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最美的宇宙圖片-2013年,最美,宇宙,圖片 ——快科技(驅動之...

2021-01-07 快科技

每到每年的年底,著名天文博客Bad Astronomy的博主菲爾·普賴特(Phil Plait)就會從過去一整年的天文和太空圖片中精心篩選出十幾二十張,來代表這一年來人類在天文及航天探索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以下就是2013年,他的天文圖片盤點。

我愛天文。部分原因在於,天文會帶來種種奇觀,讓人深感敬畏,使我們了解宇宙以及自身在其中所處的位置。

當然,天空中也有大美。從我們最近的鄰居到最遙遠的星系,宇宙中總是充斥著各種奇觀。每一年,我都會選出我最喜歡的照片,把它們放在一起來激蕩你的大腦。從中只能挑出少數照片,總是一項艱難的任務,但我希望這些照片能夠讓你感受到它們帶給我的那種感覺。

恆星「蜂巢」

球狀星團是我最喜歡的天體之一。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顆恆星,在彼此引力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構成了這樣的一個球形。在大多數情況下,一個球狀星團中的所有恆星都是同時誕生的,因此它們還是科學家研究恆星如何衰老的天然實驗室。

這張由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的M15,展現了這些恆星的色彩斑斕,也展現了它們能夠聚集得多麼緊湊——這個直徑僅有200光年的球狀星團裡包含著10萬顆恆星。M15位於飛馬座中,相當明亮,在小望遠鏡裡很容易看見。

我還記得小時候,有許多個冬天的夜晚,我就透過自己的望遠鏡盯著它看。不過,在小望遠鏡裡,它看起來可不是這個樣子的!

一個鄰近星系的超級深空照

專業和業餘天文學家之間的界線近年來一直在縮小,現在已經小到幾乎不存在了。羅爾夫·奧爾森(Rolf Olsen)就是紐西蘭的一位「業餘」天文學家,他用一臺口徑25釐米的反射鏡拍攝南半球的天空,拍出的照片效果令人震嘆。

這張鄰近星系半人馬A的照片,就是他花了43個夜晚、曝光了驚人的120個小時之後,疊加處理的結果。這個星系本身就是一團糟,遭受過與其他星系的多次碰撞,內部亂成一團。橫貫星系中央的暗帶、包圍在它周圍的巨型物質殼,以及星系中央黑洞噴湧而出的氣體噴流(從左上到右下隱約可見),全都是這個星系紛亂的過去留下的結果。

火星「拿鐵」

「火星快車」繞著太陽系的第4顆巖石行星已經轉了10年,完成過成千上萬次觀測。比爾·鄧福德(Bill Dunford)收集了大量這樣的照片,拼出了這幅火星南極的圖片。這跟我們用肉眼看到的景象可不太一樣。

圖片上顯示為紅色的,實際上是近紅外光,對於我們來說是看不見的,但「火星快車」上的相機卻能夠輕易拍到。火星南極被上千米厚的水冰覆蓋,水冰之上則是一層幾米厚的二氧化碳乾冰。再加上時刻不停在火星的寒風中飄揚的鐵鏽塵埃,便創造出了這幅圖案——更像是你在咖啡店裡點的拿鐵,而非另一顆星球上寒冷而偏遠的地表。

暗夜騎士

2013年4月24日,是哈勃空間望遠鏡入軌23周年紀念日。為了慶祝它的生日,空間望遠鏡科學院的夥計們放出了這張馬頭星雲的照片。這個星雲如此得名,原因顯而易見。

它位於獵戶座的腰帶附近,是一團恆星正在其間形成的塵埃氣體雲。在可見光中,馬頭星雲看上去是黑暗的,在背後粉紅色的發光氣體雲前遮出了一小團剪影,而在紅外波段,就像這張照片顯示的,塵埃變得可見了,優雅的雲浪包裹在剛剛誕生的嬰兒恆星周圍。

趁著現在再多看一眼吧:再過幾百萬年,馬頭星雲就會煙消雲散,被附近精力旺盛的獵戶座σ恆星系統發出的強光吹蝕得一乾二淨。

俯瞰土星

你知道NASA的「卡西尼」土星探測器拍攝的所有照片都是公開的嗎?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查閱原始圖片庫,用這些素材創作出他們自己的圖片。戈丹·烏加爾科維奇(Gordan Ugarkovic)是一位軟體開發人員,但在處理這些照片就就成了一位天才的藝術家。這幅從土星北極上方俯瞰土星全貌的圖片,就是由他拼接創作而成的,充分體現了他的天才所在。

這幅圖片由三四十張不同的照片拼合而成,以近似真實的色彩展現了驚人的細節。你可以看見六邊形的北極渦旋,北半球巨型風暴的遺蹟,當然還有土星壯觀的光環、環縫及所有的一切。別猶豫,快把這張圖片設成你新的電腦桌面吧。

遙望土星背影

2013年7月19日,「卡西尼」探測器運行到了土星背後,來自遙遠太陽的光芒被這顆巨行星遮擋住了。在這段長達4小時的陰影之旅中,「卡西尼」使用不同的濾鏡,拍攝了幾十張照片,涵蓋了整顆行星、衛星及光環,甚至還拍到了背景裡的星星。這些照片拼接合成之後,就得到了這張讓人目瞪口呆的圖片。

你必須打開高達9000x3500像素的原圖看看,只有在全尺寸的圖片上,你才能看到所有的細節——包括土星右側偏下方的那個淡藍色的小小光點,那是我們所在的地球。從14億千米以外遙望地球,我們這顆星球變成了夜空中的一個光點,塵世間的紛繁與喧鬧、擔憂與希望、刻骨銘心的愛與不共戴天的恨、戰爭與和平,全都濃縮在這幾個像素之中,可謂真正的「一沙一世界」。

宇宙是廣袤的、冰冷的、遙遠的,但它的美麗是與生俱來的。享受這種美麗,哪怕我們看起來是如此微不足道,這正是我們能夠欣賞宇宙的方式。

垂死恆星之怒

恆星死亡的時候,他們會選用這樣的方式。這是NGC 5189,哈勃空間望遠鏡看到的一團發光氣體雲。它的中心是一顆白矮星,曾是一顆大約2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如今只剩下了這個殘骸。在耗盡燃料的過程中,它將大量氣體拋入太空,暴露出它緻密的內核。

白矮星溫度熾熱,飛速自轉,還擁有足以致命的強大磁場。它以噴流的形式,將能量和物質從兩極噴射出去,激發了周圍的那些物質。不過,這顆白矮星還在搖擺,因此這些燈塔一般的噴流,在那顆恆星先前拋出的氣體中,蝕刻出了一個巨大的S形圖案。

至少,我們認為事情應該是這樣發生的——這個天體還沒有被完全理解,但前面給出的是最有可能的解釋。

仙女座大星系寒冷、溫暖而又滿是塵埃的旋臂

仙女座大星系是距離我們銀河系最近的大型旋渦星系。實際上,它比銀河系還要略大一些,跟銀河系一樣,有著巨大的旋臂,恆星正是在這裡誕生的。

恆星的誕生會產生大量天文學家稱之為「塵埃」的東西——實際上,它們是類似於菸灰的複雜有機分子。這些塵埃被附近正在形成的大質量恆星加熱,導致它們在紅外波段發出光芒。

歐洲空間局的「赫歇爾」天文臺捕捉到了這些奇光異彩,描繪出了仙女座大星系龐大的旋臂。這張圖片是在遠紅外波段拍攝的,遠遠超出了人類肉眼能見的範圍。儘管天文學家說這些塵埃被加熱了,但按照普通人的標準來衡量,它們的寒冷超出你的想像:你在這張圖片看能夠看到的最「熾熱」的塵埃,實際溫度也只有-232℃。

2013年4月29日,「赫歇爾」天文臺閉上了它的眼睛。在耗盡了冷卻探測器所必需的液氦之後,它被關閉了。「赫歇爾」任務持續了3年多,為遠紅外波段的宇宙提供了許多關鍵的影像。

愚蠢的人類

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能量相當於1000顆原子彈。火山爆發以每秒超過100萬噸的速度拋出巖石和灰燼,導致大約16000人死亡。這場災難毀滅性十足,以至於它成了活火山恐怖形象的標誌。

1934年之後,太空人克裡斯·哈德菲爾德(Chris Hadfield)從這座沉睡的怪物上方約300千米的地方,拍到了這張照片。你可以看到,這座火山就位於義大利那不勒斯以東9千米處。那不勒斯的人口超過300萬,使得維蘇威火山成為地球上最危險的火山之一。

我對火山非常痴迷,也特別喜歡從軌道上拍攝的火山照片。但看著這張照片,知道這座火山平均每幾十年就要噴發一次,我還是很迷惑:那些生活在那裡的人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繁星間的小鬍子

說到克裡斯·哈德菲爾德,這位留著小鬍子的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上呆了6個月,拍出了太多堪稱大作的照片,也做過太多有趣的事情——讓我要在其中做出取捨的時候總是異常煩惱。不過,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無法抗拒地選中了他的這段視頻。你可能已經看過這段視頻了,在我寫這段話的時候,它已經被閱覽了1900萬次。不過,他對大衛·鮑伊那首「Space Oddity」的復刻,絕對值得再看一遍。

視頻地址: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pA6tR9_fY4

彗星年,第一幕

2013年見證了好幾顆彗星闖入到內太陽系,其中又有兩顆顯得鶴立雞群:一顆是C/2012 S1艾森彗星,另一顆是C/2011 L4泛星彗星。泛星彗星率先登場,出現在春季的夜空之中。我有好幾個夜晚親眼看到了這顆彗星,當時它出現在日落之後的西北方天空。我也嘗試拍過幾張照片,但完全比不上瑞典天文攝影師約蘭·斯特蘭德(Göran Strand)的這張照片。

這是2013年4月4日,他在瑞典厄斯特松德北部拍攝的。這顆彗星出現在了仙女座大星系的旁邊,顯得更加優雅而美麗。當然,它們只是看起來很接近而已。當時,彗星離地球2億千米,而仙女座大星系足有2500億億千米遠。

彗星年,第二幕

今年的第二顆彗星,無疑是艾森。或許它已經在繞過太陽的時候解體了——說實話,任何彗星在這種境況下能夠存活下來都堪稱奇蹟——但是,在靠近太陽的途中,它是一顆完美的彗星樣本。

這張照片是達米安·皮馳(Damian Peach)在2013年11月13日拍攝的,當時它距離瓦解已經時日無多。彗星的尾巴延伸達上千萬千米,與太陽風的相互作用使這條尾巴長出了「毛刺」,掩蓋住了它最終的命運:在繞過太陽時瓦解成一團不斷擴散的塵埃雲。

俄羅斯驚雷

2013年2月15日上午,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市的居民被天外來客驚醒:一顆19米寬、12000噸重的小行星,以每小時超過70000千米的速度闖入大氣層,發出了耀眼的亮光。

在距離地面仍有大約70千米的高空,熱量開始融化小行星的巖質,將它們剝落下來,在天空中留下一條長長的氣化尾跡。它攜帶的巨大動能迅速轉化為光和熱,相當於發生了一場爆炸,引爆了50萬噸TNT炸藥。衝擊波向下擴散,花了近1分鐘時間,抵達了人口稠密的車里雅賓斯克市,在那裡拍向建築物,震碎玻璃窗,導致上千人受傷(大多數是因為飛散的玻璃)。

這顆小行星的較小碎片如雨一般墜落在鄉間,但一塊重達570千克、寬達半米的巨石,砸入了一個冰封的湖泊,後來被打撈了上來。這將給研究天地大衝撞的科學家提供諸多益處。

車里雅賓斯克撞擊,或許是今年最重要的一個天文事件。它敏銳地提醒我們,地球處在宇宙射擊場內,我們需要認真對待小行星撞擊的威脅。

秋分的地球

地球有一些歪斜,自轉軸與繞著太陽公轉的方向有一個夾角(大約是23°)。因此,每年只有兩次機會,南北半球直到南北兩極,都能接收到陽光的照射——那就是春秋分。春分通常發生在每年3月22日前後,秋季分則發生在9月22日前後。

2013年9月22日世界時05:30,就在秋分時刻前幾個小時,俄羅斯氣象衛星Elektro-L拍下了上面這張照片,顯示出了我們這顆被均勻照亮的行星。你可以看見中國海岸線外有一場颱風,看見風向西側的南非吹去,還有深藍色的海洋和綠色的植被(實際上這是用一臺紅外相機拍的會突顯出植物),還有褐色的沙漠。

新聞記者兼太空迷維塔利·葉戈羅夫(Vitaliy Egorov),把9月20到21日拍攝的一系列照片放在一起,製作出了下邊這張動畫,顯示了地球上的變化。這顆衛星每24小時繞地球一圈,因此看上去地球似乎是固定不動的,只有晝夜交替線在地球上穿越——你還能看到日照亮斑,也就是水面反射的太陽,在海洋上移動。我們的行星,用這樣的方式來看,還是挺催眠的。


(GIF動畫 請耐心等待加載)

相關焦點

  • 伽瑪暴綻放最美宇宙「生命之花」
    ,也是目前天文學中最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曾在1997年和1999年兩度被美國《科學》雜誌評為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列。雖然這種伽瑪射線輻射持續時間長則不過幾千秒,短則不足百分之一秒,可是期間達到的亮度卻超過全宇宙其它天體的總和,輻射能量比太陽一生(百億年)輻射的總能量還多得多,猶如恆星最後的「生命之花」,集一生的輝煌於一瞬,化作最美的告別,它們就是伽瑪暴。
  • 2013年3月21日 「普朗克」繪製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
    2013年3月21日 「普朗克」繪製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2018-03-21 15:35 來源: 科普中國 2013年3月21日2013年3月21日,「普朗克」太空探測器傳回數據繪製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
  • 河北醫大一院王學義教授獲得2020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榮譽...
    2020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王學義  11月12日上午10點,《最美河北人發布廳—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在河北廣播電視臺播出。  在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科協、河北省科技廳、河北省科學院、河北省委軍民融合辦聯合選樹的2020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活動中,河北醫大一院精神衛生中心主任王學義等來自全省各行業10名科技工作者榮獲2020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 宇宙圖片 宇宙的的盡頭在哪兒(宇宙全景圖)
    正如你所看到的,宇宙的尺度是驚人的,幾乎沒有辦法用我們生活中所熟知的距離尺度加以衡量。但這並不意味著人類丈量宇宙的夢想是遙不可及的。天文學家在長期的工作研究中已經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去測量宇宙的尺度。
  • 致敬科技!十人獲評2019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來看看他們是誰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孫煊哲 實習生 張陽 11月20日晚,由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等聯合主辦的2019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在鄭州舉行,10位勇於創新、無私奉獻的科技工作者獲此殊榮。據了解,按照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活動安排,我省評選出祁興磊等10名同志為2019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同時作為河南人選向2019年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活動辦公室推薦。8月10日,祁興磊入選2019年全國1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這是繼王杜娟入選2018年全國首屆1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以來,我省科技工作者再次獲此殊榮。
  • 2020年江蘇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選人公示
    根據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省科技廳、中科院南京分院、省國防科工辦《關於開展2020年江蘇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活動的通知》要求,經各設區市、省級學會推薦,省有關方面專家評審推薦、各聯辦單位共同審議,擬確定薛峰、甘霖、陳家振、王文虎、張國良、王春香、陳雯、宋愛國、崔侖標、俞志君等10人作為2020年江蘇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選人,同時確定甘霖、張國良
  • 2014年十大最佳科技圖片
    ,《科學》雜誌評出了2014年十大最佳科技圖片。天文學家又找到了新證據,表明宇宙是多麼的冷酷而我們人類卻對此知之甚少——他們發現附近的一個星團中最亮的物體並非一顆單獨的恆星,而是兩顆正在融合的巨大藍色恆星!
  • Moon&Mars,那是Sao年的宇宙之愛......
    我從2009年開始喜愛攝影。可能你認為我是一個造夢者,不過我更希望你叫我「crazy mind」。我喜愛超現實主義的,充滿魔法的照片。」——Phillip SchumacherMoon & Mars,月亮 & 火星。那是多少Sao年的宇宙之愛.
  • 微攝APP:世界上最美的蜻蜓圖片!
    圖片來源:微攝APP,攝影:Stefano Crea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蟲。蜻蜓屬於不完全變態昆蟲,稚蟲「水蠆」生活在水中,在水中用直腸氣管鰓呼吸,用極發達的臉蓋捕食,一般要經11次以上蛻皮,需時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經最後蛻皮羽化為成蟲。稚蟲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動物,有時同類也相殘食。無論成蟲還是幼蟲均為肉食性,多食害蟲。成蟲除能大量捕食蚊、蠅外,有的還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蟲,實為益蟲。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飛行。
  • 2013年十大物理學突破:實現時空穿越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近日其他媒體盤點出的2013年十大物理學突破。1、微觀世界穿越時空可實現過去幾十年裡,美國好萊塢電影描述了許多時空穿越的科幻情節,目前,科學家指出,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已預測存在穿越時空的通道。物理學家通過控制類似電子的微小粒子μ介子周圍引力,現已實現發送這些粒子抵達未來。
  • 2013年俄羅斯隕石事件之謎?是誰在暗中保護人類?
    你是否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高等文明在默默地保護著人類時間回到2013年2月15日,一顆隕石直徑達20米,重量接近7000噸的隕石,在人類毫無警覺的情況下衝向地球,經過大氣層時摩擦燃燒,隨後發生爆炸,數十萬人目睹了這一場景,地點位於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神奇的是這顆隕石在快接近地面的時候突然爆炸
  • 宇宙中最美的10個數字
    在追尋真理的過程中,科學用最美的數字語言描繪出了世界的本質。我們抬頭望見星空,而數字用穿透了表象,讓我們了解更多秘密。1798年,卡文迪許(Henry Cavendish)通過扭秤實驗第一次測量了引力常數值。到了2018年,中國科學家在兩個獨立的測量中,得到了迄今為止最高精度的G值。但問題是,過去幾十年對這一數值的測量結果並不吻合。
  • 2019年四川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是他們
    7月13日上午,四川省科協、省委宣傳部、科技廳、中科院成都分院、省國防科工辦在四川科技館聯合舉行2019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向全社會公開發布孫朝暉等10位2019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先進事跡,展現四川科技工作者的時代風採。頒獎現場頒獎現場10位2019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出爐!
  • 觀察者網盤點2013年十大中國科技新聞
    探索宇宙空間,操縱量子世界,逆轉生命時鐘……2013年,中國科技工作者走過了令世界矚目的一年。多項「諾獎級」的成就,見證了以艱苦攻關著稱的中國科學家努力終獲回報。同時,基礎科學的進步總是「十年磨一劍」,任何成績的背後都凝結著長期的資金投入,都是中國力量的最好展現。觀察者網編輯部評選出年度中國十大科技新聞,回顧驚喜不斷的2013。
  • 最美的風景在路上 浙江選出2016年最美公路
    最後又經全省百姓票選和專家評審,評選出了本年度全省十條最美公路。  綿延海上的「七彩長虹」杭州灣跨海大橋,鬱鬱蔥蔥香樟環繞的104國道長興段,風景如畫的黃衢南高速……浙江2016年最美公路不愧是浙江公路的「顏值擔當」,讓我們不妨抽空去走走最美公路,尋找詩和遠方。
  • 師之美丨浙江近年湧現的最美教師,你都認識哪些?
    2013年,被評為央視全國最美鄉村教師;2014年,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2015年,被評為省道德模範。  4.王偉平  今年58歲的王偉平,是遂昌縣大柘鎮中心小學的科學老師。自1980年走上教師工作崗位以來,他先後在遂昌縣石練鎮大茂坑村小學、石練鎮中心小學、大柘鎮中心小學任教。
  • 2019年《環球科學》最美科學閱讀
    對於我們來說,這些作品的美,不僅在於它們精美的裝幀、精彩的故事,還在於它們所傳遞精神之美和思維之美:《世紀的哭泣》這本書的作者在調查採訪過程中不幸感染HIV,但為了避免創作過程受到主觀影響,他一直沒讓醫生告知檢測結果,直到提交書稿那一天,他才被告知檢測結果為HIV陽性;《全球科技通史》的作者則會告訴你,「能量」和「信息」是人類文明的基礎和核心,而從這兩個角度來審視人類的科技發展史,你會對人類200萬年來的發展產生新的認識
  • 2019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發布
    科技日報訊 (實習記者代小佩)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搶佔先機、迎難而上,肩負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歷史重任,近日,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在北京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19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 小馬寶莉最美擬人化,紫悅清純可愛,宇宙公主真是太美了!
    下面我們來看五隻最美小馬的擬人化,其中紫悅清純可愛,宇宙公主真是太美了。第一位:碧琪碧琪是一隻粉紅色身體,洋紅色鬃毛的小馬,她平時非常歡喜,有點愛搞惡作劇,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開派對。碧琪剛開始是一隻比較膽小的小馬,可是自從長輩告訴她歡笑可以趕走恐懼了,碧琪就喜歡上了歡笑。碧琪的擬人照和她有著差不多的髮型,可愛的姿勢,讓人非常喜歡。
  • 精選一組宇宙大圖;地球最美極光圖、宇宙有中心嗎?
    一,黎明女神-地球最美極光圖。國際太空站中拍下的大面積極光;位於澳洲東南部上空;大多數的極光發生在所謂的極光帶——距離地球南北極10°~20°。三,2015年,卡西尼探測器在土衛二上發現存在熱水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