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絕大多數「入坑」手衝咖啡的小夥伴,第一個接觸的濾杯就是V60了吧?當然很有可能第一個V60濾杯還應該是HARIO的,似乎每個人的進階之路都大同小異,當然我們也不得不生發一個思考,那就是為何V60用起來如此得心應手?它為何又叫V60?為何都說螺旋導流槽的V60很棒呢?今天我們就來深度聊聊這個將很多人都帶入坑的功勞款濾杯吧,哈哈。
這是我眾多咖啡器具中的一角,大大小小的濾杯都會有它獨特的風採,最近也開始特別著迷去研究不同形態的濾杯所產生的風味表現上的細微差異,其實當你真切的去細心體驗和不斷的嘗試,這當中因濾杯不同,而成就不同風味表現的咖啡,讓人還是覺得非常奇妙的體驗。
我們所使用的V60,之所以稱之為「V60」,是因為其V型角度是60°,也是目前我們所得到大眾口感中認知該角度可以突出咖啡本身的質感與風味。
整個錐體造型好似一個過濾器,因錐形的構造,粉層的分布屬於集中型,表面面積較小,粉層的厚度就會較厚,水流的穿過形成了「重力擠壓」,咖啡物質被向下傳遞,讓集中的分層會大部分一起吃到水,從而更多的釋放可溶性物質。
通常我們所見的V60濾杯的導流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肋骨都非常的明顯而突出,這也就意味著濾紙與杯壁之間會存在良好的空隙,空氣的流動性就會很好,水位下降的速度就會比較快。加上V60濾杯下方都配以大孔的孔洞,也促使這類型的濾杯要比扇形三孔濾杯快速很多。
那麼為何都說V60濾杯比較適合初學者呢?這當中又是怎樣的原因呢?剛才我們提到了,由於錐體的造型,使得整個咖啡粉層可以很快就全部吃到了水,所以V60濾杯在衝煮時不需要間斷性的多次給水,就可以讓咖啡粉層達到一種處於流水和給水的平衡狀態,如此就對操作者的控水能力要求降低,加上大孔的設計,使得水在粉層中存在浸泡的情況減少,整體是處於一種粉層全部統一萃取的狀態,而操作者只需要維護好這樣的平衡,直至達到設定的目標咖啡量就好了。
接下來再說到的就是關於導流槽在V60濾杯中的作用了,剛我們都一直在說錐體加大孔的濾杯設計,使得整體流速相較於扇形濾杯是比較快的,那麼就會存在一個擔心,那就是流速太快,會不會萃取不充分,使得部分咖啡粉並沒有萃取到或者萃取不足,致使最終風味表現單一。那麼如何可以適當的補足這一點擔心呢?導流槽的作用就在於此了。
螺旋狀的導流槽能讓水在下降的時候增加抽取力,水流順著導流槽的旋渦結構所產生的這種二次作用力,會讓咖啡粉釋放出更多可溶物質,從而也讓咖啡風味得以完整,一定程度上補足了萃取不足的可能性。
整體來看,V60濾杯對於操作者的實踐經驗要求不是特別的苛刻,但V60衝煮出的咖啡醇厚度會較弱一些,入口風味還不錯,但持續性就較弱,也缺乏層次感。但基本上可以獲得口感不錯的咖啡,至少過萃或者雜味的滲入情況比較少,成功概率較高啦。
V60,很多人的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