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地心引力」
一起感覺「失重」

2021-01-15 大河網

  太空神片不是蓋的,卡梅隆不是吹的

  拋棄了好萊塢商業電影慣用的激烈衝突元素,以廣袤的太空為背景,用最簡單的故事情節講述了一個重生的故事,平平淡淡卻又扣人心弦。昨日,「大河電影口碑榜」的10位影迷在鄭州奧斯卡升龍國際影城觀看了當天公映的有著「年度太空神片」之稱的《地心引力》後,一致給予以上的評價。一向被觀眾吐槽的3D視效也成為該片的亮點,連詹姆斯·卡梅隆都對《地心引力》的3D技術褒獎有加,「《地心引力》令電影拍攝科技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在視效和3D科技方面也開創了先河,它完美地利用了CG和真人拍攝,毫無瑕疵」。該片最早是以威尼斯電影節開幕影片身份亮相,並迅速獲封「威尼斯史上最好的開幕片」,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更被預測「未來一年會拿獎拿到手軟」。

  3D:讓觀眾有代入感

  除了《阿凡達》、《雨果》、《皮娜》等經典3D電影,大多數3D電影給觀眾帶來的感覺是「悲劇」,但《地心引力》如果不採用3D的話,那真的就沒法看了。通過開篇一個順暢的長鏡頭,將太空行走、物體失重、衛星碎片撞擊等場景完美地呈現觀眾面前,帶領觀眾迅速從凡塵俗世拖入立體太空。

  「觀眾的代入感」是導演阿方索·卡隆努力達到的境界,他說:「3D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觀眾有代入感,所以我想要更真實,於是不斷改進,再搭配聲效、畫面,觀眾會感覺身在其中,就像真的在外太空經歷了一場冒險。」

  從觀影反應來看,導演的努力顯然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影迷「廣角炸魚」說:「這片子也只有在電影院看才有效果,試想一下,開頭接近10分鐘的冗長對話,如果沒有3D吸引觀眾欣賞離地球600公裡美好外太空的場景,那是多麼無聊的開頭,如果在20英寸的顯示器面前看《地心引力》,恐怕熬不過開頭就會沉沉睡去。」

  故事:簡單中蘊含著力量

  《地心引力》的故事很簡單,喬治·克魯尼和桑德拉·布洛克分別飾演了兩位太空人,在一次出艙執行任務時,遇到俄羅斯衛星碎片撞擊飛船,同伴喪生,兩個人在缺氧、失重和外界失去聯繫的狀況下,在外太空自救的故事。

  該片是「科教片」還是「科幻片」?這是影迷興趣點之一,影迷「張薇薇」認為「這是一部太空二人轉。加上屍體扮演者,全片露臉的演員不超過5個,如果抽離僅有的一點故事性,這就是一部太空科教片」。但就是這僅有的一點故事性讓影迷「牧野」感到興奮,「在這裡我們聽不到《變形金剛》裡金屬撞擊的噪聲,也沒有科幻戰爭電影中一貫的戰爭場景,所有的故事都在一片寂靜中發生,但正是寂靜中兩位主演的對話凸顯了美國電影的一貫主流價值觀,那就是對家庭和孩子的熱愛。」

  「重生」是《地心引力》的主題,桑德拉·布洛克遭遇衛星碎片撞擊,經歷一系列困難終於返回救生艙內,她脫去笨重的太空衣後,身體在空中飄浮,宛若一個胎兒在母親子宮的形狀,阿方索·卡隆將災難定義為「孕育」,當桑德拉·布洛克藉助「神舟」回到地球後,從水中遊到岸邊,一邊感受著地心引力的作用,小心翼翼地站立,並走向遠方,意為重生。

  此時片名就凸顯出其深刻含義來,影迷「justamovie」表示:「《地心引力》的英文名為『Gravity』,意為『重力』,一個簡單的物理詞彙,但正是它賦予了物體重量,讓人有存在感,它讓人腳踏實地,不再迷失。」

  專家挑刺

  衛星碎片撞擊飛船?    

  影片中,主角遭遇的災難是由衛星碎片撞擊飛船引起的。這樣的情節讓觀眾很疑惑。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主任張暘表示,現實中這種情況從未發生。「太空中有很多空間碎片。現在,大家都有針對空間碎片的防護措施,一旦監測到大型的碎片,會立即採取措施避讓。即使現在經常有衛星被碎片擊中,但還沒發生過接連被撞毀的事故。」

  

  飛船被毀,太空人「全屍」?

  電影中,衛星碎片將美國的宇宙飛船撞穿,一個鏡頭掃過,飛船內飄浮著好幾具完整的屍體。這個情節立即被觀眾吐槽:「導演學過物理嗎?這怎麼可能呢!」張暘也覺得這個情節不妥:「太空中沒有空氣,沒有壓力。而飛船內有空氣,有壓力,飛船裡面的人的體內也有與之相當的壓力。一旦飛船被擊破,人體立即暴露在沒有壓力的太空中,這樣他們體內的壓力會爆發,很可能讓人體支離破碎。」  沈梅

  大家來找中國符號!

  天宮一號華麗現身

  從外太空,到爬上俄國飛行器,再駕駛俄國飛行器,尋找中國的天宮一號空間站,最後成功登上中國神舟飛船,順利飛回地面,桑德拉·布洛克飾演的新手太空人共經歷了三次拯救,並最終完成了從等待救贖到自我救贖的轉變,中國強大的航天科技成果也由此成為影片劇情的關鍵。

  

  艙內生活用品    

  太空艙內出現的「中文字樣」的各種生活必需品也格外引人關注,比如「救生包」、「水壺」、「短波無線電接收」等字樣。

  

  桌球和彌勒佛

  除了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影片中還「閃現」了桌球、彌勒佛像等中國元素。阿方索·卡隆還透露,他還在飛船中放置了「回力」牌球鞋,可惜因為機位問題並未拍到,讓他十分遺憾。

相關焦點

  • 宏碁Aspire R7體驗外太空失重的《地心引力》
    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地心引力》一舉囊括了七項大獎,特別是最佳音響效果和最佳視覺效果兩個大獎,讓觀眾為之振臂高呼。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到外太空去親自體驗失重的感覺,但是,即便在陸地上也可以深度體驗《地心引力》——擁有宏碁Aspire R7筆記本。  宏碁Aspire R7筆記本中的國際空間站  還記得《地心引力》中的國際空間站嗎?
  • 「天宮」植入《地心引力》 4DX版暈眩失重感強烈
    桑德拉·布洛克的演技獲肯定    華龍網11月19日16時27分訊(娛樂頻道記者 李嫋)被譽為「年度神片」的好萊塢科幻大作《地心引力》今日登陸內地院線。今日下午,記者在UME影城解放碑店觀看了該片,4DX版的《地心引力》讓不少觀眾表示身臨其境般地感受了一場太空災難。
  • 如何不去太空,也能體驗失重感覺?
    太空人在太空失重的環境中自由的漂浮, 就像鳥兒一樣無拘無束,喝水吃飯都那麼奇特,真是讓人羨慕啊!可惜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太空人,飛入太空,更何況太空中也充滿了各種危險。如何不去太空也能體驗一把失重的感覺呢?
  • 零重力:他們曾在地球和太空中體驗失重感覺
    零重力:他們曾在地球和太空中體驗失重感覺
  • 科學之謎:太空站上的有趣實驗,讓果蠅也體驗下失重的感覺
    我們知道人在失重狀態下,心臟和大腦會發生變化,那麼果蠅在微重力影響下會有什麼感覺?為什麼是果蠅?因為人類大約75%的致病基因在果蠅中同樣存在,基於此醫學家們認為果蠅可以作為一個研究太空環境中的生物變化的模型。
  • Lone Echo 在VR遊戲中體驗太空失重的感覺
    VR遊戲Lone Echo不同於我們所熟知的遊戲類型,在這款遊戲當中你所扮演的角色是一個名為JACK的AI,生活在一個採礦工廠當中,位於太空當中,雖然也是挖礦,但是處於失重的環境,你的操作就變得與眾不同,這也是這遊戲當中最有意思的地方。
  • 《地心引力》:「神舟」成主角救命稻草
    失重、缺氧,還要獨自面對浩瀚太空中的孤獨和無助。我們或許一輩子都無法進入太空體驗到這些,電影卻可以幫我們實現。被稱為「年度神作」「特效難度堪比《阿凡達》」的好萊塢太空科幻片《地心引力》11月19日起以2D、3D、IMAX3D、中國巨幕全格式登陸內地各大院線。昨天,「燕都觀影團」50名網友在石家莊UME影城巨幕影廳觀看了這部影片。
  • 死海漂浮+太空艙失重+感官抽離,去體驗一場奇妙之旅!
    漂浮艙最早叫「感官隔離水箱」, 漂浮是一種利用複合礦物溶液和特殊環境,模擬溫暖、無重力、無幹擾的空間,用於人體修復和健康恢復的理療項目,通過給人創造無刺激環境,離開地心引力,在失重狀態肌肉神經舒展,進入內心,反觀內心,冥想。
  • 導演談《地心引力》:是關注人物內心世界的電影
    阿方索把太空紀錄片《哈勃望遠鏡》視為自己的「聖經」,正是這部影片啟發他拍攝了《地心引力》。創作這部新片時,他特意從太空人的視角來觀察宇宙,讓觀眾更加身臨其境。  視效 失重效果是亮點  《地心引力》得以呈現太空奇觀,跟影片逼真的視覺特效分不開。
  • "地心引力"提檔19日發IMAX特輯 導演將來華宣傳
    主打太空場面的《地心引力》在3D和IMAX銀幕上有出色的觀影體驗影片導演阿方索·卡隆與本片的太空人科學顧問一起揭秘了這部「影史最佳太空片」的誕生緣起和幕後故事。       《地心引力》是一部強調視覺和聽覺體驗的電影,影片講述了在地球空間站工作的資深太空人馬特(喬治·克魯尼 飾)和第一次執行航天任務的新手賴安博士(桑德拉·布洛克 飾)出艙作業時,衛星突然發生爆炸,突如其來的災難讓兩人陷入無以復加的絕望之境。
  • 神舟天宮成"地心引力"驚喜 91分鐘來把太空歷險
    阿方索把太空紀錄片《哈勃望遠鏡》視為自己的「聖經」,正是這部影片啟發他拍攝了《地心引力》。創作這部新片時,他特意從太空人的視角來觀察宇宙,讓觀眾更加身臨其境。   視效 失重效果是亮點   《地心引力》得以呈現太空奇觀,跟影片逼真的視覺特效分不開。
  • 電影院推出新玩法 體驗失重俯衝等真實飛行感受
    原標題:電影院推出新玩法 體驗失重俯衝等真實飛行感受 圖片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吳鏑 攝   中新網北京8月9日電 當電影院和遊樂園結合在一起會怎樣記者獲悉,北京將推出飛行影院,屆時觀眾在觀影時不僅可以體驗到急速拉升、失重、俯衝等真實飛行感受,配上15.1聲道音響及水霧、吹風、香霧等特效,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 <人工智慧><地心引力>合體版
    哈莉:《地心引力》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  哈莉在劇中飾演一名太空人,劇中也有許多她在宇宙中完成任務的「失重感」畫面。因此有很多人將《傳世》與《地心引力》作比較。對此,哈莉表示,《地心引力》的成功,給了劇組和作家們很多的鼓舞和動力。
  • 《地心引力》19日上映 拍攝幕後曝光(圖)
    「牛」點之1 重新學習太空物理定律  《地心引力》的故事絕大部分都發生在太空,地球上的鏡頭不過一兩分鐘。與其他太空題材電影不一樣,影片主人公很多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對付太空失重狀態,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要在失控旋轉中控制身體姿態,閃避高速致命的太空垃圾,以及在失重狀態中搭上救命的天宮一號等。
  • 放歌萬象:失重/Weightlessness
    今天菲菲看視頻時學到一個詞:失重。Today Fei Fei learned a word while watching a video: weightlessness. 我聽到她說失重後趕緊查字典。失重是物體向地心方向作加速運動或是遠離地球,使所受的地心引力減小而失去重量的現象。
  • 玩海上拖拽傘有失重嗎?失重感強嗎?厲害嗎?
    但是很多人覺得自己無法體驗海上拖傘,因為海上拖傘是在高空,在拖傘下降的過程中自然會有失重的感覺。有些人對這種感覺非常敏感,隨之而來的就會感覺心臟不舒服,因此,對海上拖傘只能是望傘興嘆。那麼海上拖傘的失重感很強嗎?究竟有多厲害?
  • 卡梅隆盛讚《地心引力》:我驚呆了被打倒了(圖)
    雖然海報的設計有些投機取巧,但卡梅隆對《地心引力》的喜愛,也是事實:「我驚呆了,被打倒了。我覺得這是迄今為止最好的太空電影。我是看著太空電影長大的,那是我的大愛。我曾是美國航空航天局顧問委員會的一員,並一直持續了3年時間。我很渴望去到外太空,現在我感覺自己的願望已經實現。」
  • 《地心引力》中國元素大揭秘 新劇照公布
    11月20日,被詹姆斯·卡梅隆誠意推薦的年度科幻3D神片《地心引力》即將以2D/3D/IMAX 3D/中國巨幕格式登陸內地院線。繼「全景」海報中天宮一號首露「真顏」之後,該片日前又曝光了一批新劇照,引人注目的中國元素全面浮出水面。
  • 《地心引力》將映 導演偷師IMAX哈勃望遠鏡
    《地心引力》是一部強調視覺和聽覺體驗的電影,影片講述了在地球空間站工作的資深太空人馬特(喬治-克魯尼 飾)和第一次執行航天任務的新手賴安博士(桑德拉-布洛克 飾)出艙作業時,衛星突然發生爆炸,突如其來的災難讓兩人陷入無以復加的絕望之境。導演卡隆希望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感受——坐在電影院裡,就能有漂浮在太空中的感覺。
  • 獨家評論《地心引力》:中國天宮一號拯救美國太空人
    《地心引力》中,導演一直保持有條不紊的節奏,絲毫沒有拖泥帶水,每一次轉折都具備邏輯性,總能在最絕望的時刻吊起觀眾的胃口。相對於敘事的簡潔,該片的視覺呈現卻非常複雜,開場是一段大約12分半的超長鏡頭,描繪的是宇宙失重狀態,隨著鏡頭的反覆旋轉,地球與太空的反覆變位,敘事層層推進,人物性格與人物關係也逐漸清晰,在近年的電影中甚是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