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蒲 [香蒲科] [香蒲屬]
拉丁名:Typha orientalis
別名:東方香蒲
花序軸——雌雄花序相連
分枝特性
根莖
苗圃基地
識別要點:
與同屬植物寬葉香蒲(T.latifolia)、狹葉香蒲、達香蒲(T.davidiana)、小香蒲較為接近。小香蒲植株遠為矮小可以區別,寬葉香蒲葉寬10~15mm與香蒲的葉寬5~8mm也可區別;狹葉香蒲和達香蒲棍棒狀的雌花及雄花序間有一定的間隔距離,雌花具有苞片,香蒲棍棒狀的雌花及雄花序間直接相連,沒有間隔,雌花無苞片等特徵可資區別。
生態學特性:
多年生挺水草本。香蒲適應性強,喜熱耐寒,喜水耐一定乾旱,喜肥耐貧。分布於荒蕪農田、溝渠、湖泊、河流淺水處,季節性淹水區也有分布,在潮溼土壤或地下水位較高處長勢良好。常呈單一種群生長,蓋度可達80%以上,有時也與狹葉香蒲為伴,其種間競爭較狹葉香蒲略遜色。為先鋒植物,其種子飛翔能力強,只要有一寸水一方土便能發芽,紮根生長。
產地分布:
華東、華中、華北、西北、東北。日本、菲律賓和前蘇聯也有。
物候期:
2月底3月初萌芽,據2010年在杭州觀察,6月26日始花,8月22日終花,11月5日葉開始枯黃。
觀賞價值與園林應用:
香蒲株形挺立,葉片飄逸,果實奇特。宜片植、叢植,也宜大面積種植,水際線配置與寬葉的慈姑、再力花、海壽花等較宜,水深梯度配置與與浮葉植物的睡蓮、荇菜、金銀蓮花較宜。
繁殖方式:
有性和無性繁殖均可。有性繁殖:11月後採集種子自然幹藏,翌年3~4月浸種露白後和細沙混播於苗床(要求苗床床面十分平整),保持苗床土壤溼潤即可,待苗生長到高20cm以上時再移植於大田中,株行距40cm×40cm。無性繁殖:春、夏季,待苗長到15cm以上時起苗,然後移植到大田種植,株行距40cm×40cm。以上兩種方法,只要管理適時適宜(水、肥管理),到秋季停止生長時,畝產苗可達4萬株。
註:本文內容摘自人文園林系列叢書《水生植物園林應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