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植】紅蓮子草

2021-02-22 人文園林

紅蓮子草 [莧科] [蓮子草屬]

拉丁名:Alternanthera reineckii

別名:紫葉草、滿天星、蓮子草

紅蓮子草的花↑

紅蓮子草浮島應用↑

紅蓮子草地被應用↑

識別要點

與同屬植物蓮子草(A.sessilis)、紅綠草(A.bettzickiana)較為接近,蓮子草葉色為綠色,紅綠草不耐水,且植株多直立狀,紅蓮子草植株多匍匐狀等特徵可資區別。

生態學特性:

原產地生境不詳,喜溫熱氣候,不耐寒,經霜即枯萎。在華北地區露地不能越冬,在無霜地區常綠狀,常年生長不休眠,在江南有霜凍區為多年生宿根植物,但在小氣候較差和冷冬時生長在水裡的植株極易受凍害致死,成為一年生水生植物。喜水耐旱,作挺水植物甚至可作沉水植物應用,在陸地和潮溼地生長良好,喜肥耐貧,在貧瘠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長。

地域適應性:

在南亞熱帶南部及其以南地區呈常綠,在北亞熱帶北部及其以北地區露地不能越冬,呈一年生。

物候期

3~4 月萌芽,6~10 月果期,霜凍後地上部分枯萎。

觀賞價值與園林應用

植株紅色為水生植物中所少見,極富觀賞性,是豐富園林溼地植物景觀色彩、渲染氣氛的好材料。水陸兩棲,叢植、片植。多為小片植,用於小環境水體、雅致水景中,也宜在花鏡中應用。水際線配置與路易斯安那鳶尾、象耳草、天景傘草、海壽花、澤瀉等較宜,水深梯度配置與花葉芒、矮蒲葦、細葉芒、白花海壽花、黑三稜、熱帶睡蓮、王蓮、水罌粟等較宜。

繁殖方式

有性和無性繁殖均可。有性繁殖3~4 月將收集的種子拌上沙子或細泥撒播於上鋪沙子的苗床上,播後用草覆蓋保溼,待苗長到10cm 左右時移苗。無性繁殖有水插和土插,前者是將帶節的插穗扦插在水生苗床中,後者是將插穗插於陸地苗床中。水插管理相對方便,但水位不能過高,不能將插穗都淹沒在水下,陸地插苗的適應性更強,水生旱生都可應用。扦插後10~20 天即可生根,如需要上盆的待苗長到10~15cm 後即可。水生應用一般不再作移植,而是扦插時適當加大株行距。

註:本文內容摘自人文園林系列叢書《水生植物園林應用指南》。

相關焦點

  • 【每日一植】螢藺
    螢藺 [莎草科] [藨草
  • 【每日一植】紙莎草
    紙莎草 [莎草科] [莎草屬]拉丁名:Cyperus papyrus別名:紙草、埃及莎草、埃及紙草葉↑紙莎草是古埃及文明的主要傳承者,早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發明了用此草的造紙技術,紙莎草的名稱也因此而來,古埃及人用該紙記載歷史、作畫。近年來重新發掘出該項造紙技術。富含文化內涵。叢植、片植均可,主要配置於路邊、橋頭、亭角、廊邊、榭旁等。水際線配置與再力花、紅鞘竹芋、紅稈慈姑、長象耳草、玫紅水生美人蕉、大慈姑、金線水蔥等較宜;水深梯度配置與象耳草、劍葉梭魚草、標槍燈心草、熱帶睡蓮、王蓮等較宜。
  • 【每日一植】香菇草
    香菇草 [傘形科] [天胡荽屬]
  • 【每日一植】沼生水馬齒
    片植↑識別要點:與同屬植物線葉水馬齒(C.hermaphroditica)、廣東水馬齒(C.oryzetorum)、水馬齒(C.stagnalis) 較為接近,線葉水馬齒葉一型種植環境:水深80cm 以內,透明度60cm以上,營養豐富的軟質底泥,無食草魚類。註:本文內容摘自人文園林系列叢書《水生植物園林應用指南》。
  • 【每日一植】粉綠狐尾藻
    粉綠狐尾藻 [小二仙草科] [狐尾藻屬]拉丁名:Myriophyllum aquatieum別名:聚藻、聚草、觀賞價值與園林應用:羽毛狀葉片青翠柔美,即可容器蒔養點綴環境,亦能片植構成群體景觀。小水體應用時只需要插上1 ~ 2 枝就可。片植宜用於大小水面河流綠化等,水面配置宜用單一物種。水深梯度配置與荷花、再力花、水蔥、黑三稜、象耳草、花葉菖蒲、黃菖蒲、日本大花花菖蒲、路易斯安那鳶尾等較宜。水面配置時可作圈養,營造綠島景觀。
  • 【每日一植】圓葉節節菜
    片植、叢植均可,適宜在庭園水景自然岸線作草坡自然落水中應用,在水際線上與驢蹄草、金棒花等體量較小的種類配置。可盆栽置於案頭,沉水容器栽培應用於水族箱中。繁殖方式:無性繁殖。選擇飽滿、表皮光滑、皮色一致、芽頭粗壯的球莖作為種球,然後經過貯存、催芽、育苗。
  • 【每日一植】大花美人蕉
    宜叢植、片植,水際線上宜與多種劍形葉、稈形葉挺水配置,金葉、紫葉的也極宜與寬葉的再力花、慈姑、象耳草等配置。水深梯度上宜與多種浮葉、浮水、沉水配置。繁殖方式:無性繁殖。通常在春季,將根狀莖切割成帶有2~3個芽眼的小段,栽植深度為8~10 cm。註:本文內容摘自人文園林系列叢書《水生植物園林應用指南》。
  • 碧荷灣每日一植——水蔥
    最近都是在給大家介紹植物所以小編突發奇想,就給大家出一個植物系列叭,名字就叫每日一植,我真是個機智的小可愛。水蔥是莎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這種植物高1-2米,莖又高又直,類似於可食用的大蔥,但是不能食用。水蔥杆子是圓柱形和中空的。根厚和匍匐,有許多鬚根。
  • [每日一花]-驢蹄草(驢脾氣草)
    觀看,土豪不限。(在公眾號回復,獲取活動方式)視頻二:1968年的《新聞聯播》您看過嗎?在西南諸省分布於海拔1900-4000米間山地,在陝西及山西一帶分布於1300-2000米間山地,自河北東北部以北分布於600-1400米間山地。通常生於山谷溪邊或溼草甸,有時也生在草坡或林下較陰溼處。
  • 【每日一植】溪 蓀
    [鳶尾科] [鳶尾屬]拉丁名:Utricularia australis  Iris sanguinea別名:東方鳶尾片植↑叢植、片植均可。叢植用於建築物、道路結點處,花境上也可。與玉簪、美麗月見草、美女櫻配置相宜,大片宜與千屈菜、旱傘草等配置,利用水旱皆宜的特點最宜用於水位線兩側配置。繁殖方式:有性和無性繁殖均可。有性繁殖:採種後沙藏、幹藏均可,2—3月播種,一個月左右發芽出苗,5 月份起苗後移植到圃地種植,株行距 15cm×20cm。
  • 【每日一植】野蕎麥
    片植、叢植均可。宜植於林緣、路邊、水系旁,平添無窮野趣。配置在距水系較近的路旁、林緣及其它水生植物和岸上的連接帶,帶狀、片狀均可,也可植於茅草亭、水榭旁。宜與眾多旱生花卉和水生植物間作為連接過渡之用。繁殖方式:以無性繁殖為主。
  • 【每日一植】紫芋
    孤植、叢植、片植均宜。孤植多用於小環境中,如庭園、花境等。叢植適用於商住區綠化,城市公園綠化等。大面積片植可用於溼地公園等溼地景觀營造中。水際線配置與路易斯安那鳶尾、旱傘草、黑三稜、黃菖蒲、水燭、菖蒲、金線水蔥等較宜,水深梯度配置與日本大花花菖蒲、蒲葦、矮蒲葦、象耳草、睡蓮、水罌粟、荇菜等較宜。繁殖方式:以無性繁殖為主。
  • 定經草 - 定經草 - 專區 - 生物谷
    定經草(《泉州本草》)【異名】水辣椒、四方草、蘭花仔(《廣西藥植名錄》),驚風榴、四角草(《福建中草藥》)。【來源】為玄參科植物長蒴母草的全草。【植物形態】長蒴母草一年生草本,柔弱,全體禿淨。莖下部伏地,長10~30釐米,花莖上舉。單葉對生;卵形,長1~2釐米,先端短尖或鈍,基部心形,邊緣有鋸齒。
  • 【每日一植】小婆婆納
    片植、叢植均可。片植宜用於水際線自然落水,叢植最宜用於水系邊角、轉角處理。大型挺水盆栽的盆面應用。庭園水系應用較多,也宜盆栽觀賞。繁殖方式:無性繁殖。分株、扦插均可。分株:將容器栽培苗從容器中脫出後按平均分成4~16份,再植於容器中,加土補水後置於蔭棚中。
  • 【每日一植】香蒲
    宜片植、叢植,也宜大面積種植,水際線配置與寬葉的慈姑、再力花、海壽花等較宜,水深梯度配置與與浮葉植物的睡蓮、荇菜、金銀蓮花較宜。繁殖方式:有性和無性繁殖均可。
  • 【每日一題】什麼是植生滯留槽?
    植生滯留槽,又稱作「雨水花園」,主要機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滲、吸附攔阻作用和滯留槽中生物性的反應;植生滯留槽也可滯留大量雨水。
  • 【每日一植】黃背草
    黃背草 [禾本科] [菅屬]
  • 100萬元人工植草 解決冬春飼草缺乏
    該村地處海拔4500米以上高寒地區,是純牧區村,冬季冰凍時期長,草地退化嚴重;傳統上人工種草面積小,還沒有臥圈種草的習慣。根據調研情況,劉剛給該村提出社區二級飼草供給技術模式(「戶級臥圈種燕麥+村級集中打貯草基地」),全村有200餘戶村民,充分利用每家每戶的臥圈(約1-2畝),種植飼用燕麥,於6月中旬犛牛轉場到夏季牧場時播種,預計全村年可增加優質燕麥青乾草60-80噸;同時在該村退化嚴重的平壩草地建立合作社集中打貯草基地1500畝,披鹼草與燕麥混播,合作社組建打貯草基地管理小組加強管理
  • 【每日一植】水蜈蚣
    叢植、片植均可,宜用於小環境,可作水際線的草坪草,也可盆栽觀賞。繁殖方式:無性和有性繁殖均可。在生產上常採用無性分株繁殖,以生長期的春季為佳,3 ~ 5 芽一叢,株行距按20cm×20cm。圃地選擇水田,按種植水稻要求準備,水位宜控制在2cm 以下或土壤水達飽和即可。
  • 每日一草:白羊草
    物種別名白半草、白草、大王馬針草、黃草、藍莖草、蘇伯格樂吉、鴨嘴草蜀黍、鴨嘴孔穎草、孔穎草。總狀花序4至多數著生於稈頂呈指狀,長3-7釐米,纖細,灰綠色或帶紫褐色,總狀花序軸節間與小穗柄兩側具白色絲狀毛;無柄小穗長圓狀披針形,長4-5毫米,基盤具髯毛;第一穎草質,背部中央略下凹,具5-7脈,下部1/3具絲狀柔毛,邊緣內捲成2脊,脊上粗糙,先端鈍或帶膜質;第二穎舟形,中部以上具纖毛;脊上粗糙,邊緣亦膜質;第一外稃長圓狀披針形,長約3毫米,先端尖,邊緣上部疏生纖毛;第二外稃退化成線形,先端延伸成一膝曲扭轉的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