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用陶瓷濾杯衝煮的咖啡更甜?

2021-02-11 ShenCangBLUE

ShenCangBLUE

一個關於咖啡的公眾號

個人微信號:15900577630

想與你一起交流心得

       如果你和我一樣,有使用過不同材質濾杯衝煮咖啡的經歷,你會發現,在使用陶瓷濾杯衝煮出的咖啡對比其他材質濾杯會更甜。這究竟是玄學還是背後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比熱容。

比熱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用符號c表示,又稱比熱容量,簡稱比熱(specific heat),是指 Ig物質每升高l℃時,所需的熱能。(百度百科)

V60濾杯分別有陶瓷、玻璃、金屬以及樹脂材質,而陶瓷相比其他材質濾杯的比熱容更大。比熱容越大,吸熱或者散熱能力越強。

陶瓷的吸熱能力強和用陶瓷濾杯衝煮出的咖啡更甜,這兩者存在著什麼曖昧關係呢?我想通過一個實驗來解答這一謎題。

上圖左邊的是測試環境溫溼度的,中間的是溫度計,右邊的是v60-02號陶瓷濾杯,我將溫度探針伸進濾杯內(當時的濾杯溫度是24.8℃),並且準備實時探測接下來衝煮時的溫度變化。

這個是實驗時錄製的視頻截圖,衝煮參數是(咖啡豆ArichaG1 研磨度Ditting6 水溫92度 粉量12g 悶蒸30g/30s 注水至180g/1:24)。衝煮時每一秒的溫度變化我將它做成了坐標軸。

在上圖這張坐標圖中我看到了兩個非常重要的信息:悶蒸時的壺內溫度是92℃,但實際探針顯示的最高溫度是82℃;30秒後第二次注水時的最高溫度是89.9℃,整體的溫度比悶蒸時的溫度要高。

讓我們重溫一下咖啡衝煮系統的兩個知識點:咖啡是由酸到甜再到苦的萃取過程;溫度越高對於整體粉層的萃取效率越高。

上面這段文字看完,我相信應該有人已經理解了為什麼使用陶瓷濾杯衝煮的咖啡更甜了。原因在於第一段注水時,由於濾杯的溫度是24.8℃,並且陶瓷材質的吸熱能力強,導致92℃的水注入濾杯內失溫降低至82℃,整體的萃取效率大打折扣;而第二次注水由於濾杯的溫度已經上升,且注入了大量熱水,最高溫度上升至89.9℃,整體的萃取效率提高,但由於悶蒸時已經萃取出過多的酸性可溶解物質,所以在第二次注水更有效的萃取甜以及苦的可溶解物質。

      相信看完這一期,你們會更直觀的理解為什麼用陶瓷濾杯衝煮出的咖啡更甜了,這個知識點是SCA衝煮高級的上課內容之一,有想上課的同學可以私信我,我這邊(溫床咖啡工作室)是專門負責咖啡培訓以及供應咖啡店熟豆的。最後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如果針對偏酸的咖啡比如肯亞使用陶瓷濾杯衝煮會特別的有優勢。

相關焦點

  • 衝煮實驗室 | 濾杯結構真的對咖啡萃取率有影響嗎?
    那麼這些濾杯結構真的對萃取咖啡有像其介紹般神乎其神嗎?下面的篇幅,我們就這個問題來進行衝煮,看看是否這的會對咖啡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 設計實驗本次實驗選用兩個濾,分別是v60和Kono濾杯。採取相同的衝煮方案,相同的咖啡豆進行衝煮。衝煮後分別測定兩杯咖啡的濃度並計算萃取率,當然也要通過感官品嘗兩杯咖啡。
  • 知識拓展:盤點常見的手衝咖啡濾杯,從此在手衝圈兒裡不再迷糊
    文/咖啡小芝士知識拓展:盤點常見的手衝咖啡濾杯,從此在手衝圈兒裡不再迷糊隨著精品咖啡的興起,手衝咖啡越來越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各式各樣的手衝器具也大量湧入市場。很多剛入門的咖友們面對琳琅滿目的手衝器具不知道從何下手。你有這樣的困擾嗎?
  • ​咖啡衝煮實驗室 | 冰瞳濾杯有什麼獨特之處?
    ,不同款式的濾杯會得到不一樣體驗的咖啡。衝煮的咖啡選用前街咖啡的音樂家系列 巴哈。 在參數上,前街使用了15g咖啡粉,採用粉水比為1:15,研磨度為細研磨,0.85mm篩網通過率為80%,水溫使用91℃。
  • KONO濾杯的選擇 KONO濾杯萃取原理 KONO與V60濾杯衝煮曼特寧風味
    導讀相信入門手衝咖啡的小夥伴對於KONO濾杯一點都不陌生。那麼細心的小夥伴肯定發現,KONO濾杯裡面也分型號的,那不同型號的KONO濾杯對咖啡萃取有什麼區別呢,本期咖啡師養成記帶你探討這個問題。2015年,KONO出了90年紀念款,這款的肋骨比之前的更短了,後來根據這個紀念款發布了常規款KONOS since1925,型號為MDK-21。大家看到這裡是不是都被數字所蒙圈了,這裡前街給大家梳理下,目前市面上熱銷的KONO濾杯基本是名門(MEIMON)和since1925,這兩款濾杯最大的區別就在於since1925的肋骨比名門更短,底部的出水孔比名門更小。
  • 瓜地馬拉咖啡風味 不同器具衝煮瓜地馬拉花神咖啡口感和風味區別
    不同的衝煮方式,同一款咖啡都有不同的感覺,這次前街咖啡用【瓜地馬拉 安地卡 花神】,用4種器具衝煮,看看味道都有什麼樣的表現。前街咖啡v60衝煮瓜地馬拉花神咖啡衝煮風味:莓果酸、柑橘、輕微巧克力,層次感豐富,口感順滑。
  • 咖啡衝煮實驗室(一) | 手衝咖啡水流的大小對咖啡風味有什麼影響
    導讀小夥伴也許在探店的時候會看到咖啡師在衝煮咖啡時,有的非常豪邁地用大水流衝煮,有的則小心翼翼地用小水流衝煮。究竟水流的大小對咖啡風味的影響有多大呢,本期咖啡衝煮實驗室就來探究一下。小水流衝煮:30g水進行悶蒸30秒,以平均4g/s的注水速度中間向外繞圈再回歸中心,注水至125g斷水,待粉層下降至1/2處開始以相同的方法注水至225g斷水,待濾杯的咖啡液全部流進分享壺後移除濾杯
  • 手衝咖啡加糖了?怎麼這麼甜!NO!只是用對了咖啡豆和萃取方法
    改變的因素有四點:咖啡粉的研磨度、咖啡粉與水量的比例、衝煮咖啡時的水溫、衝煮咖啡時的強度。其中最常用的是:改變水溫與衝煮強度。1.提升衝煮水溫提升溫度的目的只有一個:加快咖啡溶解的速度。舉例:柏谷哲四六衝煮法(適用於製作熱手衝咖啡)「四六衝煮法」的創始人是2016年世界咖啡衝煮大賽的冠軍——日本選手柏谷哲。他將製作手衝咖啡的水量分為40%與60%。前40%的水量控制咖啡的酸度與甜度,剩餘的60%控制咖啡的風味與濃度。
  • 手衝單品咖啡四要素 咖啡入門者手衝單品咖啡豆推薦衝煮參數
    |衝煮粉水比例這是根據sca金杯萃取理論得出的手衝咖啡水粉比例萃取參數口味的區別【重口味】1:10~1:11即金杯準則的1:12.5~1:13.5【適中口味】1:12~1:13(即金杯準則的1:14.5~1:15.5)【小清新】1:14~1:16(即金杯準則的1:16.5~1:18.5)這也使前街為什麼一直推薦使用1
  • 法壓壺 法壓壺使用 法壓壺衝煮原理 咖啡入門濾杯 咖啡新手入門
    為了能喝到美味的咖啡,幾個世紀以來人們用了各式各樣的方式煮製咖啡,也發明出各式各樣的咖啡器具,從而達到製作快捷,口感乾淨的咖啡。這次前街要來說說一款十分方便,適合任何一個人操作的咖啡衝煮器具——法壓壺。
  • 咖啡器具 | 咖啡濾杯的不同材質詳解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之前前街咖啡公眾號有介紹咖啡濾杯
  • 知識點大全 · 手衝基本衝煮架構 — Kalita三孔扇形濾杯
    ,但如果要從這兩種器具中進行選擇,各位會覺得哪個對手衝咖啡而言才是最重要的呢?一般來說,都會覺得是濾杯……但實際上,對手衝咖啡來說,濾紙才是最重要的。早期的手衝咖啡,都是以法蘭絨為主要工具,後來因使用和保養不方便,漸漸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就是現在常見的濾紙。 濾布最大的特性就是其纖維會隨著水量膨脹和縮小,就如同可以調整的排氣開關一樣,然而濾紙就沒這樣的優勢,木製纖維的密度一旦定下就無法改變。
  • 薩爾瓦多咖啡衝煮 如何衝煮黑蜜處理薩爾瓦多萊穆斯莊園咖啡豆
    前街烘焙記錄&衝煮水溫建議為了突出這支豆子波旁品種的柔和果酸和黑蜜處理甜感明顯的特點,前街烘焙師採用了中淺程度烘焙這支豆子。衝煮中淺烘豆建議則為90-91℃,用高一些的水溫可以萃取出淺烘豆的芳香物質和酸質(花香和果酸),因為中淺烘豆的豆質較硬,提高水溫可以增加對咖啡粉的萃取效率,避免出現尖酸等令人不適的風味。
  • 手衝咖啡衝煮技巧 衝煮衣索比亞咖啡豆的粉水比例以及衝煮方式
    前街咖啡通過杯測不同阿爾西產區的咖啡豆,了解到該產區咖啡豆有個共同點:莓果果汁感以及李子的酸質,在此我們可以直到阿爾西產區的咖啡豆是酸質比較高的一款咖啡豆,所以衝煮的時候水溫不宜過高和過低去衝煮。前街咖啡這次拍賣的這支COE#22名的咖啡豆在官方給出的信息中顯示為鐵皮卡。衣索比亞最古老的原生品種,所有阿拉比卡皆衍生自鐵皮卡。
  • 印度產區咖啡豆手衝 衝煮印度風漬咖啡季風咖啡口感與風味描述
    一般衝煮咖啡前街咖啡建議的溫度在86-93℃之間。前街在衝煮深烘的豆子建議水溫要低一些,建議在86-88℃之間,因深烘的豆子豆質比較疏鬆,吸水效率高,容易萃取,如果水溫過高則容易出現苦澀焦味;衝煮淺烘豆建議則為90-93℃,用高一些的水溫可以萃取出淺烘豆的芳香物質和酸質(花香和果酸),因為淺烘豆的豆質較硬,提高水溫可以增加對咖啡粉的萃取效率,避免出現尖酸等令人不適的風味。
  • Rao Spin | 如何在使用V60萃取咖啡時旋轉濾杯,製作更好的手衝咖啡?
    還記得Scott Rao的Rao Spin V60衝煮手法嗎?在今天文章中,我們將討論為什麼在使用V60製作手衝咖啡的萃取過程中,旋轉V60濾杯會獲得更均勻萃取的背後物理原因。雖然旋轉是有幫助的,但重要的是不要過頭。
  • 蘇門答臘咖啡產區曼特寧和黃金曼特寧的區別 如何衝煮曼特寧咖啡
    前街咖啡黃金曼特寧咖啡豆烘焙建議衝煮分析日常衝煮的話我一般會用KONO濾杯因為它能帶出來的口感會更加圓潤醇厚味道表現會更加直接一點。所以豆子過了養豆時間我會選用KONO濾杯,因為這個濾杯的唯一的排氣部位就是在那四分之一的肋骨,當水位邁過肋骨部位,濾杯水量不斷上升,通過水的重量增加壓力,由於出口處相對小一點,可以延續咖啡顆粒與水接觸的時間長一點,隨著水流帶動這樣能更有效的帶出可溶性物質,一般能達到客人預想的高醇厚度效果。
  • 2020TBC衝煮總決賽11強衝煮方案全公開(一),喜歡請分享:)
    2、衝煮信息衝煮器具:snow peak雪峰濾杯(它不僅可以摺疊而且很方便攜帶。它的外形像一個四方漏鬥,四條較長的肋骨,使它的流速更快。金屬的材質讓它的導熱性更高,同時它也是我在咖啡館最長使用的器具。)
  • 中國雲南咖啡精品產區 雲南卡蒂姆小粒咖啡衝煮口感與風味特點
    、堅果、紅糖甜,以及柔和的果酸的特色風味。前街咖啡雲南小粒咖啡烘焙建議前街衝煮建議濾杯:水溫:90℃研磨度:20號標準篩網通過率80%水粉比例:1:15前街咖啡衝煮雲南小粒ka'f衝煮手法:30g水悶蒸,悶蒸時間為30s,第一段注水到125g斷水,垂直水流,小水流慢繞圈;第二段注水到225g,水流和繞圈速度稍微快一些,減少粉粒堵塞濾杯,導致過度萃取。
  • 為什麼蜜處理咖啡甜感高?如何衝煮蜜處理咖啡
    蜜處理的咖啡豆為何甜?Honey蜜處理介於日曬處理和水洗處理之間的生豆處理方式,蜜處理的甜感表現程度取決於果肉刮除機的設定,保留愈多果肉果膠,蜜處理的甜感越明顯。為什麼?咖啡果實由果皮、果肉、果膠、羊皮紙、銀皮、果核(咖啡豆)組成。
  • 印度咖啡產區 季風處理咖啡如何讓製作?風漬咖啡衝煮風味特點
    上文一直提到印度咖啡風味野性,前街也按捺不住探索這個神秘的咖啡風味,特意入手了獨一無二季風處理法的印度季風咖啡豆,也加風漬咖啡,然後進行烘焙,杯測,衝煮等一系列探索。>前街衝煮建議 烘焙程度較深的咖啡豆,為了凸顯咖啡的醇厚感,前街咖啡會選擇Kono濾杯來衝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