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物種「清道夫」到底做錯了什麼?細數清道夫的幾大罪狀

2020-08-28 OS水族

不知何時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清道夫,原產於南美洲,是甲鯰科下口鯰亞科的多輻翼甲鯰。從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一開始人們對這種魚是認可的,甚至帶有一絲讚頌。它最初被當做觀賞魚被引入國內,因其有清除魚缸褐藻,清理水族箱殘餌的習慣,並且容易飼養,具有極強的適應性(烈日暴曬1小時,入水可復活),耐低氧等特點。曾經受到了水族愛好者的喜愛和肯定。那麼就是這麼一個勤懇的清潔工,如今卻變成了養魚人避之不及的垃圾魚,這是為什麼呢?


清道夫



隨著對清道夫魚的飼養時間越來越長,人們發現,這種魚並不像大家想的那樣高尚,相反,它噁心的一面逐漸暴露出來。

  • 食量大,愛搶食

清理殘餌?那只是人類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清道夫魚雜食性,幾乎對所有食物都來之不拒,而且食量很大,經常會與其它觀賞魚爭搶食物,導致其它魚吃不好,它們的排洩量也驚人,有些水族新人還會認為清道夫會吃魚糞,這是不存在的。如今,科學的餵養方式都講究投適量投餵不留殘餌,所以清道夫清理殘餌的神功無處施展。



  • 除藻能力有限

尺寸較小的清道夫還是比較勤勞的,對魚缸裡的藻類有一定清除作用,隨著它們越長越大,也會變得好吃懶做,白天幾乎不怎麼活動。而且清道夫對餌料的興趣遠遠大於這些藻類,如果被它搶到了足量的食物,就別指望它會清除那些藻類了。



  • 啃食水草

如果你的魚缸裡種植了水草,那麼最好還是不要放清道夫,前面也提到過,它們對任何能吃的東西都有很大興趣,或許它們並不是想吃,而只是好奇心比較強。誰也不想看到自己精心打理的水草被清道夫啃的殘缺不全。



  • 欺負,吸食其它觀賞魚,打擾其它魚休息

成年清道夫可以長到30cm,算是水族箱裡的大傢伙了,藉助大體型它們也經常會恃強凌弱。清道夫是夜行性魚類,夜晚當別的魚類休息的時候它們開始頻繁活動,會打擾它們的正常休息,甚至受到驚嚇跳缸。它們還有一個最大的惡習,那就是吸食其它魚類體表的黏液,尤其是當魚類生病體表黏液分泌增多時,飼養金魚錦鯉這種黏液較多的魚類時一定要謹慎混養清道夫。




入侵物種

清道夫除了在水族箱裡不受歡迎以外,在我國的自然水系裡也不受待見。這種原產自南美洲的甲鯰,在原生地是有亞河豚,美洲鱷等天敵的,這可以控制它們的數量。但是我國目前沒有它們的天敵,清道夫的生存能力很強,繁殖快,短短幾年清道夫魚就在珠江流域開始泛濫,也早已被廣東列為有害外來入侵物種。




清道夫對自然的破壞主要數量龐大和驚人的食量,它們除了吃垃圾,藻類以外更喜歡吃魚卵和魚苗,成年清道夫一天可以吃掉3000~5000粒魚卵,這對淡水漁業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在繼小龍蝦、牛蛙、羅非魚等外來物後,清道夫給了吃貨們一記重重的耳光。清道夫是底層魚,有很重的土腥味,屬外骨骼魚,肉很少,所以作為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對它們也提不起什麼興趣,加之本身並沒有什麼經濟價值(除了拿來餵鱷魚),所以在野外泛濫成災,霸佔了很多河流。在這裡也希望美食愛好者們儘快開發出能讓大眾接受的清道夫烹飪方法~~~也呼籲飼養清道夫的魚友,千萬不要隨意放生這些入侵物種。


佔滿河道的清道夫


相關焦點

  • 網上號召捕殺清道夫魚,專家:屬入侵物種
    新京報快訊 (記者李玉坤)近日,在一些短視頻平臺,很多人展示捕殺的清道夫魚,並呼籲不要隨意放生。記者將視頻發給公益組織反電魚協作中心主任朱凱,他表示,這確實是清道夫魚,學名豹紋脂身鯰,屬於入侵物種。能夠在陸地上爬行清道夫又叫琵琶鼠、垃圾魚,喜歡養魚的人對這種魚並不陌生,一般會在魚缸中放兩條,清理水底垃圾和缸壁青苔。記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環保部和中科院聯合發布的第三批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清道夫就已經在列。
  • 「清道夫」在我國為何能泛濫?論生物入侵的危害
    在玩視頻軟體的時候,只要是看到有人捕撈「清道夫」的視頻,基本上都能夠得到大量網友的誇讚,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得出,人們是有多麼厭惡「清道夫」。可能北方一些朋友對於「清道夫」是什麼還不清楚,但是南方許多河流裡面已經泛濫成災了,令當地朋友十分無奈。這裡所說的「清道夫」是一種全身灰黑色,有黑白相間的花紋的魚類,一些喜歡水族的朋友會將它當成觀賞魚來養,以便清潔水族箱。
  • 它和清道夫同為入侵物種,但命運迥然不同,你吃過嗎
    它和清道夫同為入侵物種,但命運迥然不同,你吃過嗎在我國,物種入侵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在入侵的物種當中,雖然有些被端上了中國人的餐桌,但有些物種中國人卻對它並不感冒,比如圖中的清道夫魚。作為一種入侵物種,清道夫相比其他像小龍蝦這樣的「同類」,行情卻並不是太好。
  • 引進清道夫魚造成物種入侵,現在卻妄圖讓它來改善水質?那可真行
    談到清道夫,很多魚友的臉色馬上就變。有人說:清道夫能夠清理魚缸,那麼放生清道夫,可以使水質得到改變,可以使水域環境變好。先不說淨化水質的問題,我們來了解一下生態系統物種的多樣性。物種多樣性是為了什麼?最早最早,地球還是一片荒蕪。而現,地球則是一片生機。
  • 清道夫入侵全球,在中國也泛濫成災,能不能靠吃把它絕種?
    據說在世界東方那個著名的吃貨國度,清道夫是少有的成功入侵物種之一,連最饕餮的吃貨,聽到它的名字都要反胃,更遑論做成菜端上桌了,所以清道夫成功殖民,前兩年就在長江珠江泛濫成災,人們卻束手無策。 其實在這個國度裡還有一句俗話,只要能吃,就沒有任何物種能夠入侵成功。那麼,我們究竟有沒有可能通過吃,讓入侵的清道夫也變成瀕危,甚至滅絕呢?
  • 清道夫終被研究出完美吃法,色香味俱全,清道夫:我不要當小龍蝦
    清道夫魚,有人談虎色變。外形怪異,面部猙獰,看起來似乎並不像是屬於我們地球的物種。有人說清道夫能夠淨化水質,所以被用來當作淨化觀賞魚缸水質的淨化器。這些物種分工合理,承擔著生物圈中每一份工作,也可以說他們為了生存而承擔著這些工作。就像魚與飛鳥不同路,這些物種一直以來都在原生地生存。生態系統本應該是一個循環的多樣性的環境,現在被人類徹底改變。
  • 清道夫為什麼在別的國家泛濫成災,而在原產地並沒有?
    外來入侵,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生態大問題,但驕傲的國人總是認為,在我們國家,外來入侵是不可能的,像上世紀30年代入侵的小龍蝦,自從我們已經掌握烹飪的方法後,小龍蝦已經不再是問題,相反還需要通過養殖來補充市場需求。
  • 在清道夫之前,這種「小鯊魚」就入侵中國了,下場比小龍蝦還慘
    中國如果要是比吃貨,那誰都不是對手,從入侵物種小龍蝦開始,凡是膽敢進入我們國家的,只要是能吃的東西,就沒有泛濫二字可以說,之前的時候別的國家被小龍蝦搞得焦頭爛額,我們吃貨天天吃,到最後都需要人工來養殖,還有清道夫也是,一開始全身都是骨頭還沒什麼辦法,之後還是被我們找到了突破口。
  • 廣東放生者亂放外來物種 漁民稱珠江清道夫魚成災
    據稱最嚴重的時候一些清理珠江水面的環衛隊,隨便一撈就能撈到很多清道夫魚。由於是外來物種,清道夫魚沒有天敵,在江河中很容易大量繁殖,威脅本地魚類的生存,破壞生態鏈。  每周在廣州珠江邊都有很多放生活動,記者採訪發現,大部分人只管放生,但對於如何放生、放生什麼、外來物種能不能放生這些問題基本都不清楚。
  • 清道夫魚為什麼不能吃,清道夫魚在原產地天敵是誰
    一想到魚,大部分小夥伴估計都饞得流口水了,但不同的魚類口感和可食用度都是不一樣的,除了我們平時見得最多的草魚、鯰魚、鯉魚等等,還有很多魚類都是我們不熟悉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下水道的清理者清道夫,這是一種食性非常雜的魚類,雖然它能夠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但是幾乎沒有什麼經濟價值。
  • 繼清道夫後又一「外來魚類」入侵中國,吃貨笑了:吃到它「滅種」
    繼清道夫後又一「外來魚類」入侵中國,吃貨笑了:吃到它「滅種」我國不僅是個美食帝國,更是個吃貨帝國。無論是什麼物種入侵我國,只要是能吃的、好吃的,一律按照清蒸、爆炒、紅燒、麻辣處理。一說到這個,外國人對我國也是非常佩服,在他們看來入侵物種都是非常可怕的,沒有及時找專業部門來處理的話就會在當地泛濫成災,而在我國吃貨眼中,像小龍蝦、清道夫這種入侵物種有多少來多少,來得少了還可能被我國吃到滅種呢。曾經清道夫剛剛泛濫的時候,大家對它也是毫無辦法,這種魚吃起來口感差、肉又少,只能找人來河道裡打撈它,然後做統一處理。
  • 外來生物入侵,為何突然之間全網都在曬捕捉清道夫?
    如果將鮒魚換作清道夫魚,可能故事就要改寫了。清道夫魚生存能力極強,就是離開水後,被曬得像枯魚乾,再次遇到水後,也能頑強地活下來。因此可以說它的生命比雜草還要厲害。清道夫最早作為魚缸中的清潔夫而被引入。因為人們養殖觀賞魚,魚缸清潔便是一大問題。於是有好事者引入清道夫,希望它們可以清除水底富餘的魚食,順帶清理魚缸中的藻類。
  • 外來入侵物種——豹紋脂身鯰(清道夫)
    截至2020年8月,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中文俗名:清道夫、琵琶鼠、入侵歷史1980 年引入我國,因其作為觀賞魚出現。現廣布於廣東、湖北、臺灣、廣西、陝西、四川、重慶、江蘇、江西、海南、安徽、上海、浙江、福建、雲南、吉林。
  • 清道夫生命力到底有多強悍,40度高溫暴曬一天後,依舊幹翻食人魚
    清道夫的網紅之路那麼可能大家會有一個問題:清道夫是如何成為網紅的呢?起初人們引進這種魚的目的就是為了清除魚缸內的魚類糞便殘留物與清理河道。但是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清道夫會成為外來入侵生物。養殖清道夫清道夫適合食用嗎現如今在各大視頻平臺上,搜索 "
  • 在國外是「清道夫」,引入我國卻成入侵物種,網友:沒法吃不好辦
    但要是有其它的物種被引入進來,可能就會導致生物鏈體系的破壞,甚至會有一些物種因此沒有了生存的空間,這樣的例子在現在看來,確實有不少,有時候給人們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物種,它就有這樣的情況,在國外是「清道夫」,引入我國卻成入侵物種,網友:沒法吃不好辦。
  • 清道夫生命力到底有多強悍,40度高溫暴曬一天後,依舊生龍活虎
    清道夫的網紅之路那麼可能大家會有一個問題:清道夫是如何成為網紅的呢?起初人們引進這種魚的目的就是為了清除魚缸內的魚類糞便殘留物與清理河道。但是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清道夫會成為外來入侵生物。清道夫入侵我國後,由於其生命力頑強,且幾乎沒有天敵,曾在廣東等地的河道內大量繁殖。
  • 清道夫魚為什麼不能吃?
    ,這是一種食性非常雜的魚類,雖然它能夠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但是幾乎沒有什麼經濟價值。清道夫原產於南美洲河域,它們通常喜歡活動在水體底層,而且具有超強的適應能力,非常容易飼養,無論是魚卵還是垃圾都是它的覓食對象,比較喜歡弱酸性水質,作為外來物種,剛開始作為淨化水質而引進,但是由於沒有天敵,而且繁殖能力極強,它們的數量急劇增加,導致很多河流都被它霸佔,成為生物入侵者。
  • 將清道夫放在食人魚群,會怎麼樣呢?網友:清道夫什麼心情
    將清道夫放在食人魚群,會怎麼樣呢?網友:清道夫什麼心情遊遍世界美景,品讀百味人生,食人魚的威力想為大家早有耳聞,嘴裡長有一排尖銳的鋒利牙齒,再加上群居生活的天性,所以是許多水中魚類的噩夢,只要被他們盯上的獵物,分分鐘就可變成一堆白骨,那麼清道夫放在食人魚群中又會變成什麼樣呢?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
  • 清道夫為什麼沒有被中國吃貨消滅?生命力有多強?西瓜視頻揭秘
    說到物種入侵,很多人都能夠想到類似於小龍蝦之類的,基本上都被我們做成了餐桌上的美食。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絕大部分的物種入侵都是被動入侵的,因為人為,導致它們不得不在另一個地方去遵循生存的本能。相信大家對清道夫並不陌生,它就是入侵我們國家的物種之一。為什麼清道夫的入侵讓很多人感受到了動物入侵的威脅呢?
  • 那些打敗中國吃貨的外來入侵物種!
    一說起外來入侵物種,大家肯定回想起小龍蝦。小龍蝦作為外來入侵物種可以說是失敗的,在中國它本來是可以成為一霸的,但是因為其鮮美的肉質加上各種美味做法,被我大吃貨帝國的吃貨們給吃到需要人工養殖的地步了,可以說在外來入侵物種當中是相當的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