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莎草 [莎草科] [莎草屬]
拉丁名:Cyperus papyrus
別名:紙草、埃及莎草、埃及紙草
葉↑
叢植↑
識別要點:
與同屬植物埃及莎草較為接近,埃及莎草植株遠為矮小、挺立,可資區別。
生態學特性:
喜溫暖溼潤的氣候,在華東南部和華南、西南地區可露地越冬,寒冷地區冬季要利用設施栽培才能越冬,喜光,稍耐蔭,要求土壤肥沃、在微鹼性和中性土壤中長勢良好。喜水為挺水植物,但也耐一定的乾旱,也可在潮溼地上正常生長。
產地分布:
原產非洲埃及、烏幹達、蘇丹及西西里島。我國中亞熱帶南部及華南有栽培。
物候期:
高溫地區常綠,餘則冬季地上部分枯萎,春季萌發,夏季花果期。
觀賞價值與園林應用:
植株呈叢著生,高大,莖枝頂端密集著生的傘狀苞葉,纖細如絲,飄逸下垂,奇特雅觀。紙莎草是古埃及文明的主要傳承者,早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發明了用此草的造紙技術,紙莎草的名稱也因此而來,古埃及人用該紙記載歷史、作畫。近年來重新發掘出該項造紙技術。富含文化內涵。叢植、片植均可,主要配置於路邊、橋頭、亭角、廊邊、榭旁等。水際線配置與再力花、紅鞘竹芋、紅稈慈姑、長象耳草、玫紅水生美人蕉、大慈姑、金線水蔥等較宜;水深梯度配置與象耳草、劍葉梭魚草、標槍燈心草、熱帶睡蓮、王蓮等較宜。
繁殖方式:
有性和無性繁殖均可。只要氣溫允許,有性繁殖全年均可播種、育苗。在生產上以無性繁殖為主,採用分株方法,在生長季節按叢起苗,用利刀按2~3芽分成小叢種植於苗床中,株行距40×50cm。加強水肥、溫度和光照管理即可。
註:本文內容摘自人文園林系列叢書《水生植物園林應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