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最火的詞兒莫過於&34;了,6月1日,總理在山東煙臺考察時表示,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34;一樣,是中國的生機。
作為精耕航空經濟的專欄,善五結合多年行業觀察,調查電詢了多位長期以來對地攤經濟頗有心得的航空業內人士,來聊一聊航空人每飛必打卡的地攤經濟網紅,來說一說地攤經濟如何走進航空人的生活。
飛機上憋了一肚子氣,下飛機怎麼能少了煙火氣
有一說一,現在的航空人的確難,一方面行業的高速發展導致人員不足,另一方面相對傳統的管理體制難以支撐現代化的發展要求,新聞也有報導航班飛行中或者地面航班延誤取消時,個別情緒激動的旅客對一線服務人員指責謾罵甚至是拳腳相加,偏偏那平時嗓門挺大的領導躲在辦公室死活不出來說句話。
平心而論,航空人還是努力做好了自己的工作,保持平靜的心態提升了服務質量。但是,這不代表咱心裡沒點不滿意,飛機上憋了一肚子氣,下了飛機咱可不得把那綁著的制服扔到酒店的地板上,哥們兒姐們兒五六人,約個地兒,一起擼擼串、涮涮鍋,來瓶江小白,開罐冰青啤,一吐單位裡、飛機上憋壞了的悶氣。
今天咱聊一聊機場旁邊的煙火熱門地兒。
先說說北京。說起帝都的煙火氣,排名第一的非老北京涮羊肉莫屬。北京的羊肉多來自內蒙、寧夏等地,運輸距離近,因此,羊肉新鮮。這也是很多航空小夥伴兒在其他地方怎麼也找不到北京涮肉感覺的原因之一。善五曾有一次去北京出差,下飛機被朋友驅車帶到附近一處即將拆遷的小平房中,無招牌、無門牌,但那是善五吃過的最難忘的一次涮肉。想必首都的航空小夥伴兒們應該知道答案。對了,別忘了來點韭菜花。
再說上海。魔都是精緻的,要不怎麼老外說在中國其他城市都跟他說中文,但在上海大家都跟他說英文,還嫌棄他不是倫敦音,但這並不妨礙上海有著相當數量的網紅打卡點。早餐有小籠、生煎,中午有大腸面、辣肉麵,夜宵更是有通宵網紅店。豫園、真如、南翔、楊浦,處處可見在魔都快節奏下流連煙火的夜歸人。善五其實常思復興路的大腸面,暴露了重口味,位於老弄堂街邊的兩層很小的樓,無論你什麼時候去,幾乎都要排半小時至一小時以上的隊,提醒大家,去這裡吃飯請不要只帶手機,因為店主只收現金。真正是精緻而煙火的魔都。
怎能少了成都。似乎一下飛機,空氣中就飄來麻辣的香味。成都美女的顏值毋需多言,天府機場周邊的火鍋店,隨處可見顏值90分以上的空姐,三兩結對,圍坐歡笑,時不時傳來&34;&34;趙雷的《成都》唱哭了愛過的人和難忘的事,&34;,雖然難再牽著手,但夜深人靜時,你是否也常常想,再到成都的街頭走一走?
當然,你如果不想走,南京的小龍蝦,西安的肉夾饃,昆明的米線,必將令你流連忘返。
航空人賺美金,常去打卡的地攤經濟到底賺不賺錢?
外界眼中,航空人是一群高薪酬群體,有年薪上千萬、數百萬的航空金融、投資及資產管理人員,有年薪幾百萬的飛行員,有數百萬、大幾十萬的高技術專家,普通人員的薪酬也是普遍高於傳統行業。這其中,飛國際航班的飛行員、乘務員、機械師,在國外派駐的員工,以及參加國外培訓、接飛機、跟班等工作的人員,都可掙得不菲的美金收入。幾乎每個航空人,家裡或多或少用著吃著大洋彼岸的商品,深刻理解踐行著國際化。當然,也有人說薪酬起點不低,天花板不高,但航空業的確是交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行業。
那麼,與高大上相對的推三輪、擺路邊的地攤經濟,到底賺不賺錢呢?
善五要告訴你,不僅賺錢,而且老賺錢了!
善五每到一個地方,無論是早餐攤還是夜市,都喜歡跟這些攤主聊一聊收入、租金和客源情況,曾在廣州機場旁邊花都區的大排檔跟老闆深入聊過,這些人現在都樂開了花。打個比方賣奶茶,租個小小的門臉房,一個月租金至少4000多,還要交水電費,一天下來賺個500-600,刨去固定成本,其實所剩無幾。現在不需要租門臉房了,就在馬路旁邊用麵包車支個攤兒,租金水電全都省下來了。這就直接轉化成了利潤。而且他們還說,門臉房是死的,麵包車是活的,門臉房受到位置影響,還造成了不方便,遠離小區入口,現在乾脆他就到人流的必經之路上去擺攤,結果收入每天還提高了200多,也就是說做一個最普通的水果生意,原來只能一個月賺5000多,而現在擺地攤,保守估計能賺2萬多。
還有更火的,大家也知道,就是賣早飯,這滿足資本市場看重的剛需、高頻、大市場。別小看寫字樓下的賣煎餅和雞蛋灌餅的小攤位,一個煎餅加根裡脊肉和雞蛋,客單價平均10塊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幾乎煎餅攤前總是圍著少則5-6人,多則10來人,持續2個小時以上。平均1分鐘就出一份餐,所以每天100多份很正常,以前有城管,所以9點前必須收攤,現在不管了,經營時間甚至可以延長到中午,甚至下班的點,他也可以出來了,那麼肯定收入還會更高。就按照工作日算。一個月賺個2萬3萬的,也很正常。
以上說的都是最常見的地攤,但都十分辛苦。不過收入基本都超過了寫字樓的白領,還有利潤更高的地攤形式,比如夜市上賣化妝品,賣服裝鞋帽箱包的,這些客單價更高,有的一單就是幾百塊錢,利潤大幾十。善五之前就在地攤見到過有人賣華東某大型上市航空公司機上拖鞋這樣的SAO操作。
可見啊,將航空融入地攤經濟,早已有人實踐嘗試了。不過,地攤經濟還是鼓勵儘量多琢磨市場和產品,不要賣機上用品。
空姐想兼職擺地攤?還真不是搞新聞
有人說,我天天在天上飛,坐在窗明几淨的辦公室,穿著筆挺的制服,雪白的襯衫,讓我去擺地攤?你不嫌丟人,我還嫌掉份兒呢!
善五隻能說,圖樣圖森破。多位航空界的大佬,是靠地攤思維發家的。
吉祥航空股東,均瑤集團的創始人王均瑤,在創業初期,兄弟三人從事過多種行業,第一筆原始資金積累正是來源於地攤經濟,他們從廣州批發牙膏、牙刷,回到溫州包裝後出售給賓館,如此積小成大,創建了今天的均瑤集團。
再有春秋航空創始人王正華,初期就是靠地攤經濟思維撕開了市場的口子。40多歲創業之初,王正華在長寧區街邊租了一間2平米的鐵皮屋,掛了&34;的印字。當時旅遊生意都被國企壟斷,他就做國企不願意做的散客生意,靠地攤思維,跑街走巷打廣告,用現在網際網路的叫法是&34;,第一單生意是只有2,30個散客去江浙3日遊。靠著租來的大巴,王正華白天陪車,晚上幫司機洗車。不肯彎下腰,不肯從小事業做起,沒有勤儉節約的精神,何來今天中國單機盈利水平最高的春秋航空呢?
那麼,地攤經濟做啥能賺錢?機場周邊的地攤經濟有什麼建議呢?
首先,就是餐飲,滿足隨時隨地的需求。很多航班都是比較晚落地,許多航空人都是出差在外地過夜,飛第二天的早航班。大排檔、燒烤、火鍋、奶茶,以及地方特色早餐就是剛需。這些服務之前就有市場,放開地攤經濟之後,肯定會更加活躍。而且做出網紅夜宵產品,讓高顏值養眼的空姐空少們常來光臨,想必想不紅也難吧?
其次,蔬菜水果。航空人很多工作不是正常工作時間,有的起得早,有的下班晚,甚至後半夜才下班,很多人根本沒時間去逛菜市場。但是,航空人的居住是有一定集中性的,有家屬小區,有單位住房,有很多都住在同一小區或相鄰小區,現在這些生意也可以擺攤到航空小區門口,讓大家在回家的路上,就把生活所需帶回家。但也會有競爭,那麼你就要提供更多的附加值服務,比如把菜收拾出來,把水果切好。由於客流穩定,甚至你可以提供定製化服務。比如很多年輕人飛航班時間不固定,有時一出去就是很多天,不喜歡買很多菜存著,就回家吃一頓,那麼攤主可以每天只為他們提供一點點洗淨、衛生的蔬菜,水果。
服裝鞋帽,小商品。飛航班很多時候在外地,或者下班時間不湊巧,難免會碰到襪子壞了,毛巾沒帶,杯子忘拿了這樣的情況。在機場外、周邊地鐵站、小區外,這些地方買服裝鞋帽、小商品,沒有房租,甚至不交稅費,連個人所得稅都不交,純粹就是賺進貨差價。地攤甚至比網店都要便宜,所以也會很有市場,關鍵看能不能把握用戶需求。
航空特色紀念品。一些航空紀念品,包括飛機模型、冰箱貼、LOGO衣服、杯子、充電寶、洗漱包甚至是多餘的制服,這些不僅航空從業人員喜歡,很多業外的也喜歡,價格不貴,有紀念意義。
知識產品賺錢。實際上航空有很多專業技能,可以服務於社會。包括不限於,空姐的美麗化妝術,這個甚至可以現場帶貨直播,引領地攤經濟新潮流;飛機機械師的修理技能,用修飛機的理念教人更科學更安全地修汽車;飛行翻譯,將自己如何學英語的做成產品,賣給市場;VIP禮賓人員,教教大家我是如何服務VIP的。善五就不一一列舉了,知識經濟實在是大有可為,航空人與地攤經濟、網際網路經濟聯繫起來,不僅不會影響工作,還將促進事業的精進。
地攤經濟,按照善五的理解,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其實是又一個副業的選擇,跟斜槓青年、網際網路創業一脈相承。有的人無非是覺得沒面子,但其實你放下這些虛榮的表面,單看機會,顯然地攤經濟為大家提供了非常好的賺錢機會。
有些人衣著光鮮在寫字樓裡,一個月也就3-5千,出來擺個攤,能有2-3萬,虛榮和實惠,就要看各人的選擇了。善五一直覺得,不論是在單位工作,還是自己創業,不論多大年紀,都必須培養自己的商人思維,商人看過去滿眼都是機會,滿地都是現金,承擔一些小風險,才能讓整體風險降到最低,而打工思維則剛好相反,平常不願意承擔風險,但最後卻會往往容易發生比較大的風險。
因此,空姐擺地攤,別以為是搞新聞,不信你看3個月內必有改變。
這個社會已經沒有穩定的工作,唯一不變的是改變,地攤經濟是煙火氣,是一種向內挖潛的精神,一直飛在半空的航空人,何嘗不要放下面子,給自己先加點菸火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