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質疑6000年的易經終被證實是超科學,中國院士臨終前曾留下告誡

2020-12-04 鄧朝芬說歷史

一提起《易經》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迷信,第二反應就是和鬼神聯繫在一起。那麼易經到底是什麼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

你每天正午12點在同樣的位置立一根,下面鋪一張白紙,在筷子陰影的頂端做一個標記,那麼一年下來這個標記呈現給你的是一個正8字的葫蘆,在兩端的頂點就是春分和秋分,這兩天陽光直射赤道,而腰部就是冬至和夏至,24節氣有序的分布在標記線上,順著這個思路你大概就知道易經是一個邏輯多麼嚴謹緊密的規律了,分毫不差,只是我們失去了解讀它的能力。

中國院士臨終前留下的告誡

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裡面,一位老人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

這位老人想了一會,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這位老人,就是馮友蘭先生,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清華大學教授,中國中央研究院院士。也是《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的作者,被譽為現代新儒家。

《易經》被質疑6000年,終於被證實是超科學

《易經》是遠古文明的產物,距現在的考古發現,距今超過6000年,作者有很多說法,最多的說的是伏羲。《易經》分為三部,天皇氏時代《連山》、《歸藏》,秦漢時期的易書《周易》,並稱為「三易」

古人探尋宇宙的奧妙

《春秋命歷序》:「天地開闢,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於北極之野…日月五緯一輪轉;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幹支以定日月度。」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

《易經》64卦爻象圖與《遺傳密碼》

1953年華生和克立克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1966年尼倫伯等人破譯了全部遺傳密碼,但是此時西方的科學家很震驚地發現,中國的《易經》64卦爻象圖與《遺傳密碼》有著驚人的一致性,直接再現了生命的本質;易經的科學性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易經》能夠預測人生,因為它本身就是開啟生命密碼的鑰匙。分析比較:核糖核酸(MRNA)含有腺嘌呤(A)、尿嘧啶(U)、烏嘌呤(G)、胞嘧啶(C)四種核苷鹼基,三個一級相聯,按數學計算排列組成64個不同的三聯體(即遺傳密碼)經實驗結果推得64個遺傳密碼與胺基酸的對應關係,《國際普適遺傳表》的遺傳密碼適用於一切生物,具有普遍意義。

二進位的祖宗是易經,比西方早了幾千年

萊布尼茨在1716年的時候,寫了一卦信給他一個朋友雷蒙德,信件當中提到了《論中國的自然神教》,就是給雷蒙德的這封信當中,他承認了自己的二進位,來自於中國易經。

整個二進位地發現,直接導致了電子計算器和計算機的發明,並且讓計算機能夠得到迅速的普及,二進位的實質就是通過0和1,就是陰和陽,就是這個來描述事件的。

「陰陽二分」能包容一切

易經中講陰陽,把萬事萬物都劃分其中。比如日為陽,月為陰;剛為陽,柔為陰;開為陽,閉為陰;善為陽,惡為陰……陰陽不是一成不變,會隨著時間,空間的變化而變化。

無論是水,是油,還是木頭,它們都是能摸得到的物資,它們都為陽。萬變不離其宗。

無論是空氣,電磁波,聲波它們都是我們摸不到的東西,它們都為陰。萬變不離其宗。

中國人到何時都不能忘了《易經》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經典巨著,對於中華文明的延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世界文明四大古國中為何只有黃河流域的中華文明流傳至今?

這值得我們去思考。

諸葛亮精通易學眾多分支,創作「八陣圖」,用於排兵布陣

京房師從焦延壽學易,發明了「六十四卦納甲法」,和八宮卦系統。被後世稱為「京氏學」。

鄭玄注《易經》,把象、彖與經文合在一起,提出「五行生成說」與「爻辰說」。

孔穎達繼承而突破了王弼易學。依據《易傳》對《易經》進行解釋,重新肯定了象數易學的價值。

魯迅曾說,不讀《易經》,就讀不懂中國文化、在中國社會生存的道理;

馬雲行商數十載,《易經》從未離身,他說,重大決策問《易經》

楊振寧、李政道從《易經》的陰陽消長的原理中得到啟發,提出了原子能態二組的奇偶性雖是不滅的,但不是不變的,而且存在著盛衰消長的變化,這一重大發現使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

我身邊許多朋友多說自己想學習易經,但是一看到上面的字就打退堂鼓了,因為一點都看不懂,我剛入門的時候也遇到同樣的問題,因此,我總是會向他們推薦自己正在學習的《圖解易經》,普遍反映都是完全沒了因為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

這套書通俗易懂,採用圖解的方式,精彩的圖片,深入的解析,讓書中的內容變得生動、簡單起來。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將易經中晦澀難懂、枯燥乏味的內容,變得人人都能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如果有一樣苦惱的朋友,也可以選擇《圖解易經》來看。一本僅需要56塊錢,就是一頓飯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被質疑6500年後被證實是超科學,中國院士臨終前曾留下告誡
    中國院士臨終前留下的告誡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裡面,一位老人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這位老人想了一會,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這位老人,就是馮友蘭先生,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清華大學教授,中國中央研究院院士。
  • 《易經》被質疑6500年,如今被認定是超科學!國家院士臨終告誡!
    其實早在6500年前,祖先們就已經告訴了我們這個問題的答案,並寫進了《易經》中,讓後人傳閱。可惜的是,《易經》一直被人們誤解成是封建迷信,飽受質疑。甚至在2019年,當《易經》被納入國考的時候,網友們還調侃出「當公務員還要算卦」這樣的語句,可見人們認為易經是封建迷信的思維,是多麼地根深蒂固。事實上,《易經》表示太「冤枉」了!
  • 有人說,被質疑三千年的迷信,如今證實是超科學,事實真是這樣嗎
    近段時間來,類似於《一位中國院士臨終前的告誡,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其實是超科學》、《被質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如今卻被納入國考,學者:根本看不懂》、《周易:被質疑3000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證實是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被質疑了6500年的易經, 卻成就了外國科學家, 5個獲得了諾貝爾獎》這樣的文章,時常出現在網絡上。
  • 我們質疑《易經》,外國專家卻證實這是超科學!還研究出2大理論
    《易經》是已經傳承了6500多年的上古奇書,絕對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從古至今,學習易經的人都非常多,比如說孔子,諸葛亮等。但隨著封建社會的結束,人們相信科學開始,易經就開始被質疑,因為裡面的記載的卦象,陰陽理論,都讓人感覺是純粹的迷信。我們質疑《易經》,但沒想到的是,外國專家也研究易經,而且還證實易經是超科學!
  • 被質疑了3000年的迷信,如今終於被證實!國家院士遺言成真
    被質疑了3000年的迷信,如今終於被證實!國家院士遺言成真有人說: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周易》。《周易》這部特殊的經典,在我國歷史上地位非常高。在19年前,一位老人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
  • 伏羲所創的《周易》,被質疑6500多年,被證實是超科學!
    被質疑了6500多年的《周易》,終於被證實是超科學!伏羲是創始人說起馮友蘭,很多夥伴們都會覺得陌生,因為這位先生已經離開我們有19個年歲了。馮先生於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 幾千年前的經典巨著,曾被質疑是封建迷信,現已出現在高考試卷上
    從17年《易經》出現在高考試卷中,到去年《易經》被納入我國公務員考試,都引起了眾多關注和討論。不難看出,我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越來越重視。才讓這種經典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各種考試裡。有部分網友還發出了調侃:「當公務員還要學學算卦」。
  • 易經是文化造假的源頭?歷經6500,終於被西方學者證實為超科學
    《易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一部佔卜書籍,成書時間距今大約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據說是西周時所創作,關於《易經》的由來曾經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易經》是人類先祖伏羲所創,還有人說是當年周文王被紂王囚禁時無聊時所推演出來的一部奇書。
  • 中國院士臨終前的告誡,質疑了6500年的迷信,實際隱藏超級科學
    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經》。這句話是我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馮友蘭先生,在1990年病逝於北京,彌留之際說的一句話。他曾在1924的時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博士,在學術上對我國乃至全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
  • 易經與科學宇宙中的「強互作用力」可能存在每個人身體內
    《易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一部佔卜書籍,成書時間距今大約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據說是西周時所創作,關於《易經》的由來曾經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易經》是人類先祖伏羲所創,還有人說是當年周文王被紂王囚禁時無聊時所推演出來的一部奇書。《易經》的神奇之處在哪裡?
  • 6500年前伏羲開創的《易經》,真的是封建迷信?已被證實是超科學
    《易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經典,,可追溯至傳說中的伏羲時期,傳說聖人伏羲氏仰觀日月星象,下察山川地理,通過觀察鳥獸身上的花紋,在河圖,洛書的啟示下,畫出了八卦圖,成為《易經》的核心內容。《易經》的名頭特別多,被譽為:「文化之源,智慧之海,群經之首,生命寶藏」。
  • 《易經》告誡:你經常說的口頭禪,往往是你的人生預言,要警惕!
    俗話說得好,博覽群書遠不如經書一部,這兒的經書指的則是《易經》。都說易經是一本神書,它神在哪裡呢?最先,易經承載著超科學研究!自打易經問世至今,很多人就提出質疑易經是封建迷信,它被質疑了6500年,可是如今科學研究證實,易經是超科學研究!
  • 6500年前「橫空出世」,誤以為是中國迷信產物,現被證實為超科學
    ——《易經繫辭上》很多人對《易經》的印象還停留在算命書上,認為是封建迷信的書籍。《易經》上面記載著很多神秘的語言,其實這些卜卦並不是封建迷信!在2019年的數學高考試題中,一道神秘的數學題橫空出世,而這道題就是來自《周易》,這讓很多考生一臉懵,也讓很多老師措手不及。
  • 中國三大奇書僅剩一本,卻被批是文化造假源頭?現被證實超科學
    三本中華奇書只剩一部在世間眾所周知,《易經》包括夏朝《連山》、商朝《歸藏》、周朝《周易》三本易書。其中前兩本經書在數千年的文明傳承當中,因為各種原因已經失傳了,現在流傳下來的只有一本西周時期所創作的《周易》。
  • 6500年前「突然出世」,誤認為是中國迷信活動,現被證實為超科學
    ——《易經繫辭上》很多人對《易經》的印象還停留在算命書上,認為是迷信活動的書籍。《易經》上邊記錄著許多 神奇的言語,實際上這種佔卦並非是迷信活動!在2019年的數學思維高考試題中,一道神奇的數學題目突然出世,而這道題便是來源於《周易》,這讓許多 考生一臉懵,也讓許多 教師猝不及防。
  • 被質疑千年?國學大師南懷瑾告誡我們,儘量不要晚上讀《易經》
    《易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一部佔卜書籍,成書時間距今大約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據說是西周時所創作。《易經》的偉大不在於創造了或者間接產生了一系列的「算命之法」,而在於它啟發我們明了人間的「貞正之道」,如果我們能沿著《易經》指明的這條「貞正之道」,人生道路必然能夠元亨利貞。
  • 清華教授臨終留下勸告:要注意《周易》不是迷信!會讓中國更強大
    北京友誼醫院裡面,奄奄一息的清華老教授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這位老人想了一會,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不僅如此,有西方學者提出《周易》是超科學的存在。
  • 《易經》被質疑是偽科學?西方科學家看法不同,認為它是超科學
    那麼易經真的是偽科學?科學家給出的答案讓人震驚。《遺傳密碼》和中國《易經》的64爻卦象驚人的一致。1953年,華生和克立克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12年後尼倫伯等人破譯了遺傳密碼,還將其做成了《國際普適遺傳表》。
  • 馮友蘭老人臨終前囑咐「中國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1990年,中國一顆巨星,不幸隕落。這位隕落的巨星就是就是《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的作者,被譽為現代新儒家的馮友蘭先生。我不知道大家了解馮友蘭先生嗎?「在中國現代思想史和學術史上,還沒有哪部著作能像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這樣久傳不衰,在世界範圍內產生持久而深遠的影響。」這是世人對馮友蘭以及他的作品的評價。這樣一位對中國有巨大貢獻的先生,臨終前其學生問他,還有什麼要囑咐的嗎?
  • 《易經》並非迷信而是超科學,與迷信的區別有5點,看完漲知識了
    《易經》由於其傳統的佔卜功能和廣闊而微妙的預測思想,那些不了解細節的人將《易經》視為一本深刻而神秘的古代書籍。有些人以《易經》的名義練習迷信,因為許多人因為神秘而無法理解迷信。這加劇了我們普通百姓對《易經》的誤解。有些人甚至將易經與迷信聯繫起來,並認為易經是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