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教授研發「中國版AlphaGo」 相當於業餘二段

2020-11-24 中國青年網

  2015年,在民間被稱為「中國版的AlphaGo」的「MyGo」軟體,在世界計算機圍棋錦標賽上對抗國際同類程序供圖/武坤

  原標題:「中國版AlphaGo」相當於業餘二段

  李世石又輸了,AlphaGo連勝三場。就在人們熱議人類是否要在圍棋領域完敗的時候,一些棋友卻開始想到武坤和他的「MyGo」,並將其稱為「中國版的AlphaGo」。而武坤自己卻表示,他的「MyGo」即便能在國內奪冠,但與AlphaGo對比,遠遠無法望其項背。

  武坤是中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教授,他的「MyGo」也是一款圍棋人工智慧。2015年11月,首屆美林谷杯世界計算機圍棋錦標賽在北京工體附近進行,在來自全世界的參賽隊中,「MyGo」只屬於第三梯隊,相當於圍棋業餘二段的水平,而錦標賽的冠軍也無非圍棋業餘五段水平。那時誰也沒想到,僅僅四個月後,他們全都被AlphaGo橫掃了。職業九段的李世石慘敗,而且還是三連敗。

  製作三個月研發用了三年

  在中南大學,武坤對於圍棋的熱愛,所有上過他課的學生都知道。武坤甚至專門開了一門課程,就叫「圍棋人工智慧」。

  他的「MyGo」誕生於2011年,製作過程只用了三個月,但研究過程卻是三年。2008年,武坤認識了職業八段圍棋選手王群,和王群的交流讓他發現,職業圍棋選手的思維和一般人有明顯的區別,而這種區別可以用軟體的形式表現出來,他說這就是製作「MyGo」最早的念頭。

  「二十歲不成為國手,則終身無望」,這是圍棋界的常識,學圍棋必須從小開始,但武坤直到上了大學才開始接觸圍棋。製作「MyGo」之前,武坤沒做出過任何軟體,而「MyGo」的前三年「全都在做理論基礎」。武坤告訴北青報記者:「比如最簡單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執黑先走,但是先走的是有優勢的,因此圍棋規則都會給執白棋的棋手一些優惠,即『貼目』,那麼這個『貼目』到底多少合適呢?圍棋發展幾千年了,一直都是憑感覺來定的。」武坤說,包括「貼目」在內的諸多圍棋要素,都需要進行數據化,這個過程最久也最艱難。

  跨過「理論基礎」這個坎,武坤和他的團隊就用了三年。

  全國冠軍也只是世界第三流

  2012年,武坤帶著「MyGo」的第一版參加了全國計算機博弈錦標賽,這是中國一個專門供計算機圍棋人工智慧比賽的平臺。據介紹,該比賽的主辦方包括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和中國棋院,比賽項目除了圍棋,還有象棋、六子棋等,是各種「中國版AlphaGo」的競技場。

  第一次參賽,武坤的「MyGo」只拿到了全國第三,2013年第二次參賽還是第三名。武坤和學生們做了數十次改進之後,2014年第三次參賽,「MyGo」終於獲得了全國冠軍,又在其後的2015年蟬聯冠軍,這時起,「MyGo」終於出名了。

  雖然現在有人把「MyGo」捧為中國版的AlphaGo,但武坤自己認為,橫掃了李世石的AlphaGo跟傳統意義上的圍棋人工智慧根本就不是同一種東西。

  2015年,新科中國冠軍的「MyGo」走上了國際賽場,在首屆美林谷杯世界計算機圍棋錦標賽上,「MyGo」八戰兩勝六負,在9支參賽隊伍中僅排名第七。武坤表示:「前三名的人工智慧算是第一梯隊,第四到第六名算是第二梯隊,而『MyGo』只能算第三梯隊,和前兩個梯隊之間的差距很明顯,很難下贏。」

  但這還不是跟AlphaGo的差距。AlphaGo雖然沒有參加2015年世界計算機圍棋錦標賽,但在這場賽事前一個月,AlphaGo已經「小試牛刀」了。AlphaGo在2015年10月與歐洲圍棋冠軍職業二段選手樊麾進行了五場對決,樊麾被無情碾壓,AlphaGo以5:0完勝。之後樊麾觀摩了2015年世界計算機圍棋錦標賽,他提出參賽的圍棋人工智慧水平和AlphaGo「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AlphaGo技術遠超同類程序

  在AlphaGo手裡三連敗,沮喪的並不只有李世石,還有武坤。「本以為我們的『MyGo』和世界最強的人工智慧只有業餘二段到業餘五段的差距,現在我們根本沒法估算跟AlphaGo的差距。」

  武坤解釋說,相比其他圍棋人工智慧,AlphaGo的程序算法非常先進。「現如今,圍棋人工智慧經歷了三代算法,第一代是窮舉算法,即嘗試把所有可能的下法都算出來,然後取必勝的一個。如果能夠窮舉,那麼人類註定無法戰勝人工智慧,因為所有的變化都在人工智慧的掌握之中了。這對於西洋棋還有可能,但對於圍棋來說就不現實。」武坤說,包括「MyGo」在內,2015年參賽的9支隊伍中8支都採用了第二代算法,這種算法利用高頻次的隨機抽樣、動態評估、規劃路徑,選擇勝率最高的走法,也就是說並不試圖窮盡所有的下法,而只是抽選一部分下法,然後選出勝率最高的那一種。這種算法大大提升了圍棋人工智慧的水平,使得其可以和業餘選手一較高低。但即使獲得了2015年全球錦標賽冠軍的韓國人工智慧「石子旋風」,在和職業七段圍棋選手連笑的對決中,先後在「人類讓四子」、「人類讓五子」的比賽中落敗,直到連笑為「石子旋風」「讓六子」,「石子旋風」才獲得一次險勝。

  而AlphaGo的算法就遠遠超越了之前的算法,利用人工智慧自我學習的能力獲得了飛躍。武坤說,其實類似AlphaGo這樣的人工智慧也曾經在2015年的錦標賽上出現過,即法國的GoLois,這款法國圍棋人工智慧可以模擬人腦神經元,具有主動識別、自適應等功能,在圖像處理方面也異常強大。然而由於技術還不成熟,在所有9款圍棋人工智慧中排名墊底。「當時我們大家就感覺到了這種模擬人腦思維的算法的巨大潛力,但是沒想到,類似的人工智慧來得這麼快,這麼猛。」

  儘管如此,武坤對於未來仍有信心。他打了個比方:就像電腦發明之後,很快誕生了各種更新型的電腦一樣。「之前大家都是在尋找方向,現在AlphaGo為我們開闢了一個了不起的方向。隨著大家對新算法的深入研究,相信會有大批類似AlphaGo的圍棋人工智慧出現,到那時中國也會有能做出超越世界超一流棋手的圍棋人工智慧,那才是真正的『中國版AlphaGo』。」文/本報記者屈暢

相關焦點

  • 臺版阿爾法狗敗於職業七段,水平等同業餘
    |臺版阿爾法狗敗於職業七段 水平等同業餘| 臺灣交通大學研發的人工智慧圍棋程序27日與臺灣棋院職業七段選手黑嘉嘉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表演賽,電腦程式因「棋風」上的弱點被對手抓住而在比賽中落敗。這款名為CGI的程序由臺灣交通大學吳毅成教授帶領多位學生共同研發。2015年的最初版本只相當於業餘三段水平,經過不斷改良,目前已經提升到業餘六至七段水平,最近在與臺灣新銳職業棋手的對局中取得了1勝1負的成績,被譽為「臺版AlphaGo(阿爾法圍棋)」。27日的表演賽由女棋手黑嘉嘉持白棋讓先,持黑棋的CGI雖然偶有失誤,但也屢有精彩表現,形勢一度十分膠著。
  • 中南大學教授金展鵬逝世,曾被譽為「中國霍金」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南大學教授金展鵬被譽為「中國霍金」。紅網時刻記者 潘錦 長沙報導巨星隕落,湘江嗚咽!12月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南大學教授金展鵬遺體告別儀式在長沙陽明山殯儀館舉行。脖子以下高位癱瘓,被譽為「中國霍金」,坐和躺是金展鵬教授僅有的兩種生活姿態,但只要有一個腦袋在,就要思考和創造。如果要問「怎樣的精神可以撐起一所大學」?在金展鵬身上,就可以找到答案。金展鵬是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中南大學教授金展鵬在長沙逝世,享年82歲,曾被譽為「中國霍金」
    來源 | 瀟湘晨報綜合新華網、中南大學報導這位脖子以下高位癱瘓的中南大學教授被譽為「中國霍金」若要問「怎樣的精神可以撐起一所大學」「中國霍金」,11月28日,中南大學官方微博發布訃告稱,金展鵬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1月27日18時15分在長沙逝世,享年82歲。
  • ...追憶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相圖與熱力學專家、中南大學教授金展鵬
    ——追憶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相圖與熱力學專家、中南大學教授金展鵬金展鵬院士 資料照片【追 思】11月27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相圖與熱力學專家、中南大學教授金展鵬,因病醫治無效,在長沙逝世,享年82歲。
  • 中南大學教授金展鵬在長沙逝世,享年82歲,脖子以下高位截癱,被譽為「中國霍金」
    本報訊 脖子以下高位癱瘓,中南大學教授金展鵬被譽為「中國霍金」,11月28日,中南大學官方微博發布訃告稱,金展鵬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1月27日18時15分在長沙逝世,享年82歲。此前,金展鵬教授雨中坐輪椅前往實驗室的畫面曾在中南學子的朋友圈刷屏。
  • 中南大學王梁炳教授團隊在光固氮研究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梁炳特聘教授通過精細調控光催化納米材料的電子結構實現室溫高效光固氮,在《ACS Energy Letters》、《Appl. Catal. B: Environ.該工作發表於國際著名期刊《ACS Energy Letters》,中南大學是第一單位,王梁炳特聘教授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張文華副教授是共同通訊作者。
  • 中國業餘圍棋十大「天王」
    中國業餘棋手最高段位是7段,獲得世界業餘圍棋錦標賽冠軍者則由日本棋院授予業餘8段,這在中國被視為榮譽稱號,不是技術等級,僅用於宣傳。只有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方可晉升為業餘7段:一、中國圍棋協會主辦的全國賽事;二、競賽規程中有明文晉升7段規定;三、榮獲冠軍者(少數亞軍)。
  • 中南大學的殺菌除病毒塗料開發獲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立項
    12月4日,湖南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2020年度湖南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立項名單,經申報推薦、形式審查、專家評審、現場考察、會議審議、立項公示等程序,決定2020年度湖南省重點研發計劃立項183項,「新型無機殺菌除病毒消甲醛光催化塗料開發」
  • 中南大學教授在湖南發現新礦物 命名「吳延之礦」
    中南大學教授在我省發現新礦物 命名「吳延之礦」,對銅礦區深部找礦具有重要指示意義 華聲在線11月14日訊 今日,記者從中南大學獲悉,該校地球科學與信息物理學院谷湘平教授等發現並申報的新礦物「吳延之礦,Wuyanzhiite」,經國際礦物學協會(IMA
  • 中南大學教授侯振挺:憑「侯氏定理」斬獲國際戴維遜獎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嶽霞 通訊員 王建湘 張夢秋榮譽檔案侯振挺,1936年3月出生於河南新密,數學家,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60年,侯振挺畢業於唐山鐵道學院(今西南交通大學)數理力學系,被分配到長沙鐵道學院(今中南大學鐵道校區)執教。
  • 中南大學趙富穩教授【綜述】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近日,國際頂尖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影響因子:25.245)發表了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特聘教授趙富穩與瑞典林雪平大學高峰教授合作
  • 中南大學商學院李大元教授獲批國家自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數字...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評審結果,中南大學商學院陳曉紅院士團隊李大元教授主持申報的「數字創新驅動的新企業創業模式研究」獲得立項資助。
  • ...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抄襲...
    1月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及其團隊以「網絡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項目」獲得空缺多年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2月2日,有網友發帖稱獲得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張堯學及其科研團隊的獲獎項目實為「遠程桌面項目」,且涉嫌抄襲國外IT工程師上傳的開原始碼。
  • 鐵路上,他們與「風」共舞——訪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金獎項目發明人、中南大學高速列車研究中心團隊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教授田紅旗及其帶領的中南大學高速列車研究中心團隊成員眼中,自然界中的風卻兼具挑戰與浪漫的成分。  作為軌道交通工程技術領域的專家,田紅旗是一位與惡劣大風打過「狠」交道的人。作為「鐵路大風監測預警系統及方法」專利研發團隊成員之一,中南大學教授許平在科研工作的閒暇之餘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不畏艱難的「逆行者」  「逆風而行,是我們開展軌道交通工程技術研究的態度,也是『鐵路大風監測預警系統及方法』專利得以面世的重要原因。」許平告訴記者。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喜提一等獎
    10月25日,中國林學會發布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譚曉風教授團隊項目《油茶產業現代化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喜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還獲得二等獎李賢軍教授團隊項目《實體木質材料高質高效低碳熱加工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獲得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彭湘蓮副教授團隊項目《山蒼子油的綠色高效提制及功能化產品的研究》獲得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中南大學24歲劉路成中國最年輕教授:有房有車有愛情
    那個「小年輕」  劉路的辦公室在中南大學老校區,書櫃爆滿,門也關不上,流瀉出幾本書。辦公室裡擺著一張床,單薄的床墊上卷著一床藍色的被子。矮柜上堆滿不搭調的物品:專業書、老乾媽辣醬、餐巾紙、剛拆封的口罩。
  • 中南大學王梁炳特聘教授在甲酸產氫催化劑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梁炳特聘教授通過精細調控Ti3C2TxMXenes材料表面氧覆蓋度實現高效甲酸產氫,國際權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了該研究成果,中南大學是第一通訊單位。氫能是公認的清潔能源,作為低碳和零碳能源正在脫穎而出。
  •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眼科團隊免費提供全飛秒雷射近視矯正手術
    紅網時刻7月16日訊(記者 鮑傑)為響應中國民族衛生協會發起的「全飛秒微笑中國行」活動,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作為中南地區著名三甲醫院,將舉辦長沙站「微笑摘鏡,視不可擋」公益活動。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眼科團隊將通過全飛秒雷射近視矯正手術幫我們推開世界的門,不再隔著鏡片看世界。7月18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眼科屈光手術室將進行全飛秒雷射近視矯正手術直播,旨在致敬對疫情防控付出努力、作出貢獻的醫務人員、警察、基層黨員、媒體記者、社工等最美逆行者。
  • 交叉學科建設的「中南法學院」模式 ——專訪中南大學法學院院長...
    此外,該院還聘請來自美國耶魯大學,德國明斯特大學、漢堡大學、科隆大學等高校外籍專家講授醫療衛生法、社會保障法、國際刑法等課程,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開展講座,並接收德國科隆大學中國法律文化系訪問學者,派出教師出國訪學、博士生公派留學等,以推動中外學術交流。
  • 中南大學「大學生年度人物」獲獎者出爐:共10人,都是超級學霸!
    她赴永州支教,探尋中國農村教育現狀;她組建調研團隊,走訪湖南、江西、四川等五個省份,主持國家級和校級項目各一項並順利結項,並獲得了升華杯二等獎。她積極投身工作,服務同學。她擔任班長、副班導、法學院生活部部長、中南大學英語俱樂部副主席、法學院本科生二支部副書記等,帶領班級活動獲得了中南大學先進班集體標兵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