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內容生意「狼煙四起」,馬蜂窩靠深耕攻略突出重圍

2020-12-05 北青網

對於很多旅遊企業而言,2020還沒怎麼開張,就要硬著頭皮迎接2021。對於不少旅遊企業而言,真正的考驗或許不是2020,而是即將到來的2021。

未來觀察旅遊業的恢復,可能不僅僅需要聚焦疫情、也不僅僅基於產業邏輯,還要觀照更宏觀的國際、國內的整體演進形勢。

疫情之下,對內容的重投入,各大旅遊平臺已經形成了高度「默契」。

如若遭遇大C端持續受阻的局面,旅遊內容生意就會顯得別有意味,至少可以演化成生路之一,以支撐在2021年尤其上半年撐下去、活下來。疫情之後的旅遊內容角逐,更是充滿看點。

一個旅遊內容時代,真切來了

梁建章在不久前的攜程全球供應商大會上表示,攜程明年會從內容、產品、供應鏈和質量四個方向深耕國內旅遊市場。內容化成為攜程的重點戰略方向之一。

在旅遊企業家中,梁建章的戰略嗅覺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其身體力行的「BOSS直播」,更是硬生生為攜程開闢出一條路。

針對當前局面,僅往小處說,2021年一旦旅遊消費起勢還是受限較多,旅遊內容營銷會是不少大型旅遊企業熬過2021的「金磚」,還會有G端B端大單子可接。也只有熬過撲朔迷離的2021,一切才有可能。這種內容營銷正穿透品牌營銷、目的地形象展示、跨界傳播、旅遊產品銷售、景區運營等多個環節。

連國務院都開始操心旅遊業「線上營銷」的事,李克強總理11月18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指出,鼓勵景區加大線上營銷力度,引導雲旅遊等新業態發展。

當前,旅遊內容生態越來越豐富,包括遊記、攻略、點評、音頻、短視頻、直播等等內容形式,不排除未來VR、AI等新技術手段進一步滲透到旅遊內容生態構建之中。

起初,旅遊內容賽道並不被看好,也確有其「合理性」。一方面,投資人看不清商業模式;另一方面,一些商家也找不到利益點。而且相比其他行業,旅遊KOL的生產成本更高,產出更少,因為旅遊消費本身就是低頻消費、理性消費,「說走就走的旅行」正因為太少才被標榜為「灑脫」,這與快消品的頻次不可同日而語。

於是,在一段決策周期中,除了消費者自身衍發出的主導性訴求,還需要「內容」端去培育消費欲望、去種草。旅遊行業的「內容+電商」的優勢也被凸顯出來。

事實上,在本輪疫情爆發的前幾年,在線旅遊平臺一直在加碼「內容生態」。

2018年,攜程發布旅遊生活內容聚合分發平臺「氫氣球」,對旅遊機構、媒體、旅行達人和普通用戶開放入駐,而氫氣球運營人員就是攜程原來的攻略社區團隊。攜程2019年還與Trip Advisor實現戰略合作,達成全球內容協議。這些都可以看出是攜程內容布局的一次升級和自我確認。

這幾年,飛豬也提出了「產品內容化、內容產品化」戰略部署,並視其為旅行平臺的一個產品售賣趨勢,突出帶貨功能。有專門的團隊在運營平臺上的內容板塊,包括了點評、攻略、遊記、錦囊、短圖文、視頻等形式。

事實上,近幾年,同程、驢媽媽、途牛、去哪兒等OTA也都設置了專門的內容版塊,但大多處於溫吞水狀態。

對於OTA來說,內容是一個逐漸獲得認可的流量入口,但更多時候還主要圍繞提升遊客預訂體驗來做增值服務,有時候也明顯能感受到其「功利性」較強。

當前,一個很大的看點就是,來自抖音、小紅書等外部賽道對手對於傳統旅遊內容生態的挑戰,特別是短視頻對長圖文的衝擊。

根據小紅書發布的《2019年小紅書社區趨勢報告》顯示,美妝、旅遊出行、時尚、文化娛樂、美食類內容位列社區內容生態前五位,旅遊出行是小紅書2019年僅次於美妝的第二大品類,僅民宿相關的筆記就有超過46萬條,只是交易環節目前還很弱,屬於「嫁接型」。

在抖音、快手、西瓜、火山依靠短視頻集中崛起的2018年,不少目的地、景區被短視頻塑造成現象級的「網紅」。越來越多的旅遊局、郵輪公司、山嶽型景區、酒店、度假村等已經主動「接觸」這一新興內容營銷手段。

一度,抖音播放量最高的視頻中有30%是旅遊相關,重慶「洪崖洞」、西安「摔碗酒」等風起雲湧。抖音發布的《縣域景點數據報告》顯示,152個縣域景點,抖音「打卡」視頻播放量超過1000萬次,其中播放量最高的竟超17億次。

長圖文遊記特點是能提供完整、多維度的信息,實現深度分享;而短視頻內容更具體驗感、也更碎片化,緊湊的信息單元的內容呈現具有爆發力,特點也是明顯的。

客觀地說,老牌在線旅遊豪強,反應也算快,基本都在短視頻領域奮起直追。

據公開數字顯示,馬蜂窩2019年第三季度使用短內容(包含短視頻和筆記)的用戶數量環比增長3倍以上;窮遊上線了可上傳視頻、音頻的新產品「Biu!」;攜程上線攜程旅拍頻道,並推出了短視頻新功能;飛豬推出了20萬獎金Vlog視頻徵集大賽,其旅遊產品介紹頁中的短視頻形式花樣頻出……

直至本輪疫情之下,旅遊「直播」之戰,已經打花了,除了在線旅遊平臺,連傳統的旅行社、景區、酒店等等都加入了戰團;拼多多、虎牙等外賽道選手,也毫不猶豫加入爭奪。

攜程的一個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日,包括「BOSS直播」、「周末探店」直播、「境外本地」 直播在內的攜程直播矩陣所創造交易額累計超20億元,產品核銷率近5成的佳績。

一個風向標:馬蜂窩的閃轉騰挪

馬蜂窩、窮遊早期在旅遊社交內容方面開出了一條路。與窮遊在商業模式方面的搖擺相比,馬蜂窩較早提出並堅決細化「內容+交易」的商業模式,儘管在內容也一度有過迷失。

實踐表明,很多時候,「危」和「機」確實是並存的。疫情之下,反倒讓馬蜂窩有機會審視提升 「內容」護城河,而不再盲目追求流量的狂奔。業界一個直觀感受,2020的馬蜂窩對於內容端還是做了一些好文章,力圖鼓舞內容團隊的士氣,同時在商業邏輯上顯得更為務實。

疫情之下,馬蜂窩的閃轉騰挪,正成為旅遊內容生態的一個值得審視的對象,也留下一些值得參照的啟示。

比如旅遊直播熱潮泛起,各家都參與進來,還能怎麼玩?馬蜂窩很快就發現旅遊主播竟然與遊戲主播、美妝主播一樣坐在直播間,嚴重缺失「行走」要素。3月,馬蜂窩就撬動華山、慕田峪長城、黃果樹瀑布等知名景區資源,開啟景區體驗式的直播,甚至一場古裝cosplay的「華山論劍」帶著用戶觀賞空無一人的華山風景,反響就比較好。

7月,馬蜂窩就決定將旅遊直播進行欄目化運營,推出首個固定時間的旅遊直播欄目「深夜博物館」,此後又相繼推出了「味蕾環遊記」、「老街圖鑑」、「聖地巡禮」三檔旅遊直播欄目,效果都不錯。業界還有消息聲稱,在即將來臨的冬季,馬蜂窩有可能還會聯合全球頂級目的地資源,開播「冬日環遊記」。

再比如,疫情之下,馬蜂窩對於攻略的升級改造,採用了更深度的結構化,力圖解決兩大需求:「靈感」(未確定旅行目的地時)+ 「工具」(確定旅行目的地後)。

一個數據顯示,馬蜂窩十一期間推出的三亞、呼倫貝爾、上海、北京、重慶等地的極致攻略,用戶在這些新的極致攻略的頁面中,停留時間比之前類似形態的話題聚合頁中的有顯著提高。

用心的內容,最終獲得用戶的認可,是對團隊心氣的一種獎賞。這是一個不錯的勢頭。

「內容變現」確實不容易,但有一種觀點還是認為,「內容交易化」比「交易內容化」的故事更動人,因為它是有條件完成針對用戶偏好、用戶畫像、消費場景等結構化分析,將交易埋在用戶內容流量路徑之中,通過大數據算法「製造」出精準的消費路徑。

可以預見,未來,深化供應鏈仍會是馬蜂窩一個發力點,其在自由行、跟團遊、當地遊、酒店、籤證、郵輪,已經具備了覆蓋整個交易供應鏈的能力。但也要認清自己的增長空間和上限,想要趕上幾家頭部OTA的交易規模並不容易。

在這種格局下,馬蜂窩的「內容」特質就能最大程度揮發出來,甚至要堅守內容王道,才能談論接下來的商業模式。而優秀的內容社交平臺特別適合提供一些長尾的、碎片化、個性化的旅行產品,這與旅遊業發展的趨勢是「合拍」的。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翻開馬蜂窩的融資史,最具價值的一次就是E輪引來的騰訊,由騰訊領投2.5億美元。

騰訊業已形成的龐大生態帝國,顯然能夠從多層面為馬蜂窩賦能加持,將其商業能量最大化地發揮出來,其流量傾斜一點就能成就拼多多、同程藝龍。

眼界頗高的騰訊能夠投資馬蜂窩,已經證明馬蜂窩是有「成色」的,後面就是「考核期」。疫情之下以及之後,馬蜂窩需要向騰訊證明自己在旅遊內容賽道是當仁不讓的垂直王者。讓在財務投資與戰略投資之間搖擺觀望的騰訊,堅定地確認對馬蜂窩的投資是一筆看得到未來的戰略投資。

在此之前,馬蜂窩拉上騰訊系參與自家旅遊內容業務的創新和嘗試,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比如,馬蜂窩聯手騰訊遊戲打造中國城市文化之旅主題站——「行走城市,發現中國故事」,一個城市、一款遊戲,就比較有創意。

馬蜂窩獨有的內容優勢是其他OTA所羨慕的,這是它未來兩三年內能否實現上市夢的最大砝碼,需要進一步擴大內容、社區上的優勢和影響力,切不可自廢武功。如果能將內容、交易、社區、電商等充分融合起來,更是前途不可限量。

疫情之後:內容「大一統」格局還是「新勢力」不斷造反?

疫情之下,旅遊內容生態已經進入狼煙四起局面,也反向證明這個賽道的「可行性」和「可塑性」。疫情之後,這個局面也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

到底是從內容走向交易更自然,還是從交易走向內容更順利?旅遊內容是最終「大一統」,還是不斷有「新勢力」出現?是綜合內容平臺更有發展後勁,還是垂直內容平臺因專業性而更能實現垂直領域的領軍?這些都值得觀察。

有一點可以肯定,各家都要努力加餐飯。

就旅遊內容傳播爆款而言,今年有兩個案例就值得關注。一個是馬蜂窩的「發現中國新秘境」,滿足疫情之後遊客渴望「人少景美」的旅行地,對於容易揮發出情懷並形成傳播聲勢的UGC平臺,倒也在情理之中。另一個就是同程的「行星際旅行」,要知道,同程在旅遊內容領域一直處於溫吞水狀態,甚至一度被視為「打醬油」的角色。

旅遊內容戰場,戰機稍縱即逝,任何一個對手都不能小視,特別立於疫情之下以及之後,各家都在左右奔突。一個好玩、有趣、社交互動感強的創意,甚至就能切入到一條縱向產業線。

相關焦點

  • 小眾旅遊南澳島在馬蜂窩「出圈」深耕內容生態鏈價值凸顯
    馬蜂窩旅遊聯合創始人、CEO陳罡在一場公開演講中指出,疫情拉大了旅遊信息差,只有及時、極致的旅遊攻略才能彌合這樣的差距。內容的打造,無疑是旅遊業快速恢復的捷徑,作為「內容+交易」模式下的老玩家馬蜂窩,運用新興內容傳播手段,再次挖掘旅遊業無限可能。
  • 馬蜂窩旅遊陳罡:做好內容是旅遊業復甦的原動力
    如何在疫情之後重建遊客的旅遊消費信心,提高疫後旅遊消費決策效率的密鑰在哪裡,中國旅遊業還應為全球旅遊的重啟做好哪些準備,國內旅遊又該如何抓住出境遊暫停的窗口期迅速打開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陳罡給出的答案是——深耕旅遊內容。陳罡認為,在疫後全新的旅遊市場下,內容將成為連結供需兩端最有效的通路,也是新旅遊價值鏈閉環的關鍵所在。
  • 馬蜂窩發布「北極星攻略」品牌,將旅遊攻略做到極致
    12月4日,馬蜂窩旅遊 「2020地球發現者大會」在北京舉辦,馬蜂窩旅遊聯合創始人、CEO陳罡在會上發布「北極星攻略」品牌。與現有的旅遊內容形態不同,「北極星攻略」指向極致的旅遊攻略,它用更加系統化、結構化的攻略內容,提供及時、新鮮的旅行玩樂信息。
  • 馬蜂窩發布北極星攻略品牌 陳罡:將旅遊攻略做到極致
    來源:新浪科技馬蜂窩旅遊聯合創始人、CEO陳罡新浪科技訊 12月4日下午消息,在今日的馬蜂窩旅遊2020地球發現者大會上,馬蜂窩旅遊聯合創始人、CEO陳罡發布北極星攻略品牌。與現有的旅遊內容形態不同,北極星攻略指向極致的旅遊攻略,用更加系統化、結構化的攻略內容,提供及時、新鮮的旅行玩樂信息。據悉,與其它以停留時長為主要KPI的內容載體不同,北極星攻略將為遊客節省時間作為第一要義,期望幫助用戶以快的速度獲取旅行所需的全面信息,並高效完成旅行計劃。陳罡會上分享了他在疫後的中國澳門之行。
  • 馬蜂窩發布「北極星攻略」新品牌,主打旅遊信息一站式獲取
    新京報訊(記者 王勝男)今年在線旅遊機構紛紛提出回歸內容,以社區內容起家的馬蜂窩在「地球發現者大會」上給出了自己的答案。12月4日,馬蜂窩發布新攻略品牌「北極星攻略」,這也被馬蜂窩視為成立10年來攻略產品最核心和最重大的一次升級迭代。
  • 馬蜂窩陳罡:把內容做到極致,是旅遊業復甦的原動力
    在今年疫情發生之後,馬蜂窩推出線上安心遊產品,除了查攻略,預訂產品時還可以選擇經過平臺篩選和驗證的、能夠提供很好安全體驗的旅遊產品。這不代表一個爆發的市場,但代表疫情之後我們不斷的嘗試,不斷從信息內容、攻略服務到新的旅遊產品體驗,我們也希望重新尋找新的機會,去適配市場新的增長。從早上的分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整個旅遊市場在激烈的變化,比如商旅。
  • 為什麼說做好內容是旅遊業的未來?
    深耕國內又具體落實為深耕內容、深耕產品、深耕供應鏈、深耕質量四個方面。其中深耕內容為重中之重。攜程作為重要的在線旅遊交易平臺,在這一節點著重強調內容生態建設,已經向外界傳遞出了向「內容+交易」轉型的明確態度。更早之前,攜程曾通過自有的氫氣球項目、與TripAdvisor達成戰略合作等方式發力內容建設。
  • 馬蜂窩發布「北極星攻略」新品牌,攻略信息可實時更新、驗證
    據介紹,與現有的旅遊內容形態不同,「北極星攻略」指向極致的旅遊攻略,用更加系統化、結構化的攻略內容,提供及時、新鮮的旅行玩樂信息,為遊客搭建從「發現」到「抵達」所需的一站式旅遊信息島。馬蜂窩旅遊高級副總裁於卓表示,從旅行衝動到消費行動之間,遊客仍需經歷一系列複雜的決策。
  • 馬蜂窩舉辦「2020地球發現者大會」,發布「北極星攻略」新品牌
    12月4日,馬蜂窩旅遊一年一度的「地球發現者大會」在北京舉辦,馬蜂窩在會上發布了全新的攻略品牌「北極星攻略」——「北極星攻略,省時間,更專業。」後疫情時代,馬蜂窩旅遊聯合創始人、CEO陳罡為「旅遊之前,先上馬蜂窩」給出了更充分的理由。
  • 旅遊復甦加速 馬蜂窩、攜程等力推「安心遊」釋放什麼信號?
    7月初,馬蜂窩發起「安心遊攻略」行動,對符合「安心遊」標準的景區、內容和旅行玩樂產品進行了打標,為遊客提供疫情期間最新、最全面的出遊信息參考和安全服務保障,至今已經有上萬個景區景點的「安心遊攻略」和「安心遊」產品。
  • 「北極星攻略」發布 打造一站式旅遊信息島
    於卓說,馬蜂窩推出「北極星攻略」這一全新攻略品牌,通過系統化、深度結構化的內容以及「三方共建」模式,用極致的旅遊攻略為遊客打造一站式的旅遊信息島。據悉,「北極星攻略」目前以目的地為維度進行分發,包含遊客決策鏈條中所需要的全部信息,這些信息還將被實時更新、不斷驗證。
  • 旅遊消費暢跑內容新賽道
    如今,這些鮮為人知的冬季小眾景點已出現在馬蜂窩旅遊推出的「冬季新秘境2020」榜單上。繼在國慶期間推出100個「中國新秘境」城市和景區景點之後,近日,馬蜂窩再推「冬季新秘境2020」,發布50個小眾景點。  日益多元化的旅遊內容,正成為小眾秘境和新興目的地旅遊發展的重要依託。
  • 馬蜂窩獲NextWorld2020年度風採獎,登陸時代廣場大屏
    馬蜂窩旅遊在2020年再次蟬聯了旅遊出行類「2020年度最具風採獎」,與其他獲獎品牌一起登上紐約時代廣場大屏。據悉, 「NextWorld年度風採獎」是由七麥數據發起,聯合抖V數據等眾多權威機構共同創立,以第三方視角洞察和持續關注新經濟領域發展動向與增長趨勢。多年來,吸引了眾多網際網路企業的高度關注和認可,成為行業內具有公信力的權威獎項。
  • 解密馬蜂窩「未知旅行實驗室」
    2016年8月起,一貫低調的馬蜂窩聯合創始人、CEO陳罡忽然高調地對外公布了公司的戰略級秘密:攻略2.0系統——宣稱內容要成為在線旅遊的下一個入口。緊接著,從來不做線下廣告的馬蜂窩,又一反常態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地鐵和樓宇鋪天蓋地進行平面廣告投放。在重度擁躉們看來,從上半年的品牌營銷動作中,就已經能窺視到馬蜂窩對於時尚、潮流的大膽嘗試。
  • IPO之路上,是誰捅了馬蜂窩?
    這家以旅遊攻略起家的「小而美」社區,和眾多「從內容到交易」的情懷社區如知乎、小紅書、豆瓣一樣,在商業化和老情懷的糾結中,無法瀟灑地向前奔跑。它們面臨著共同的問題——用戶在這裡種草、看攻略,但並不一定要在這裡下單。改變,意味著可能就會得罪忠誠的老用戶;不改變,這意味著落後。當然,馬蜂窩如今又面臨著一個新難題,在資本的裹挾下跑得太快,怕摔,怎麼辦?
  • 馬蜂窩IPO之夢將要如何繼續?
    、結構化的攻略內容。 一個簡單的內容攻略方面升級,在賽道各玩家紛紛發力內容情況下,能否讓馬蜂窩走出疫情陰霾,實在讓外界懷疑。更嚴峻的是,它的IPO之夢再無任何推進消息,焦急的投資人們,還能等得起內容、商業都陷入掙扎中的馬蜂窩嗎?
  • 產品分析:馬蜂窩——能否真正實現彎道超車?
    總而言之,個人認為,攜程能成為中國「OTA」行業老大,,靠的不僅僅是技術、內部管理、客戶服務,而是和攜程高管的遠見、細緻謹慎更有關係。海量豐富的旅遊UGC內容與活躍的旅遊社區,一直是馬蜂窩的核心資產,馬蜂窩將以內容優勢為外部交易場景賦能,打造更加開放的『內容+交易』生態,為中國旅行者提供更加智慧、便捷的一站式服務。
  • 馬蜂窩被捅劇情反轉錄:理性終將佔據上風
    好在經過大量反轉新聞的教育,網友們變得更理性了,當情緒冷靜之後再看待此事,便發現馬蜂窩的內容並不像傳聞那般是座空城,事件中的爆料人存在著明顯的誇大其詞。從公開數據可以看到,點評內容在馬蜂窩總內容中佔比不到3%,小聲比比所指出的問題內容佔比更是小之又小,單憑點評的數據就論斷馬蜂窩是座數據全部造假的鬼城,是對事實的以偏概全和嚴重誤導,實際上遊記攻略才是馬蜂窩的核心內容資產。
  • 最全NLP反作弊攻略,從馬蜂窩注水事件說起
    10月21日,朋友圈被一篇名為《估值175億的旅遊獨角獸,是一座殭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的文章刷屏。文章作者小聲比比指控在線旅遊網站馬蜂窩存在點評大量造假的情況,包括從其他網站如大眾點評、攜程等抓取相關點評,及通過水軍撰寫虛擬點評。 文章吸引了包括本人在內的大量吃瓜群眾的眼球。
  • 「2021馬蜂窩旅行者之選」發布,旅行者的選擇發生了哪些變化?
    1月7日,馬蜂窩旅遊發布了「2021馬蜂窩旅行者之選」榜單。該榜單基於億萬中國旅行者在馬蜂窩旅遊APP中的行為數據,從旅遊內容的發布、傳播、互動,以及交易指數等方面進行評估。遊客在馬蜂窩APP中搜索「馬蜂窩旅行者之選」或者進入熱門目的地頁面中,即可查詢最新年度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