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植】小婆婆納

2021-02-12 人文園林

小婆婆納 [玄參科] [婆婆納屬]

拉丁名:Veronica serpyllifolia

別名:海天之星

小婆婆納

盆栽

疊石處理

識別要點

與同屬的婆婆納(V.didyma)較為接近,唯婆婆納葉在莖的上部互生,葉具短柄等特徵可資區別。

生態學特性

一年生或多年生挺水草本。喜熱溼畏寒冷。在高溫高溼環境中長勢良好,生長速度快,植株鬱鬱蔥蔥,花期不斷,低溫生長速度變緩,遇到霜凍,地上部分即枯萎。喜水溼,挺水環境生長良好。喜光稍耐蔭。

產地分布

分布於中國東北、西北、西南地區及湖北、湖南。北半球溫帶和亞熱帶高山廣布。

物候期

2~4月萌芽生長,5~10月花期,11月以後遇霜地上部分枯萎。

觀賞價值與園林應用

株型豐滿整齊,藍色小花綴於腋間,尤似顆顆藍星閃於綠葉間。

片植、叢植均可。片植宜用於水際線自然落水,叢植最宜用於水系邊角、轉角處理。大型挺水盆栽的盆面應用。庭園水系應用較多,也宜盆栽觀賞。

繁殖方式

無性繁殖。分株、扦插均可。分株:將容器栽培苗從容器中脫出後按平均分成4~16份,再植於容器中,加土補水後置於蔭棚中。扦插:選不漏水的容器,置泥土達6~8分,灌水至9分,將插穗插於容器中,頂芽需露出水面,後按分株法同樣管理即可。

註:本文內容摘自人文園林系列叢書《水生植物園林應用指南》。

相關焦點

  • 婆婆納
    話說上次講到豬秧秧的時候就提到了婆婆納,小編調侃他們的名字真是天生一對,結果又拖到婆婆納快沒了時候才發這篇文章.
  • 【早安點播】婆婆納
  • 六種婆婆納了解一下
    來,填坑了,分享幾種婆婆納屬植物,中志中歸屬玄參科,最新分類在車前科,屬下約250種,主要分布在溫帶和寒帶地區,我國約61種,在上海植物志裡記錄了
  • 【蚌埠一中】校園樹下的阿拉伯婆婆納
    阿拉伯婆婆納,一聽這個名字你有沒有讀為阿拉伯婆婆,非常洋氣的名字,我開始的時候就是總是少讀一個字?以為還有這樣怪異的植物,多讀幾次才讀通順。  阿拉伯婆婆納屬於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關於名字的來源,還真有這麼一段有趣的命名故事,阿拉伯婆婆納原產於西亞、歐洲一帶,傳說那裡 有位叫「阿拉」的老伯,在春天,萬物甦醒,他躺在草地上曬太陽,因為指尖菸草嗆住了他,所以他開始想念他的老伴,並為身邊滿坡地毯似的花朵取名「婆婆」 納。無獨有偶,中國大地上也生活著它的近親——婆婆納,只是花更小些,淺粉紅色,還可以做中藥使用。
  • 息縣植物之——阿拉伯婆婆納的的表情包和兄弟們
    (當然,因為寶蓋草和活血丹的葉子也有著近似的特徵,同屬的婆婆納,直立婆婆納的葉子也即為相似,所以小破襖這個名字並不完全都是指阿拉伯婆婆納)          (寶蓋草)而阿拉伯婆婆納的生長期長,早春到夏初是它生長最旺盛的時候,夏天酷熱的時候稍收斂,在初秋溫度稍降便又開始萌發,不過秋天強勢的植物太多,它也難以像春季那樣大馬金刀擴充地盤了。春末和秋日是它大量產生種子的時候,這一個個看上去萌萌的桃心形蒴果,人們因此把它叫做腎子草。肚子裡滿滿黑色小種子,這些種子成活率非常高,在鬆軟的土地或田邊甚至可達100%。
  • 碧荷灣每日一植——水蔥
    最近都是在給大家介紹植物所以小編突發奇想,就給大家出一個植物系列叭,名字就叫每日一植,我真是個機智的小可愛。水蔥是莎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這種植物高1-2米,莖又高又直,類似於可食用的大蔥,但是不能食用。水蔥杆子是圓柱形和中空的。根厚和匍匐,有許多鬚根。
  • 【每日一植】大花美人蕉
    宜叢植、片植,水際線上宜與多種劍形葉、稈形葉挺水配置,金葉、紫葉的也極宜與寬葉的再力花、慈姑、象耳草等配置。水深梯度上宜與多種浮葉、浮水、沉水配置。繁殖方式:無性繁殖。通常在春季,將根狀莖切割成帶有2~3個芽眼的小段,栽植深度為8~10 cm。註:本文內容摘自人文園林系列叢書《水生植物園林應用指南》。
  • 【每日一植】紅蓮子草
    在華北地區露地不能越冬,在無霜地區常綠狀,常年生長不休眠,在江南有霜凍區為多年生宿根植物,但在小氣候較差和冷冬時生長在水裡的植株極易受凍害致死,成為一年生水生植物。喜水耐旱,作挺水植物甚至可作沉水植物應用,在陸地和潮溼地生長良好,喜肥耐貧,在貧瘠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長。
  • 【每日一植】野蕎麥
    適應性強,溼生旱生均可,喜光,但也耐一定的遮蔭,在溝谷常散生或小片叢生分布,與其它物種組成群落,起到伴生種的作用。如在野芋群落、狼尾草群落、戟葉蓼群落中等,野蕎麥屬於溼生植物,喜溼潤環境,但它的根莖以上部分不宜長期淹在水中,如夏天一般不能超過15天,否則將被淹死。
  • 【每日一植】溪 蓀
    [鳶尾科] [鳶尾屬]拉丁名:Utricularia australis  Iris sanguinea別名:東方鳶尾片植↑叢植、片植均可。叢植用於建築物、道路結點處,花境上也可。與玉簪、美麗月見草、美女櫻配置相宜,大片宜與千屈菜、旱傘草等配置,利用水旱皆宜的特點最宜用於水位線兩側配置。繁殖方式:有性和無性繁殖均可。有性繁殖:採種後沙藏、幹藏均可,2—3月播種,一個月左右發芽出苗,5 月份起苗後移植到圃地種植,株行距 15cm×20cm。
  • 【每日一植】香蒲
    苗圃基地識別要點:與同屬植物寬葉香蒲(T.latifolia)、狹葉香蒲、達香蒲(T.davidiana)、小香蒲較為接近。小香蒲植株遠為矮小可以區別,寬葉香蒲葉寬10~15mm與香蒲的葉寬5~8mm也可區別;狹葉香蒲和達香蒲棍棒狀的雌花及雄花序間有一定的間隔距離,雌花具有苞片,香蒲棍棒狀的雌花及雄花序間直接相連,沒有間隔,雌花無苞片等特徵可資區別。生態學特性:多年生挺水草本。香蒲適應性強,喜熱耐寒,喜水耐一定乾旱,喜肥耐貧。
  • 【每日一植】紫芋
    孤植、叢植、片植均宜。孤植多用於小環境中,如庭園、花境等。叢植適用於商住區綠化,城市公園綠化等。大面積片植可用於溼地公園等溼地景觀營造中。水際線配置與路易斯安那鳶尾、旱傘草、黑三稜、黃菖蒲、水燭、菖蒲、金線水蔥等較宜,水深梯度配置與日本大花花菖蒲、蒲葦、矮蒲葦、象耳草、睡蓮、水罌粟、荇菜等較宜。繁殖方式:以無性繁殖為主。
  • 【每日一題】什麼是植生滯留槽?
    植生滯留槽,又稱作「雨水花園」,主要機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滲、吸附攔阻作用和滯留槽中生物性的反應;植生滯留槽也可滯留大量雨水。
  • 【每日一植】水蜈蚣
    性喜水耐旱,挺水、溼生,也可旱生環境中生長,常成小片狀分布,或成帶狀分布於水際線。有時甚至成為草坪中的雜草。產地分布:分布於華東、中南、華南、西南等。日本、菲律賓、越南、緬甸、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大洋洲、非洲、美洲也有。
  • 【每日一植】香菇草
    種植於不同形狀的玻璃器皿或其他精美的花器中,陳設於案頭、幾架等處,片片小「荷葉」蒼翠欲滴,在炎熱的夏季給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覺。      園林上常作為挺水、浮葉、浮水植物栽培,多叢植,宜配置於岸邊、疊石縫隙中,也可片植,尤適宜於水體岸邊作草坪草種植,也可配置於陸地、巖石旁等,也用於水培或盆栽,置於案頭觀賞,深得白領一族的青睞。
  • 【每日一植】螢藺
    叢植、片植均可,也可盆栽置於室內觀賞,水際線配置可與劍形葉、稈形葉及闊葉的多種挺水或溼生植物較宜,水深梯度配置可與多種浮葉、浮水植物較宜,宜精緻配置,不應太野。繁殖方式:無性和有性繁殖均可。生產上一般以無性繁殖為主,在生長期以利刃切分成5 ~ 10 芽的小叢,按株行距20cm×20cm種植。
  • 【每日一植】沼生水馬齒
    片植↑識別要點:與同屬植物線葉水馬齒(C.hermaphroditica)、廣東水馬齒(C.oryzetorum)、水馬齒(C.stagnalis) 較為接近,線葉水馬齒葉一型小環境水體和水族箱中應用,在清澈的水體中可置容器苗,錯落配置。種植環境:水深80cm 以內,透明度60cm以上,營養豐富的軟質底泥,無食草魚類。註:本文內容摘自人文園林系列叢書《水生植物園林應用指南》。
  • 【每日一植】粉綠狐尾藻
    觀賞價值與園林應用:羽毛狀葉片青翠柔美,即可容器蒔養點綴環境,亦能片植構成群體景觀。小水體應用時只需要插上1 ~ 2 枝就可。片植宜用於大小水面河流綠化等,水面配置宜用單一物種。水深梯度配置與荷花、再力花、水蔥、黑三稜、象耳草、花葉菖蒲、黃菖蒲、日本大花花菖蒲、路易斯安那鳶尾等較宜。水面配置時可作圈養,營造綠島景觀。
  • 【每日一植】小花鳶尾
    片植↑園林應用: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花色鮮豔,栽培容易,且春季萌發早,綠葉成叢極為美觀。園林中多叢植或於花境、路旁栽植。有小毒。消積,化瘀,行水,解毒。用於食滯腹脹,症瘕積聚,跌打損傷,痔漏,癰腫癤毒。
  • 【每日一植】紙莎草
    叢植、片植均可,主要配置於路邊、橋頭、亭角、廊邊、榭旁等。水際線配置與再力花、紅鞘竹芋、紅稈慈姑、長象耳草、玫紅水生美人蕉、大慈姑、金線水蔥等較宜;水深梯度配置與象耳草、劍葉梭魚草、標槍燈心草、熱帶睡蓮、王蓮等較宜。繁殖方式:有性和無性繁殖均可。只要氣溫允許,有性繁殖全年均可播種、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