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黎曼幾何

2021-01-19 數學控制Club

       古希臘大數學家歐幾裡德所的《幾何原本》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著名、流傳
最廣的數學著作了。《幾何原本》系統地總結了古代勞動人民和學者們在實踐
和思考中獲得的幾何知識,並把人們公認的一些事實列成定義和公理,建立了
從公理、定義出發,來論證命題得到定理的幾何學論證方法。《幾何原本》是歐式幾何的奠基之作。早期的幾何學是人們關於長度、角度、面積和體積的經驗總結,它來源於人們對所生活的空間結構的認識。那麼,這裡有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動物也會總結出關於長度、角度、面積和體積的「幾何學」嗎?


       讓我們以深海魚類為例,看一下它們所生活的空間結構吧。假定你就是一
頭鯨魚。在深邃的大洋裡光線不是很有用,因為水中很暗。所以你主要靠聲音
來感受外界、與外界交流。在你的世界中,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將是聲波走過
的路徑。對於你來說,這就相當於一條直線。這一點就是問題的關鍵。聲音在大洋中的傳播速度並非時時處處相等。在某一深度(大約2000 英尺或600 米)以下,它的傳播速度跟與水面的距離成正比。所以聲波傳播的路徑並非直線而是曲線。如果讓一束從鯨魚A 傳給鯨魚B 的聲波先向下利用較深處的較高傳播速度,然後再向上,這樣到達鯨魚B 所需要的時間就會短些。實際上我們可以更準確地描述這些曲線的性質:它們是圓心在洋面的圓弧!所以,對於鯨魚來說,人類稱之為「圓」的東西實際上是直線(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


       在鯨魚的幾何裡會出現一些令我們驚訝的事物,但它們完全不會讓鯨魚吃
驚。三角形三個內角之和小於180 度。那裡沒有長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但有直角五邊形。最重要的是,在鯨魚幾何中曲率是負值。這就是說,最初平行的直線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大。這些現象都超出了歐幾裡德幾何的範圍,需要黎曼幾何來解釋。

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所著的《幾何原本》中有五條公理。這五條公裡中有一條公理與眾不同,遠比其他的公理複雜,這就是著名的平行公理。正是數學家們對這一公理的懷疑,產生了著名的黎曼幾何。


平行公理:如果一條線段與兩條直線相交,在某一側的內角和小於兩直角和,那麼這兩條直線在不斷延伸後,會在內角和小於兩直角和的一側相交。


     19 世紀上半葉,有三位數學家分別獨立地、大膽地提出對平行公理的設想:
或許在平行公理不成立的條件下也會存在有效的幾何學。這將創建一種非歐幾
何,這種幾何將公然違反歐幾裡得在兩千餘年前設定的平行公理。就像哈密爾
頓給出的不遵守交換律的代數一樣,非歐幾何的想法同樣離經叛道。要否定平
行公理或許需要更大的勇氣,因為歐幾裡得、康德……以及兩千多年來積澱的
悠遠傳統都是這條公理的堅強後盾。


       這三位革命者中的第一個是最負盛名的數學家高斯,他在19 世紀初開始試
圖證明平行公理。但大約在1820 年,他似乎逐漸確認,或許可以另外建立一種
非歐幾何。然而他從來沒有發表過他的想法,而只是在通信中模糊地對人有過
暗示。有關他這樣做的原因的最好證據可以在他1829 年寫給他的朋友貝塞爾的
一封信中找到。他在信中說,如果他發表了這一證明,他擔心有人會驚訝的「大
呼小叫」。


       非歐幾何的第二位發現者是波爾約。波爾約的老爹是高斯學生時代的密友
老波爾約。老波爾約是一名數學教師,應該算是比較了解數學了,他試圖警告他的兒子,讓他不要去證明平行公理:「看在上帝的分上,我懇求你還是放棄吧。你要像恐懼情慾之火一樣恐懼它,因為它也可能會佔用你所有的時間、摧毀你的健康、讓你心中無法安寧,並破壞你生命中的幸福。」


但他的兒子沒有理會他的勸告,最終寫下了一篇24 頁的論文《宇宙中的絕
對科學》。老波爾約自然而然地給他的老朋友高斯看了小波爾約的論文。高斯不愧為偉大的數學家,他的反應完全出人意料,生動地體現了「數學家殺手」的職
業素養。高斯先將小波爾約的結果狠狠地誇獎了一番,然後鄭重地補上一句畫
龍點睛的話:「令郎所使用的方法以及他最後得到的結果,所有這些完全與我
自己的考慮一樣。」最後,再給對手給以毀滅性的打擊:「令郎發明的非歐幾何
其實毫無新意」。


實踐證明,高斯招數的威力是巨大的。不但表明這些結果高斯已經盡知,而
且還給於小波爾約以毀滅性的打擊—- 終其一生,小波爾約再也沒有發表過任何
一篇數學論文。


因為小波爾約放棄,這讓非歐幾何的大部分功績歸功於第三位發現者。他就是俄羅斯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他最先在一份默默無聞的俄國雜誌上發表了他的非歐幾何文章;與小波爾約不同的是,他還繼續撰寫有關非歐幾何的論文和書籍,最後於1837 年成功地在《克雷爾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


雖然羅巴切夫斯基被人認為是俄羅斯第一流的偉大數學家之一,但令人遺憾的是,他沒能在他有生之年得到他應該得到的讚揚。在俄羅斯,他發明的幾何就叫作羅巴切夫斯基幾何;西方數學家則更為貼切地稱之為雙曲線幾何。確切地說,什麼是雙曲線幾何或羅巴切夫斯基幾何?考慮它的最佳方法是先忘記有關平行公理與歐幾裡得的一切。尤其必須忘記的是你從小到大就養成了的偏見,即歐式幾何是物質世界「自然而然」產生的幾何。

雙曲線幾何在人工雕鑿方面並不比歐式幾何多。令人吃驚的是,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就已經知道雙曲線幾何之外的另一種非歐幾何了,只不過人們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來看待它。這就是球面幾何。在一個球(例如地球)的表面上,三角形的內角和大於180 度。長方形不存在,但直角三角形是有的。記住地球的曲率!例如,可以畫出一個有三個直角的三角形:從北極開始,沿直線畫到赤道,然後沿赤道向東或向西繞過四分之一個地球,最後向北回歸北極。這樣你就會描出一個有三個90 度角的三角形。球面幾何中的曲率是正值。換言之,開始時平行的直線(例如在赤道附近的經線)間的距離會越來越小,而且它們最後在南極與北極會聚。過去沒有人把球面幾何看作有別於歐幾裡得幾何的一種幾何,箇中原因很簡單:我們可以把一個球體看成是鑲嵌在歐幾裡得三維空間中的形體,因此它的「非歐性質」並非顯而易見。但不妨讓我們設想,除了球面的範圍之外你無法感覺到第三維。例如,或許可以把你想像成一隻生活在一顆沒有海洋的小行星上的螞蟻,所以你想去哪裡都可以。你完全沒有空間的概念,沒有地下的概念:你知道的一切就是你的球面世界的表面。這個世界的曲率是正值,那裡的幾何也不是歐幾裡得型的。我們可以稱這種幾何為螞蟻幾何。

我們現在可以看到,世界上並非只有一個「自然」的幾何,而是存在著形形色色的幾何,它們有著不同的曲率:這些幾何從螞蟻幾何(球面幾何),到人類幾何(歐式幾何),再到鯨魚幾何(雙曲線幾何)。但故事還沒結束。這些只不過是具有不變曲率的幾何。我們也可以想像那些曲率隨地點改變的幾何。它們可以是二維、三維甚至更高維的幾何。高斯(或許受到他未曾發表的雙曲線幾何的影響)是第一個理解二維空間中變化曲率概念的數學家,而他的學生黎曼於1854 年將這一概念推廣到了更高維的情況。就這樣,他們師徒二人為20 世紀的一項劃時代的發現做出了前期準備: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這一理論假設我們的四維時空具有各處不同的曲率。如果沒有羅巴切夫斯基、波爾約、高斯和黎曼,愛因斯坦將永遠無法寫下他的理論中的方程。


 


往期精彩:

  2018再次為純科學呼籲(130年前發人深省的好文)

  內模原理的最簡單例子

  自抗擾控制舉例

  一個神秘的常數

  神秘的無理數和超越數

  關於控制學科發展的若干思考

  魔幻現實主義與高等數學

  卡塔蘭猜想與柯召

  有趣的四元數

  兩個"易混淆"的公理化數學分支的比較

  數學趣聞三則

  冰雹猜想







相關焦點

  • 黎曼幾何丨平行線相交在這裡,黑洞誕生也在這裡
    歐氏幾何說,只能作一條;羅氏幾何說,至少可以作兩條(包括一組和無數)。黎曼慢悠悠地反問:誰知道平行線相交還是不相交呢?「平行線公理」的世紀之爭,最終終結於黎曼。黎曼提出:過直線外一點,一條平行線也作不出來。(這是人話嗎?)
  • 【主編講堂】現代自然科學重要概念連載五——黎曼幾何
    黎曼幾何(Riemannian geometry)由德國數學家黎曼於1854創立,是對空間與幾何概念的深入研究,是所有幾何的基礎。黎曼幾何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推演的重要數學工具,並因其影響而廣為傳播。如今,黎曼幾何學已廣泛用於數學、物理等各個領域。
  • 劉若川:解析黎曼幾何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四維的
    在數學研討會上,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副教授劉若川發表了題為《黎曼與黎曼假設》的演講。  劉若川首先提到了千禧年七大數學問題,第一,P和NP問題;第二,霍奇猜想;第三,龐加萊猜想;第四,黎曼假設;第五,楊-米爾斯方程;第六,納維-斯託克斯方程;第七,BSD猜想。
  • 黎曼幾何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廣義相對論會選擇它
    三天後,格羅斯曼建議愛因斯坦看一下黎曼幾何和張量分析。愛因斯坦希望他的理論的所有量都是張量,這樣的話在進行坐標變換時只需進行張量關係的變換就可以保持方程形式的不變,這非常適合廣義相對性原理。由於張量不是今天的主題,我們就此打住。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有很多公理,其中有一條就是「過直線外的一點可以引一條直線與原直線平行,並且只能引一條」。
  • 平行線及相關的數學發展---不存在平行線:黎曼幾何
    黎曼幾何現在,假定我們可知的空間範圍是無限的,但是有界的。這個命題似乎是令人費解的,可是想到地球表面就可以理解了:一個人只要能爬得了山涉得了水,他就可以在地球表面無限制地走下去,但是地球的大小是有限的。這個命題又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它是構成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幾何空間的思想基礎。
  • 黎曼幾何簡介
    參考書:《黎曼幾何初步》 伍泓熙              《Comparison theorem
  • 「黎曼幾何」與「狹義相對論」的相遇,驚豔了整個人類的現代文明
    彼時,數學中的「黎曼幾何」無人賞識,物理中的「狹義相對論」遭遇瓶頸,人類文明的進程來到了最為關鍵的十字路口,就在那一刻,人類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兩門學科相遇了。這一場相遇,人類文明迎來了又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這到底是怎樣一次令人驚豔的相遇呢?還得從來自於遙遠的古希臘的史詩級巨著《幾何原本》說起。
  • 「黎曼幾何」證明了高維空間的存在,高維空間的生物長什麼樣子?
    但隨著人類對空間維度的思考,歐幾裡得幾何似乎不適合高維度空間的探索,因此黎曼提出了「黎曼幾何」,該理論在數學上證明了高維空間是存在的,那麼是否也存在高維生物呢?在中學的數學課本中我們曾經認識一位古希臘的數學家,他被譽為「幾何之父」,他就是歐幾裡得。他所撰寫的《幾何原本》被認為是歐洲數學發展的基礎,我們在數學課本上學到的關於圓錐曲線的內容幾乎都是他提出來的。
  • 贈書 除了微分幾何 黎曼幾何 代數幾何 還學什麼幾何?
    最近在思考的問題,當我們談論幾何,我們在談論什麼?「辛幾何,復幾何,代數幾何,計算幾何,離散幾何,代數曲線曲面,拓撲,幾何分析,巴拿赫空間上的幾何,非交換幾何,微分流形,黎曼幾何,非交換幾何,羅巴切夫斯基幾何,歐式幾何,算術幾何,微分幾何·····」我的身邊充滿了幾何的名詞,也充滿的熱愛幾何的學者:葉中豪老師,閆偉鋒老師,張甲老師,劉小平老師,李少龍老師,張明明老師···和一群熱愛幾何的人結識
  • 一個破事說明,《黎曼幾何》的序言
    然後看到有些網友問我考研復旦的建議,奇妙深刻的是13/15的人都是志願學代數幾何的,感覺還是要回復一下的。我個人首先表示巨大佩服,但還是建議先多看看書知道代數幾何是怎麼一回事再決定方向!!沒資源來不了課的話,其實問題並不大。北復清科華師以及其他學校的暑校很多改成了網課而且免費申請的。有志於代數幾何的可以自己留心一下。
  • 黎曼幾何上是無懈可擊?
    黎曼幾何科學家hade林曼證明了《論幾何基礎的假設》中存在高維度,他認為高維度存在於世界上,只有在我們目前的科學水平上,我們無法看到和交流高維度。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四維生物真的存在於我們的空間,那麼他就是一個我們看不見的無形物體。
  • 德國天才數學家——黎曼
    德國天才數學家——黎曼2、主要貢獻:現代解析數論的奠基者,組合拓撲學的開創者,黎曼幾何的創立者。創造了如黎曼函數、黎曼積分、黎曼引理、黎曼流形、黎曼映照定理、黎曼-希爾伯特問題、黎曼思路迴環矩陣、黎曼曲面等。3、1840年黎曼進入中學學習,自學了瑞士數學家歐拉、法國數學家勒讓德等人的數學著作,用6天時間系統研究了勒讓德的名著《數論》。
  • 黎曼:數學家、物理學家
    由於從小酷愛數學,黎曼在學習哲學和神學的同時也聽些數學課。黎曼被這裡的數學教學和數學研究的氣氛所感染,決定放棄神學,專攻數學。    1847年,黎曼轉到柏林大學學習,成為雅可比、狄利克萊、施泰納、艾森斯坦的學生。1849年重回哥廷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成為高斯晚年的學生。
  • 黎曼成就一覽
    2.對多值函數定義黎曼曲面.3.黎曼曲面的拓撲(黎曼是第一個研究曲面拓撲的人,他引進橫剖線的方法來研究曲面的連通性質).4.黎曼曲面上的函數論(黎曼研究的基本問題是黎曼曲面上函數的存在性及唯一性問題.他比以前數學家的先進之處在於,函數的存在不必通過構造出解析表達式來證明,黎曼可以通過其奇點來定義,這對後世數學有重要影響.).
  • 黎曼幾何真的無懈可擊?
    黎曼幾何可是科學家哈德林曼在《論幾何基礎的假設》當中便證明了高維度的存在,他認為高維度是存在於世界上的,只是以我們現在的科學水平是看不到高維度的生物,也無法與其交流。也就是說,如果四維生物真的存在我們的空間當中,那麼它就是一個隱形物體,我們無法看到。
  • 如何自學黎曼幾何?
    黎曼幾何是用微積分作為工具在數學空間裡研究幾何的理論,所以沒有這兩項基礎,基本上就只能和黎曼幾何拜拜了。雅可比(Jacobi) 矩陣,就是偏導數組成的:(偏導數關聯微積分、矩陣關聯線性代數)。這兩門課程,在國內算是比較成熟的,大多數理工科專業的學生可能都學過。而且這兩門教材也比較好找,基本上正常的大學教材都能用。
  • 黎曼幾何證明了高維空間的存在,高維空間是否會存在另一種生命?
    不過,因為歐幾裡得定律一般都是只適用於三維空間的立體物身上的,而四維空間裡的物體並不能被準確計算,所以,雖然黎曼幾何證實了高維空間的存在,但是究竟真相是不是如同我們認知的那樣,我們還不能完全知曉。宇宙中高維空間的存在已經通過黎曼幾何被從理論上所證實了,科學家們下一步就是需要找到更多相符的證據。按照黎曼幾何的說法,其實三維空間裡面的我們是可以想像高維空間,並且進行了解的,不過如果真的想要試圖突破維度的邊界,則很難辦到。相信未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的文明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的時候,我們也能真正去了解四維空間。
  • 最具獨創精神的數學家——黎曼
    10歲時他跟一位職業教師學習高級算術和幾何,很快便超過了老師,常常對一些問題能做出更好的答案。黎曼14歲時到漢諾瓦市上中學。由於經濟拮据,他總是靠步行奔波於漢諾瓦市與鄉間小村莊之間。當然他更沒錢去買參考書。幸運的是中學校長及時地發現了他的數學才能,考慮到他經濟上的困難,校長特許黎曼可以從自己私人藏書室裡借閱數學書籍。
  • 黎曼,他對素數有著迷人的依戀
    黎曼向他們學了很多東西——從雅可比那裡學到高等代數和高等力學,從狄裡克萊那裡學到數論和分析,從施坦納那裡學到了現代幾何,而從僅僅比他年長三歲的艾森斯坦那裡則學到了橢圓函數和自信。他有信心超越前輩同行。二、一顆太陽一樣輝耀的心一八四九年,黎曼從柏林回到哥廷根。
  • 黎曼幾何學習筆記(二):基本概念(1)
    2 基本概念2.1 黎曼度量定義2.1.1: 流形上的黎曼度量稱作黎曼流形命題2.1.1: 任意流形上都存在黎曼度量.Proof. 在每個坐標卡上定義局部度量, 再利用單位分解的存在性線性組合起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