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28歲美女博導方璐私照曝光 被贊「人生真正的贏家」

2020-12-06 安徽門戶網站

中科大28歲美女博導方璐私照

如今只有28歲的方璐已經是中科大的一名博導,如此年紀就被稱為「85後副教授」,方璐並不只是一個學霸,在學霸之外,這位美女博導依然有著85後的典型性格,活潑開朗,並擁有諸多愛好。

方璐走紅,是因為她的年齡、經歷以及秀美的外表。除了超強的簡歷讓不少同齡人都自愧不如外,她有著一張清秀可人的瓜子臉,水汪汪的大眼睛,已然成為中科大一道亮麗的風景。不少同齡人還在讀研究生,而她已經開始帶博士生,難怪不少人稱其為是「人生真正的贏家」。

據了解,在學習之外,方璐有著大部分人都擁有的興趣愛好。她喜歡旅遊,每年她都會擠出時間給自己放個假,並曾和朋友一起自駕去西藏,亞洲、北美以及歐洲、大洋洲等地也都留下了她的足跡。

在方璐看來,旅遊就像是充電,「我相信,最好的時光就是在路上」。

在學業上,方璐已經做到了讓不少同齡人無法匹敵的高度。她2007年獲得中國科大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系學士學位,2010年成為美國西北大學訪問學者,2011年獲得香港科技大學博士學位,2011~2012年為香港科技大學、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博士後。

能夠達到這個高度,方璐在科研上也付出了許多艱辛,做科研的路是艱苦的、寂寞的,方璐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像其他年輕人那樣去享受生活。每天到辦公室和實驗室,一直要待到晚上11點多才能回到家中,時間基本上都花在了科研和學生身上。

相關焦點

  • 中科大28歲美女博導美女學霸男神狀元們是如何學習的?
    核心提示: 中科大28歲美女博導自稱上天下地女漢子,工作中這位美女博導戲稱自己是滅絕師太。 中科大28歲美女博導 美女學霸男神狀元們是如何學習的?
  • 中科大美女教授方璐:22歲讀博,26歲當博導,學生:沒人敢追她
    2012年,中科大「85後美女副教授」的照片在網絡上廣為流傳。而方璐人長得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粉飾」屬於清純氣質美女。追她的人自然也不少,但是方璐卻沉心於學習,絲毫沒有考慮談戀愛這樣的事情。
  • 中科大顏值最高的80後教授,26歲成為985博導,卻自詡為女漢子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位美女學霸就是其中的一列,她17歲考入中科大,後來又去了香港科技大學讀研讀博,26歲的時候成為了中科大一名博士導師,經歷堪稱傳奇,她的名字就叫方璐。說到方璐其實是一位典型的80後女孩,方璐在17歲的時候參加了浙江省的高考,並且以高分考取了中科大十分熱門的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專業,作為一名學工的女生,她絲毫不輸給學霸男生。
  • 80後最美女教授,畢業於中科大的滅絕師太!
    我們常常聽到學霸的傳說,她們的人生經歷總是那麼地勵志,讓人倍感鼓舞。學霸們的故事,能夠給後來者無窮的動力,讓人急勇奮進,變得更加努力進取。她是中科大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是中科大美貌與智慧並存的存在。她17歲高考,21歲就被保送至香港科技大學,26歲在香港大學進修博士後順利留校任教,她就是方璐。
  • 17歲考入北大,28歲北大博導​,31歲成2020「科學探索獎」最年輕獲得者!
    2020「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上31歲的北大美女博導黃芊芊這麼年輕的美女竟有如此高的成就究竟有怎樣的傳奇故事?漂亮小姐姐的高光時代遠不僅此,2017年,28歲的黃芊芊,不但入選全國只有4人的「未來女科學家計劃」,還成為北大特聘研究員和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 她28歲成為北大博導
    這麼年輕就擔任博導,黃芊芊的學術能力可想而知。根據公開資料,黃芊芊在17歲的時候就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所學的專業是微電子學。26歲那年,她獲得北京大學博士學位,28歲留校成為博士生導師,關鍵人還長得特別漂亮,妥妥的一名「別人家的孩子」。
  • 顏寧專心搞科研43歲單身,王延軼嫁人39歲功成,誰才是人生贏家?
    王延軼嫁給教授37歲當所長,顏寧搞科研43歲單身,誰是人生贏家?而王延軼畢業後就嫁給了大自己十多歲的老師,後來做上了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正廳級),顏寧:一心搞科研,43歲不結婚,不欠誰一個解釋顏寧是最近一位頗受爭議的科學家,作為留美博士、清華博導,她擁有葡萄糖轉運蛋白和電壓門控離子通道等多項重要研究成果,被評為中國科學之星,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成就,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很少見的。
  • 30歲北大美女博導,獲獎300萬,顏值才華堪比當年顏寧
    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揭曉,來自北京大學的年僅30歲的博士生導師黃芊芊榜上有名,成為最年輕的一位,引來眾多網友的關注。此次獲獎,她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可謂是名利雙收,這也充分顯示了我國青年女科學家的卓越才華。
  • 因汶川大地震立志學醫,27歲成浙大美女博導,學生只比她小3歲
    劉婉璐從小就是出色的孩子,在同齡人中她是那麼的優秀,5歲的時候上小學,10歲成為了初中生,16歲的時候,劉婉璐就參加了高考。而在她高考前的一段時間,汶川大地震改變了她的人生志向。她目睹慘狀後,立志學醫。後來終於在27歲時,成為了浙大美女博導,而她的學生只比她小3歲。
  • 裴秀智可以說是人生贏家!
    裴秀智可以說是人生贏家!這樣的大帥哥究竟會被什麼樣的美女徵服呢?對此大家一直也很是好奇,直到2015年,有媒體拍到他和裴秀智約會的照片。,據悉當時害死人李敏鎬主動追求的女方,在談戀愛期間,李敏鎬對其也是非常體貼的,經常會精心安排驚喜給她,花錢也很大方,在當時大家對於這段俊男美女的戀情還是十分看好的,但是三年後,兩人還是宣布了分手。
  • 中國科技大學85後美女副教授方璐簡歷 網友怒贊(圖)
    【網友評論】  丸子求漲分寫作一定上27:這才是人生贏家好吧。。。而不是天天網上只會曬私生活的綠茶。。。。。。  周毅-流沙:這才是人生的贏家。  簫林微博:學霸還這麼漂亮,讓人心理太不平衡!  阿勒兔:這才是我心目中個女神的真正定義。  貓麗娜:這才是人生贏家好麼。
  • 浙大27歲美女博導走紅:你不讀書,憑什麼過上想要的生活?
    」作者:Fine來源:每晚一卷書原創1最近,一位90後美女爆紅,刷屏朋友圈。她叫劉琬璐,27歲的年紀,卻有個相當「厚重」的身份:浙大博導。從小就是「學霸體質」的她,5歲就上小學,10歲上初中,16歲參加高考。
  • 北大美女博導獲IEEE青年成就獎 學問好、顏值高全球僅3人獲獎
    北大美女博導獲IEEE青年成就獎。28歲時,她成為北大博士生導師。2019年,她更是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黃芊芊是真正的美女學霸。其個人學術主頁顯示,近十年間,每年都會在IEDM、IEDL、IEEE TED等國際頂會和期刊發表論文,發表的論文量和專利數量之多讓人讚嘆。
  • 中國美女科學家,19歲考上清華,30歲成博導,卻為美再立大功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顏寧,她是清華的美女教授她從小家裡的條件就不錯,所以由於她有這方面的天賦和努力,讓她可以致力於生物領域的研究,甚至在19歲的時候就考上了清華,30歲就已經成為博導了,但如今卻為美國立下大功,那麼這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呢?讓我們來看一看顏寧的經歷。
  • 北大黃芊芊:17歲進北大28歲博導,今獲300萬大獎不輸顏寧
    提到美女科學家,我們第一時間會想到清華的顏寧。她從美國歸來,以她跟院士不相稱的年齡參選中科院院士落選,後來復又出走美國,引發的議論狂潮至今未息。在這些議論中,不乏貶低甚至謾罵她的,但她面對海嘯一般的吐槽,依然笑靨如花,科研成果井噴。
  • 「美女科學家」黃芊芊:28歲成北大研究員、博導,與中芯國際合作
    她17歲考入北大,26歲獲得博士學位,28歲成為北大成為微納電子學系的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也只有越來越多的年輕科研人員關注中國的基礎學科,中國才能夠真正的擺脫束縛。在「晶片」方面,元器件可謂是更加基礎的東西,而這也是美女科學家黃芊芊所研究的方向,並且她在所研究的領域,不斷取得成果,獲得大獎。
  • 中科大最年輕博導,天才科學家,辭職回國成為清華大學全職教授
    段路明教授1990年畢業於桐城中學,彼時家境窘迫的段路明學習成績優異,思維敏捷,在全國化學聯賽中榮獲一等獎,被保送到中科大,拜師當時大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開放實驗室的主任郭光燦教授。讀博期間,段路明教授共計發表論文40 篇。因為表現出色,他提前一年畢業,並獲得「中科院院長特別獎」,博士論文在2000年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 不一樣的「滅絕師太」:90後浙大美女學霸成為博導
    6年發表20餘篇國際權威期刊論文,27歲當上博導、獨立研究員……90後浙大美女學霸劉婉璐最近在網絡上成為人們追逐的焦點。美女學霸生活照1992年出生的劉琬璐經歷豐富:5歲上小學,10歲上初中,16歲就參加高考。
  • 中科大「美女副教授」,曾獲雙博士後!網友:顏值與才華並存!
    而在高考的時候,方璐也是憑藉優異的成績順利考入了中科大,順利成為了中科大的一名學生!在方璐的努力也是獲得了回報, 她順利的獲得了香港科技大學的計算機專業的博士後學位,而後方璐又獲得了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的博士後學位,年僅26歲的方璐就獲得了雙博士後學位,這樣的成就無疑是非常優秀的存在!
  • 6年20多篇重磅論文,27歲浙大女博導太颯了~
    27歲的劉琬璐老師應該是目前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醫學出身的她這麼年輕就是博導,這在全國都非常稀少。入職後,她很快進入導師角色,很有『教授範』。」   6年發表20餘篇國際權威期刊論文   27歲當上博導、獨立研究員   2013年從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畢業之後,劉琬璐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行了5年博士研究、1年博士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