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若川研究員論文在頂尖數學期刊在線發表
Rigidity and a Riemann–Hilbert correspondence for p-adic local systems(《p進局部系統的剛性與黎曼希爾伯特對應》)被世界頂級數學期刊Inventiones Mathematicae接受並在線發表。
-
兩次獲國際數學奧賽金牌的韋東奕,10年前被保送北大,現在怎樣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位同樣出色的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金牌得主,來自山東的韋東奕。10年前,來自山東的韋東奕被保送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在這裡完成了北大本碩博連讀,可以算的上我國自主培養的數學屆大咖。說到韋東奕,他可不是簡單的人物,曾經是兩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金牌得主,年紀輕輕就已經收穫了很高的學術成績,僅僅從2016-2019年,他就在國際頂尖的數學期刊上發表了十幾篇論文,這種成績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01數學天賦初顯,奠定堅實基礎韋東奕來自山東,出身於山東的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
田剛院士論文在頂尖數學期刊Acta Mathematica發表
近日,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院長、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田剛院士與首都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張振雷教授合作的論文Regularity of Kaehler-Ricci flows on Fano manifolds在世界頂級數學期刊Acta Mathematica上發表。
-
【專欄】氣質如蘭、才華比馨:西安交大一附院田剛教授團隊在《Hypertension》發表論文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田剛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代謝症候群及高血壓臨床與科研工作。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內科田剛教授團隊的原創研究論著 (Original Article)「Telmisartan amelioratesnephropathy in metabolic syndrome by reducing leptin release from perirenaladipose tissue」被國際心血管領域頂級期刊Hypertension (
-
田剛院士出席克雷數學研究大會 並做主旨報告
鑑於田剛院士在充實和驗證佩雷爾曼解決龐加萊猜想和Thurston幾何化猜想工作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克雷數學研究所特別邀請田剛院士在這次數學研究大會上做大會主旨報告,田剛院士也是這次大會上唯一一位做主旨報告的華人數學家。
-
韋東奕,北大數學學神,曾以一己之力,碾壓清華、中科大數學學霸
在當代,北大有位數學天才,韋東奕,數學應試天才的極致,甚至能夠在某個時期中,碾壓同時代的所有人。數學當中,分為兩種思維,一種是數學應試,另一種是數學研究。在數學研究方面,韋東奕不足以碾壓全世界所有的數學天才,天賦不夠。但在數學應試方面,韋東奕卻足以碾壓。IMO,國際數學競賽。
-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家研究鈉離子電池論文獲Science在線發表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家研究鈉離子電池論文獲Science在線發表 2020-11-13 中國新聞網 張素 【字體:大 中 小】
-
SUFER | 趙仁傑:長路漫漫觀山重水複,上下求索見柳暗花明
學術經歷:博士在讀期間已在《經濟研究》(2篇)、經濟學(季刊)(2篇)、中國工業經濟以及Land use policy(SSCI一區) 等期刊發表和錄用多篇論文,主持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創新項目,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以及政策研究類課題。
-
田剛在北大開講龐加萊猜想 深受師生歡迎
數學界的百年難題龐加萊猜想終獲破解,我國媒體紛稱中國數學家朱熹平、曹懷東完成了破解龐加萊猜想的封頂工作。而今年8月底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卻將功勞獎給了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到底是誰破解了龐加萊猜想呢?國際數學家大會幾何方面45分鐘學術報告遴選委員會的主席田剛昨天在北大開講,他認為中國數學家對佩雷爾曼解決龐加萊猜想所做的補充研究是「很有意義的」。
-
科學網—馮·卡門撞擊坑地形演化歷史獲揭示
研究者供圖 ■本報記者 甘曉 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公布的消息,11月21日,「玉兔二號」月球車結束寒冷漫長的月夜休眠期,受光照成功自主喚醒,恢復月面工作,進入第12個月晝工作期。11月19日,由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機構組成的團隊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發表論文,揭示了「嫦娥四號」著陸區馮·卡門撞擊坑地形演化歷史,為認識該區域地質演化歷史和物質來源提供了重要信息。 肩負使命的「玉兔」 作為月球上最大和最古老的撞擊盆地,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演化過程一直受到全世界科學家高度關注。
-
民盟中央副主席田剛出任北京大學副校長
據教育部官網2017年2月13日公布的文件顯示,教育部於2016年12月1日研究決定:任命田剛為北京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 公開簡歷顯示,田剛1958年11月生於江蘇南京,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數學系,1984年獲北京大學碩士學位,1988年獲美國哈佛大學數學博士學位。
-
許晨陽教授的兩篇論文被Annals of Mathematics接受
近日,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許晨陽教授與人合作的兩篇論文被世界頂級數學期刊Annals of Mathematics接受。回到北大工作後,許晨陽在代數幾何的不同方向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其首個研究成果是解決了田剛關於K-穩定性兩個定義的等價性猜想。K-穩定性的概念是田剛在1996年引進的,用來刻畫Fano流形上Kahler-Einstein度量的存在性。
-
著名數學家田剛擔任首任院長
9月24日,西湖大學理論科學研究院正式成立,著名數學家田剛教授受聘為研究院首任院長。 記者通過中國科學院學部官網獲悉: 田剛,1958年11月生於江蘇南京。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數學系。1984年獲北京大學碩士學位。
-
教育部副部長章新勝為田剛、唐孝炎、劉元方院士祝賀新春
今天下午3點多鐘,教育部副部長章新勝,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學位管理與研究生司的負責人一行,來到藍旗營小區,登門看望了數學家田剛院士、環境學家唐孝炎院士和化學家劉元方院士,為他們祝賀新春。北大副校長嶽素蘭、北大黨委組織部部長郭海和相關院系的負責人也一同前往。
-
sci論文已經在線發表後可以更改嗎
在線發表後的sci論文,難免被發現個別錯誤,比如一處數據錯誤、作者名字寫錯等,有了錯誤,作者第一反應是修改,但往往是初次遇到從而不知道如何辦。那麼,sci論文已經在線發表後可以更改嗎?在線發表即online,是論文出版方式之一,是期刊為了追上數字時代變化而做出的改變。過去文章只在紙質期刊上印刷出版,即見刊,現在會先讓文章在線發表,然後再見刊,甚至還有一些文章只進行線上發表。在線發表和見刊都屬於sci論文發表方式,但屬於不同的階段,對文章內容更改有不同的應對方法。
-
北大數學學院質疑田剛「仨月領取百萬年薪」說法
新華網北京9月22日電(記者李江濤)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2日首次發表公開聲明,對包括聘請田剛等一些敏感問題進行澄清。 聲明中說,北大數學學院在注重培養和發現優秀人才的同時,堅持引進國際上具有一流學術水平的傑出人才,引進田剛是一個良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