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曼哈頓計劃女科學家,為美製作殺傷性武器,後半生在中國養牛

2020-12-05 料史明者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杜甫《曲江二首》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大多數人都是被迫謀生的普通人,沒有那麼高的思想覺悟,只為富足的人生而奮鬥。但在這個世界上,始終會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看見了大時代下閃耀的信念,於是便捨棄掉現世的富足安穩,將自己奉獻於群體,他們的初心不在於謀取私利,保障生活,而在於信仰,用信仰去對抗冷酷,用奉獻去治癒暴行,用自己的力量去彌補曾經犯下的過錯。他們的思想智慧已經凌駕於一個時代,不得不承認,哪怕我們自己做不到這一點,看到這樣的人的故事時,還是會由衷的感動。

瓊·辛頓就是這樣一個人,回顧瓊·辛頓的這一生,她是當之無愧、坦蕩蕩的,做到了"不用浮名絆此身"。

1921年,瓊·辛頓出身在芝加哥的一個農場主家庭,她的父輩中不乏科學家、數學家,甚至還有教育家。家庭的富饒讓她從來沒有對衣食的憂慮,所以就有更多時間追求一個廣袤的精神世界,她小時候就萌發了一個當物理學家的夢想,為了實現夢想,她一路攻讀學業,在威斯康辛大學作為物理學碩士畢業後,她成為了物理學家費米的得力助手。與此同時,她加入到美國"曼哈頓計劃"之中。

"曼哈頓計劃"僅僅是一個代稱,實則為"美國陸軍部研製原子彈計劃",正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身為計劃中的當局者,瓊·辛頓顯然沒有意識到這個計劃有多麼殘酷。她為這個計劃付出了大量心血,直到1945年,蘑菇雲從日本廣島直竄而出,在雲空中好像一把通往天國的旋梯。

看起來很成功的一次發射,造成了日本共十五萬人的傷亡。但是,聽到日本人民傷亡慘重的消息,瓊·辛頓忽然意識到,她推進了這個計劃的實現,是她親自參與研發的武器,導致了那麼多人們的死亡。

意識到這一點,瓊·辛頓瞳孔一震。她突然明白過來,最初她是希望實現物理學家的夢想,而物理學需要人道主義,並不只是一昧的理性,而她現在正在踐行的事情,跟她的人生理念根本不合。

想明白這件事情以後,瓊·辛頓一連好幾天都意志消沉,不知該如何抉擇,雖然她現在事業發展非常好,如果繼續留在美國,諾貝爾獎指日可待,但她已經不想再為美國軍方工作。

也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瓊·辛頓對美國這個殺人不眨眼的帝國主義國家萌生退意時,她跟另一個國家之間的緣分也在悄然展開。那個國家就是中國,在不經意間,中國跟瓊·辛頓之間便結下了千絲萬縷的關係。

那時,瓊·辛頓的男友陽早作為聯合國畜牧專家,被派到中國延安支援生產建設工作,陽早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感受到一種神奇而熾熱的力量,他發現這個國家有著跟美國截然不同的政體和理念,這些都很新奇,也讓他覺得激動,他自己也成了這個嶄新國家逐步成長的見證人。

在跟瓊·辛頓信件聊天的過程中,陽早有好幾次勸說她來中國看看,感受一下這種理想主義的神奇,瓊·辛頓心動了,最終,1948年,她啟程來到中國,在這裡,她見證到了信仰的力量,這種信仰無關乎貧賤富貴,也無關乎官職高低,平民與士兵其樂融融,親如一家,互幫互助,並且為著同一個目標而奮鬥。

第二年,她與身在延安的陽早重逢,並且決定結婚,還有了一個中國名字"寒春"。

陽早是畜牧專家,他著重解決的也是延安的畜牧業生產問題,瓊·辛頓也跟著陽早一起,在荒涼的地方工作,研究畜種,尤其是奶牛。

他們養奶牛的方式可不是簡單的農村養殖,而是一種科學養殖、觀察研究的過程。在提高中國奶牛產量、奶牛規模的科研項目上,他們耗費了了許多精力,瓊·辛頓本來學的領域跟畜牧行業並不沾邊,按照常理來說跨界養奶牛跨得也太遠了,但瓊·辛頓偏偏為了心中那股熱愛,一條路走到黑,專門惡補關於畜牧業的知識,又以自己曾經的理科知識為基礎,製造幫助養奶牛的器械。

然而,在1953年,美國一本權威雜誌突然點名直指瓊·辛頓,說她成為了中國的間諜,當時美國也不知道千裡迢迢跑到中國來的瓊·辛頓到底在幹什麼,他們只覺得像瓊·辛頓這樣,本來就手握珍貴資料的物理學家,逃到中國不可能有別的原因。

其實,對於瓊·辛頓而言,此刻的她早已放棄了功名利祿,不會為了貪圖名利而出賣任何的機密,她一心只想過上至高無上的理想共產主義生活,對於兩個無私有大愛的人來說,中國這樣的環境對他們而言是如魚得水。

1974年,瓊·辛頓夫婦去美國考察奶牛機械,這本來是她曾經的家園,現在她卻只當是出國辦公事,對這片土地沒有絲毫留戀之情。

2004年秋天,瓊·辛頓成為第一個擁有中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的美國人,雖然她平生沒有為自己爭取過什麼榮耀,但這顯然是對她莫大的獎賞。

2010年,在中國這片土地走過六十二年春秋之後,瓊·辛頓在北京平靜的離世。

結語

瓊辛頓的這一生無疑是無憾的,她為解放全民的奮鬥事業奉獻了這一生,她不願看到人民慘重的傷亡,就離開了一個冷漠的國家,哪怕惹怒了祖國,被當成間諜,她依然虔誠的堅定自己的信仰。

前半生的她是美國核物理學家,後半生的她是中國奶牛學家,前半生的她研究原子彈,後半生的她研究放奶牛,可以說她身份的轉變,也是一種逐漸找尋信仰,對自己人生不斷治癒、救贖的過程。

參考資料

《曲江二首》

相關焦點

  • 這位美國造原子彈的傳奇女科學家在中國成養牛專業戶
    今天我們要介紹了這名女科學家就是一名被策反的叛徒,她的名字叫Joan Hinton,她的情況卻和那些為了自己利益背叛國家的叛徒不同。這名女科學家是美國人,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生活在條件優越的家庭裡。並且她本人也是十分具有天賦,大學時候她就對原子彈十分痴迷。她提出了很多新穎的論點,她的天賦和努力很快使她得到了美國武器研究部門的重視。
  • 她是著名科學家,參與曼哈頓計劃,27歲來到中國,放了一輩子牛
    美國就曾有這樣一個人,她本是著名科學家,曾參與曼哈頓計劃,卻為了自己的信仰,放棄了美國高薪優渥的條件,27歲時來到中國,放了一輩子牛。在費米的教導下,瓊辛頓更加深入透徹地了解到了物理學,並在費米的幫助下完成了幾篇關於原子的文章,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她的名氣也漸漸大了起來。瓊辛頓是一個和平愛好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她多次參與反對戰爭,呼籲和平的活動,並在美國政府的邀請下,參與了曼哈頓計劃,與全美優秀科學家一起研製原子彈。
  • 美國核物理女科學家,曾棄美國來中國,開始了奮鬥終生的養牛事業
    而在我國的發展歷史上,曾經有這樣一個美國女科學家的出現,她放棄了美國優渥的生活,放棄了自己曾經研究的核物理,心甘情願地來到中國開始鑽研「養牛事業」。那麼,這位女科學家究竟是誰?為什麼她最終會選擇來到中國養牛呢?
  • 美國女科學家參與「曼哈頓計劃」,研製出原子彈,後定居中國放牛
    美國陸軍部的原子彈計劃,也就是曼哈頓計劃,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除納粹德國外)最優秀的核科學家,動員了10萬多人參加這一工程。這項龐大的工程歷時三年,於1945年7月16日成功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並按計劃製造出兩顆實用的原子彈,投在了日本的廣島、長崎,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 美國著名的女核物理學家,來中國養牛放牧62年,83歲終於拿到綠卡
    瓊·辛頓,中文名寒春,1921年出生於芝加哥,是美國著名的女核物理學家,參與了美軍的「曼哈頓計劃」,也就是研製首顆原子彈計劃。1945年,美軍為了儘快結束戰爭,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瓊·辛頓被原子彈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威力深深震驚了,她開始反思與質疑自己核物理研究,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中。
  • 女科學家叛逃中國,給我國造出了原子彈,又在中國放牛為生
    >曾經在美國發生過一件令所有國家都出乎意料的事情,那就是曾經參與到美國曼哈頓計劃中的一名女科學家竟然來中國,幫助我們研究原子彈,她的名字叫瓊。白人家庭,從小到大的生活還是非常富裕的,他對物理學非常的感興趣,長大以後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恩裡克費米的得力助手,甚至還在第2次世界大戰中投入到了美國的曼哈頓計劃中。
  • 她是美國物理學家,卻到中國來餵牛,被美國說成是叛徒
    而這其中,就包括一位幫助美國研究原子彈的女性科學家,但奇怪的是,她有一天突然失蹤了,不知去了何方?今天小李子就來和大家聊聊關於這位消失了的女科學家的故事!當她意識到,自己為之付出的努力,居然被國家所利用。不但沒有給人類帶來幸福,反而讓世界陷入了核武的恐懼,她感到了強烈的自責。也正因如此,她想著離開武器的開發,轉而進行反核的運動之中。
  • 為抗衡中國 美軍出臺海軍版「曼哈頓計劃」
    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10月14日發表了題為《美國海軍「曼哈頓計劃」有了領導人》的文章。文章稱,美海軍最高軍官把建設強大的無縫隙網絡比作「宙斯盾」作戰系統及創建核動力海軍面臨的挑戰,委派一名前艦艇軍官改行的工程類軍官負責這項任務。美海軍認為這是與高科技對手作戰並取勝所必需的,比如中國。
  • 講武堂|《核武風雲》(二)神秘的曼哈頓工程
    在人類戰爭史上,新式武器的出現往往會推動軍事的發展,改變戰爭的形態。然而,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之前,還沒有一種武器能夠像原子彈那樣,對人類政治、軍事格局造成如此深遠的影響。而美國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工程」,也成為20世紀全球最神秘、影響最大的一項科學工程。
  • 揭秘曼哈頓計劃!
    20世紀40年代末,現代物理發展到新的階段,核裂變現象成為德、美、英的物理學家紛紛研究的對象。德國納粹為了尋找一種具有巨大威力並足以改變整個戰爭形勢的新型武器,從1939年起就開始秘密研製原子彈。1940年5月3日,德軍佔領了留坎。在這裡,他們控制了當時世界上唯一能提供大量重水的工廠。幾天之後,德軍又佔領了有著豐富鈾礦的比利時。
  • 首位拿到「中國綠卡」的美國人:造出了核彈,卻自願到中國養牛!
    然而,有一位美國科學家,卻放棄了本國的優厚待遇,來到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幹著養牛的工作,她就是首位拿到「中國綠卡」的美國人,中文名叫做寒春。 剛剛23歲時,她就受美國軍方邀請,參加了「曼哈頓計劃」,要知道「曼哈頓計劃」中的許多科學家是在物理學課本中才能見到的學術界大牛
  • 美將啟動「曼哈頓計劃2.0」,計劃內容曝光,或後悔拒絕中國技術
    五角大樓在1942年美國啟動了「曼哈頓絕密計劃然而,最近美國又將啟動「曼哈頓計劃2.0」版本,難道具備與核彈計劃一樣的權重,該計劃究竟有什麼內容?近日,據俄媒報導稱,五角大樓啟動了一項新的雄心勃勃的計劃,並表示將與對手獲得類似的優勢。美國海軍作戰行動負責人麥可·吉爾迪宣布,海軍將和空軍聯手建立一個能夠將各部隊互聯的全新網絡。
  • 國外女科學家,曼哈頓計劃參與者之一,叛逃來到中國後卻放起了牛
    ,他們和善好客,再加上農村山清水秀,隨處可見的都是勃勃生機,這樣的生活才能被稱之為嚮往的生活吧。,甚至拿到了威廉康辛大學的物理碩士學位,她也是曼哈頓計劃的參與者之一,可見她到底是有多優秀。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女性,在思想覺悟上也出奇的高,在大家都還沉浸在戰爭帶來的「痛快」時,她及時止損抽身離開了這場殘酷的鬥爭漩渦,瓊.辛頓通過哥哥的開導,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在1948年的時候,她來到漫漫黃沙的延安,見識到了熱情的延安人民,以及被人民高度擁護的共產黨。
  • 萬那杜新養牛計劃雄心勃勃
    「島國在聽養牛報告」說的就是萬那杜雄心勃勃的新養牛計劃。該國畜牧司說,萬那杜養牛業集中在埃羅芒阿島、埃法特島、埃皮島、馬勒庫拉島和桑託島。  雖然畜牧司長對實現這一目標持樂觀態度,但他也謹慎表示,由於包括土地糾紛在內的諸多因素,雄心勃勃的養牛計劃目標可能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實現。  司長證實了最近的一項報告,養牛場遠至南部的阿內蒂烏姆島和該國最大的島嶼桑託島的北部,牛犢數量「一直在下降」。
  • 美女科學家給美國造完原子彈,最後卻叛逃美國,到中國農村放牛?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願意留在美國,曾經有一個女科學家,從美國叛逃後跑到了中國,一直也沒有回去。這個從美國叛逃的女科學家,一生非常傳奇,她的前半生給美國製造了原子彈,後半生卻來中國放牛,這是怎麼回事呢?
  • 她雖然是美國的物理學家,但她還是中國綠卡第一人
    她是美國核物理學家、共產主義革命者、國際主義戰士,芝加哥大學核子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是曼哈頓計劃中少數的女科學家之一,在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武器試驗室做費米的助手。
  • 解密曼哈頓計劃:盤點在洛斯阿拉莫斯,真實生活情況
    在曼哈頓計劃期間,住在洛斯阿拉莫斯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當數千人努力打造一個絕密的原子彈時,美國軍方試圖讓保持整個城市都保持機密。所有的郵件都必須經過了篩選,並通過加州大學的一個假地址發送出去。安全小組警告居民們不要使用真名,並取消他們所有的雜誌訂閱。聯邦調查局甚至調查了圖書館長,懷疑她與共產黨人分享秘密。
  • 曼哈頓計劃啟動,或將影響你的生活!
    聽從這位物理學大師的建議,羅斯福於1941年啟動了這項計劃。時年,這項最高絕密任務被以「曼哈頓計劃」代稱。76年後,有盼投金融科技平臺也在低調的進行一項計劃,該計劃同樣命名為「曼哈頓計劃」。在網際網路科技大爆發的背景下有盼投目前也面臨著「法西斯」這樣強大的敵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 女科學家棄美回中國,研究成果令億萬人受益,她是誰?做了什麼?
    最近一些年,有很多人為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去了美國,從世界範圍來看,美國應該是技術最發達的國家。這麼多年以來,美國始終在技術領域,佔據主導地位,有時候美國的政府領導,甚至還會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對其他國家進行封鎖和限制。
  • 她是奠基「核裂變」理論的物理學家,卻拒絕了曼哈頓計劃
    她從普朗克和哈恩兩位物理學大家的助手開始,一步一步成為德國第一位物理學教授,首次引入了「核裂變」的概念,並在學術巔峰,拒絕參加將核能用於戰爭的曼哈頓計劃。「她從來沒有失去自己的個性和人性」,香港城市大學講座教授陳關榮撰文回顧了這位核物理學家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