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咋辦?推翻「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法律指引來...

2020-11-29 澎湃新聞

在交通事故案件庭審中,曾不止一次遇到這樣的情形:

……

法官:原、被告,對於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是否認可?

原告(或者被告):不認可。

法官:具體對哪方面不認可?

原告(或者被告):責任劃分不公正,對方的違法行為更嚴重,應當承擔主要責任。

法官:是否申請過覆核?

原告(或者被告):沒有。

……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交通事故認定書,對認定書不服怎麼推翻?有哪些救濟途徑呢?帶著這些問題,筆者今天就通過法務之家平臺為朋友們一一解讀,希望本文能給朋友們帶來幫助。

一、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的救濟途徑

首先要明確,「交通事故認定書」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職權對「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等問題進行認定的文書。實踐中,交通事故認定書是人民法院確認「事故基本事實」、「當事人應承擔的賠償責任」等問題的重要依據。如果當事人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常見的救濟途徑有:

1,向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覆核;

2,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同時,請求人民法院否定其證明力;

3,申請公安機關警務督察部門對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交通事故認定過程中的違法行為進行糾正。

部分讀者認為,可以通過行政訴訟方式,對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交通事故認定過程中的違法行為予以糾正,這種觀點不符合目前的司法實踐。《關於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行為是否屬於具體行政行為,可否納入行政訴訟受案範圍的意見》「法工復字[2005]1號」已經明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行為不屬於具體行政行為,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本文重點介紹的救濟途徑為「向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覆核」。具體來講,對於交通事故認定書的覆核是指,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受理事故當事人的申請之後,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等規定,對於「道路交通事故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是否正確、責任劃分是否公正、事故調查及認定程序是否合法」等情況進行審核,並決定「責令原辦案單位重新調查、認定」或者「維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的行為。

二、為什麼要重視覆核?

前文已述,交通事故認定書是人民法院確認事故基本事實、當事人應承擔的賠償責任等問題的重要依據。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交通事故案件過程中,應依法審查並確認其(註:指「交通事故認定書」)相應的證明力。雖然人民法院可以在「有相反證據推翻的情況下」否定交通事故認定書的證明力,但是,該情形在實踐中較少出現。

鑑於上述情況,將交通事故認定書的錯誤糾正於訴訟程序之前,顯得尤為必要,覆核,則是實現上述目標的最佳途徑。部分當事人可能想直接通過民事賠償訴訟一併解決,或者因為擔心覆核機關的公正性而放棄覆核權利,筆者認為,上述做法並不可取,具體理由如下:

1,部分當事人認為,既然要通過訴訟方式解決賠償問題,不如在訴訟過程中請求人民法院對交通事故認定書進行審查並否定其證明力。然而,人民法院否定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情形並不常見。因此,筆者認為,訴訟程序不是否定交通事故認定書證明力的唯一途徑,更不是最佳途徑。

2,部分當事人擔心覆核機關的公正性,因此放棄申請覆核,這種擔憂是不符合實際且不必要的。從筆者的辦案經驗來看,如果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確有錯誤,覆核機關不會因為交通事故認定書由自己的下級機關作出,而維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覆核機關的公正和專業是值得肯定的。亦如前文所述,如果當事人對於覆核結論不服,仍可在提起民事賠償訴訟的同時,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審查並否定交通事故認定書的證明力。「訴訟」與「覆核」並非「魚與熊掌」的關係;

3,申請覆核,是當事人的正當權利(《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五十二條規定的四種情形除外)。即使覆核機關維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的結論,當事人仍有權在民事賠償案件中請求人民法院審查並否定其證明力,放棄覆核權利,可能給法官留下「當事人認可交通事故認定書結論」的印象。因此,放棄申請覆核的權利,是不理性的。

明確了覆核程序的重要性之後,必須要考慮三個問題:什麼情況下可以申請覆核?什麼情況下有必要申請覆核?申請覆核從哪些方面著手?

三、什麼情況下可以申請覆核?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五十一條、第五十二條等條款對於申請覆核的條件進行了規定,需要特別注意兩點:

(一)、當事人申請覆核,務必在收到交通事故認定書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向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出書面覆核申請,覆核以一次為限。實踐中,部分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內部規定,需由原辦案人員轉交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交覆核申請,需提前詢問辦案人員,以免耽誤時間。

(二)、下列情形不屬於覆核受理範圍:

1,任何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經法院受理的;

2,人民檢察院對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的;

3,適用簡易程序處理的道路交通事故;

4,車輛在道路以外通行時發生的事故。

四、什麼情況下有必要申請覆核?

結合《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對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具體內容和事故認定工作具體要求的規定,可以明確,如果交通事故認定書存在「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確實充分、責任劃分不公正」等情形,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事故認定工作中存在「調查及認定違反法定程序」情形的,如果有相應證據予以證明,通過覆核程序得到糾正的可能性較大。

從功利的角度分析,交通事故認定書的記載中,對當事人影響最大的是「責任劃分」,該部分將直接影響當事人的民事賠償比例和數額;在交通肇事案件中,將直接影響量刑輕重。因此,交通事故認定書及認定過程中的錯誤,對「責任劃分」影響越大,越有必要申請覆核。

五、申請覆核從哪些方面著手?

結合《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對於事故認定的具體要求和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具體內容的規定,可以確定申請覆核需重點關注以下問題:

(一)、交通事故認定書對於事故的基本事實的記載是否客觀全面,適用法律是否正確。實踐中,交通事故認定書對於事故基本事實記載錯誤,可以大致歸納為三個方面:人、車、路。

人的方面,常見的問題包括:駕駛員有無相應的駕駛資格、有無禁止駕駛的情況(如飲酒、吸毒等)等,乘車人員在上、下車過程中是否注意各方來車及行人、摩託車乘車人是否正確使用安全頭盔等;

車的方面,常見的問題包括,車輛安全性能是否合格、車輛的安全帶、燈光等設施是否能正常使用,是否被正常使用,車輛是否正確懸掛號牌等;

路的方面,常見的問題包括,是否遵守交通信號燈、交通標誌、交通標線的指示等;

提醒讀者,上述分類只是為當事人提供一個簡便的思路,並非科學嚴謹的分類方法。

如果交通事故認定書對於事故的基本事實記載錯誤或者適用法律方面存在錯誤,可以在覆核申請中對相關情況及證據予以說明。

(二)、道路交通事故責任劃分是否公正。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確定當事人的事故責任,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當事人認為交通事故認定書中對於各方的責任認定不公正,應當圍繞「各方行為對事故所起的作用及過錯嚴重程度」展開,具體而言可以考慮從下列方面分析:

1,對比各方行為所違反法律規定還是行政法規或地方性法規,違反道路通行的一般規定還是具體規定。例如:一方違反「右側通行」規定,另一方超速行駛,一般來講,違反道路通行一般規定「右側通行」的過錯比違反道路通行具體規定的「超速行駛」的過錯更嚴重;

2,對比各方注意義務的不同(機動車駕駛人比非機動車駕駛人應當盡到更高程度的注意義務);

3,違法行為與事故的發生是否有因果關係。例如,未戴安全頭盔的摩託車駕駛人在正常經過十字路口時,被闖紅燈的小轎車撞倒,造成雙方車損及摩託車駕駛人脛腓骨骨折的交通事故。本起事故中,摩託車駕駛人雖然存在未戴安全頭盔的違法行為,但是,該行為與事故的發生無因果關係,若以此認定摩託車駕駛人承擔事故主要責任或同等責任,未免有失公正;

4,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是否屬於免責情形,例如,非機動車不應佔用機動車道行駛,但是,在非機動車道被佔用無法在本車道內行駛的非機動車,可以在受阻的路段借用相鄰的機動車道行駛,如果有證據證明屬於該情形,則非機動車駕駛人不應因此而承擔事故責任。

需要提醒讀者的是,上述分析,只是為給讀者一個思路,實踐中不可機械套用。

另外,《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省級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具體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確定細則或者標準。」如果當地有相應的細則和標準,請讀者充分重視並仔細閱讀。充分了解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標準,對於「評價責任認定是否公正」、「對覆核結果進行預估」、「明確覆核的重點」、「提高覆核的成功率」,均有極大幫助。

(三)、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及認定程序是否合法。關於事故調查及認定程序是否合法,需要讀者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及《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等文件之規定,對辦案人員處理程序進行客觀評價,對於事故調查及認定程序中存在的違法行為,在能夠提供充分證據的前提下,覆核機關依法應當予以糾正。

來源:法務之家

原標題:《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咋辦?推翻「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法律指引來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能直接作為責任認定依據
    本案中二審法院之所以推翻一審法院的裁判認定,其主要依據是劉某妍的違章行為與曾某為的死亡之間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係。同時指出了司法實踐中將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行政責任認定等同於刑事責任認定的錯誤做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在司法實踐中,認定交通事故肇事方刑事責任依據通常是交警部門作出的事故責任認定。
  • 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重要性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交通事故認定書」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職權對「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等問題進行認定的文書。那麼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重要性是什麼,有什麼作用?網友諮詢: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重要性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 發生交通事故後,千萬不要忽略讓交警叔叔開具交通事故認定書
    一、交通事故認定書是什麼?交通事故認定書,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通過對交通事故現場勘察、技術分析和有關檢驗、鑑定結論,分析查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責任後所作的技術性結論,該結論不具有拘束力和執行力。
  • 道路事故認定書和道路交通事故證明之間,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
    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報告、鑑定意見製作的,載明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責任,對事故調查過程和結果,作出的總結評論性意見的一種法律文書。
  • 醉酒過馬路與機動車發生碰撞,交通事故責任如何劃分?
    以上在交通事故中是比較多人在意的兩個問題,每當生活中發生交通事故,交警都會很快趕到現場勘察和調查,然後依照交通法規對交通事故當事人有無違章行為、以及對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係,進行定性或者定量判斷,最後下達一個《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
  • 什麼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是公安機關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後,根據當事人的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之間的因果關係,以及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對當事人的交通事故責任加以認定的行為。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前提是基本事實清楚,基本證據充分。
  • 交通事故二次碰撞責任如何劃分 未必平均承擔
    交警部門並未出具交通事故認定書,但出具了同一案號的兩份關聯事故證明,屬於存在競合(累計)因果關係、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特殊情形,應作為一次事故處理,先由前後兩次碰撞平均承擔責任,再依據兩次碰撞階段中當事人的過錯程度承擔按份責任。案情張惠駕駛貨車在高速公路上,從後方撞上盧傳斌駕駛的貨車。
  • 交通事故致人受傷 要提前墊付醫藥費嗎?
    或許在常人的潛意識裡,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都是因為駕駛員酒後駕車、超速行駛、疲勞駕駛等,但事實上,目前絕大多數駕駛員都有一個較好的駕車習慣與守法意識,反而是部分騎電動車甚至摩託車的人駕駛習慣與守法意識特別差勁,特別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一旦發生交通事故,便非常容易出現人員受傷,駕駛員也會面臨賠付醫藥費的問題。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交通事故致人受傷後該咋辦?醫療費又該不該先行墊付?
  • 發生交通事故未結案對車主的影響是什麼,有哪些後果?
    如果發生交通事故,雙方當事人是需要及時處理的。需要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接警以後,是需要根據交通事故的現場情況,出具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公安機關是需要及時結案的。那麼發生交通事故未結案對車主的影響是什麼,有哪些後果?
  • 發生交通事故未結案對車主的影響是什麼?
    如果發生交通事故,雙方當事人是需要及時處理的。需要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接警以後,是需要根據交通事故的現場情況,出具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公安機關是需要及時結案的。那麼發生交通事故未結案對車主的影響是什麼,有哪些後果?
  • 交警部門應根據事實情況製作事故認定書
    我去找交警部門,交警部門遲遲不給下事故認定書,理由是我丈夫不清醒,沒法詢問,不能認定責任。可是,如果我丈夫不醒過來,交警部門就不下責任認定書,我們就無法要求肇事方賠償。請問,交警部門的做法是否正確?  答: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鑑定結論,及時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
  • 以案釋法|非碰撞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責任該如何劃分?
    一場雙方車輛未發生碰撞的交通事故,三輪車駕駛者劉某偉當場死亡,而輕型貨車司機似乎沒有意識到事故的發生且造成了嚴重的後果,隨即正常駕車離開,甚至中途再次返回事故現場附近停車卸貨。死者親屬與貨車司機對簿公堂,死者和貨車司機的責任該如何劃分?誰該來為這場交通事故買單?
  • 青海省格爾木法律援助中心對張某某交通事故提供法律援助案
    【案情簡介】2015年11月12日13時30分許,鐵某某駕駛「百事平安」牌三輪電動車沿格爾木八一路北側非機動車道由西向東行駛至新動力汽車修理廠門前路段,與由北向南行駛曹某駕駛的藏CAW4XX「福特」牌小型越野車發生側面碰撞,造成無號「百事平安」牌三輪電動車駕駛人鐵某某、乘車人張某某、趙某某受傷及雙方車輛部分機件損壞的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後肇事司機不願墊付醫藥費,怎麼辦?
    寫 信 人:永存信念寫信時間:2020-12-30 13:17:25信件回覆:您好,來信收悉,現就您反映的問題回復如下:《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八十四條規定, 當事人可以採取以下方式解決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一)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二)申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 發生交通事故如何讓保險公司墊付醫療費呢?律師來教你
    二、關於交強險墊付醫療費相關法律規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墊付搶救費用,並有權向致害人追償:(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醉酒的;(二)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的;(三)被保險人故意製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 交通事故醫藥費,肇事方無法定墊付義務?
    今天我們不考慮道德評價,僅從法律角度來進行分析探討「肇事者有沒有義務先行墊付醫藥費」。案例簡析慄子甜與朋友喝完酒後駕車回家,途中不慎撞傷陶子鮮,造成陶子鮮腿部、肋骨多處骨折,在醫院救治時,手術費需要3萬6千元,後續住院等費用預估3萬元。交警隊出具的責任認定書為慄子甜全責。慄子甜是來城務工的,收入並不高,沒有支付能力,好在其給車子買了商業險。
  • 交通事故哪些情況可協商處理
    在出現了交通事故的時候,肯定會先讓交警來做一個責任劃分,但是在有的時候,可能會雙方自己協商處理而不需要交警出面了。下面,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小編整理了相關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交通事故哪些情況可協商處理交通事故哪些情況可協商處理《交通法》第五章第七十條: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 發生交通事故後該按什麼程序處理
    發生交通事故,特別是有人受傷,當事人往往一時間六神無主,不知該如何處理。其實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就能順利完成事故善後處理。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並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
  • 因交通事故導致處女膜破裂,該不該賠償精神撫慰金?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2016年12月3日,劉某駕駛魯B00000轎車(該車在保險公司投保)行駛到縣城南門路段時,因避讓行人,不慎撞到李某(18歲,學生)駕駛的電動車,造成李某受傷和兩車損壞的交通事故。交警部門認定劉某負事故全責。事故發生後,李某被送到具中醫院治療,經檢查,醫院當日診斷李某全身多處挫裂傷、下體出血、處女膜破裂。
  • 徐州一轎車墜落「斷頭高架」 3 死 1 傷,交警認定為路外事故
    3 月 23 日,徐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事故處理大隊下發了事故認定書,認定此為一起路外事故。交警支隊事故處理大隊最終認定,徐州市金環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承擔本起事故的同等責任;死亡的駕駛員崔某和此前撞壞隔離墩的徐某某共同承擔本起事故的同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