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健康水平直接代表著社會青年的健康水平,因此,目前高校也更加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開展了多種途徑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以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是課堂,即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常規課程;隨著團體心理輔導的發展,團體心理輔導成為近些年來應用較多、效果明顯的形式之一。
一、什麼是團體心理輔導
團體心理輔導是指在受過專業訓練的輔導者的幫助和指導下,團體成員圍繞同一個共同關心的主題,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討論共同關心的問題或分擔相似的痛苦。負責領導這個團體的人被稱為輔導者,在一個已組建的團體中,輔導者與團體的成員們一起探索所面臨的困難,討論通過怎樣的途徑能夠使面臨的問題向好的方向發展。通過使用團體輔導的方式,給團體的每一位成員都提供了一種機會來嘗試新的行為和改變原有行為,並且通過團體成員之間的影響也學會了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團體心理輔導的作用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對人的要求程度越來越高,人們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心理壓力和心理困擾是很突出而且是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而團體心理輔導就是進行心理疏導和提高自我發展能力的有效方式。總的來看,團體心理輔導具有以下的作用:
1.彌補個體心理輔導的不足
個體心理輔導也稱個體心理諮詢,是通過與個體持續、直接的接觸,向其提供心理幫助併力圖促使其行為態度發生變化的過程。在社會和學校,由於受求助人數眾多而專業,理諮詢人員不足的限制,導致一大部分人群不能接受到有效的心理疏導,因此團體心理輔導就成為幫助需要幫助的群體解決各種問題和困擾的有效方式。團體心理輔導通過特定團體的建立、制定統一的輔導方案、團體氛圍的營造,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為更多的人提供服務,彌補個體心理輔導的一些不足。
2.激發個體內在潛能,建立積極的自我觀念
在一個團體建立初期,每個人都是帶著自己獨特的問題而來的。在團體創建的積極氛圍中,成員之間通過相互的自我袒露、分享,能夠體會到原來其他人的許多問題都與自己的問題是相同或相似的,從而會減輕心理負擔,改變不正確的自我評價,建立積極的自我意識。同時,在團體中形成的新的自我觀念也會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強化和升華。
3.糾正心理誤區,培養健全的人格
一個成功的團體,能夠營造積極的心理氛圍,在這個氛圍中,團體成員能夠體會到安全感、溫馨感、信任感及被信任感,也就能夠將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在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可以和團體其他成員共同分析解決的辦法,因此,每一個成員都能夠全面、多角度的認識自己的問題,消除心理上的焦慮感,合理宣洩情緒,使一些可能出現的心理偏差被合理地化解掉,這就有利於糾正不正確的認知,培養健康和健全的人格。
4.提高人際溝通能力
一個成功的團體所能達到的最明顯的目標,就是對人際溝通最顯著的影響。人際溝通的能力如何、人際交往的體驗是否是積極的,是影響個人社會生活質量的最重要因素。從大學生群體來看,幾乎大多數心理困擾都是由於人際關係的不良造成的。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團體成員可以學習如何有效地交往,如何識別他人情緒,如何表達自己的內心,通過團隊成員間的反饋和積極影響,達到提高溝通能力的作用。
三、如何開展團體心理輔導
1、做好正式開課前的說明工作。
由於缺乏經驗,沒有認識到這門新鮮授課方式對學生的陌生性。沒有很好的向學生解釋明白一下問題:什麼是團體心理輔導?團體心理輔導的課堂模式是怎樣的?團體心理輔導的意義是什麼?在團體心理輔導課堂上你需要做到的是什麼?這門課程能使你收穫到什麼?等等問題。而是簡單介紹之後,就帶領學生進入了輔導活動,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學生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是在做什麼,不會從活動中積極體驗自己的感受感悟,致使很多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有的學生甚至認為這很幼稚,只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做些沒有意義的遊戲活動,妨礙了輔導工作的進行,教師可以通過
使用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來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是根據心理發展具有連續性與階段性特點,不同年齡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不同的,心理發展的主題貫穿個體一生,團體心理輔導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內容和形式都不同。因此,設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輔助團體心理輔導開展,注重每個發展主題的連續性,同一主題,在不同年齡階段設計了不同的活動內容和配套的活動用具,這些活動之間逐層遞進,順應學生身心發展的連續性。
2、教師自身的積極完善。
首先,團體心理輔導課不同於其它傳統上課模式那樣需要老師的威嚴感,在心理課上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和學生樹立平等的可信任的關係地位,因為這樣更有利於學生的自我開放,開放的越多,收穫的才會越多;第二,要想更好的完成團體心理輔導,就需要更多的,積極的關注和觀察學生,如課上的某位學生的某句消極的話語,是由當時的情緒引起的,還是由長久的生活壓力事件引起的等等。還要關注學生在參加輔導的特殊青春時期的生活中,什麼是困擾大多數學生的困難事件?這樣的事件如果被證實,就要設計一些針對性的活動,放到課堂中,一起探討。這樣,有利於學生對心理課堂的信任感,提高學習興趣。因為在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在團體心理輔導課中可以去解決;第三,更要加強自己的號召性和感染力,讓輔導的課堂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積極體驗收穫。
3、更多的與學生溝通,聽取反饋意見。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效果的評估,學生無疑是更有發言權的。所以更多的與學生溝通,了解過去的課中有哪些他們認為不足的地方,記錄下來,避免今後被同樣的問題所累;了解他們在活動中的收穫情況,如果有的活動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學生沒有好的收效,就要考慮做一些總結強化活動帶來的意義;還應該更多的傾聽他們的聲音,了解他們對課堂模式及內容的需求,如果符合實際則應隨時給予調整,使課堂真正做到為學生服務,而不是老師單方面想像的課堂。
產品建議及投訴請聯繫:shoujibaidu@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