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蓮子草 [莧科] [蓮子草屬]
拉丁名:Alternanthera reineckii
別名:紫葉草、滿天星、蓮子草
紅蓮子草的花↑
紅蓮子草浮島應用↑
紅蓮子草地被應用↑
識別要點:
與同屬植物蓮子草(A.sessilis)、紅綠草(A.bettzickiana)較為接近,蓮子草葉色為綠色,紅綠草不耐水,且植株多直立狀,紅蓮子草植株多匍匐狀等特徵可資區別。
生態學特性:
原產地生境不詳,喜溫熱氣候,不耐寒,經霜即枯萎。在華北地區露地不能越冬,在無霜地區常綠狀,常年生長不休眠,在江南有霜凍區為多年生宿根植物,但在小氣候較差和冷冬時生長在水裡的植株極易受凍害致死,成為一年生水生植物。喜水耐旱,作挺水植物甚至可作沉水植物應用,在陸地和潮溼地生長良好,喜肥耐貧,在貧瘠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長。
地域適應性:
在南亞熱帶南部及其以南地區呈常綠,在北亞熱帶北部及其以北地區露地不能越冬,呈一年生。
物候期:
3~4 月萌芽,6~10 月果期,霜凍後地上部分枯萎。
觀賞價值與園林應用:
植株紅色為水生植物中所少見,極富觀賞性,是豐富園林溼地植物景觀色彩、渲染氣氛的好材料。水陸兩棲,叢植、片植。多為小片植,用於小環境水體、雅致水景中,也宜在花鏡中應用。水際線配置與路易斯安那鳶尾、象耳草、天景傘草、海壽花、澤瀉等較宜,水深梯度配置與花葉芒、矮蒲葦、細葉芒、白花海壽花、黑三稜、熱帶睡蓮、王蓮、水罌粟等較宜。
繁殖方式:
有性和無性繁殖均可。有性繁殖3~4 月將收集的種子拌上沙子或細泥撒播於上鋪沙子的苗床上,播後用草覆蓋保溼,待苗長到10cm 左右時移苗。無性繁殖有水插和土插,前者是將帶節的插穗扦插在水生苗床中,後者是將插穗插於陸地苗床中。水插管理相對方便,但水位不能過高,不能將插穗都淹沒在水下,陸地插苗的適應性更強,水生旱生都可應用。扦插後10~20 天即可生根,如需要上盆的待苗長到10~15cm 後即可。水生應用一般不再作移植,而是扦插時適當加大株行距。
註:本文內容摘自人文園林系列叢書《水生植物園林應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