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相信入門手衝咖啡的小夥伴對於KONO濾杯一點都不陌生。那麼細心的小夥伴肯定發現,KONO濾杯裡面也分型號的,那不同型號的KONO濾杯對咖啡萃取有什麼區別呢,本期咖啡師養成記帶你探討這個問題。
KONO濾杯型號區分
初代KONO濾杯於1973年由河野敏夫設計出來。初代採用了長肋骨設計,肋骨佔到濾杯身的一半,型號為MD-21。2010年,KONO對初代濾杯進行改良,於是出現了聞名咖啡圈的KONO MEIMON(KONO名門濾杯),型號為MDN-21,這款濾杯的肋骨比初代稍稍縮短,大約佔濾杯身的2/5。
2015年,KONO出了90年紀念款,這款的肋骨比之前的更短了,後來根據這個紀念款發布了常規款KONOS since1925,型號為MDK-21。
大家看到這裡是不是都被數字所蒙圈了,這裡前街給大家梳理下,目前市面上熱銷的KONO濾杯基本是名門(MEIMON)和since1925,這兩款濾杯最大的區別就在於since1925的肋骨比名門更短,底部的出水孔比名門更小。
KONO濾杯萃取原理
首先河野敏夫的設計,是濾紙首先不需要浸溼的情況下,利用肋骨排氣讓燜蒸達到更好的效果,接下來在之後的衝煮中,水位上升,可以讓濾紙緊貼杯壁產生一個密閉的偽真空區。
當向上的通道被水和濾紙密封之後,空氣只能從下方肋骨與濾紙的縫隙間排出,這時候濾杯中的水會與咖啡粉一起互相推擠,最後隨著空氣一起往下排出,形成虹吸效應。
因此KONO所生產的濾紙幾乎為酸醋漂白濾紙,很少出現原漿濾紙,這是為了可以免去衝洗濾紙這個過程。
MEIMON與since1925的實戰對比
本次我們用前街咖啡的黃金曼特寧進行衝煮對比,具體信息如下:
衝煮參數
衝煮結果
可以看出肋骨更短和下水孔更小的KONO since1925下水速度更緩慢,虹吸壓力作用也會提高,衝出來的咖啡濃鬱醇厚。所以針對深烘豆選擇since1925年款更能容易衝出濃鬱醇厚的滋味,這種會適合剛入門的小夥伴。而MEIMON雖然比since1925流速較快,但始終是KONO濾杯,與V60相比還是一個流速慢的濾杯,就像KONO官方所說,MEIMON更適合專用從業者或深度玩家使用,可玩性會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