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為什麼可以畫出頂級科學家都無法理解的湍流現象

2020-08-27 創意在行動

梵谷的作品,帶給我的感受就像火焰一樣燃燒。他的畫作的每一筆,都充滿了一種神秘的力度感。這種力度感,在我看來,是無與倫比的。

有研究表明,梵谷畫作中出現的很多的旋渦狀的結構與生活中的湍流是極其類似的,湍流指的是一種物理現象,根據資料顯示:湍流是流體的一種流動狀態。當流速很小時,流體分層流動,互不混合,稱為層流,也稱為穩流或片流;逐漸增加流速,流體的流線開始出現波浪狀的擺動,擺動的頻率及振幅隨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種流況稱為過渡流;當流速增加到很大時,流線不再清楚可辨,流場中有許多小漩渦,層流被破壞,相鄰流層間不但有滑動,還有混合。這時的流體作不規則運動,有垂直於流管軸線方向的分速度產生,這種運動稱為湍流,又稱為亂流、擾流或紊流。

替換高清大圖

龍捲風也是一種典型的湍流

對比完梵谷的作品和現實生活中湍流的狀態,不由得讓人感嘆梵谷先生或許對湍流有著深刻的理解。我們十分好奇是怎樣的精神世界,才能讓他的筆觸之間產生這些惟妙惟肖的獨特的漩渦,這種線條的力度感是如此的獨特強烈仿佛有如神助一般。

的確梵谷的一生是坎坷一生。他的生活讓他仿佛一直處在感情的漩渦之中這種旋渦讓他痛苦。無論是親情,愛情,還是友情方面都曾讓他內心消沉,感到十分的痛苦。在梵谷出生之前,他的父母還有過一個孩子,可是並沒有生下來,而是流產掉了,於是他的母親產生了一個奇怪的想法,那就是:她後來生下的孩子,無論如何也比不上那個先天夭折的孩子,他們視那個先天夭折的孩子為天使,而將一些負面的情緒傳達給了梵谷。讓梵谷感覺到,無論如何他的父母也不會像對待那個夭折的孩子那樣就去愛他。我們認為這也許是導致梵谷後天的嚴重的自卑心理的一個原因所在。梵谷從小到大是一個受人排擠的人,這或許是由於個性過於執著的原因,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梵谷曾經就職於一個教會,作為一個神職人員他堅持如同聖經裡說的那樣同窮苦之人同吃同住,並把自己的薪水發放給一些窮人們,如此聖徒一般的行為竟然引起了同行們的排擠,同行的神職人員認為梵谷如同聖徒一般的行為顯得其他的神職人員很不虔誠,終於有一天他被教堂開除了。一個純粹的梵谷就這樣被教會拋棄了,這時的梵谷或許認為自己被神拋棄了

早年,在友情方面,他曾經結識了當時的印象派畫家高更,並和高更租了一間房子住在一起,來討論印象派繪畫上面的一些問題。

高更自畫像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對於繪畫產生了分歧(實際上這是可以預見的),並經常頻繁的產生爭吵,終於有一天在一次歇斯底裡的爭吵過後,高更向一向自卑的梵谷表達了他對梵谷的繪畫前途完全不看好的觀點並離開了梵谷。這徹底摧毀了脆弱的梵谷的心理防線,他做出了出人意料的自殘的舉動,梵谷竟然把自己的耳朵割下來送給了一個風塵女。

割掉耳朵後的梵谷

自此之後,梵谷的精神,徹底崩潰了,周圍的人也都把他當作神經病對待,只有梵谷的弟弟依舊對梵谷不離不棄,並給予他經濟上的援助,弟弟為了能夠讓哥哥的病好的快些,請了一位私人醫生加歇來照顧梵谷。

加歇醫生

加歇是一個業餘的藝術家,對梵谷的作品十分推崇。但是,梵谷竟然喜歡上了小自己十幾歲的加歇醫生的女兒。加歇醫生因此與梵谷發生了爭吵並在言談之中說出了類似於梵谷是他弟弟拖累的話,梵谷的病情再度復發,接下來的幾天裡,梵谷死於槍傷。

梵谷在臨終之前一口咬定他是自殺,有一種理論認為如果是自殺,那麼梵谷的槍傷的傷口也不會那麼淺,有人曾經懷疑梵谷是被其他人射傷的,肇事者可能是平時經常請他吃飯喝酒的富家公子,但是梵谷在臨死之前堅持說自己是自殺,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在梵谷死後,支持他的弟弟陷入了悲傷之中,並在幾個月之後,死於精神病發作。他的兄弟,一直都很支持他的繪畫,一直把梵谷當作天才。凡高的弟弟原本可以和一家人過上富足的生活,卻為了資助梵谷讓一家人過著清貧的生活,他們真可謂是兄弟情深。

有人說,梵谷的弟弟,是梵谷的另一個自己。

梵谷本人

梵谷弟弟

下面讓我們看幾幅梵谷的畫作去感受一下這位繪畫奇才的靈魂世界:

梵谷的一生充滿坎坷,如同流星划過。你是怎麼看梵谷這個人的?請把你的看法,評論在下方。

相關焦點

  • 當梵谷的畫遇到中國古詩詞,真的是無法更美!
    原標題:當梵谷的畫遇到中國古詩詞,真的是無法更美!梵谷,荷蘭後印象派畫家,去世後才聲名鵲起的天才,可惜他的畫作並不容易被人懂,就像當年他在世時,也並不被這個世界所理解。然而經典總是經典,有國外藝術家就通過加設景深的方式,呈現出了梵谷作品的驚豔之處。甚至,我們可以看到梵谷畫作跟中國古詩詞的完美對接。當梵谷的畫遇到中國古詩詞,真的是無法更美!《滿天星鬥下的羅納河》▼
  • 星夜中的漩渦,是梵谷用眼睛計算出來的嗎?
    日常世界裡,紊流無處不在:它是大氣中的大多數天氣現象的成因,而在水中甚至人群中,也發揮著它獨有的作用。為了理解紊流的物理本質和數學結構,近現代許多代科學家都做出了極大的努力,但也為它的難度之大而撓頭不已。
  • 12 幅畫回顧梵谷的一生
    梵谷曾與高更是摯友,但後來二人從生活方式到藝術理念都產生了極大的分歧,水火不容。巨大的衝突使梵谷精神病發作,他想殺高更,但卻在錯亂中割下了自己耳垂的一部分。梵谷生前只售出過《在亞爾的紅葡萄園》這一幅油畫作品。他在死後 11 年才真正成名,這全靠弟弟提奧的妻子約翰娜·邦格的努力。邦格整理了梵谷的全部畫作和書信,並一生為梵谷的名譽奔走。
  • 難道梵谷的《星空》畫的是被二維化的太陽系?
    書中講:「星環」號飛出冥王星和卡戎構成的峽谷,把兩個暗冷的世界甩在後面,飛進浩渺的太空。這時,她們看到了二維太陽的全貌,木星的二維化已經基本完成,現在,除了天王星,太陽系的絕大部分都已經二維化。「天啊,星空!」AA失聲喊道。
  •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12幅畫讀懂梵谷的一生
    梵谷曾與高更是摯友,但後來二人從生活方式到藝術理念都產生了極大的分歧,水火不容。巨大的衝突使梵谷精神病發作,他想殺高更,但卻在錯亂中割下了自己耳垂的一部分。梵谷生前只售出過《在亞爾的紅葡萄園》這一幅油畫作品。他在死後 11 年才真正成名,這全靠弟弟提奧的妻子約翰娜·邦格的努力。邦格整理了梵谷的全部畫作和書信,並一生為梵谷的名譽奔走。
  • 梵谷傑作《橄欖樹》中驚現蚱蜢 或已「沉醉」畫中百年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戰濤】據法國「24小時」新聞臺11月9日援引法新社報導,近日,美國研究人員在堪薩斯城納爾遜-阿特金斯美術館珍藏的梵谷名畫《橄欖樹》中,發現了一隻融入顏料中的蚱蜢,並推斷它可能自畫家1889年創作時起就在畫中
  • 還以為梵谷又窮又瘋?那他怎麼會成為全球icon?|你知道的梵谷故事可能都是錯的
    而且他生前也並非像傳言那樣只賣出去過一幅畫,根據梵谷博物館的回答,雖然並無法知道確切的數字,至少多於兩幅,還不算和藝術家朋友間的一些交換畫作。可是,梵谷卻在這年自殺了。所以這是他生前不被認可的第二個原因:活得不夠長。但這也讓梵谷漸漸有了另一種名聲,並溢出了藝術圈外。
  • 你可以從梵谷學到三種互補色的技巧
    在梵谷的繪畫中,他非常大膽地使用了顏色。如果我們開始分析這件作品,我們可以看到他如何利用互補色和色輪的力量來提高同時對比的視覺效果。到處都是最不同的紅色和綠色的衝突和對比.......文森特梵谷,1888年阿爾勒的夜咖啡館。然而,這種視覺效果的震撼性質恰恰是 - 震撼。所以,如果你想創作一個更和諧的畫作,你仍然可以使用這些原則,但是在更加柔和的層面上。
  • 為什麼「湍流」是經典物理學最後的未解難題?
    但是這些都僅僅都是人類對於湍流的粗淺認識,因為科學家定義的湍流不僅僅是指流水,如大氣中的亂雲飛渡、熱電廠上空的滾滾濃煙、在動脈中流動著的血液等都是湍流。在500 多年前,達·文西就已經洞察到湍流的基本特徵,並形象地描繪出湍流的素描圖像。
  • TED科普:梵谷《星月夜》背後隱藏的數學理論
    用數理方法理解紊流相當困難,但是我們可以把它畫出來。在畫作《星月夜》裡,他用漩渦狀的筆觸畫出充滿捲雲和渦狀星星的夜空。梵谷和後期印象派畫家以另一種形式呈現光影,而前期畫家則是著重於刻畫動作,例如:陽光斑駁的水面在湛藍夜空中,加上乳白色波浪線條畫出搖曳的星光。The effect is caused by luminance,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in the colors on the canvas.
  • 怒放的生命:品讀梵谷的《鳶尾花》
    在梵谷的存世畫作中,《鳶尾花》幾乎家喻戶曉,受到世人的喜愛。然而,梵谷為什麼如此執著地描繪這些平凡的花朵?在這些美麗的畫作背後,梵谷又經歷了哪些不為人知的痛苦和抗爭呢?讓人驚訝的是,梵谷的每一朵鳶尾花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些美麗的花朵相互依偎而又形態各異。值得注意的是,花叢中一朵白色的鳶尾孑然而立,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一種憂傷和孤獨,這是否也是藝術家個人境遇的寫照呢?
  • 那些廣為人知的畫作 如何串起了梵谷的一生?
    他畫出了一系列富有激情的風景畫,隨後前往安特衛普,以便在美術學校完善他的技法。  他開始只為繪畫活著了,畫得越多,顏料花費就越多,也越要餓著肚子。就這樣,溫森特給自己的身體製造了一場災難。他的牙齒接連崩斷,掉了十來顆;一陣一陣咳嗽,嘔吐出來「一種灰不溜秋的物質」……診斷出感染梅毒後,畫家領悟到自己的生命正走向夭亡。他因此畫出《吸菸的骷髏》。
  • 一個常見物理現象,困擾科學家100多年,直到今天還是未解之謎
    可是,經典力學其實並沒有十全十美,仍然存在一個困擾科學家數百年的難題——「湍流」,這是一個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物理現象,但是這個現象已經困擾了科學家數百年,直到今天都沒有解決。湍流究竟是什麼?為什麼科學家對這個現象感到一籌莫展?
  • 用X射線給梵谷的畫拍個片,沒想到草叢下竟埋著人,引人遐想
    其實,X射線早已在藝術品分析中普遍運用了,像梵谷、倫勃朗、畢卡索這些頂級畫家的作品,也早就被X射線看了個透。梵谷梵谷生前命運悲慘,死後他的藝術才被人們認可,被稱為天才畫家。他有一幅作品《草叢》,畫於1887年,畫面上是茂盛的草和野花,看起來生機勃勃。
  • 十二幅畫回顧梵谷的一生
    梵谷曾與高更是摯友,但後來二人從生活方式到藝術理念都產生了極大的分歧,水火不容。巨大的衝突使梵谷精神病發作,他想殺高更,但卻在錯亂中割下了自己耳垂的一部分。梵谷生前只售出過《在亞爾的紅葡萄園》這一幅油畫作品。他在死後 11 年才真正成名,這全靠弟弟提奧的妻子約翰娜·邦格的努力。邦格整理了梵谷的全部畫作和書信,並一生為梵谷的名譽奔走。
  • 克隆技術很發達,為什麼無法克隆頂級科學家?
    頂級科學家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他們所做的成果甚至能影響人類的命運。比如:牛頓力學的提出,讓我們對宇宙有了更好的認識;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提出,讓我們知道時間和空間其實是一體的。為什麼不克隆科學家?拋開其他因素,我們先談一下克隆。雖然克隆技術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出現,而且還成功地克隆出了哺乳動物多莉羊,以及各種魚類海鮮。但是靈長類動物的克隆,卻是整個克隆技術裡面最難的一環。
  • 克隆技術很發達,為什麼無法克隆頂級科學家?
    頂級科學家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他們所做的成果甚至能影響人類的命運。比如:牛頓力學的提出,讓我們對宇宙有了更好地認識;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提出,讓我們知道時間和空間其實是一體的。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科學家將科學技術大幅提升,比如:瓦特改良蒸汽機,使得全球進入工業化時代;鄧稼先研製成功兩彈一星,大幅度提高我國國防實力。
  • 梵谷167歲生日畫丟了,人們迷戀他的色彩,執著追隨他的紅黃藍
    所以對我而言,他在任何時代,都是最偉大的藝術家。」在他短暫的37年人生中,共創作864張油畫,1037張素描,150張水彩畫。1890年3月,梵谷的畫《紅色葡萄園》在畫展中賣了400法郎,這也是梵谷一生中唯一賣出的作品。這位在世時作品難賣的畫家,在離世後畫作《向日葵》曾以420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沒有鬍鬚的梵谷》7150萬美元天價成交。
  • 科學百態:湍流是怎麼形成的?放電現象又怎麼回事?
    科學百態:湍流是怎麼形成的?放電現象又怎麼回事?小編帶大家認識一下。1、湍流之謎平緩流動的溪水倏然忽左忽右旋轉起來,漩渦一個套一個,井然有序,一個精巧別致的漩渦體系須臾形成,這就是湍流。湍流隨處可見,與人類生活緊密相關。
  • 文森特·梵谷:天才和瘋子介於一線之間,其實他只是個孤獨的人
    苦難的礦工觸動了他的悲憫之心,他傾儘自己的所有財產去幫助礦區裡的貧民,甚至將租的房子讓給了一個流浪漢,而自己搬到貧民窟裡居住,卻遭到當地傳教委員會的嫌棄,甚至將他踢出教會。經歷了二十幾年的輾轉,梵谷終於萌生了繪畫的念頭。1880年,梵谷住在礦工家裡,開始走上創作的道路,仿佛被命運選中一樣,在無法停止的繪畫過程裡找到前所未有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