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個月內接連發生空難,波音公司及其保險公司賠償給罹難者家屬的金額,會有一項決定因素令人毛骨悚然:死者在知道要面臨死亡時,恐懼時間的長短。
印度尼西亞獅子航空和衣索比亞航空的波音737 Max客機的空難,總共有346人喪生,賠償官司範圍很廣。
根據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採訪多位法律專家後報導指出,計算理賠金額的因素非常多,包含家屬的痛苦、失去至親、死者未來潛在工資等,估計上看10億美元。
另一項賠償指標是飛機墜毀前臨死乘客的恐懼時間(Victims' Minutes of Terror)!
初步調查顯示,飛機在墜毀前數分鐘即已陷入失控狀態,在飛行員徒勞地試圖操縱飛機時,所有的乘客和機組人員都在極其痛苦地迎接死亡。
法律專家同意,如果有證據顯示波音在空難前就知道飛機有瑕疵,賠償金會更高。波音的投資人已控告波音隱匿安全風險。
大部分的賠償官司都在芝加哥進行,波音的總公司設在芝加哥,而且當地的陪審團對原告很慷慨,去年一件醫療失當案件判賠5000萬美元,另一件兒童死亡案件判賠4500萬美元。
對波音來說,陪審團判給罹難者恐懼時間的賠償難以預測,伊利諾州法律允許這項賠償。
紐約一個上訴法院判決賠償一名起重機操作員家屬250萬美元,這名操作員從約60米高處墜亡,恐懼時間相當長。
失事的衣索比亞航空客機在起飛6分鐘後墜毀,獅航客機在起飛11分鐘後墜海。這兩件空難的初步調查都顯示,在飛機失控下墜後,駕駛員努力挽救數分鐘,飛機以時速600英裡(約965公裡)速度墜毀。
一些罹難者家屬的律師表示,這意味罹難者知道他們的命運。
不過諷刺的是,對波音而言,空難在印度尼西亞和衣索比亞發生可能是「很幸運」的事,如印度對每位死者家屬的索賠金額竟然只有9萬美元,然而對平均年收入只有3400美元的印度尼西亞人而言,這已經非常多了。
波音公司製造的737 MAX8型客機在半年內連續發生兩起空難,導致737 MAX系列遭各國政府禁飛。波音5月5日發表聲明坦承,公司工程師前年就已發現該機型警告系統有瑕疵,但直到去年10月印度尼西亞獅子航空墜機後,管理階層才首次知悉此事。
波音聲明表示,該公司工程師於2017年737 MAX系列交貨數個月後,就已發現其顯示軟體系統未正確符合「攻角不一致傳感器」(AOA Disagree alert)的警報要求,意味這個裝置傳感器警示燈不會亮,除非航空公司額外購買「攻角指示器」(AOA sensor)才會亮起。
「攻角不一致傳感器」是737 MAX系列的標準配備,該裝置藉由亮起警示燈,告知機師兩個攻角傳感器數據不一,功角是機翼方向與氣流的夾角,攻角角度為判斷飛機失速的關鍵。當時,波音內部審查後認定,這個警報系統沒完全運作也能安全飛行,不需立即改正這項瑕疵,並且將它們視為「選擇配備」,當時沒有告知航空業者及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直到去年10月印度尼西亞獅航空難後,FAA才得悉警示燈問題,但認定不需採取緊急行動。
事後,衣索比亞航空737 MAX型客機今年3月也發生同樣悲劇,機型遭全球禁飛後,波音才做挽救措施,將上述傳感器及指示器改為免費。
上述兩家航空公司都未選購指示器,都是因為傳感器故障,導致機頭向下俯衝,駕駛員無法重新掌控飛機,走上不歸路。
對此,FAA發言人回應,當時航管局專家判定,傳感器警示燈不亮屬於「低風險」,但波音如果能及時或提早與航空業者溝通,可能有助減少或消除可能的困惑。
代表獅航空難家屬發起訴訟的律師說,如果波音在獅航墜機後就已停飛737 MAX型客機,可能得以避免埃塞航空的悲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