開。 經歷4個階段發展為液晶電視   但是,液晶顯示屏的實用化並不容易(見圖1)。
  • 2020年液晶顯示板行業分析報告 - 2020版中國液晶顯示板市場調研與...
    >  第四節 2019-2020年中國液晶顯示板市場供需形勢分析    一、中國液晶顯示板產量分析    二、中國液晶顯示板需求分析    三、中國液晶顯示板供需平衡分析第五章 液晶顯示板行業進出口結構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第一節 液晶顯示板行業進出口市場分析    一、液晶顯示板行業進出口綜述
  • 顯示材料新變革論壇:把握液晶面板市場做強本土材料產業
    原標題:顯示材料新變革論壇:把握液晶面板市場做強本土材料產業   11月21日,由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 、中國電子
  • 材料學院周濟課題組在《材料科學進展》發文綜述力學超材料相關...
    材料學院周濟課題組在《材料科學進展》發文綜述力學超材料相關研究進展清華新聞網12月26日電  12月21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周濟教授課題組在材料科學領域的國際權威期刊《材料科學進展》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上發表題為《關聯強度
  • 萬潤股份: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高端液晶單體材料和中間體材料供應商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4月27日訊,有投資者向萬潤股份提問, 公司近年信息材料業務顯著提升,請問目前公司的主要材料涉及那些行業?是否有市場競爭優勢?是否涉及半導體原材料的製造供應?是否有光刻膠的材料生產?公司回答表示,公司信息材料產業目前主要產品為顯示材料。
  • 《液晶與顯示》 | 專題徵稿:有機和鈣鈦礦發光器件與顯示應用
    推廣位(非商務)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Cambridge《液晶與顯示》新型顯示技術是當前發展最活躍的前沿之一,近年來呈多元化發展的趨勢,新技術不斷湧現,均顯現了自發光、廣色域、高對比度、低功耗等技術優勢。
  • 2020-2026年中國液晶面板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液晶面板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近年來,全球液晶面板行業在液晶電視、液晶顯示器、手機等下遊需求的帶動下,保持穩定的發展態勢。  《2020-2026年中國液晶面板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內容嚴謹、數據翔實,通過輔以大量直觀的圖表幫助液晶面板行業企業準確把握液晶面板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和投資策略。
  • 綜述:稀有的二維狄拉克材料
    含狄拉克錐的二維材料的匯總示意圖 石墨烯(Graphene)是具有蜂窩狀原子結構和單層原子厚度的二維碳材料。那麼,為什麼二維狄拉克材料如此稀少?這類材料具有怎樣的結構特徵和性質?如何尋找和設計新的狄拉克體系呢? 圍繞這些問題,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王進瑩博士、鄧時濱博士、劉忠範院士和劉志榮副教授共同撰寫了綜述文章「稀有的二維狄拉克材料」並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2015年第1期(http://nsr.oxfordjournals.org/content/2/1/22.full)。
  • AM綜述:光電轉換材料
    將分子光電轉換集成到各種材料中,為利用遠程光學刺激以高時空解析度控制其特性和功能提供了獨特的機會。
  • 《自然-能源》、《自然-微生物學》和《自然綜述-材料》三刊齊發
    2016年1月12日,中國上海 ----《自然》系列期刊又增添三個新成員: Nature Energy(《自然-能源》)、Nature Microbiology(《自然-微生物學》)、Nature Reviews Materials(《《自然綜述-材料》》)。
  • 深圳先進院在著名化學期刊上發表新型電池材料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唐永炳研究員及其團隊成員蘭元其、姚文嬌博士、何小龍等人在化學領域頂級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混合聚陰離子正極材料綜述,全面評述了高效低成本混合聚陰離子正極材料的最新進展和發展策略("Mixed polyanionic compounds as positive electrodes in low-cost electrochemical
  • 綜述:金屬納米材料誘導的可見光催化
    可見光激發下載流子在Au/TiO2體系中的分離 直接利用光來驅動化學反應的光催化在解決能源短缺和環境問題方面具有極大的潛力,而開發高效的可見光(約佔太陽光能量的43%)響應材料是目前光催化領域所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
  • 綜述:2+1D波色拓撲序理論
    大自然中物質形態豐富多樣,從中學教科書上出現的固態、液態、氣態和等離子體到大學時接觸到的晶體、液晶、鐵磁體、反鐵磁體、超流體、超導體,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