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蝗蟲厲害,會不會飛到中國,危害農田草場?過來後能防治嗎?

2021-01-14 鄂東三農

導讀摘要:國外的蝗蟲那麼厲害,會不會飛到我國來毀壞農田、草場、森林?能不能過來?怎樣防治?

國外蝗蟲那麼厲害,會不會跑到中國來毀壞農田?能不能過來?蝗蟲是一種直翅目植食害蟲,又叫蚱蜢、螞蚱、草蜢,生長在東南亞,熱帶和溫帶草地、沙漠地區以植物葉片雜草為食,是一種植食能飛行小昆蟲動物,能夠遷徙飛到我國境內,啃食山林,搶食莊稼,危害極大。蝗蟲以群集兵團式啃食植物,所到之處,只留下啃不動的樹枝、葉脈、草莖,片綠不存,所到之處造成植物毀滅性損失。蝗蟲種類繁多,有1000多種,分土蝗和飛蝗,繁殖能力非常強大,以群居形式生活在沙漠、草場和森林之中。我國新疆地區的飛蝗大多都是從東南亞、中亞等地飛入境內,造成的危害,內蒙古自治區蝗蟲,大多從俄羅斯和蒙古飛越入境,破壞草原牧場,是這些地方草原牧場萎縮退卻,沙漠面積逐漸增大擴展,是使沙漠化程度加快的重要原因。~

我國過去北方飽受蝗蟲的危害,治蝗滅蝗,技術和能力有限,大規模的蝗蟲危害草原牧場,森林樹木,農田莊稼,縛手無策,毫無辦法,造成草原、森林和農田,處處失去綠色植物,若是乾旱時期,蝗蟲危害,土地將成為沙漠地帶,是西北方地區當地人民貧窮的重要原因,農田糧食顆粒無收,生活水平低下。解放後,治蝗科學者,通過深入研究,摸索了許許多多治蝗滅蝗的技術和方法,行之有效,蝗蟲得到了徹底的根治。在農業現代化的今天,殺滅蝗蟲方法簡單,滅蟲速度快,效果明顯。只要採取科學防蟲,以防為主,以治為輔,防治兼施,蝗災不是非常難治的蟲害。~

目前,農業治蝗有三種方法:①是物理方法。利用蝗蟲趨光性、性激素誘惑劑,用高頻黑光燈消滅。②是生物防治。可以使用生物製劑消滅蝗蟲,可以使用放養赤眼蜂、捕蟲禽鳥等等動物消滅害蟲,還可以使用沙蠶菌噴霧消滅蝗蟲。③是採取人工噴施或飛機噴施化學殺蟲劑,藥到蟲滅,立竿見影,水到渠成,一瞬間蝗蟲就得到消滅。我們現在不怕蝗蟲,來者不懼,已經研究摸索許多的治蝗滅蝗的方法和技術,再瘋狂的蝗蟲,消滅速度神快,不必端心,蝗蟲將會造成巨大的危害。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蝗蟲危害很大,如果發生蝗災,要如何防治?
    蝗蟲俗稱螞蚱,是農田中常見的一種昆蟲,蝗蟲主要發生在熱帶、溫帶草原和沙漠地區,蝗蟲的食性雜、食量大,喜食小麥、水稻、穀子、玉米、蔬菜的農作物,食物匱乏時豆類、菸草、蘆葦、果樹、林木及雜草的葉子、嫩莖、花蕾和嫩果等等植物都會受到蝗蟲的危害,蝗蟲每天都要吃掉和自己的體重相當的食物,一旦成災,有可能導致糧食顆粒無收
  • 蝗蟲為什麼這麼厲害?
    2020年初,4000億蝗蟲從非洲奔湧到亞洲,在印度形成巨大的災害,波及到的國家包括:東非的肯亞、衣索比亞、索馬利亞、蘇丹、烏幹達、坦尚尼亞,西亞的伊朗、葉門、阿曼,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等。據報導,肯亞已經有約105萬畝土地受到影響。印度555萬畝農田受害,損失超百億盧比。為什麼看似不起眼的小蟲子卻能如此厲害?
  • 70年一遇的蝗災,會威脅到中國嗎?
    而今年在印巴地區作亂的蝗蟲,已經讓印邦37萬公頃的農田遭殃,造成了上百億盧比的損失(相當於人民幣數十億),還很可能會造成巴基斯坦糧食減產30%-50%。 是誰吹響了蝗軍的衝鋒號? 龐大的蝗蟲群不是憑空變出來的,而是氣候變化在後推波助瀾。
  • 一天最快能飛150公裡,吃掉百萬人口糧,鋪天蓋地的蝗蟲離中國有多遠...
    有報導稱,本次蝗災始於葉門,此後一部分跨海進入東非,一部分到達亞洲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國僅一步之遙。目前,非洲、中東和南亞次大陸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進入緊急狀態。這次蝗災到底有多嚴重?是如何發生的?中國會受影響嗎?1蝗蟲漫天早在2019年的6月,葉門等地就出現了大量蝗蟲,對當地農業造成嚴重危害。
  • 紫莖澤蘭危害貴州省農田林地草場
    新華網貴州頻道9月14日電(記者李忠將)一種外來有害物種紫莖澤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入侵貴州省六盤水市,這個市87個鄉鎮的80餘萬畝農田、林地、草場遭受侵襲,給當地農業生產帶來很大影響。有關部門預測,如果按此速度發展,5年內這個市的林地草場將被紫莖澤蘭覆蓋。
  • 非洲4000億蝗蟲已到印度和巴基斯坦,下一步真的要到中國了嗎?
    蝗蟲可存活三個到六個月,而一代又一代的蝗蟲數量會增加十到十六倍。蝗蟲群隨風飛翔,與風速大致相同。它們一天可覆蓋天空飛越100到200公裡,並且會飛到海拔2,000米左右。它們經常穿越非洲和阿拉伯半島之間的紅海,甚至有報導在1987-89年的十天蝗害,它們從非洲到加勒比越過了大西洋。
  • 最令人討厭的「神蟲」蝗蟲,它幾乎是人類的「噩夢」
    如果你用鏡子讓光線從它的右側照射,蝗蟲群會立即轉向相反的方向。一對蝗蟲的前翅長在中胸後部,堅韌、狹長,能保護後翅;一對蝗蟲的後翅長在後胸後部,膜透明,軟而寬,適於飛行。不飛行時,它們被摺疊在前翼下面。兩翼的底部是發達的肌肉。蝗蟲翅膀上的靜脈呈放射狀排列,橫靜脈也成排排列。這樣的結構使得機翼摺疊時既不彎曲也不旋轉,像扇子一樣自由開閉。
  • 4000億隻蝗蟲在印度被殲滅?恐怕是低估了蝗蟲而高估了「三哥」
    我們會議也開了,分析報告也熬夜寫了,就連蝗蟲如何繞過喜馬拉雅山進入中國的路線圖都畫好了,就等農藥股紛紛漲停了。納尼?你突然跟我說蝗蟲沒了?真是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三哥」二百五。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這屆蝗蟲真不行,菜的連印度三哥都搞不定…然而,玩笑歸玩笑,吐槽歸吐槽。真的不是這屆蝗蟲不行,而是這4000億隻蝗蟲,並不是都飛到印度去了,分散到了很多國家。
  • 基於遙感和地理信息技術的蝗蟲災害防治
    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向全球預警,蝗災的擴大趨勢可能會延續到今年6月,屆時,蝗群規模或可增長至目前的500倍。有專家表示,根據遷飛路線,今年起始于于非洲的蝗群依然會在5、6月份飛至巴基斯坦和印度一帶,與當地孵化的蝗蟲合流後進一步擴散至印度全境、孟加拉國和緬甸,而那時恰逢中國的季風季節,蝗蟲也可能隨季風進入雲南地區。
  • 東非蝗蟲肆虐之際,一部《蝗蟲毀滅日》告訴你蝗蟲能不能飛到中國
    關鍵時刻,人們發現蝗蟲會被光吸引,用高壓電力能殺死它們,最後,在蝗蟲預計飛行的路上,用高壓電消滅了蝗蟲。現在,讓聯合國發表聲明讓人們重視起來的蝗蟲主要是沙漠蝗蟲,如果控制不住的話可能會波及整個非洲大陸、中東以及地中海沿岸的國家。最終造成的結果是:糧食都被蝗蟲吃了,人們只好忍飢挨餓。
  • 藏在野竹林也吃玉米 中老邊境村莊首次與蝗蟲狹路相逢
    新京報記者獲悉,在中老邊境,有的村莊首次直面黃脊竹蝗蟲,村民還在心裡打鼓蝗蟲會不會影響稻田;有的林地成為蝗蟲的落腳地,噴灑藥物後一畝地能清理出10公斤蝗蟲屍體。另一方面,記者今日(7月15日)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截至目前,經過防治,雲南省黃脊竹蝗蟲發生面積相對穩定,並未出現大幅度增長。黃脊竹蝗是我國產竹區主要害蟲。
  • 新疆草場暴發的「綠毛蟲」為一種燈蛾科昆蟲
    5月8日上午,搜狐網(http://news.sohu.com/20090508/n263845297_1.shtml )報導「毛蟲軍團蠶食新疆12萬畝草場據悉,這是一種新疆北部草場發生較普遍的一種害蟲。2003年在新疆的烏蘇縣和沙灣縣曾嚴重發生60多萬畝,最高密度達1500頭/平方米。1991年在烏蘇和沙灣兩縣6萬畝農田嚴重受害,其中1萬多畝甜菜、油菜、大豆等被毀。這種燈蛾在前蘇聯國家也有發生。幼蟲在表土內越冬,翌年春季集中出土危害,秋季成蟲羽化後在草場產卵,幼蟲孵化後生長到2、3齡進入表土層內越冬。
  • 蝗蟲太逆天了:群居就變態,雌蟲還能自己生娃
    危害性最大的蝗蟲,蝗中皇沙漠蝗主要在非洲、南亞肆虐沙漠蝗特別能飛每天能飛100~200公裡飛行高度能到2000米最大能擴散2800萬km2而整個非洲的面積也才3020萬現在正在非洲和印巴肆虐的就是這波沙漠蝗
  • 蝗蟲的前世今生,蝗災的治理,非洲蝗蟲為什麼飛不過來?
    1蝗蟲外號螞蚱。中國最早關於蝗蟲的記載在詩經中稱之為螽,幼蟲叫蝝。孔子編訂了春秋,在春秋魯宣公十五年記錄了歷史上的第一場蝗蟲災。華中以南,蝗災漸少,到了東南沿海,幾乎沒有.從古至今人類與蝗蟲的搏鬥從未取得勝利。大旱必蟲災,蝗蟲的卵深在地下,能夠二十年不死。待到溫度適應便會集體出土。在莫言的小說裡也寫過關於蝗災的故事。老農民在地裡拔草,見一個又一個的紅色小土堆冒出來,一個又一個細小蟲子在田間跳來跳去,他拔腿就跑。遮天蔽日的烏雲飄過發出巨大聲響。那次蟲災吃掉了村民的大門,咬掉了村長的鼻子。
  • 沙漠蝗蟲VS草地貪夜蛾,誰的危害更大
    2020年初,在全國上下一心共同抗疫之際,蝗蟲走到了大家視野當中,甚至一度登上微博熱搜。這場蝗災從2019年年中開始發生,是東非25年最嚴重的一次,目前擴散至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區,可以說是距離中國一步之遙。 蝗軍壓境,會不會給我國農業和糧食安全造成影響?
  • 蝗災能危害到中國嗎?西瓜視頻給你答案
    當乾旱和暖冬到來時,在地下埋藏多年的蟲卵開始孵化了沙漠蝗蟲的幼蟲是跳躍能手,在這個階段他們還不能飛,他們成群結隊尋找著食物,直至成災數以千億的瘟神組成大軍綿延長達六七十公裡,她們把一路上能吃的東西全部吃得精光,場面的壯觀程度超乎你的想像,蝗蟲一天可以飛行數百公裡,吃飽的蝗蟲開始產卵,每隻雌蟲可以闡述百枚卵蛋比較乾旱,溫度適宜的條件下,每平方米的土地中會有成千上萬上萬個蟲卵,而且這些蟲卵的孵化期非常短,最短只需要21天便可以從卵變成幼蟲,即便在不利於孵化的天氣中也可以休眠幾十年,而2020年初的蟲災預計或許延續到6月左右
  • 蝗蟲被吃成珍稀物種了?
    前段時間出了一則熱搜,標題為「浙江10萬隻鴨子出徵巴基斯坦滅蝗」,網友們了解過後紛紛表示「衝鴨,滅了可惡的蝗蟲」「想不到鴨子們那麼厲害!」其實早在2005年,我國就曾出動30000隻「鴨兵」前往新疆北部滅蝗,根據統計,1隻鴨子1頓能吃100多隻蝗蟲,著實厲害。
  • 蝗蟲不是在天上飛嗎,怎麼用鴨子去吃呢?鴨子能滅蝗蟲嗎?
    鴨子治理蝗災靠譜嗎?答案是肯定的。蝗災在我國古代就發生過多次,在科技落後的古代,人們沒有農藥、沒有無人機,所以蝗災的遏制成了一個大問題。
  • 非洲蝗蟲捲土重來,數量激增20倍!威脅中國機率有多大?
    而我們每天只是在敲盆,每一天我們都在想,有什麼新辦法可以趕跑蝗蟲。在村子裡走了一遍,和阿德納家一樣,像這種被蝗蟲收割過的農田比比皆是,離蝗蟲棲息的樹林越近,損失越大。而蝗蟲往往會在某一個地方停留約一周後,再飛到下一個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