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年前「橫空出世」,誤以為是中國迷信產物,現被證實為超科學

2021-02-25 易之謙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經繫辭上》

很多人對《易經》的印象還停留在算命書上,認為是封建迷信的書籍。《易經》上面記載著很多神秘的語言,其實這些卜卦並不是封建迷信!

在2019年的數學高考試題中,一道神秘的數學題橫空出世,而這道題就是來自《周易》,這讓很多考生一臉懵,也讓很多老師措手不及。

不僅如此,《易經》還被納入國考中,這件事也引發網友的廣泛熱議,部分網友還調侃道:「當公務員還要學算卦」。

1990年,中國院士、清華教授馮友蘭先生與世長辭,臨終前留下一句遺言:「要注意《易經》,中國將來一定會因它而大放光彩」。

馮友蘭先生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一、易經的科學性

6500年前「橫空出世」的這一本《易經》,其中有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都與人類息息相關,根據相關國學大師們的解讀,其中記載著的其實都是有關於人類生命的奧秘。

1953年,華生和克裡克首次提到了「DNA雙螺旋結構」的模型概念,這個理論一經提出,便受到其他學者的狂熱探索,認為只要揭開了DNA的秘密就能解開人類生命發展的奧妙。

隨後在1966年,尼倫伯格破譯了「遺傳密碼」,並經過科學研究製作成了《國際普適遺傳表》,然而隨後他們震驚地發現,中國的易經64卦與《遺傳密碼》有著出奇的一致性!

《易經》當中記載有64卦爻象,根據專家們的解讀,這64卦爻象正如同DNA的64個密碼組,這與西方生命科學家發現的生命密碼在排序方面完全相同。

二、《易經》的實踐性和指導性

《易經》是一本包羅萬象的哲學巨作,其闡述的內容,是這個世界根源不變的規律。

早在幾千年前,中國的祖先就已經掌握了生命中的密碼。《易經》的觀點其實就是人生,陰陽轉換、否極泰來,這其實是一種哲學的思維方式。

就好比「否極泰來」,否卦和泰卦,地在上天在下是泰卦,天是陽氣要上升,地是陰氣要下降,這樣陰陽就溝通了。

人與人之間為何會有那麼多矛盾?關鍵就在於兩者之間有誤會,誤會不溝通不解決,矛盾就會一直存在。

不溝通就是否卦,此卦為險卦,要想調節就要相互溝通,陰陽調和,天地交合。

《易經》中的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普通人學《易經》,最根本的是,改變自己的固定思維,讓腦袋開竅,洞察萬事萬物的規律,順應規律做事,逐漸修正自己言行,把工作和事業做得更好,生活過得更好。

《易經》告訴我們的這個規律,也屬於「天道規律」,按照這個規律來做就可以趨吉避兇、趨利避害,這就是改命。

《易經不僅是一本用於佔卜之書,更是一部具有獨特思維方式的哲學著作,其中潛藏著萬物變化、未來事態發展的規律,同時你的一餐一飯、一呼一吸、一言一行都與這部經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相關焦點

  • 6500年前「橫空出世」,被誤為是中國迷信產物,現被證實為超科學
    說起算命大家都會認為是在迷信,所以連帶著《周易》大家也覺得是一本迷信之作。其實這可冤枉了這本古老智慧之書。易經歷經數千年,其蘊含的科學知識,社會知識,歷史文化,哲學思維,都非常厚重!1990年,著名的教育家、哲學家馮友蘭先生還曾留下遺言:「要注意《易經》,中國將來一定會因它而大放光彩」。那麼,馮友蘭先生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 有人說,被質疑三千年的迷信,如今證實是超科學,事實真是這樣嗎
    近段時間來,類似於《一位中國院士臨終前的告誡,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其實是超科學》、《被質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如今卻被納入國考,學者:根本看不懂》、《周易:被質疑3000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證實是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被質疑了6500年的易經, 卻成就了外國科學家, 5個獲得了諾貝爾獎》這樣的文章,時常出現在網絡上。
  • 6500年前「突然出世」,誤認為是中國迷信活動,現被證實為超科學
    ——《易經繫辭上》很多人對《易經》的印象還停留在算命書上,認為是迷信活動的書籍。《易經》上邊記錄著許多 神奇的言語,實際上這種佔卦並非是迷信活動!在2019年的數學思維高考試題中,一道神奇的數學題目突然出世,而這道題便是來源於《周易》,這讓許多 考生一臉懵,也讓許多 教師猝不及防。
  • 伏羲所創的《周易》,被質疑6500多年,被證實是超科學!
    被質疑了6500多年的《周易》,終於被證實是超科學!伏羲是創始人說起馮友蘭,很多夥伴們都會覺得陌生,因為這位先生已經離開我們有19個年歲了。馮先生於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 6500年前伏羲開創的《易經》,真的是封建迷信?已被證實是超科學
    《易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經典,,可追溯至傳說中的伏羲時期,傳說聖人伏羲氏仰觀日月星象,下察山川地理,通過觀察鳥獸身上的花紋,在河圖,洛書的啟示下,畫出了八卦圖,成為《易經》的核心內容。《易經》的名頭特別多,被譽為:「文化之源,智慧之海,群經之首,生命寶藏」。
  • 歷經6500,終於被西方學者證實為超科學
    說中國近代之所以沒有萌發出現代科學基礎,就是因為我們傳統文化一些思想的限制。尤其是很多的國外科學家都不買帳,1953年愛因斯坦給斯威澤寫信說:「西方科學的發展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希臘數學家發明形式邏輯,和文藝復興時期發現實驗驗證法。人們不必對中國聖賢沒能做出這些進步感到驚訝,如果能才是令人驚訝的」。
  • 被質疑6500年後被證實是超科學,中國院士臨終前曾留下告誡
    易乃是變化,宇宙洪荒,日月星辰,國家社稷,人之一生,草木一世,還有具體到一件事,一個病,都有其變化,《易經》所講,既是變化之道,道家謂之『道『,儒家謂之』理『,佛家謂之』因果『一提起《易經》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迷信,第二反應就是和鬼神聯繫在一起。那麼易經到底是什麼呢?
  • 我們質疑《易經》,外國專家卻證實這是超科學!還研究出2大理論
    《易經》是已經傳承了6500多年的上古奇書,絕對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從古至今,學習易經的人都非常多,比如說孔子,諸葛亮等。但隨著封建社會的結束,人們相信科學開始,易經就開始被質疑,因為裡面的記載的卦象,陰陽理論,都讓人感覺是純粹的迷信。我們質疑《易經》,但沒想到的是,外國專家也研究易經,而且還證實易經是超科學!
  • 《易經》並非迷信而是超科學,與迷信的區別有5點,看完漲知識了
    有些人以《易經》的名義練習迷信,因為許多人因為神秘而無法理解迷信。這加劇了我們普通百姓對《易經》的誤解。有些人甚至將易經與迷信聯繫起來,並認為易經是迷信。那麼,《易經》是迷信嗎? 《易經》和《迷信》之間有根本的區別,可以分為五個方面。易經與迷信的內容不同《易經》是一門描述,總結,論證和應用物體運行規律的學科,它基於陰陽二元論和五個要素。
  • 為何說《易經》並非迷信,而是超科學?西方科學家的論證值得一看
    《百家講壇》傅佩榮曾經說過:《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需要一些解釋。從《易經》的原始材料來看,這是一本古老的職業書籍。但是,根據孔子及其後代的研究經驗編寫的關於「 《易經》」的評論充分體現了「充分彰顯」。由於佔用率是對未來的預測,因此它常常被誤解,許多人將其視為迷信或佔星術。首先,讓我們假設這種類型的入住人數實際上可以預測未來。
  • 《易經》被質疑6500年,如今被認定是超科學!國家院士臨終告誡!
    其實早在6500年前,祖先們就已經告訴了我們這個問題的答案,並寫進了《易經》中,讓後人傳閱。可惜的是,《易經》一直被人們誤解成是封建迷信,飽受質疑。我國著名的現代新儒家代表人、清華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馮友蘭先生,在臨終前告誡:「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易經》為何會受到這樣的肯定?
  • 被質疑了3000年的迷信,如今終於被證實!國家院士遺言成真
    被質疑了3000年的迷信,如今終於被證實!國家院士遺言成真有人說: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周易》。《周易》這部特殊的經典,在我國歷史上地位非常高。在19年前,一位老人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
  • 被質疑6000年的易經終被證實是超科學,中國院士臨終前曾留下告誡
    一提起《易經》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迷信,第二反應就是和鬼神聯繫在一起。那麼易經到底是什麼呢?這位老人,就是馮友蘭先生,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清華大學教授,中國中央研究院院士。也是《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的作者,被譽為現代新儒家。
  • 中國三大奇書僅剩一本,卻被批是文化造假源頭?現被證實超科學
    中國文化始於人類開化的上古時代,甚至更早的時期,很多朋友都認為上古時期的文化元素神話氛圍太濃厚,所以,在研究歷史時通常會將中國上古文化排除在外,這是一種謬誤。中國文化在流傳過程中幾次面臨消亡,但還是挺過來了,這是值得每個炎黃子孫都自豪的事情。
  • 6500年前的《易經》,到底是預測未來的宇宙奧秘,還是封建迷信
    所以才讓人誤以為《周易》和《易經》是同一部書,可以說中華文明的一切都是從《易經》發源的,它就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這套哲學體系的核心就是三個詞陰陽、五行、八卦。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說這些還是封建迷信嘛……陰陽五行,八卦佔卜還不都是招搖撞騙的算命先生用的,其實還真不是這樣!
  • 這些都被稱為迷信,你啥也不迷信,卻對自己擁有迷之自信
    迷信,按百度詞條解釋為:1、相信神靈鬼怪等超自然的東西存在2、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現在看到我們說到因果報應,命運輪迴,或一些古老傳統之類,有些人會一言蔽之:封建迷信。迷信暫且不論,但中國長達2000年的封建時代,創造了無數的輝煌,延續了中華文明並推向其它文化無法企及的高度,四大文明古國,唯有我中華文化綿延不斷,中國的封建時代居功至偉。到了現在,封建成了貶義詞了。西方世界,比如美國,某些人眼中的天堂,他們是信上帝的,也沒迷信這個說法,更不會被評為封建迷信,幾百年歷史的美國,不知道封建是啥。
  • 中醫不僅是科學,而且是「超科學」
    造成人類生病的病毒但我們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人的身體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寶藏,而中醫則是以人體自身的免疫為基礎,中醫可能是「超科學」實際上,對於所謂的「超科學」並沒有準確的定義!一般而言,人們習慣把那些沒有科學依據的,匪夷所思的事情稱為迷信或者超科學,而中醫顯然不是迷信,所以我們可以簡單認為中醫是「超科學」!
  • 清華教授臨終留下勸告:要注意《周易》不是迷信!會讓中國更強大
    這位老人想了一會,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這位清華老教授就是馮友蘭先生,先生被尊稱為「現代新儒家」。馮友蘭先生何許人也?《周易》是我國三千多年前的一部古典哲學實用著作,內容博大精深、神妙玄奧,集中代表了我國古代的哲學思想,是我國辯證法思想最早的起源,也是具有世界影響的一部古代典籍。《周易》最初是以卜筮書的形式出現的,這使它在秦始皇的「焚書」中逃過一劫。
  • 天外來客產物?非洲現20億年前核反應堆!
    通常人們以為,在地球上,只有人類建造的「核反應堆」。可是,在奧克洛鈾礦區,法國工程師鮑齊奎斯發現了奇異的情況。他對這裡的礦石作出了分析,結果令科學界大吃一驚。經過對鈾礦中一種鈾的同位素鈾235進行常規分析,結果顯得異乎尋常:天然鈾235的含量,比他過去測量所得的數值低。
  • 鉈元素的發現者,痴迷超自然的物理化學家,遊走在科學與超科學間
    作為科學家,對超科學有著極高的熱情,而且還能把完全對立的兩個領域都玩轉,這樣的人物實屬難得,英國科學家克魯克斯(William Crookes,1832.6.17-1919.4.4)就是其中一位。他不僅是著名的物理和化學家,還是英國靈學研究會的早期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