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植】粉綠狐尾藻

2021-01-14 人文園林

粉綠狐尾藻 [小二仙草] [狐尾藻]

拉丁名:Myriophyllum aquatieum

別名:聚藻、聚草、綠羽毛草、綠狐尾藻


沉水葉↑


沉水葉和挺水葉↑


陸地盆栽↑


圈養↑


識別要點

與同屬植物穗花狐尾藻較為接近,但穗花狐尾藻全株為沉水葉。

生態學特性

原產地生境不詳。適應性強,喜熱耐寒,當水位上升或將其種植在深水區域時,呈沉水植物狀,其頂芽呈朱紅色。喜肥厭貧,底泥肥沃,水質富營養化時其繁殖能力強,短期能覆蓋水面和侵佔其他浮葉、浮水和沉水植物的生長空間,具很強的侵佔性,威脅生物多樣性。水質貧營養時,其長勢弱、抗性差,甚至不能生存。喜水耐一定乾旱,在潮溼地長勢良好,甚至可作旱生植物盆栽觀賞用。條件適宜時,其生長速度極快。

產地分布

原產南美。世界多國引種,我國華中、華東、華南地區均有栽培。

物候期

3 月初開始萌芽,11 月霜凍後枝葉枯黃。

觀賞價值與園林應用

羽毛狀葉片青翠柔美,即可容器蒔養點綴環境,亦能片植構成群體景觀。小水體應用時只需要插上1 ~ 2 枝就可。片植宜用於大小水面河流綠化等,水面配置宜用單一物種。水深梯度配置與荷花、再力花、水蔥、黑三稜、象耳草、花葉菖蒲、黃菖蒲、日本大花花菖蒲、路易斯安那鳶尾等較宜。水面配置時可作圈養,營造綠島景觀。若其中點綴一些挺水植物和彩葉植物,不但層次豐富,色彩也多樣。

繁殖方式

無性繁殖。在生長季節將母本按莖長30 ~ 50cm 分段直接扦插,株行距20cm×30cm。

種植環境

挺水浮葉時,種植水深80cm 以內,軟質底泥,pH 值6.0 ~ 8.0, 富營養化水體。作浮水植物種植時,種植水深不限。黑臭水質,貧營養水體都不宜種植。沉水時水深在2 倍的透明度內。


註:本文內容摘自人文園林系列叢書《水生植物園林應用指南》。


相關焦點

  • 粉綠狐尾藻和香菇草,水邊的小森林
    粉綠狐尾藻和香菇草是兩種很可愛的水生植物。暮春時節正是它們生長最旺盛的時候。水面上,粉綠狐尾藻和香菇草一團團、一片片的蔓延,幾乎覆蓋了水面,乍一看就像是能夠行走的草坪一樣。
  • 引種水生植物粉綠狐尾藻應慎重
    中國園林網5月25日消息:據有關科技文獻顯示,粉綠狐尾藻不但能夠吸收水中的氮、磷等物質,淨化水體,還能從一定程度上抑制藍藻暴發。近年來不斷有城市在部分河道投放粉綠狐尾藻進行水體綠化,但該植物在引入水體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問題。
  • 水生植物類型及生物量對汙水處理廠尾水淨化有何影響
    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實驗選取3種不同植物,分別為粉綠狐尾藻、空心菜和苦草淨化汙水處理廠模擬尾水。粉綠狐尾藻採自南京師範大學仙林校區三用河(32°06'09.20″N,118°54'30.35″E)。空心菜通過購買幼苗在溫室內置於尼龍網上進行水培15 d。苦草採用室內培育,選擇大小相似的植株進行培養。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揭示粉綠狐尾藻耐受高銨廢水的機制
    在對金魚藻、穗狀狐尾藻和粉綠狐尾藻等植物的對比研究中發現,粉綠狐尾藻可以耐受高銨並保持較高的生長速率。因此粉綠狐尾藻可能是實現人工溼地淨化廢水的重要植物材料,但是目前關於粉綠狐尾藻耐高銨的機制尚不清楚。
  • 風車草 再力花 粉綠狐尾藻|青華海的溼地植物你認識幾種?
    今天英文裡的「paper」一詞,就來自羅馬人稱呼莎草紙的拉丁文「papyrus」!紙莎草的用途十分廣泛,在我國南方主要用作水體景觀營造。學名:Trapa incisa Siebold et Zucc.   菱科 Trapaceae                    野菱是一年生水生草本,國家II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其果實小,富含澱粉,供食用。
  • 【每日一植】大花美人蕉
    宜叢植、片植,水際線上宜與多種劍形葉、稈形葉挺水配置,金葉、紫葉的也極宜與寬葉的再力花、慈姑、象耳草等配置。水深梯度上宜與多種浮葉、浮水、沉水配置。繁殖方式:無性繁殖。通常在春季,將根狀莖切割成帶有2~3個芽眼的小段,栽植深度為8~10 cm。註:本文內容摘自人文園林系列叢書《水生植物園林應用指南》。
  • 碧荷灣每日一植——水蔥
    最近都是在給大家介紹植物所以小編突發奇想,就給大家出一個植物系列叭,名字就叫每日一植,我真是個機智的小可愛。水蔥是莎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這種植物高1-2米,莖又高又直,類似於可食用的大蔥,但是不能食用。水蔥杆子是圓柱形和中空的。根厚和匍匐,有許多鬚根。
  • 【每日一植】溪 蓀
    [鳶尾科] [鳶尾屬]拉丁名:Utricularia australis  Iris sanguinea別名:東方鳶尾片植↑叢植、片植均可。叢植用於建築物、道路結點處,花境上也可。與玉簪、美麗月見草、美女櫻配置相宜,大片宜與千屈菜、旱傘草等配置,利用水旱皆宜的特點最宜用於水位線兩側配置。繁殖方式:有性和無性繁殖均可。有性繁殖:採種後沙藏、幹藏均可,2—3月播種,一個月左右發芽出苗,5 月份起苗後移植到圃地種植,株行距 15cm×20cm。
  • 【每日一植】紅蓮子草
    水陸兩棲,叢植、片植。多為小片植,用於小環境水體、雅致水景中,也宜在花鏡中應用。水際線配置與路易斯安那鳶尾、象耳草、天景傘草、海壽花、澤瀉等較宜,水深梯度配置與花葉芒、矮蒲葦、細葉芒、白花海壽花、黑三稜、熱帶睡蓮、王蓮、水罌粟等較宜。繁殖方式:有性和無性繁殖均可。
  • 【每日一植】野蕎麥
    片植、叢植均可。宜植於林緣、路邊、水系旁,平添無窮野趣。配置在距水系較近的路旁、林緣及其它水生植物和岸上的連接帶,帶狀、片狀均可,也可植於茅草亭、水榭旁。宜與眾多旱生花卉和水生植物間作為連接過渡之用。繁殖方式:以無性繁殖為主。
  • 【每日一植】螢藺
    叢植、片植均可,也可盆栽置於室內觀賞,水際線配置可與劍形葉、稈形葉及闊葉的多種挺水或溼生植物較宜,水深梯度配置可與多種浮葉、浮水植物較宜,宜精緻配置,不應太野。繁殖方式:無性和有性繁殖均可。生產上一般以無性繁殖為主,在生長期以利刃切分成5 ~ 10 芽的小叢,按株行距20cm×20cm種植。
  • 【每日一植】紫芋
    孤植、叢植、片植均宜。孤植多用於小環境中,如庭園、花境等。叢植適用於商住區綠化,城市公園綠化等。大面積片植可用於溼地公園等溼地景觀營造中。水際線配置與路易斯安那鳶尾、旱傘草、黑三稜、黃菖蒲、水燭、菖蒲、金線水蔥等較宜,水深梯度配置與日本大花花菖蒲、蒲葦、矮蒲葦、象耳草、睡蓮、水罌粟、荇菜等較宜。繁殖方式:以無性繁殖為主。
  • 【每日一植】小婆婆納
    片植、叢植均可。片植宜用於水際線自然落水,叢植最宜用於水系邊角、轉角處理。大型挺水盆栽的盆面應用。庭園水系應用較多,也宜盆栽觀賞。繁殖方式:無性繁殖。分株、扦插均可。分株:將容器栽培苗從容器中脫出後按平均分成4~16份,再植於容器中,加土補水後置於蔭棚中。
  • 【每日一植】香蒲
    宜片植、叢植,也宜大面積種植,水際線配置與寬葉的慈姑、再力花、海壽花等較宜,水深梯度配置與與浮葉植物的睡蓮、荇菜、金銀蓮花較宜。繁殖方式:有性和無性繁殖均可。
  • 【每日一題】什麼是植生滯留槽?
    植生滯留槽,又稱作「雨水花園」,主要機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滲、吸附攔阻作用和滯留槽中生物性的反應;植生滯留槽也可滯留大量雨水。
  • 【每日一植】香菇草
    園林上常作為挺水、浮葉、浮水植物栽培,多叢植,宜配置於岸邊、疊石縫隙中,也可片植,尤適宜於水體岸邊作草坪草種植,也可配置於陸地、巖石旁等,也用於水培或盆栽,置於案頭觀賞,深得白領一族的青睞。繁殖方式:有性和無性繁殖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