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中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1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是一種磷脂酶超家族成員,對血小板活化因子具有水解作用,進而使其活性消失,對氧化卵磷脂也具有水解作用,進而生成氧化卵磷脂和溶血卵磷脂,具有促進炎症反應作用,使血管內皮發生損傷,進而促進粥樣硬化形成,且讓粥樣硬化斑塊穩定性降低,最終引起卒中、心梗等多種疾病產生。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主要致死和致殘原因。除血脂異常外,炎症和氧化應激也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和發展的重要機制。
目前,國內外指南均建議採用傳統危險因素為基礎的模型預測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短期和長期風險。但是,僅採用傳統危險因素仍存在不足,例如危險因素相同的個體發生心血管病事件風險存在差異,某些不具備傳統危險因素的患者仍然發生心血管病事件,接受足量他汀治療的患者仍有殘留風險等。
生物標誌物被認為是傳統危險評估的重要補充手段。與C-反應蛋白(CRP)不同,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p-PLA2)是具有血管特異性的炎症標誌物,研究發現Lp-PLA2為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
研究提示隨著Lp-PLA2水平升高,冠心病和卒中風險增加,尤其是老年人和無症狀的動脈粥樣硬化疾病人群。32項前瞻性研究包括79036患者的薈萃分析納入了無血管性疾病、穩定性血管疾病和急性血管疾病30d的患者,結果顯示Lp-PLA2水平與冠心病和血管性死亡呈線性對數相關。
Lp-PLA2水平與首次卒中風險相關,Lp-PLA2水平高者,卒中發病率遠高於水平低者。此外,Lp-PLA2水平還可預測卒中復發的風險。急性缺血性卒中發生後Lp-PLA2水平急劇降低,由卒中前平均210g/ml下降到169.4g/ml。如卒中後Lp-PLA2水平仍高,預示卒中復發和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
根據美國心臟病學會基金會(ACCF)/美國心臟協會(AHA)、美國卒中協會、歐洲心臟病學學會等國際指南建議,推薦以下人群可檢測Lp—PLA2水平以預測心血管病事件風險:
參考文獻:
[1]中華心血管雜誌《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臨床應用專家建議》
[2]國際心血管病雜誌《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與冠心病》
[3]賈張蓉,趙冬,齊珥,等.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活性水平的性別差異與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關係[J].中華心血管病雜誌,2013,41(11):962-967.
[4]檢驗醫學《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漿 Lp-PLA2水平與頸動脈硬化斑塊穩定性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的關係》
[5]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訂聯合委員會.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誌,2007,35(5):390—419.
[6]鄔建民,張力.脂蛋白相關磷脂酶 A2 在冠心病患者嚴重程度評估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2011,26(2) :85-87.
聲明:本文為原創內容,歡迎大家轉載,轉載請在文首標明來源【萬孚學社】。當內容涉及引用已發表的文獻時,我們均在文章結尾【參考文獻】處進行出處文獻標註。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原作者直接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更正或刪除,謝謝!
郵箱:gnsc@wondfo.com.cn
-
作者丨王兆媛
編輯丨程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