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以來,華夏大地上有家航空公司可謂奇招頻出。六月上旬剛推出「共享員工」計劃,現在又順應地攤經濟潮流,預備在民航業掀起「地攤熱」。這家航空公司雖然名氣不顯,規模不大,存在感也比不上其它同等級的航企,但是人家自有獨特之處。
首先它是中國第一家專門從事支線航空客貨運輸的航空公司,與在國內佔主流的全服務航空和一些低成本航空不同,運營的都是支線飛機。目前擁有11架A320飛機和38架CRJ900飛機。
其次它是一家上市公司,在中國民航業的上市公司主要以大型機場和航企為主,像這般只有五十架飛機不到的航企屬實少見。
最後它還大力發展通用航空短途運輸,向支線下一級發展,不僅運營運輸航空還涉及通用航空。
這家航空公司的名字想必已是呼之欲出,正是華夏大地土生土長的華夏航空。華夏航空於2006年4月在貴州省正式成立,同年9月即實現首航。2014年公司總部由貴陽遷至重慶,2018年公司在深交所成功IPO上市。
華夏航空公眾號
進入後疫情時代,華夏航空與其它航空公司一樣開啟了線上直播模式,希望通過線上直播助力復工復產。但是華夏航空不僅緊跟直播潮流,還推陳出新發布了共享員工計劃,尤其是借「地攤經濟」之風,擺起了地攤。這可謂業內奇葩。原來不僅只有春秋這般低成本航空會蹦出金點子,玩出新花樣。華夏航空同樣不可小覷。
華夏航空的「共享員工」項目被譽為「後疫情時代的未來用工新探索」,指用「能力雲運營」推動全產業鏈人才共享共用,提供各類崗位,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為員工提供增收機會,促進政府穩定就業。合作方式為合作公司員工通過面試、培訓、雙方公司籤訂協議後,共享員工便可進入華夏航空工作。同時工作期間,華夏航空公司將提供完善的防護,力保每位員工的安全!
其實這個方法真的很妙,是促進雙方共贏的方案。一方面解決了華夏航空用工荒問題(疫情期間華夏航空也一直在招聘員工),其他公司流入的員工能處理一些簡單事務,尤其是行政等非航空技術性工種;另一方面也能幫那些疫情期間想裁員又捨不得的公司度過難關。因此,在特殊時期,這不失為一種好方法。華夏航空真是將共享經濟運用得奇妙無比。
隨著兩會的召開,「地攤經濟」瞬間火遍大街小巷。向來以「高大上」自稱的航空業總不會擺地攤吧,如果真要想那就大錯特錯了。華夏航空近日已經順應潮流開啟擺地攤模式。
從銷售產品到招聘同事,華夏航空可謂將擺地攤模式給玩透了。當然通過擺地攤來實現目的,這顯示不現實,更多是航空公司的噱頭。但這不妨礙華夏航空奇思妙想,接地氣。
華夏航空公眾號
就在今天,華夏航空已經與商飛籤訂合約,將購買100架國產飛機ARJ與C919。瞧瞧,這才是人家小型航企的霸氣。支持國貨,華夏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