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不必再談之色變?鎳鎢磷表面處理工藝從源頭減少汙染 實現清潔...

2020-11-25 慧聰網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我們的生產線,電耗僅為46kWh/m2,與鍍硬鉻224kWh/m2相比,降低了79.46%。新鮮水耗為0.06t/m2,與清潔生產標準(新鮮水用量一級指標≤0.1t/m2)相比,降低40%,與普通鍍鉻工藝水耗0.5t/m2相比,降低88%;鎳綜合利用率98%,高於清潔生產一級標準(95%)。」在山東省環保廳日前組織召開的新型清潔鎳鎢磷(Ni-W-P)表面處理工藝技術參數優化及產業化示範鑑定會上,壽光金浴表面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曹新忠介紹說。

圖為壽光金浴表面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年產15萬m2的示範生產線 資料圖片

    據介紹,此項新技術是由山東大學和壽光金浴表面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歷時10年共同研發而成。那麼,這項電鍍技術能否有效解決當前電鍍汙染?是否值得全面推廣應用?

    電鍍行業最大挑戰在哪?

    三大工業汙染之一:每年排放約4億噸廢水、5萬噸固廢和3000萬立方米酸性氣體

    電鍍通過電化學原理,實現將一種金屬或金屬化合物鍍覆到新基體上。但由於目前技術局限性,所使用的原料金屬無法完全形成所需鍍層,其中有相當部分作為廢棄物,存在於廢水和汙泥中。還有小部分氣化成有害氣體,排放到大氣中。

    據統計,傳統電鍍行業每年排放約4億噸廢水、5萬噸固體廢棄物和3000萬立方米酸性氣體等汙染物。

    以傳統鍍鉻為例,其電鍍平均效率低於25%,75%以上的鉻酸酐分化成劇毒的Cr6+(六價鉻)和Cr3+(三價鉻),流失於廢水汙泥中,每年相當於有近6萬噸鉻酸酐白白浪費,並汙染環境。

    此外,電鍍汙泥是電鍍廢水處理後的「終態物」,產生量雖比廢水少得多,但由於廢水中的重金屬大多轉移到汙泥內,並會通過植物鏈進入到人體,損傷肝臟和神經系統,因此危害性更大,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單中的第十七類危險廢物。

    「人們『談電鍍行業色變』,就是因為電鍍重金屬的嚴重汙染性。目前已成為全球三大工業汙染之一。」鑑定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金鑑明強調。

    新技術能解決汙染難題嗎?

    採用惰性陽極消耗鍍液中主成分,無汙泥產生,從源頭上減少了電鍍行業的重金屬汙染

    「新型清潔鎳鎢磷(Ni-W-P)表面處理技術通過科學設置與控制電極反應,採用惰性陽極消耗鍍液中的主成分,使主成分消耗與補充達到動態平衡,最終殘餘的Na2SO4通過降溫結晶析出回用,因此,無電鍍汙泥產生,杜絕了源頭重金屬帶來的汙染。」來自山東大學技術研究團隊的邵倩倩工程師告訴記者。

    2010年,依託此技術,壽光金浴表面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建設了產能15萬m2/年的產業化示範生產線。

    曹新忠說,傳統鍍硬鉻不僅產生含鉻酸霧和廢水,硬度(800~900HV)也比一些陶瓷和金屬陶瓷材料低,且硬度還會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同時,鍍鉻層存在微裂紋,易造成鍍層表面出現鏽斑而剝落。新技術能有效替代傳統鍍硬鉻技術,提高材料耐磨、耐腐蝕性能,並延長了使用壽命。

    據介紹,目前,壽光金浴表面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電鍍產品已在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中原油田等地區廣泛使用。此外,石油抽油杆、抽油光杆等產品,還出口到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及中東地區,耐磨和耐腐蝕效果受到當地好評。同時,使用壽命可達24個月以上,比傳統類似產品提高了3倍。

    「為解決拋光產生的粉塵汙染,我們還在車間內安裝了高效率粉塵收集裝置,粉塵濃度可降低90%。部分收集的粉塵還用來處理酸洗廢液,實現循環利用。」曹新忠補充道。

    是否值得推廣應用?

    新技術集成創新了表面處理工藝流程,降低了生產成本,消除了行業源頭汙染物產生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金鑑明、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院士侯保榮、清華大學教授陳呂軍等7位專家學者組成的鑑定委員會經過鑑定認為,針對傳統鍍鉻工藝汙染嚴重、水耗能耗較高、物料利用率低、鍍鉻產品性能有待提高等問題,新技術集成創新了表面處理工藝流程,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還消除了行業環境汙染問題,具有顯著的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

    山東省環保廳副廳長謝鋒在會上表示,隨著新環保法的實施,以及山東省地方環境標準的不斷加嚴,如何在節能環保的同時做到提質增效,是電鍍技術創新需要邁過的一道坎。此項處理工藝技術在促進傳統電鍍產業升級改造、改善生態環境、節能減排、推進調結構轉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要加大推廣力度。

    據了解,鎳鎢磷(Ni-W-P)表面處理工藝技術研發後,當年就通過了山東省科技廳技術鑑定,被列為「山東省環境保護重點推薦技術」,編入《山東省清潔生產技術指南》。2012年,被工信部和科技部編入《國家鼓勵有害原料(產品)替代品目錄(2012年版)》。同時,還被環境保護部確定為環保先進技術示範、應用和推廣的項目。

責任編輯:鄭必佳

相關焦點

  • 新技術讓電鍍不必再談之色變?
    新鮮水耗為0.06t/m2,與清潔生產標準(新鮮水用量一級指標≤0.1t/m2)相比,降低40%,與普通鍍鉻工藝水耗0.5t/m2相比,降低88%;鎳綜合利用率98%,高於清潔生產一級標準(95%)。」在山東省環保廳日前組織召開的新型清潔鎳鎢磷(Ni-W-P)表面處理工藝技術參數優化及產業化示範鑑定會上,壽光金浴表面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曹新忠介紹說。
  • 模具電鍍鎳鎢合金工藝及解析
    許多模具(如壓鑄模)的表面必須進行電鍍,以提高其耐蝕性、耐磨性、抗氧化性及硬度等性能。傳統的鍍鉻技術儘管工藝成熟,質量比較穩定,但因為六價鉻是一種有毒的物質,嚴重汙染環境。因此,消除汙染,保護環境,清潔生產,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電鍍鎳鎢合金是提高模具質量、延長模具壽命、清潔生產的良好選擇。鎳、鎢金屬硬度高、耐磨性好,與熔融態基體粘附溫度高。
  • 工藝技術丨鎢合金電鍍工藝發展現狀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鎢合金電鍍工藝發展現狀     曹鵬(淄博張店區紫荊園15號2單元301,山東淄博255000)     摘要:介紹了鎢合金電鍍的發展歷程。說明了鐵鎳鎢、酸性鎳鎢磷、鎳鎢和鹼性鎳鎢磷這幾種電鍍工藝的典型配方及應用。按工藝步驟論述了一些常見故障並提出了處理措施。
  • 鋅合金電鍍中性鎳工藝的實踐
    慧聰表面處理網:由於鋅合金的電極電位較負,在鹼和酸溶液中能發生化學反應,尤其在滾鍍作業時,形狀複雜而密集,滾鍍鎳極易受鋅汙染,檸檬酸鹽鍍鎳克服了鋅合金鑄件滾鍍的難題。我們東威公司專注鋅合金電鍍,為此對中性鎳工藝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 PCB表面處理工藝特點及用途
    化學鍍鎳/浸金 化學鍍鎳/浸金工藝不像有機塗覆那樣簡單,化學鍍鎳/浸金好像給PCB穿上厚厚的盔甲;另外化學鍍鎳/浸金工藝也不像有機塗覆作為防鏽阻隔層,它能夠在PCB長期使用過程中有用並實現良好的電性能。因此,化學鍍鎳/浸金是在銅面上包裹一層厚厚的、電性良好的鎳金合金,這可以長期保護PCB;另外它也具有其它表面處理工藝所不具備的對環境的忍耐性。
  • 鋅上直接電鍍鎳新工藝
    慧聰表面處理網:鍍鋅作為一種廉價的金屬電鍍層具有較好的耐蝕性能,而電鍍工藝比較成熟,比較容易獲得較好的走位和填平性能,目前我國環境汙染比較嚴重,鋅電鍍完全可以拋棄劇毒的氰化物。如果能利用鋅電鍍層打底,充分利用鋅電鍍層的光亮性和填平性,以及鋅鍍層對各種材料前處理要求相對較簡單的特點,再在鋅上電鍍鎳層,這樣就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又能保證產品的質量。目前電鍍屆,鋅上鍍鎳一直是電鍍工作者夢想解決的難題!     鍍鎳溶液對鋅汙染一直很敏感,稍微有一點鋅離子存在,就易引起鍍鎳發黑。鋅含量達0.02g/L以上鍍層應力增大,脆性、並出現黑色條紋.甚至鍍層全面發黑。
  • 福建省電鍍行業汙染防治工作指南(試行)
    本指南由福建省生態環境廳解釋1總則為進一步加強電鍍行業汙染防治工作,按照「整治提升一批、搬遷入園一批、關停淘汰一批」的總體思路,優化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提升工藝裝備、汙染防治和清潔生產水平,推進重金屬汙染防控監管平臺建設,實現「產業園區化、入園標準化、工藝自動化、管網可視化」,減少重金屬汙染物排放,特制定本技術指南。
  • 鎳系電鍍廢水處理 如何實現最優化?
    如果含鎳廢水不加處理任意排放,不但會危害環境和人體健康,還會造成貴金屬資源的浪費。以下是關於鎳系電鍍廢水處理工藝優化的探討。1 中和沉澱法的優化研究鎳系電鍍廢水處理工藝,在這篇簡短的論文中,筆者首先介紹中和沉澱法的優化。
  • 膜技術在電鍍鎳漂洗水處理中的應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電鍍行業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並排放大量的含重金屬的廢水,這不僅嚴重汙染環境,還造成資源的浪費。如採用膜技術處理含重金屬廢水,不僅設備緊湊,操作簡單,而且能夠實現重金屬的回收和廢水的回用,這也符合清潔生產的原則,因而其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 替代傳統電鍍工藝的新技術材料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談及電鍍,業內外對電鍍產品光鮮亮麗的外觀給予稱讚的同時,共同關注的都是重金屬。業外的使用者,擔心鍍層中的重金屬影響身體健康;業內的生產者,則苦於含重金屬汙染物的電解液廢水難以處理達標,企業面臨限期整頓直至停產關張的命運。現實是談及重金屬即色變,卻沒有真正的好對策。
  • 現在流行的八大金屬表面處理工藝,最後一種才是
    2、實現除白色外任何顏色。 3、實現無鎳封孔,滿足歐、美等國家對無鎳的要求。 技術難點及改善關鍵點: 陽極氧化的良率水平關係到最終產品的成本,提升氧化良率的重點在於適合的氧化劑用量、適合的溫度及電流密度,這需要結構件廠商在生產過程中不斷探索,尋求突破。
  • 納米噴鍍——表面處理新技術
    納米噴鍍 開創表面處理新時代1.環境友好型工藝。不含氰化物,不含有害重金屬,不汙染環境,不損害人體健康,是一種環保、安全型塗裝工藝。2.節能增效型工藝。投資小,能耗低,成本低於電鍍的50%,相較於投資大、汙染大、能耗高的傳統電鍍工藝具有絕對的投資優勢。3.以噴代鍍型工藝。噴塗上鍍,工藝簡便。
  • 乾貨|電鍍廢水處理常見的7種工藝
    採用膜法技術處理電鍍廢水典型工藝如下:採用膜法技術為電鍍廢水處理提供完美解決方案,促進電鍍工業技術升級。其主要特點:(1)降低成本——水與貴重金屬循環利用,減少材料消耗(2)回收資源——貴重金屬回收利用(3)保護環境——廢水零排放或微排放電鍍生產過程中的高用水量以及排放出的重金屬對水環境的汙染,極大地制約了電鍍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傳統的電鍍廢水處理工藝成本過高,重金屬未經回收便排放到水體中,極易對生物造成危害。
  • 緊固件之表面處理工藝知多少?
    螺絲緊固件為了外觀能更漂亮美觀,會用很多方式進行螺絲緊固件的表面處理。螺絲緊固件很多處理方式極其不環保,汙染很大,所以近來年,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不鏽鋼材質製造螺絲。 今天我們就走馬觀花地說說目前螺絲緊固件行業常用到的幾種表面處理方式吧。
  • 電鍍工藝簡介
    5ASD電解6—8小時;每月應檢查陽極的鈦籃袋有無破損,破損者應及時更換;並檢查陽極鈦籃底部是否堆積有陽極泥,如有應及時清理乾淨;並用碳芯連續過濾6—8小時,同時低電流電解除雜;每半年左右具體根據槽液汙染狀況決定是否需要大處理(活性炭粉);每兩周要更換過濾泵的濾芯;]   ④ 大處理程序:A.取出陽極,將陽極倒出,清洗陽極表面陽極膜,然後放在包裝銅陽極的桶內,用微蝕劑粗化銅角表面至均勻粉紅色即可
  • 化學鍍低磷鎳一磷合金工藝的研究
    關鍵詞:低磷;化學鍍;磷含量;Ni一P合金    中圖分類號:TQ153.2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化學鍍鎳一磷合金是一種新型的表面處理技術,控制鍍層中的含磷量可以獲得諸多性能的鍍層。因此化學鍍鎳一磷合金廣泛應用在電子、計算機、航天航空、汽車、印刷、醫療器械等各個領域。
  • 電鍍鎳不合格品的處理
    摘要:為減少工件報廢率和經濟損失,介紹了一種退除銅及鋼鐵基體上電鍍鎳層的工藝。該工藝包括除油、退鉻(採用體積分數為 50%的鹽酸溶液)、退鎳(在 60 ~ 80 °C 下採用 80 ~100 g/L 退鎳粉 + 10 ~ 20 g/L H2SO4 溶液)和脫膜(採用質量濃度為 100 ~ 200 g/L 的氰化鈉溶液),適用於電鍍鎳不合格品的處理及含鎳鍍層工件的返修,具有退鎳速度快、對基體無過腐蝕的優點。
  • 淺析電鍍汙水處理中的化學鎳廢水與含冷脫劑廢水處理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電鍍行業在新時代的推動下,拓展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泛,傳統處理電鍍廢水的工藝,已無法再妥善處理現代電鍍產業所產生出來的工業廢水,為了保護中國電鍍行業能夠健康良性發展,保護周圍的生態自然環境,在中國政府相關部門的政策強調下,改革完善處理電鍍廢水的工程迫在眉睫,本篇論文對電鍍行業所產生出的化學鎳廢水及含冷脫劑廢水的處理方式進行探討,對後期電鍍行業在處理自身生產的廢水環節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 技術丨PCB電鍍鎳工藝介紹及缺陷對策
    鍍鎳層的孔隙率是比較高的,為了減少或防止針孔的產生,應當向鍍液中加入少量的潤溼劑,如十二烷基硫酸鈉、二乙基已基硫酸鈉、正辛基硫酸鈉等,它是一種陰離子型的表面活性物質,能吸附在陰極表面上,使電極與溶液間的界面張力降低,氫氣泡在電極上的潤溼接觸角減小,從而使氣泡容易離開電極表面,防止或減輕了鍍層針孔的產生。
  • 表面處理細節(電鍍)
    其他名稱  (銅下的鎳)  4、化學鍍鎳  白鏽24hr  這是一種通過在溶液中使用還原反應將電鍍金屬沉積在商品表面上的處理方法。  鎳和磷的合金電鍍,是類似的光潔度和鍍鎳,是因為它也牢固地附著於複雜的形狀,的細節,諸如鍍層厚度是均勻的袋形,特別是精密機械零件。   它也可以鍍在非金屬上,還可以評估許多功能,電氣和物理特性,並用於各種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