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劉若鵬:製造中國的科技「隱身衣」

2020-11-22 人民政協網

11月25日,「第四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評選表彰大會」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開。 本報記者田福良攝

 

  劉若鵬:廣東省人大代表、深圳光啟創新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他是一名海外學成歸來的科學家,高層領導勉勵他成為「新時期的錢學森」。他是一名80後,一個富有激情的大男孩,談到激動處,他揮舞手臂,「在這個領域,誰敢說我們年輕?」他的企業是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到深圳考察的第一家企業。

 

  在美國留學期間,劉若鵬接觸、進入了一個最先進、最超前的領域———超材料。利用超材料,人們可以任意控制電磁波的傳播,可以從需求出發,人為實現材料設計的逆向控制。

 

  2009年,劉若鵬率領的團隊成功研製出基於超材料技術的「隱形衣」,可以有效引導微波「轉向」從而防止物體被發現。這一成果立即在全球範圍引起了轟動,美國《科學》雜誌在2010年將超材料評為過去十年人類最重大的十項科技突破之一。以劉若鵬為首的中國籍的5人團隊一時間引起廣泛關注。

 

  2009年,劉若鵬和他的小夥伴們選擇歸國創業。在密集考察了很多城市後,劉若鵬團隊決定在深圳創業。他們自籌了20萬元人民幣的啟動資金。「我們經常是到凌晨兩三點了,還在地下車庫裡滿頭大汗地開展研究。雖然當時環境艱苦、設備簡陋,但我們擁有核心技術,科研成果一點一點地被研發了出來。」劉若鵬回憶說。

 

  「做出成果之後,政府給了我們很多機會,我們因此也有了科研經費,可以購買一些設備、建立起專業實驗室。」有了人才、團隊、新的機制,再加上國家的支持,光啟駛入了跨越發展的快車道,並逐漸建立起了自己的科研平臺體系。這其中包括:科技部批准建設的超材料電磁調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發起成立了全國電磁超材料技術及製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並作為國家標準委員會在深圳的秘書處單位,著重於超材料技術及其相關的標準化建立;在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的批准下,設立深圳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分站,培養了大批相關行業領域博士後人才。

 

  截至今年6月,光啟申請核心專利已超過2600件,佔過去十年相關領域專利申請量的86%。科研之花,已經榮耀綻放。產業化方面,也有了不俗的成績。光啟的第一個臨近空間項目將落戶非洲的剛果(金),覆蓋該國234.5萬平方公裡的國土,為其提供網際網路、通信、廣播、資源的監控以及更好的現代化服務。最關鍵的是,飛行器因為距離地球是普通衛星的1/18,且能隨意控制方位,精準度和可控度大大提高,然而價格只有同樣功能衛星的1/10。

 

  對於光啟,資本層面的反應非常強烈。除了創業期風投機構的資本外,光啟科學借造紙企業英發國際上市之後,二級市場股價在3個月內從0.335港元飆升到6港元左右。

 

  劉若鵬是一個工作狂。雖然家就在深圳,他曾經一個月沒有回家,在接受記者採訪後,劉若鵬匆匆離去。他不是回家,而是直奔機場,開始了另一段旅程。

 

相關焦點

  • 設計隱身衣的80後「夢想家」
    每天,劉若鵬用來打開辦公室大門的,不是一把鑰匙,而是手機裡的一束光。在他的辦公環境裡,無線網絡通過燈光傳播信號。「沒有輻射,而且絕對安全,不會被盜號哦!」他一臉得意地笑著說。    國字臉,微胖,聲音洪亮。乍一看,劉若鵬就是個普通的80後小夥子。
  • ...隱身衣」 發明者、全國人大代表劉若鵬: 每一次顛覆性創新都...
    25歲率領團隊成功研製出「隱身衣」,這一成果論文發表在權威雜誌《科學》上,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27歲獲杜克大學博 士學位,回國創建光啟科學,團隊推出的載人版「旅行者」號、個人飛行噴射包等空間技術創新產品……正在商業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 美國又失一員「大將」,中國天才研製出隱身衣回國,隱身不再是夢
    引言隱身這是只有在我國古代神話故事中,才會出現的技能,相信大家對隱身也有著不一般的情結,隱身是每個人都幻想過的夢想,我們國家有一個天才,就讓大家隱身的夢想成真,中國有一個天才在去美國深造後,研製出隱身衣,但是就在他回國時卻受到百般阻撓,但是在我們國家的幫助下
  • 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劉若鵬:隱身衣下的創新與夢想
    隱身衣、「鋼鐵俠」飛行器、空間技術平臺「雲端」號、光子……這些在科幻小說裡常見的詞彙,現實中都與一個歸國留學創業人員聯繫起來——劉若鵬(上圖,新華社發),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   2009年,美國杜克大學以劉若鵬為核心的「光啟」團隊「隱身衣」的設計與製備成果刊登在美國《科學》雜誌上。
  • 中國小夥子研製出隱身衣,成果引起轟動,歸國時被他國百般阻撓
    然而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隱身已經成為可以實現的事實。中國有一位小夥子就曾經研製出了隱身衣,成果轟動世界,美國得知後千方百計阻撓他回國。    這位小夥子叫劉若鵬。他是陝西人,大學畢業後便赴美國深造。三年之後,他和自己的團隊完成了一項十分重要的研究成果,那就是打造出了一件隱身衣。當然這件隱身衣並非穿上之後就消失,而是可以引導微波轉向,從而在對方的儀器探測中達到隱身的效果。研究結果一經披露後,在世界範圍內都引起了轟動。可以想像這項成果如果應用於軍事偵察領域,將大有可為。
  • 【向祖國報到】科技人才劉若鵬學成回國 曾成功研製「隱形衣」
    央廣網北京6月1日消息(央廣記者 潘毅)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科技人才劉若鵬學成回國,他曾成功研製「隱形衣」,可以引導微波「轉向」,防止物體被發現。16-6-01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從事著最新學科「超材料」研究的年輕人劉若鵬,在他二十多歲、在美國讀博時就曾利用超材料研製了「隱身衣」,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上,引起廣泛關注。
  • 中國小夥研製出隱身衣,世界各國為之眼紅,美國更是嫉妒的發狂
    中國小夥研製出隱身衣,世界各國為之眼紅,美國更是嫉妒的發狂 能夠擁有一件可以隱身的衣服,是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因為在別人看不見我們的情況下,可以做到很多事情,但這些隱身衣顯然不可能出現在現實生活中,可中國卻有一位小夥研製出了一件隱身衣,世界各國為之眼紅,美國更是嫉妒的發狂
  • 浙大隱身衣引驚嘆 揭秘其隱身原理【組圖】
    浙大隱身衣引驚嘆 揭秘其隱身原理【組圖】 浙大隱身衣引美專家驚嘆揭秘隱身衣的「隱身術」  由中美聯合研製的「隱身衣」並不像皮皮魯與魯西西里面的隱身藥水一樣,喝了就可以讓人便透明。這種隱身衣就如同一條浴巾,由數以千計的類似人造玻璃纖維的「超材料」組成,這些材料可以「抓住」微波並改變其方向。
  • 從隱身衣實驗到超材料「超人」
    發表「隱身衣」論文引轟動七年時間,從白手起家,到擁有三家上市平臺,在不少人看來,劉若鵬的「路子」有點「野」,完全無法模仿。劉若鵬的求學之路可謂一馬平川,他從深圳中學畢業後考入浙江大學。進入大學後,他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競爭激烈的混合班。所謂混合班,就是學校尖子生的集合。這並不是一個穩定建制的班,一旦某一次考試成績落後,就會被「末位淘汰」出局。
  • 【致敬改革開放40年40人】劉若鵬:當民企進軍國防軍工
    他是光啟集團創始人、總裁劉若鵬,採訪發生在2018年11月7日下午,他剛剛在上海參加完團隊技術研討會的劉若鵬來不及喘息,便馬不停蹄地趕到第十二屆珠海航展。他稱,希望每個駐足展臺的人,都能從這裡看到中國國防的實力與民間科研力量的活力,看到中國最新一代武器隱身解決方案和產品。
  • 龍生股份正式更名光啟技術 光啟超材料「隱身衣」注入上市公司
    可以預見,未來5-10年,是中國由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軍事強國轉型的關鍵時期,也是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從蓄勢待發到群體迸發的關鍵時期,作為源頭的新材料產業大有可為。在新材料產業中,超材料的前景尤為引人關注。超材料是通過在材料關鍵物理尺度上的結構有序設計,突破某些表觀自然規律的限制,獲得超出自然界原有普通物理特性的超常材料的技術。
  • 中國研究團隊研製出「隱身衣」(圖)
    10月31日,浙江大學陳紅勝教授研究團隊工作人員演示一件「隱身日前,我國科學家運用這一原理,研製出能夠在可見光波段將生物隱形的隱身器件。  「我們在可見光中實驗實現了物體的隱身,而且無需使用精密設計的納米電磁材料。」浙江大學國際電磁科學院陳紅勝教授領銜的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國際團隊合作,使用玻璃,製造出了能夠在水中隱形的六邊形柱狀隱身器件和能夠在空氣中隱形的多邊形隱身器件,並用兩種隱身器件使金魚和貓成功隱形。
  • 年終特刊·新青年|劉若鵬:用超材料改變世界
    在創始人劉若鵬的帶領下,光啟將超材料技術率先應用在了中國最重要、最先進的裝備上,同時,劉若鵬組建了橫跨港股、A股、澳洲三地資本市場的「光啟系」。期間,光啟科學(00439.hk)股價一度在半年內飆漲21倍,龍生股份(002625.sz)漲停交易日多達30個。
  • 納米織造隱身衣(圖)
    美國的材料學家關於超材料的發現和中國物理學家的反隱形材料研究,讓隱形不再遙不可及。  皇帝的新裝被孩子的一句真話戳穿了:「他沒穿衣服!」這事如果發生在今天,也許會有人懷疑他是否穿的是隱身衣。傳說中的隱身衣總是這樣被使用:齊格弗裡德靠它騙過凡人不可戰勝的女武神,而希臘英雄帕修斯則披著它躲過目光如炬的女妖斬殺了美杜莎。
  • 中篇小說《隱身衣》等全票獲獎
    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出爐中篇小說《隱身衣》等全票獲獎在實名投票評選中,格非的中篇小說《隱身衣》以全票獲獎。此外,作家馬曉麗、徐則臣、劉亮程,詩人大解、海男、閻安,評論家魯樞元、孟繁華等的作品都以全票獲獎。
  • 真- 黑科技:紅外隱身衣亮相中國航展
    中國航展參展商介紹,戰爭中,一般會用紅外熱像儀尋找狙擊手,穿上這種隱身衣,狙擊手就很難被發現了。從視頻中可以看到,紅外隱身衣直觀地展示了超材料技術的隱身功能。該技術可用於關鍵目標的紅外偽裝,在不影響超材料雷達吸波性能的前提下,實現紅外偽裝與寬頻雷達隱身的兼容,控制目標的紅外輻射特性與背景一致,從而使其在紅外熱像儀上無法辨識。
  • 微信大爺穿隱身衣隱身,量子隱身衣,究竟是謠言還是確有其事?
    導讀:微信大爺穿隱身衣隱身,量子隱身衣,究竟是謠言還是確有其事?前不久,微信上傳出一段視頻,一位老人拿著一塊自稱有隱身功能的布,當布擋住老人身體時,老人確實消失了。這項技術由超隱形生物科技公司研究發明。但該公司拒絕提供實際樣品的應用效果,只在官方網站上發布了幾張電腦合成的圖片。雖然從圖片上來看,這種面料的效果十分驚人,但也不能說明量子隱身衣就真實存在了。其實如果隱身衣能夠發明出來,那它的用處是非常大的。在以前,我們利用環境來為我們打掩護,其實也就用到了這樣的原理。
  • 浙大教授研製出六邊形柱狀「隱身衣」(圖)
    10月31日,浙江大學陳紅勝教授研究團隊工作人員演示一件「隱身」裝置的效果。當一支鉛筆被放入該裝置中時,鉛筆的中間部位「不見了」,但該部位的背景圖案仍然可見。  原標題:「隱身」裝置  製造出能實現完美隱形的「隱身衣」,是科學家、工程師及科技愛好者夢寐以求的事。浙江大學陳紅勝教授等帶領的研究團隊,正在從事電磁波「隱身衣」機理及實驗研究。電磁波(包括光波)照射到物體時,會在物體上發生散射;散射的電磁波被接收後,就表明那裡存在物體。
  • 想要一件隱身衣沒問題 3D列印將成新材料製造利器
    負折射讓隱身不再是科幻  想像一根稻草插在一杯水裡,在正常折射率條件下,你觀察到的水下面的稻草會彎曲,如果這杯水具有負折射的特性,你看到的稻草就會消失不見,這一原理是製作隱身衣的基礎。辛皓說:「理論上說,能夠認為設計任何折射率的材料,當人穿上能夠彎曲他們周圍光的衣服後,身體的一部分自然就隱形了。」
  • 光啟劉若鵬:底層創新將重構科技產業鏈
    本屆大會延續 「 創新引領未來 」 主題 ,在「新格局下的產業鏈創新鏈重塑」的論壇上,光啟集團董事長劉若鵬指出,在新的形勢下,科技領域正在發生一個重大轉變,中國在國際產業鏈分工裡面,越來越多的承擔了跟以前不一樣的角色——從原來的集成、組裝,到現在尤為重視從源頭創新構建起來的科技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