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幾何原本》看科學的傳承

2021-01-17 好玩的數學


作者 | 劉瑞祥


我讀《幾何原本》的一個大的感受就是,科學是一項前僕後繼的事業。這一感受是如此之深,甚至超過了我對其邏輯體系的感受。


事實上,只要稍微涉獵一點有關《原本》的科技史讀物,比如讀一讀該書現代版本的前言、後記,我們就能體會到這一點。比如,據說早在歐幾裡得之前,泰勒斯就證明了「直徑二等分圓」這一命題,並且泰勒斯還是幾何證明的先驅,再有就是畢達哥拉斯學派對勾股定理(畢達哥拉斯定理)和「不可公度量」的發現,歐多克斯則研究了比例論並對「比例」重新定義。比例論就是因為「萬物皆數(自然數)」的破產而產生的,正是因為「不可公度量」的發現,才使得希臘人原以為嚴謹的證明變得有漏洞了,因此產生了在新的比例定義和比例論基礎上的證明。而正多面體顯然和柏拉圖有關。如此等等。


不僅如此,《原本》還對後世學者產生了深遠影響。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是因研究平行公設而誕生的「非歐幾何」。但這並不是因研究幾何基礎而產生的唯一成果。比如學者帕施等人,已經試圖完善幾何學的基礎了。今天的數學家可以任意定義邏輯上無矛盾的體系,從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數學分支。希爾伯特第三問題則是針對極限法解決體積問題的,而在西方這種方法始於《原本》,高斯曾經思考過這一問題,最終是希爾伯特的學生德拜給出了結論。


再以尺規作圖為例,《原本》第四卷的命題十六「作正十五邊形」顯然已經涉及到二元一次不定方程,即求滿足方程5x+3y=1的整數。而尺規作圖的判定性原則雖然已經由高斯等人解決,但還有其它方面的發展,比如進一步限定作圖工具——單規乃至鏽規、單尺乃至短尺等等。在正多面體方面,因為歐幾裡得原來的作法比較複雜,後世不斷進行改進,中國清代學者梅文鼎用正方體簡潔利索地作出正十二面體和正二十面體,可以稱得上傑作。


除了以上所說以外,阿波羅尼奧斯研究圓錐曲線、阿基米德研究圓周率,以及後世學者對「黃金分割」、勾股定理的研究,都和《原本》有密切的關係。而機器證明則可以說是從《原本》停下的地方出發的。《原本》還深深影響了牛頓、愛因斯坦,他們構建理論體系的方式,是和《原本》類似的。


《幾何原本》

作者:歐幾裡得

譯者:張卜天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幾何原本》張卜天全新譯本。

相關焦點

  • 歐幾裡得與《幾何原本》(上篇)
    而阿基米德之所以出現在對歐幾裡得生活年代的界定中,乃是因為他在《論球和圓柱》一書中提到過《幾何原本》,但這只能說明《幾何原本》成書於《論球和圓柱》之前,並不足以在歐幾裡得的生活年代與阿基米德的出生年份之間建立確切關係。
  • 幾何原本是中國古代科學智慧的結晶,被希臘假冒
    國計學國計學國計民生的系統科學本文核心內容已於期刊發表,尊重版權,轉引請注摘要:徐光啟所翻譯的《幾何原本》的核心內容才是中國本土原著的數學著作,而克拉維烏斯的《原本》(下稱「克版」)以及其它西方版本的克拉維烏斯,著有《五卷本《克拉維烏斯「數學」著作全集》,其被其弟子利瑪竇介紹到中國來的著作有《幾何原本》《渾蓋通憲圖說》《乾坤體義》《同文算指》等書,據說其也是「格雷戈裡歷」的提出者。《幾何原本》的著者歐幾裡得(Euclid),大約生活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當時希臘科學發展處於鼎盛時期,代表埃及、希臘數學成就最高水平的就是《幾何原本》。
  • 重新認識《幾何原本》,致那些年白學的幾何(完整版)
    熟悉是因為我們從初中(可能現在小學就有了)就在開始學幾何;陌生是因為很多人雖然學了那麼多年幾何,但是並不知道幾何到底是什麼。他們沒有讀過《幾何原本》,也不知道以《幾何原本》為代表的幾何學範式在科學裡有多重要,這樣就錯失了幾何的精髓。
  • 歐幾裡得和他的《幾何原本》
    如果要從人類科學發展史中選一部開山鼻祖的巔峰巨作,非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莫屬。
  • 透過徐光啟譯著《幾何原本》看中國人的思維模式
    不思進取的守勢,就會恪守中庸之道,自然注重情感的分寸,而輕視邏輯推理;自戀難免自大,自大自然排外,於是與世界科學文明的互動停滯。但自大生發的自信也能同化入侵者,當然了,華夏的地大物博的容量也起著至關重要的稀釋作用。這就是為什麼中華古文明是維一沒有間斷並延續至今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因近代的脫節而致使倍受強盜小國蹂躪的原因。單就思維模式上講我們真的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 張卜天《幾何原本》譯後記
    他的主要著作《幾何原本》(Στοιχε?α,Elements)[一譯《原本》]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著作之一,對數學、自然科學乃至一切人類文化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從1482年第一個印刷版本問世一直到19世紀末,《幾何原本》一直是主要的數學(尤其是幾何學)教科書,印刷了一千多個版本,數量僅次於《聖經》,「歐幾裡得」也幾乎成為「幾何學」的同義詞。
  • 被譽為數學家的《聖經》,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究竟有多珍貴?
    文/夏小憂談到數學這門學科,很多人都會叫苦不迭,尤其是其中之一的分支——幾何,對空間想像能力匱乏的人而言,學起來那叫一個費勁,加上這個定理,那個公式的一堆,如果沒有吃透其中的奧妙,即使死記硬背住了,實際解題時還是免不了兩眼一抹黑、看啥啥不會的囧樣。
  • 《幾何原本》歷600餘年完整傳入中國
    利瑪竇之所以這樣做,他說,是想教給瞿太素一些真正的科學知識。為了方便學習,利瑪竇讓瞿太素將《幾何原本》第一卷用漢語寫了下來——包括其中的註解。正是這一行動無意間促成了我國最早的關於歐幾裡德《幾何原本》的漢譯。瞿太素的這個翻譯據說在當時反應極好,引來了一片讚揚之聲。
  • 傳奇教材《幾何原本》誕生真相大揭秘!致那些年白學的幾何……
    本集漫畫由數學好物贊助繪製數學是知識的工具,而我讓工具更美編者按為了紀念「幾何學之父」歐幾裡得在數學上的巨大貢獻,許多學術名詞都以他的名字命名,例如歐幾裡得幾何、歐幾裡得空間……《幾何原本》也是西方除《聖經》外翻版和研究最廣的著作,自印刷術發明以來,已經出現
  • 《幾何原本》--幾何學裡的聖經
    西方國家的人民相對於中國人民,邏輯思維要嚴謹很多,這是因為《幾何原本》在歐洲文化裡的邏輯能力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幾何原本》僅僅靠著五個公理,就創造了無比燦爛的幾何學,這方法更成了建立任何知識體系的典範。通俗的說,《幾何原本》先定義23個什麼點、線、面、角等概念,然後給出五個公理。
  • 古希臘數學大家歐幾裡德的《幾何原本》,被稱為是千古奇書!
    歐幾裡德是位古希臘幾何學家,憑著一本《幾何原本》而流芳千古。雖然像拿破倉、亞歷山大和馬丁·路德這樣的人物,其有生之年的名氣要比歐幾裡德顯赫得多,但是,從歷史的視角來看,歐幾裡德應該比他們要流傳久遠。關於歐幾裡德的生平,我們幾乎一無所知。
  • 覺得2300 歲的《幾何原本》太無趣?這本書會讓你愛上它
    時至今日,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在公元前 300 年寫就的《幾何原本》,仍然是最有影響力的教科書之一。作為現代數學之源,《幾何原本》的重要性並不在於它所提出的一系列意義重大的公式、定理,而是它建立了嚴密的邏輯,進而演變成了一種藉助數學去理解世界的思想體系。
  • 數學名著《幾何原本》告訴我們愛情3法則:包容、互補、門當戶對
    歐幾裡得是古希臘最負盛名、最有影響的數學家之一,被認為是系統應用公理化方法的第一人,他的《幾何原本》著作對幾何學、數學以及科學的發展都有很大影響。現有的初、高中數學課本中的很多公式定理都是來自這本書,可以說是鼻祖型著作。
  • 豆瓣評分9.3的歐幾裡得《幾何原本》精美全新譯本,你值得珍藏
    也許你並未閱讀過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一書,但你的思想必定受其影響。毫無疑問,現如今任何知識體系都在借鑑歐幾裡得的公理化思想,即使初高中數學、物理課本也有歐幾裡得的影子。簡單的說,《幾何原本》的書寫結構清晰明了,它是由定義、5個不證自明的公理、5個不證自明的公設來嚴格證明一系列由易到難的命題。其中高階命題除了用定義、公理和公設之外,還可以把已經證明了的低階命題當結論使用。全新譯本的《幾何原本》有何特色呢?
  • 四年級的神獸教我《幾何原本》
    神獸看我一臉懵圈的樣子,拿出地球儀和一張紙。他在紙上畫了一個三角形,然後放在地球儀的球面上。發現放在球面上的三角是不在一個平面上的。神獸指著三角形說:「這兩個角已經不在這個平面上了。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度是在平面的條件下才能成立。
  • 幾何原本:平面幾何基礎
    平面幾何是立體幾何的基礎三、五條公理1.等於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 贈書 除了微分幾何 黎曼幾何 代數幾何 還學什麼幾何?
    歐幾裡得的出現,寫就《幾何原本》,也是古希臘數學的集大成之作。羅素曾經這樣形容讀《原本》後的感想:「宛如初戀,我從沒想到世上有如此甘美的事物。」理解《原本》價值的人,都經歷過類似的心路歷程:突然意識到自己憑藉著思考,就能在變化複雜的現實世界中,推論出確定的知識,中間沒有任何遲疑、曖昧、模稜兩可的餘地。這就是《原本》的魔力。
  • 我如何用TeX「復活」兩千多年前的《幾何原本》?
    大數據文摘出品作者:欒紅葉、李可、錢天培2300多年前,被稱為「幾何之父」的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結合了前人思想,加上自己在幾何方面的研究,最終創造出不朽之作《幾何原本》。而隨著現代工具的發展,一位來自俄國的數學愛好者通過TeX重新編排了《幾何原本》,在這份被」復活「的作品中,你不僅能看到彩色圖片,甚至可以看到有趣的動畫,讓這本古老的教科書瞬間靈動了起來。一起來看看這位俄國小哥創作的心路歷程。
  • 閒聊黎曼幾何
    古希臘大數學家歐幾裡德所的《幾何原本》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著名、流傳最廣的數學著作了。《幾何原本》系統地總結了古代勞動人民和學者們在實踐和思考中獲得的幾何知識,並把人們公認的一些事實列成定義和公理,建立了從公理、定義出發,來論證命題得到定理的幾何學論證方法。《幾何原本》是歐式幾何的奠基之作。早期的幾何學是人們關於長度、角度、面積和體積的經驗總結,它來源於人們對所生活的空間結構的認識。
  • 古希臘數學家幾何之父-歐幾裡得:科學上沒有專供國王行走的捷徑
    「科學上沒有專供國王行走的捷徑」,簡單的一句話告訴我們,要想學好數學,沒有捷徑,唯有踏踏實實的學習。歐幾裡得其人其事說來很多人可能不太相信,我們現在所學的大部分的幾何知識都是來源於2200多年前的歐幾裡得的專注《幾何原本》,歐幾裡得是把幾何學系統化,條理化,科學化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