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頭號預警因子——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

2021-01-15 萬孚學社


我國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腦卒中、心衰、高血壓)現患病人數為2.9億,每10秒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病[1]。中國現處於心腦血管病的「流行頂峰」,並且該高峰一直持續到2020年[2]。估計每年我國約有350萬人死於心血管病,佔總死亡原因的41%,居各種疾病之首,其中由動脈粥樣硬化(AS)引發的心腦惡性事件佔重要地位。


炎症已經被公認為是AS發生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因素,多種炎症因子參與其中導致斑塊的形成、進展和最終破裂。


CRP和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是近年引起廣泛關注與AS密切相關的新炎症標記物。Lp-PLA2的檢測能直接準確的反映血管內炎症的程度,並且可作為一個動態指標。


Lp-PLA2是磷脂酶超家族中的亞型之一,也被稱作是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醯水解酶,由血管子宮內膜中的巨噬細胞、T體細胞和肥大細胞代謝。主動脈粥樣硬化軟斑中Lp-PLA2表述上漲,而且在易損件軟斑化學纖維帽的巨噬細胞中強表述。Lp-PLA2可水解反應空氣氧化密度低蛋白ox-LDL中的空氣氧化不飽和脂肪酸,轉化成長鏈脂肪酸促炎物質,如溶血大豆卵磷脂和空氣氧化三醯甘油,從而造成多種多樣致主動脈粥樣硬化功效,包含內皮細胞身亡和表皮作用出現異常,刺激性黏附因素和細胞因子的造成。這種物質可根據趨化炎症細胞進一步造成自我強化的循環系統,轉化成大量促炎物質。



Lp-PLA2作為近年來發現的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的炎症因子,不僅具有促進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同時循環系統中Lp-PLA2的水平還與動脈病變嚴重程度呈正相關。Lp-PLA2是唯一經美國FDA和中國SFDA批准的用於評估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的冠心病和缺血性腦卒中及各種血栓性疾病風險的血液檢測指標,是預測栓塞及腦卒中獨立風險標誌物。


Lp-PLA2受到美國心臟病學院基金會(ACCF)、美國心臟協會(AHA)、美國臨床內分泌學專家協會(AACE)、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四個國際權威指南一致推薦,主要對於中度或者高度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人群進行評估。


《脂蛋白相關磷脂酶 A2 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建議》發布

我國首次綜合多學科經驗,系統總結脂蛋白相關的磷脂酶A2的臨床價值,指導該指標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全程管理。推薦以下人群檢測Lp-PLA2水平以預測心血管病事件風險:


1、無症狀高危人群的篩查:尤其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等危險的人群,在傳統危險因素評估的基礎上檢測Lp-PLA2以進一步評估未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已接受他汀治療且膽固醇控制較好的患者:Lp-PLA2水平可提高心血管病事件風險預測價值。


3、發生急性血栓事件的患者:包括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ACS)和動脈粥樣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Lp-PLA2有助於遠期風險評估,如與hs-CRP聯合檢測可提高預測價值。

萬孚螢光免疫層析Lp-PLA2檢測試劑盒,助力冠狀動脈症候群患者更好的預測、治療、康復!



參考文獻:

[1]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2》

[2]《世界衛生組織2009年報告》


聲明:本文為原創內容,歡迎大家轉載,轉載請在文首標明來源【萬孚學社】。當內容涉及引用已發表的文獻時,我們均在文章結尾【參考文獻】處進行出處文獻標註。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原作者直接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更正或刪除,謝謝!

郵箱:gnsc@wondfo.com.cn

-

作者丨段忱辰

編輯丨程卓遠


相關焦點

  • 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
    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2 (Lp-PLA2))又稱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酞水解酶
  • 【專題論壇】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與高血壓
    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p-PLA2)是近些年發現的一種新的具有血管特異性的炎症標記物,相對於傳統的炎性標記物,該指標特異性高,與動脈粥樣硬化(AS)關係密切。已有研究表明,Lp-PLA2活性增高可提示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增高,因此,Lp-PLA2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其可用於疾病早期的預防、診斷和治療。
  • 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p-PLA2) ——在健康篩查中的應用
    血漿中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1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是一種磷脂酶超家族成員,對血小板活化因子具有水解作用,進而使其活性消失,對氧化卵磷脂也具有水解作用,進而生成氧化卵磷脂和溶血卵磷脂,具有促進炎症反應作用,使血管內皮發生損傷,進而促進粥樣硬化形成,且讓粥樣硬化斑塊穩定性降低,最終引起卒中、心梗等多種疾病產生。
  • 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在慢病管理與血栓形成預警中的臨床價值
    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是磷脂酶超家族中的亞型之一,分子量45kDa,因其對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水解作用而最初被稱為血漿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醯水解酶 (PAF-acetylhydrolase,PAF-AH)。
  • 《脂蛋白相關的磷脂酶 A2 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建議》要點總結
    在 10 月 30 日召開的第二十六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上,《脂蛋白相關磷脂酶 A2 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建議》發布。胡大一教授、李建軍教授、康熙雄教授、孫藝紅教授、張真路教授和鄢盛愷教授出席新聞發布會。
  • 脂蛋白a高是怎麼回事 脂蛋白a高的原因
    血清脂蛋白經過超高速李新根據密度不同將脂蛋白分為乳糜微粒、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及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謝中間產物中間密度脂蛋白。電泳法可以講脂蛋白分為乳糜微粒、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和α-脂蛋白。1.乳糜微粒(CM)是最大的脂蛋白,主要功能是運輸外源性甘油三酯。正常空腹12h後不應該有CM。
  • 卵磷脂對心血管疾病:天使or魔鬼?營養專家帶你辨別
    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我國病死率最高的一種疾病,血脂異常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的原因,包括甘三酯增高總膽固醇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血脂異常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在使用降脂藥的同時尋找一些替代的方法,成為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選擇!
  • HDL-P是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標誌物? | ENDO2019
    大量的流行病學、遺傳學和臨床試驗表明低水平的HDL與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具有關聯性,既往的很多研究認為HDL對心臟具有保護作用,可以降低人群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小鼠試驗得出載脂蛋白A1(apoA1)和巨噬細胞膽固醇轉運蛋白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相關。
  • 體檢後發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怎麼辦?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人體血漿中脂質物質和膽固醇結合形成的一種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可將肝臟合成的膽固醇運輸到血液循環中,引起血漿膽固醇含量升高,且長期處於高水平狀態時,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進而增加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病的危險性。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被稱為壞膽固醇。
  • 如何檢測血清和血漿中的脂蛋白A
    脂蛋白(a)是什麼?·脂蛋白(a)是一個心血管疾病重要的獨立的遺傳性風險因子。·與低密度脂蛋白相似,脂蛋白(a)由富含膽固醇的核心和載脂蛋白B-100蛋白組成。·然而,與低密度脂蛋白唯一的不同的是,脂蛋白(a)有一個apo(a)蛋白,通過二硫鍵連接(見圖表)。 ·載脂蛋白(a)由一系列Kringle結構組成。
  • 甘油磷脂的代謝及相關生理功能
    比如PLA2,已經鑑定出至少30種,一般分為六大類: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胞質型PLA2(cPLA2)、不依賴鈣的PLA2(iPLA2)、PAF乙醯水解酶(AH PLA2)、溶酶體PLA2(LPLA2)和脂肪特異PLA2(AdPLA2)。其中分泌型PLA2是Ca2+依賴的低分子量蛋白質,參與許多過程,包括類花生酸(如前列腺素等)的產生、宿主防禦和炎症反應等。
  • 第四節 G蛋白和磷脂酶C
    第四節 G蛋白和磷脂酶C   G蛋白在TCR/CD3與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的結合過程中起到重要的調節作用。通過G蛋白可使PLC發生活化,從而激活磷脂醯肌醯肌醇代謝途徑,引起淋巴細胞活化和增殖。
  • 大豆磷脂在水產飼料的真本事!
    ;減少水產飼料中水溶性營養素的溶失;改善水產飼料中的漂離和沉降,減少飼料浪費和水質汙染;提供未知生長因子。比利時大學的研究人員以鯉魚、海鱸和大菱鮃為實驗魚,分別投餵磷脂配合飼料進行了10次試驗,發現磷脂對仔幼魚均具有促生長作用,並發現投餵不含磷脂飼料的鯉幼魚生長下降且死亡率高。磷脂醯膽鹼和磷脂醯肌醇對提高開始攝食的鯉仔魚的生長和成活率效果明顯,但是微型飼料中僅添加膽鹼或肌醇未產生明顯效果,其發現膽鹼和肌醇不能替代磷脂醯膽鹼和磷脂醯肌醇;而磷脂醯膽鹼可能有防止膽鹼缺乏的作用。
  • 科學家梳理油酸與炎症因子相關性循徵研究—新聞—科學網
    慢性低級別炎症作為各種慢性疾病的重要特徵,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近日,江南大學食用油營養與安全科技創新團隊在《食品科學與營養評論》發表綜述文章,通過Meta分析論述了油酸與炎症因子的相關性。 目前研究認為,補充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橄欖油與降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其他肥胖相關疾病的風險有相關性。
  • 飼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溶血磷脂對加州鱸生長和肝臟代謝能力的影響
    什麼是溶血磷脂  溶血磷脂是磷脂經磷脂酶A1、A2和磷脂酶B等水解生成的一種化合物。溶血磷脂按其底物來源可分為溶血磷脂醯膽鹼(LPC),溶血磷脂醯乙醇胺(LPE),溶血磷脂醯肌醇(LPI),溶血磷脂酸(LPA)。
  • 磷脂與人類健康
    由於磷脂的特殊生理功能,其對健康的作用日益受到廣泛關注,尤其以卵磷脂的研究居多。那麼磷脂來自於哪裡?又為何如此受人青睞呢?磷脂來自哪裡?  磷脂,與甘油三酯(脂肪)均屬於脂類,但因其結構含有磷酸基團,因此叫做磷脂。
  • 磷脂膠丸如何改善糖脂代謝?
    但很多患者在多種方法幹預下仍不能改善體重和代謝紊亂,補充磷脂對於降血脂、血糖等方面都能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3]。被忽視的營養漏洞-磷脂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力需要七大類營養素:水、糖類、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脂類。其中,脂肪、膽固醇和磷脂都屬於脂類。
  • 高甘油三酯血症與ASCVD,相關還是因果關係?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既定危險因素,也是預防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靶目標。鑑於新證據的出現,尤其是REDUCE-IT試驗,人們再次關注了甘油三酯(TG)、殘餘膽固醇(RC)和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TGRL)在ASCVD發展中的作用。
  • 降低心血管風險,控好低密度脂蛋白就夠了?這3個血脂指標也重要
    控制心血管疾病風險,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重要指標 從目前的醫學認知來看,在各種各樣的血脂指標中,在控制和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方面,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重要性
  • 磷脂酶D主要存在於植物,動物腦組織中亦有
    磷脂酶A1:自然界分布廣泛,主要存在於細胞的溶酶體內,此外蛇毒及某些微生物中亦有,可有催化甘油磷脂的第1位酯鍵斷裂,產物為脂肪酸和溶血磷脂2。當經磷脂酶B作用脫去脂肪酸後,轉變成甘油磷酸膽鹼或甘油磷酸乙醇胺,即失去溶解細胞膜的作用。磷脂酶C:存在於細胞膜及某些細胞中,特異水解甘油磷脂分子中第3位磷酸酯鍵,其結果是釋放磷酸膽鹼或磷酸乙醇胺,並餘下作用物分子中的其他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