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現代西方美學中「醜」的概念,關於醜美的界限,你如何看待?

2021-01-13 海文

(一)醜與美。  羅森克蘭茲是黑格爾派美學家,他受到了德國古典美學的辯證法的影響,在醜與美的辯證對照中對醜展開論述。一方面,他提出「醜的美學」的概念同「美的美學」的概念相對應,明確地將醜和美對立且並列起來。他認為,醜是一個和美地位平等的美學概念,醜與美一樣同「屬於美學理論的範圍」,醜是美學中的一個獨立的分支。他堅持認為醜是獨立於美的輪廓鮮明的對象材料,醜有著自己的價值和作用,它不僅僅是作為美的陪襯物來彰顯美的輔助工具,因為美並不需要任何襯託或黑暗的背景。另一方面,他又認為醜本身是美的否定,它始終是與美相關的,二者具有不可分割性,也就是說在審美活動中醜是在與美的對照中存在的,它不能單獨成立,美是醜得以成立的條件,醜若要顯示其審美價值,就必須將自己投射到美那裡,在與美的比照之下來實現。他說,「倘若沒有美,也就沒有醜,因為醜是作為美的否定而存在的。美是神性的、原初的觀念,而醜,即美的否定本身只是一個依附的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他這裡提到的「依附」並不是指陪襯之意,而說的是醜與美的相關性,羅森克蘭茲對於醜的思考是在美這個「原初性」概念的前提下進行的,因此,醜在他這裡並非是完全獨立的。在醜發生的可能性問題上,羅森克蘭茲是從藝術表現完美理念的角度出發進行闡釋的。他認為藝術為了完整地表現理念,就必須有醜的參與,純粹的美表現的觀念是片面的,因而,藝術不能缺少醜,必須有醜。他說,「如果藝術不想單單用片面的方式表現理念,它就不能拋開醜。純粹的理想向我們揭示的東西無疑是最重要的東西,即美的積極的要素。但是,如果要想把具有全部戲劇性的深度的心靈和自然納入表現中,就決不能忽略自然界的醜的東西,以及惡的東西和兇惡的東西。」因此說,基於這個原因,他認為藝術「要想完整地描繪理念的具體表現,它就不能忽略對於醜的描繪。」若是,藝術「要把自己局限於單純的美,它對理念的領悟就會是表面的。」  由此看出,羅森克蘭茲的觀念裡,美或者醜在藝術中就是為了實現完整表現理念,而僅僅只有美根本達不到這個要求,因此,藝術就必須接納醜,必須讓醜參與其中。此外,他還強調,參與到藝術中的醜仍然是醜,而且它必須具備一些條件,即在藝術中醜必須美來襯託,它不能在藝術中孤立存在。他認為,存在著獨立自主的美,美是「神性的」、「原初性」的概念,美並不需要醜再襯託;可醜卻需要美來襯託,醜必須在美的燭照下才能被藝術所接納,醜是不可能絕對獨立的,它只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同時,醜和美都是由於藝術為了完整地表現理念而存在的。

(二)「醜」的形成和展開。  1、波德萊爾論「醜」。  美學界普遍承認現代詩人波德萊爾是「審醜」時代大門的開啟者。在 1857 年問世的波德萊爾的充斥著醜的意象的「醜詩歌」——《惡之花》則成為現代西方醜美學、醜藝術的先聲。他以一種新的姿態譜寫了人類的審美理想,審美就是把玩和欣賞醜。波德萊爾沒有有關醜的專門理論著作,他對於醜的看法散見於他的藝術理論中。  波德萊爾明確指出,「美總是古怪的」,「美總是令人驚奇的」,「不規則,就是說出乎意料、令人驚訝、令人奇怪,是美的特點和基本部分「,」最完美的雄偉美是撒旦——彌爾頓的撒旦「,」憂鬱才可以說是美最光輝的伴侶「。  從這些觀點可以看出,到波德萊爾這裡人們的審美活動發生了質的改變,美與醜的評判標準完全不同於過去,傳統美學所追求的和諧、有序、單純已經悄然退場,取而代之的是」古怪「、」不規則「、不和諧。不難看出,波德萊爾以上所作出的這些」美「的判斷其實質上就是在定義醜,他對於」美「的詮釋實際上也是對」醜「的詮釋。首先,這幾句話簡明扼要地揭示出,醜已經揚棄了近代時期在崇高範疇中的美醜轉換,它不在躲躲閃閃,而是直接地本真地進入到了人們的審美視野,成為了審美活動的核心;其次,波德萊爾還指出,醜感是一種引起劇烈震顫、矛盾的痛感,就如同」彌爾頓的撒旦「給人的衝擊。醜感是一種否定性的審美體驗,審美主體直接地擁抱醜與惡,直接地迎接醜和惡的刺激與衝擊,並在對於醜和惡的沉醉中飽含著一種痛楚與憤怒的理性之思;最後,他所說的」撒旦「式的美以及」憂鬱才可以說是美最光輝的伴侶「指出了醜這種否定性的美感體驗,它在內容上是陰暗的、鄙俗的;形式上是反和諧的混亂、乖張等。

波德萊爾的貢獻就在於,他不僅以其審美實踐為人類掀開了一個全新的審美篇章,而且用理論說明在現代美學中醜已經完全替代了美而一躍成為審美活動的核心,現代人美醜觀念的轉變,醜已經取美而代之,雖然波德萊爾本人沒有直接指明他所論述的是醜;此外他的貢獻還在於他認識到醜是一種否定性的美學範疇,醜感是一種包含著痛感的體驗;最後,他提出的撒旦式的雄偉美以及」光輝「的憂鬱在後來尼採的美學中得到了最為豐富的闡釋,這可以看作是尼採觀點的萌芽。

 2、尼採論「醜」。

  尼採的美學是建立在其非理性哲學的基礎之上的。尼採所推崇的是一種勃發向上的生命意識,他認為,面對悲苦的現實世界,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在不斷的反抗和徵服痛苦中最大限度地發揮生命的價值,體驗生活的歡悅。因此,他提出了「權力意志」,這是一種不受任何約束的創造力量,是一種與道德無關、與理性無涉的自由的力量。尼採並沒有關於醜理論的專著,他對於「醜」的認識散見於《權利意志》、《悲劇的誕生》和《偶像的黃昏》等這幾部作品當中,主要涉及到了醜的實質、醜的形式特徵、醜感和醜的分類幾個方面。  在現代西方美學中,從波德萊爾和尼採開始,「醜」概念已經發生了質的改變,並且「醜」直接被看作是可以與美相抗衡的、對立的概念,「醜」本身具有其獨立美學價值,醜已經上升為西方現代美學的核心範疇。在他們之前的羅森克蘭茲雖然系統的對醜作了討論,但那只是說明當時對於醜的問題有了足夠的重視,而且討論的範圍也僅僅是限於形式上的醜,並沒有真正地觸及現代美學中醜的實質性內涵。  而在波德萊爾和尼採這裡,醜則是一種承載著非理性的、殘酷的意志的存在,對於醜的賞析也不再需要在與美進行對照或者辨證轉換中進行,而是直接陶醉於其中感受著魔鬼般的刺激,在對抗鬥爭中體驗和享受這個瘋狂而又飽含生命力的對象。而尼採則徹底摒棄了美學一直以來堅持的傳統理性和道德信仰,他直接沉浸在強力意志的勃發、摧毀和生成中,這強力意志橫行無忌、以徵服者的姿態出現。

相關焦點

  • 如何理解「美在意象」說
    雖然早在20世紀80年代, 葉朗就將「意象」作為標識藝術本體的概念看待, 90年代則明確提出「美在意象」說17, 但直到2009年出版的《美學原理》以「美在意象」為核心來建構其美學理論體系, 都很少對「意象」和「美在意象」命題作出明確的理論定義。關於「意象」, 葉朗最清晰的界定大概只有「中國傳統美學給予『意象』的最一般的規定, 就是『情景交融』。
  • 美醜之說:美與醜是自然的選擇,從來不需要我們定義
    女性為了美,做過很多身體受罪的事情,首當其中便是整容。我們看著活躍在熒幕之上的各位女明星,大部分都會在私底下猜測:這位女星有沒有整容、那位女星現在和過去的樣貌有些什麼樣的區別。童星出生的楊紫,更是在成長的道路上,被這樣告誡:「孩子,你的樣貌,並不適合在娛樂圈發展。」
  • 我不是變態,但是我就是喜歡看點醜的
    審醜,自古有之  喜歡看點醜的,一點都不變態。  相反,在傳統的審美文化中,由於受審美的正統地位影響,「醜」一直處於審美的邊緣地帶,但它卻是一個美學概念。  在古希臘的藝術作品中,也存在著大量的「醜」的典範,古希臘藝術實際上是以美為主、美醜皆審的。
  • 如何定義真正的美與醜?
    美與醜,「美」是外邊美同時也得心靈的美,如果遇到的人外表美麗而內心醜陋,我們覺得是美還是醜,也有人美心善美,同美反之「醜」並不外表不好看就如醜,心善如美。對每個人而言,在每個人眼裡美的標準不一樣,如常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美與醜有多種詮釋。
  • 美與醜之爭,莫論外表,只求內在
    #女性的美醜不該被粗暴定義# 美和醜,這個被大家一直討論的問題,最近突然上了熱搜。起因是某某老闆辱罵一位明星,說其長的醜、不會穿、不時尚、沒價值。我們吃瓜群眾只能呵呵,,,,,,美與醜如何定義?美與醜如何區別?恐怕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我們在此爭論,意義何在?
  • 漢字的美學三角形和現代書法教育
    本文從漢字的美學特徵入手,探討書法普及教育中的一個策略性的問題,即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問題。我們首先以現代美學的觀念導出漢字美的清晰特徵和一般性美學特徵,即自然美、架構美和形態美,進而定義漢字的美學三角形,並以此指導書法普及教育的設計。  一、導言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根。
  • 《美學原理》名詞解釋+課後題答案
    第四章技術美:技術美是人類社會所創造的第一種美的形態,也是人類物質生活中最基本的審美存在。技術美是現代大工業生產方式的產物,是相對於藝術美、自然美的概念而提出來的。第一,人類社會最先產生的美應該說是社會美,因而社會美是人類最早、最基本的審美領域;第二,社會美是與人的社會存在關係最密切的審美形態,也是與人距離最近、人們接觸最多、最頻繁、欣賞最方便的審美對象;第三,社會美在實現人和人生的審美化的歷史進程中佔有重要地位。特別是在現代性的背景下,社會美在人類審美活動中開始佔有愈加重要的位置。如何全面看待人體美?
  • 西方古代藝術概念中的智識傳統
    把製作藝術的本質放在模仿的概念裡的,而藝術模仿又是一種高度技術性的製作,模仿依然是亞里斯多德區分藝術的重要標準,但亞里斯多德的藝術分類既偏離了柏拉圖的道路,也不符合後世美學思想的主潮,在文藝復興時期甚至遭到了時新思想的反對。「亞里斯多德將古代美學思想引向了與現代美學不同的另一個方向。」但是,從藝術概念角度看,他的理論卻是古代時期所有關於藝術分類的嘗試中最重要的一個。
  • 被證件照「醜哭」?讓海馬體照相館來拯救你吧!
    有一種醜,叫證件照上的自己。證件照是一種很「魔性」的東西,它總能完美的避開一個人的優點,然後發掘每個人醜的極限:頭髮毛糙、油光滿面、表情呆滯或猙獰,五官不對稱,左右肩膀還不一樣高…....幾乎每個拿到證件照的人都會被「醜哭」,在心裡默默地吐槽:這貨不可能是我,太醜了!
  • 人性與獸性,愛情和親情,美與醜,雨果如何表現掙扎中的人物?
    雨果在《巴黎聖母院》當中寫出了幾個經典的人物形象,講述了一顆醜陋外表下隱藏著的善良的心,是典型的以醜寫美的經典之作。其中尤其是以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克羅德道和醜陋的卡西莫多做對比,批判基督教的虛偽。雨果還對他的外貌有著突出的描寫,誇張可以說是這本書的特色之一,他那種醜到極致的外貌真是令人影響深刻。
  • 清華女博士拜師「醜書大師」,網友:人是真的美,字也是真的醜
    「顏值即正義」,人們常說人美歌甜。可恰恰相反,這位女博士卻不負眾望。網友對蔡夢霞的評價是這樣的:「人是真的美,字也是真的醜。」她的字跟行雲流水的書法印象完全沾不上邊,看上去卻是笨拙呆滯,仿佛剛習字的小孩所為,讓人大跌眼鏡。難道這就是清華博士後的真實水平嗎?多年練習就是為了字越寫越醜?
  • 全世界的醜東西,聯合起來!
    人類觀察學家當你抱怨自己的小拇指奇短無比無法學鋼琴的時候,來到醜組,你會發現這種「短」的遺憾其實大有人在。、非常規生長,在醜組都可以找到那個和你呼應的組員。△來源:@陳蜜的囡從成品來看,樓主真的是將醜的精神發揚光大,不管你是真醜照,還是美照,通通都能變成醜圖
  • 呂燕丨從醜模到第一名模,你的美由自己定義
    很多年後,呂燕站在《一席》的演講臺上,淡定的說:「中國人喜歡的美是那種白白的,大眼睛……但我真的從來沒覺得自己長得醜,我只是覺得,我長得比較特別而已。」這大概就是人們喜歡她的原因吧。呂燕告訴我們:真正的美,並不是有著千篇一律的網紅臉、大眼睛、鉛筆腿,而是真正懂得欣賞自己,相信自己,活出自己。在這個世上,美,是可以由自己來定義的。
  • 昆蟲為什麼小時候那麼醜?
    親愛的同學:你的這個問題問得太好了,因為這個問題大多數人提不出來,我就壓根兒沒想到還有這樣一個問題存在,這也逼得林老師我要思考。不過在回答問題前,我要吐槽一下,你的問題中有兩個「為什麼」,是病句,去掉任何一個,句子都成立,也能表達你的意思。那天課堂上,我講的一個重點是草蛉,小時候它的確醜陋不堪,長大了卻變得十分漂亮。
  • 美與醜究竟如何定義?
    世間不僅有美與醜之分,還有善與惡之分。當我們評判一個人的時候,不僅僅膚淺地停留於外表,更要看到他的內心。《巴黎聖母院》中的主人公卡席莫多,體寬與身高不相上下,穿著那件一半紅一半紫的大氅,身型扭曲,奇醜無比,人們都說他是醜八怪猩猩,是惡魔……人們只看到了他醜陋的面孔,卻不知他的內心善良。
  • 看到人類祖先南方古猿的圖片時,為什麼感覺那麼醜呢?
    我們在看人類祖先古猿的圖片時,不免心生疑問,它們怎麼長得這麼醜呢?衡量一個人或者一樣事物,是否對人具有美的感受,其實就是審美的過程。人們通過對外界事物的觀察,然後在理智與情感上,對其形態、變化進行一系列的認知、理解和評判,能夠讓我們感到心情愉悅的,我們認為它美,反之則認為平庸或者醜陋。審美帶有明顯的個人感情色彩,因人而異,因時間推移也會發生改變。在人們對美醜的判斷過程中,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符合時代特色的、易於被接受的往往傾向於產生更好的心理共鳴,於是就認為是美。
  • 全國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美學》試題
    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1.美學學科確立的標誌是鮑姆嘉通1750年出版的A.《判斷力批判》B.《審美教育書簡》C.《詩的哲學默想錄》D.《美學》2.下面關於審美意識和美學思想的表述錯誤的是A.美學的發展經歷了由審美意識到美學思想再到美學學科的漫長歷史過程B.審美意識是人類在生存實踐中萌發出來的C.美學思想奠基於審美意識D.審美意識奠基於美學思想3.審美趣味的兩重性主要是指A.先天性與後天性B.觀念性與實踐性C
  • 角雕:醜不可怕,又美又醜才是世界上最糟心的事情!
    世界上還有什麼是比長得醜更讓人糟心的嗎?
  • 從舊石器時代人的傳統審美到現代人的「畸形美」
    而我們不同於一般生物的先進之處就在於在後期的生活中總結了屬於自己的美學理論並將其不斷發展。創造美發現美是由個人的美學思維所驅動的,雖然這一思維很抽象,但美學思維的源頭可以通過大量的史實來證明。到了有文字的時代,人類便通過文字將自己的感受記錄了下來,「美」的概念也由此誕生,最初的「美」字為象形字,一眼看過去就知道是一個人戴了一個羊角,原始人從羊角這種裝飾品中獲得了美感,便創造了「美」字,這是我們祖先對美最原始的定義。
  • 你是什麼時候發現自己長得醜的?
    開了這麼多玩笑還是希望大家知道其實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真正的美醜是沒有定義和界限的原標題為《你是什麼時候發現自己長得醜的??哈哈哈哈哈》來源:重慶二三裡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