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CangBLUE
一個關於咖啡的公眾號
個人微信號:15900577630
想與你一起交流心得
如果你和我一樣,有使用過不同材質濾杯衝煮咖啡的經歷,你會發現,在使用陶瓷濾杯衝煮出的咖啡對比其他材質濾杯會更甜。這究竟是玄學還是背後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比熱容。
比熱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用符號c表示,又稱比熱容量,簡稱比熱(specific heat),是指 Ig物質每升高l℃時,所需的熱能。(百度百科)
V60濾杯分別有陶瓷、玻璃、金屬以及樹脂材質,而陶瓷相比其他材質濾杯的比熱容更大。比熱容越大,吸熱或者散熱能力越強。
陶瓷的吸熱能力強和用陶瓷濾杯衝煮出的咖啡更甜,這兩者存在著什麼曖昧關係呢?我想通過一個實驗來解答這一謎題。
上圖左邊的是測試環境溫溼度的,中間的是溫度計,右邊的是v60-02號陶瓷濾杯,我將溫度探針伸進濾杯內(當時的濾杯溫度是24.8℃),並且準備實時探測接下來衝煮時的溫度變化。
這個是實驗時錄製的視頻截圖,衝煮參數是(咖啡豆ArichaG1 研磨度Ditting6 水溫92度 粉量12g 悶蒸30g/30s 注水至180g/1:24)。衝煮時每一秒的溫度變化我將它做成了坐標軸。
在上圖這張坐標圖中我看到了兩個非常重要的信息:悶蒸時的壺內溫度是92℃,但實際探針顯示的最高溫度是82℃;30秒後第二次注水時的最高溫度是89.9℃,整體的溫度比悶蒸時的溫度要高。
讓我們重溫一下咖啡衝煮系統的兩個知識點:咖啡是由酸到甜再到苦的萃取過程;溫度越高對於整體粉層的萃取效率越高。
上面這段文字看完,我相信應該有人已經理解了為什麼使用陶瓷濾杯衝煮的咖啡更甜了。原因在於第一段注水時,由於濾杯的溫度是24.8℃,並且陶瓷材質的吸熱能力強,導致92℃的水注入濾杯內失溫降低至82℃,整體的萃取效率大打折扣;而第二次注水由於濾杯的溫度已經上升,且注入了大量熱水,最高溫度上升至89.9℃,整體的萃取效率提高,但由於悶蒸時已經萃取出過多的酸性可溶解物質,所以在第二次注水更有效的萃取甜以及苦的可溶解物質。
相信看完這一期,你們會更直觀的理解為什麼用陶瓷濾杯衝煮出的咖啡更甜了,這個知識點是SCA衝煮高級的上課內容之一,有想上課的同學可以私信我,我這邊(溫床咖啡工作室)是專門負責咖啡培訓以及供應咖啡店熟豆的。最後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如果針對偏酸的咖啡比如肯亞使用陶瓷濾杯衝煮會特別的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