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AR技術晶片化又有新突破,LuminWave展示矽光OPA200線雷射雷達

2020-12-05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9月9日-11日,2020 CIOE中國光博會在深圳舉辦,本屆展會上,雷射雷達晶片和模組廠商洛微科技(LuminWave)展示了國內首款基於矽光OPA的200線純固態成像級雷射雷達(LiDAR)。

據了解,洛微科技早在今年1月的CES展上就推出了世界上尺寸最小的基於自研光晶片技術的MicroLiDAR傳感器晶片,主要用於自動駕駛近距補盲和手勢識別。此次洛微科技展示的雷射雷達原型機是採用自研的矽光OPA晶片不含任何移動組件的純固態方案,解析度高達200線,遠高於目前市場上16/32/64線的機械式掃描LiDAR的解析度。在實現高線數解析度的同時,洛微科技通過自主研發的矽光OPA晶片和光學方案,有效地控制了成像級LiDAR的成本,可以為自動駕駛廠商提供極具性價比的LiDAR方案。

業內普遍認為,在L3及以上自動駕駛傳感器方案中除了雷射雷達的不可或缺地位以外,攝像頭、毫米波等傳感器同樣也非常重要作用,而多傳感器融合或將成為自動駕駛的終極方案。為了更好地實現多傳感器融合的方案,洛微科技致力於實現並不斷逐代提高LiDAR產品的成像級解析度,並利用基於自研晶片的LuminScan光束控制系統實現動態選區掃描(ROI)和可編程解析度等功能,使雷射雷達可以更加完美的適配各類傳感器融合的解決方案。

洛微科技CTO向集微網記者:「洛微相信LiDAR技術演化的方向將是模組微型化,晶片集成化,以及價格親民化。基於洛微自研的矽光OPA和FMCW晶片,我們可以極大提高LiDAR產品在性能和成本上的競爭力,並使我們的產品不受限於解決方案中使用特殊控制組件。依託於4000億美元的龐大而成熟的矽半導體生態,矽光子技術近年來獲得飛速發展, LuminWave基於矽光晶片的技術路線發展,可以把成像級LiDAR做到與攝像頭一樣的尺寸和價格,把基於LiDAR的3D傳感真正地在各類應用中得到普及。」

目前,從洛微科技已經發布的純固態成像級LiDAR和MicroLiDAR兩條產品線來看,主要針對車輛的自動駕駛/ADAS場景做了深度優化,這裡面包括了各類無人駕駛的乘用車和商用車,如物流、清潔、販賣、裝載、接駁等各類車輛。另外在限定場景自動駕駛應用,洛微科技已經在和多家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公司展開合作。

今年年初,洛微科技發布的MicroLiDAR目前已經進入量產階段,由於其具有小型化、低成本和可內嵌AI算法等優勢,使用場景已經從自動駕駛的補盲,擴展到消費電子的人機互動場景中。

據集微網了解,洛微科技是國內首家展示基於矽光OPA晶片的雷射雷達廠商。值得關注的是,該公司已於去年完成了由中科創星領投、峰瑞資本跟投的數千萬天使輪融資。(校對/Candy)

相關焦點

  • 國內矽光OPA雷射雷達LiDAR新突破,LuminWave新品或將改變行業格局
    雷射雷達晶片和模組企業洛微科技(LuminWave)在本月舉辦的CIOE上展示了國內首款基於矽光OPA的200線純固態成像級雷射雷達(LiDAR)。據了解,此次洛微科技展示的雷射雷達(LiDAR)原型機是採用自研的矽光OPA晶片不含任何移動組件的純固態方案,解析度高達200線,遠高於目前市場上16/32/64線的機械式掃描LiDAR的解析度。在實現高線數解析度的同時,洛微科技通過自主研發的矽光OPA晶片和光學方案,有效地控制了成像級LiDAR的成本,可以為自動駕駛廠商提供極具性價比的LiDAR方案。
  • 探訪Velodyne LiDAR,看看這家雷射雷達供應商是怎麼做生產的?
    雷鋒網記者們探訪Velodyne的背景概括有三:2016年,當自動駕駛技術成為所有新科技中的當紅炸子雞,雷射雷達儼然是炸子雞中的炸子雞;2017年CES上,幾乎所有有志參與自動駕駛技術的車廠和供應商都在車頂展示了Velodyne的雷射雷達;同樣在這段時間裡,雷鋒網從多個自動駕駛從業者那裡了解到
  • 200線純固態雷射雷達將實現百美元級量產
    在雷射雷達領域,機械式雷射雷達研發最早,技術最成熟,雖然目前是市場中的主力產品,但其性能穩定性和可靠性依然頻頻被諸多行業人士詬病。 眾所周知,雷射雷達對於量產良率的考量要求非常之高。對於機械式雷射雷達來講,雷達線束越高,產品的良率也會不可避免地變差。
  • 36氪首發|研發矽光子純固態成像級LiDAR晶片,「洛微科技(Luminwave...
    36氪獲悉,純固態晶片級雷射雷達研發企業「洛微科技(Luminwave) 」近日宣布獲得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中科創星領投,峰瑞資本跟投。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基於矽光子的純固態成像級LiDAR晶片和LiDAR模組開發。
  • 廉價化雷射雷達的希望:MEMS雷射雷達 vs 固態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
    2017年,博世推出了兼顧雷射掃描和投影的BML050方案,包括兩個MEMS微鏡,可用於交互式投影儀。有新聞報導博世將在2020年前銷售雷射雷達,暫時無法判斷是基於MEMS還是其他技術。奧迪的矩陣式雷射車燈,使用微鏡(DMD)來控制雷射方向,順便做雷射雷達也不錯,不需要再給Ibeo的雷射雷達騰地方了。
  • 晶片上實現雷射雷達!MIT 在讀博士拿獎學金創立公司,產品 3 年內或...
    那時,MIT 光子微系統小組就希望將體積大、價格高的機械雷射雷達系統集成到微晶片上,實現量產。如今,MIT 和 DARPA 的雷射雷達傳感器研發工作仍在繼續。不久前 MIT 展示了新型固態 lidar-on-a-chip。2020 年 12 月 1 日,IEEE Spectrum 發表了一篇報導,講述了 MIT 是如何推進下一代雷射雷達傳感器發展的。
  • 禾賽站上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
    據悉,禾賽未來銷售收入的增長主要取決於國內外無人駕駛、 高級輔助駕駛、機器人與車聯網等領域對雷射雷達需求的增長、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以及戰略客戶開發進度等因素。技術是雷射雷達的核心要素。根據招股書顯示,禾賽具備先進性體現在雷射雷達整機系統、晶片化研究成果、雷射雷達通用技術研究成果、雷射氣體傳感器技術研究成果等方面。
  • 五大LiDAR公司齊聚美股,車載雷射雷達將走向何方?
    傳統機械雷射雷達有三種掃描方式:第一種為稜鏡,缺點是會引入不必要的尺寸增加,存在軸承或襯套的磨損,隨時間推移影響壽命;優點是線數可以做到很高。典型代表是華為。第二種為旋轉鏡,缺點是無法充分利用時域,有一定的體積浪費,線數低,難以做到高性能;優點是,壽命長,可靠度高。典型代表是法雷奧 Scala。
  • 佳光科技憑自研雷射雷達晶片上榜「黑馬TOP100」
    11月23日,第十一屆創業家年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成功召開,本次大會以「產業•重做」為主題,分享了改革開放40年背景下,中國創業者們在新的技術沿革、新的商業理念驅動下產生的各種新思維、新契機、新產業。
  • 突破技術壁壘 國產雷射雷達告別「大塊頭」
    ②新技術讓模塊間以類似積木的形式快速搭建,無需依賴多次人工對準,實現了機器自動對準,提高總裝效率的同時,也減小了設備尺寸。這些雷射雷達不但更小更輕,而且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時還讓成本大大降低。那麼,雷射雷達技術難在哪?北科天繪的雷射雷達又有何過人之處?系統複雜導致雷射雷達體積過大雷射雷達,簡而言之即通過主動發射及接收雷射信號實現三維探測的高精度傳感器,「它由雷射發射、雷射信號接收、光學及掃描、信號處理和系統控制等模塊組成。」
  • 自動駕駛離不開的雷射雷達,究竟有幾種分類?
    目前市面上可見的車載雷射雷達,基本都是機械式,其典型特徵即為擁有機械部件,會旋轉,比如Velodyne著名的大花盆HDL64。當然也有混合固態雷射雷達,即外面不轉了,但裡面仍有雷射發射器進行旋轉的種類。但除了這兩種雷射雷達外,因使用的技術不同,還分為多種雷射雷達。下面我們一起來全面了解雷射雷達的分類。
  • Velodyne LiDAR高級工程師剖析: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的關鍵技術 |...
    由雷鋒網· 新智駕(公眾號AI-Drive)聯合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 AI慕課學院、網易雲課堂企業版舉辦的未來汽車大講堂,以《Velodyne LiDAR高級工程師剖析: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的關鍵技術》為主題的課程如期上線,講師是清華大學光學博士、Velodyne LiDAR高級工程師梅佳偉。
  • 速騰聚創發MEMS Lidar 與高德高精地圖合作 加速雷射雷達應用
    車東西 文 | Origin車東西1月11日消息,雷射雷達創企速騰聚創在CES上亮出一套組合拳:發布MEMS雷射雷達、宣布與高德地圖在高精地圖上達成合作、推出雷射雷達與攝像頭數據融合算法。100線機械式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的中場戰事丨深度
    幾年間,他通過對攝像頭等傳感器的不斷驗證,逐步對比製圖和測量技術,最終確認了雷射雷達的路線,並對產品進行不斷改進,進而推出了一款安裝在車頂的雷射雷達傳感器——HDL-64,其用於光測距,由一個小型電機和驅動旋轉的64個雷射束組成,在體積和重量方面都有顯著降低。目前業界主流應用的雷射雷達分為單線和多線兩種類型。
  • 多線雷射雷達與單線雷射雷達有哪些區別?
    多線雷射雷達是指同時發射及接收多束雷射的雷射旋轉測距雷達,市場上目前有4線、8線、16 線、32 線、 64 線和128線之分,多線雷射雷達可以識別物體的高度信息並獲取周圍環境的3D掃描圖,主要應用於無人駕駛領域。
  • 雷射雷達技術應用的詳細分析
    雷射雷達技術產品種類繁多,性價比高,在我國眾多行業領域得到「大」規模應用,尤其是環境監測、電力、汽車、城市規劃、鐵路、林業、礦山、海岸線、考古等領域。隨著計算機技術、GPS和其自身技術發展和完善,雷射雷達技術應用最近幾年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
  • Velodyne推出定價100美元的雷射雷達傳感器 尺寸比撲克牌還小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Velodyne Lidar推出了其外型最小的傳感器Velabit™,使3D雷射雷達感知應用更廣泛,價格更便宜。Velabit利用Velodyne的創新雷射雷達技術和製造夥伴關係,成本得到優化,並且可進行大批量生產。
  • 雷射雷達LIDAR的工作原理及特點應用分析
    甚至由於反射度的不同,車道線和路面也是可以區分開來的。哪些物體無法探測:光束無法探測到被遮擋的物體。 什麼是雷射雷達LIDAR的技術關鍵 典型雷射雷達LiDAR系統組成 典型雷射雷達LiDAR系統組成括雷射發射光源
  • 蘋果沒說謊:iPhone和火星車都在用雷射雷達
    iPhone 12 Pro雷射雷達介紹 | 蘋果官網你或許並不了解蘋果宣傳頁上的「應用於NASA火星登陸任務的技術」到底代表了什麼,但雷射雷達早就在各個領域大顯身手:既能測距、又能建模、甚至還可以測霧霾……搭載了雷射雷達的CALIPSO衛星 | NASA測距:可遠觀,亦可近玩雷射雷達(LiDAR
  • 首提「雷射雷達2.0」,未感科技發布業內首個905nm的400米多線雷射...
    多年致力於自動駕駛雷射雷達技術研發的北京未感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未感科技)CEO嚴偉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外主流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產品的探測距離規格集中在 200 米,雨雪霧霾等天氣下探測距離衰減為數十米,無法滿足多種天氣場景下自動駕駛的需求。如果雷射雷達的探測距離規格達到 500 米,那麼在低能見度天氣下仍可以保持 200 米以上的探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