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中國抗癌突破:30天徹底治癒腫瘤,同時攻克紅斑狼瘡

2020-12-06 騰訊網

40多歲的芳芳(化名)怎麼也想不到,纏了她20多年的「惡疾」就這樣被治好了,同時治癒的還有淋巴瘤。

一、身患兩種難治疾病,曾一度絕望

芳芳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二十多年,二十多年來,她每天都需要通過服用激素類的藥物來控制病情。由於藥物的副作用,骨質疏鬆、脫髮、身體虛胖等症狀一直如影隨形

在去年6月份的時候,她又查出患上了瀰漫大 B 細胞淋巴瘤,這種病在紅斑狼瘡群體裡並不少見,兩者之間存在一定關聯。

「惡疾」產生治不好,這時又來了個癌症,芳芳心裡已經做好了等死的準備

二、孤注一擲,「我願意參加試驗」!

已經感到絕望的芳芳,逐漸喪失自理能力——她已經不能走路,而且在化療一段時間後,效果也不理想。

在親友的推薦下,她選擇孤注一擲——到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求醫。由於病情已經侵犯到了骨髓,最初入院的時候,芳芳的情況很差,醫院只能採取減低劑量的化療方式。但由於她有紅斑狼瘡基礎病,化療過程中出現了持續性的粒細胞缺乏,發熱厲害,還出現了骨痛等其他併發症

這種情況下,她已經完全不能接受任何常規的治療了。說白了,能用的方法都用上了,現在她只能「等死」。

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她選擇參加了該院正在進行的CAR-T 細胞免疫療法的臨床試驗。經過倫理審查以及嚴格的醫學評估後,她符合參加的條件,被允許參加。

CAR-T 細胞免疫療法的原理是,從病人的身上提取T細胞,而後通過醫療技術手段,把T細胞改造成CAR-T 細胞。改頭換面之後,CAR-T 細胞可以識別腫瘤細胞。再把CAR-T 細胞擴增到一定基數後,將其輸回病人體內,它就會對癌細胞進行精準殺滅

三、柳暗花明,「惡疾」痊癒,癌細胞清除!

由於CAR-T細胞是經過體外改造的細胞,所以在被重新輸回體內後,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副反應

去年八月份,北大深醫血液內科的團隊為芳芳的T細胞設計了複合雙靶點 CAR-T(CD19/BCMA),希望能夠在治療腫瘤的同時,一併把她的紅斑狼瘡也治癒,這樣可以減少疾病復發的機會。

9月份,被改造後的細胞正式輸送回芳芳的身體內,她本人和醫生都在忐忑的等待著結果。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除了輕微的低燒之外,芳芳的身體並沒有出現其他嚴重的副反應,她的精神狀態也還比較良好。

一個月過後,芳芳再次複查時,她體內的瀰漫大 B 細胞淋巴瘤已經被完全清除,這意味著試驗效果良好。此外,她已經不用坐輪椅,拄著拐杖就能走路了。

到了11月份,她的病情繼續緩解,拐杖也不用拄了。截至到今年6月份,芳芳體內的B細胞恢復到了正常水平,而且紅斑狼瘡也被治癒,她身體的免疫系統完全重建恢復。這也意味著她今後不用再每天吃藥了。

治療9個月後,芳芳已經完全康復 圖源:深圳晚報

目前,芳芳是全世界第一個使用複合雙靶點 CAR-T(compound CD19BCMA CAR-T)細胞免疫療法,同時臨床治癒瀰漫大 B 細胞淋巴瘤和難治性紅斑狼瘡患者。

四、臨床試驗和臨床應用的差距

芳芳的成功案例,讓許多癌症患者又看到了希望,甚至很多紅斑狼瘡患者也希望通過這種療法來實現治癒。其實,這裡面有3點需要大家清楚認識。

首先,這種療法是針對腫瘤治療它並不能單純治療紅斑狼瘡

其次,這種療法目前還處於臨床試驗的階段,而要參與臨床試驗,最主要的一點是患者本人的病症要符合試驗的條件。換言之,不同的治療方或者藥物,針對的是不同的病症。如果你得了胃癌,肯定不能參加治療肝癌的臨床試驗。

提醒:在「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上,可以查詢各項臨床試驗進程和招募情況

再者,從臨床試驗再到真正的臨床應用,中間要經過漫長的試驗和論證階段。試驗的過程,本質上就是賭的過程。臨床治療講究普遍性,一個人有效果,不能代表應用到其他患者身上也會有效果。所以,任何一項臨床試驗的開展,不但持續時間長,而且招募參與試驗的患者也很多,有些試驗參與者甚至多達幾千、幾萬人。

芳芳是幸運的,但願天下其它的癌症患者,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參考資料:

[1]《關於全球首例CAR-T治療一次治癒淋巴瘤和紅斑狼瘡的情況說明》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 2020年7月9日

[2]《全球首例!CAR-T治療一次治癒腫瘤和紅斑狼瘡》 深圳晚報 2020年6月28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全球首例!CAR-T治療一次治癒腫瘤和紅斑狼瘡
    王芳芳接受了複合雙靶點 CAR-T(CD19/BCMA)細胞免疫療法後,治療後 9 個月複查,除了原來淋巴瘤完全清除乾淨,她體內多年的頑固性紅斑狼瘡抗體也全部轉陰,這意味著她的紅斑狼瘡已經臨床治癒。截止目前,經過國內外公開的文獻查詢,這是全球首例使用複合雙靶點 CAR-T(compound CD19BCMA CAR-T)細胞免疫療法同時臨床治癒瀰漫大 B 細胞淋巴瘤和難治性紅斑狼瘡的案例,是深圳在腫瘤臨床研究和治療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 全球首例:CAR-T治療一次治癒腫瘤和紅斑狼瘡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全球首例:CAR-T治療一次治癒腫瘤和紅斑狼瘡&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28日訊(晶報記者 範劭華)家住湖北宜昌的王芳芳
  • 全球首例!深圳醫院用細胞免疫療法同時治好淋巴瘤和紅斑狼瘡
    治療後9個月(2020年6月)複查,淋巴瘤完全清除乾淨,頑固性紅斑狼瘡抗體也全部轉陰。截止目前,經過國內外公開的文獻查詢,這是全球首例使用複合雙靶點CAR-T(compound CD19BCMA CAR-T)細胞免疫療法同時臨床治癒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和難治性紅斑狼瘡的案例,是深圳在腫瘤臨床研究和治療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 深圳醫院用CAR-T法同時治癒淋巴瘤和紅斑狼瘡,患者重獲新生
    天不如人願,去年6月因右腿疼痛無法行走,甚至需要依靠輪椅。在當地醫院檢查給出的診斷是:瀰漫大B細胞淋巴癌。腫瘤有十幾釐米,就在右腿關節處,並且入侵到了股骨、左側腹股溝淋巴結以及骨髓。這對離不開藥物的王女士更是雪上加霜。王女士剛40歲出頭,接受不了「不治療就只能一直坐輪椅」,醫生建議她化療,但她在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是就試過化療,那種藥物的副作用讓她不敢再次重複,所以她拒絕了。王女士的家人四處打聽可以不用化療的治療方法, 親戚推薦她去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看診。
  •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癒再現曙光(圖)
    徐媛博士資料圖片中國網6月27日訊 來自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幹擾素調節因子5(IRF5)作為一種致病因子,在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中起核心作用抑制IRF5可以阻斷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起關鍵作用的細胞信號通路,從而治癒紅斑狼瘡。這一發現為人類攻克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溼病和一型糖尿病等自身免疫病的探索道路邁出了極為重要的一步。該成果以長文的形式刊登在擁有百年歷史的學術權威雜誌《免疫學》中。據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徐媛博士介紹,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中自身免疫疾病,以致病因子的複雜和多樣著稱,其具體的致病機理一直以來都是個迷。
  • 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藥物簡介
    2)貝利木單抗貝利木單抗(Benlysta®、Belimumab)由葛蘭素史克研發,於2011年3月9日獲得FDA批准,是50年來所批准的第一個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新藥,隨後在2011年7月13日該藥也獲得了EMA批准上市。該藥目前還未在中國上市,正在開展3期臨床試驗。
  • 我國科學家揭示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原因
    人民日報北京11月4日電(記者 白劍峰)國際期刊《科學》雜誌日前報導了我國科學家關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原因的研究成果。
  • 屠呦呦團隊再獲突破 紅斑狼瘡新藥將是產業新增長點
    針對近年來青蒿素的「抗藥性」難題,屠呦呦及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疾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並於近期提出新的治療應對方案。與此同時,該團隊還發現,雙氫青蒿素對治療具有高變異性的紅斑狼瘡效果獨特。6月17日,新華社率先報導屠呦呦團隊的以上突破,引發業內關注,並帶動青蒿素概念股上漲。
  • 全球首例!北協和南春富聯合治癒治療罕見免疫缺陷疾病!
    小晴罹患的是極為罕見的疾病——賴氨酸尿性蛋白耐受不良(LPI)合併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經過南方春富(兒童)血液病研究院用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小晴的重症小晴的案例成為全球首例通過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方案成功治療罕見病LPI繼發SLE的病例。 這是一次振奮人心的探索,它的成功將為眾多罕見病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性,更是一次跨學科的創新與合作,讓免疫科醫生對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免疫缺陷病有了信心。
  • 怎樣早期發現紅斑狼瘡
    一提起紅斑狼瘡,許多人立即面容改色,恐懼萬分。實際上紅斑狼瘡並不像一般人所以為的那樣嚴重,患者不僅能繼續參加工作,而且還可以結婚並生兒育女,問題是要對其早期發現。此病如果能在早期發現,往往病變只會侵犯皮膚,不損害內臟,或雖然損害了內臟也較輕微,易於控制復原。
  • 壓力過大也會導致紅斑狼瘡?關於紅斑狼瘡,看看還有哪些是我們不...
    紅斑狼瘡是一種複雜而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疾病,患病後可對人體多個臟器造成損害,多表現在臉上或者其它部位出現紅斑,像被狼咬過的痕跡,因此稱之為紅斑狼瘡。它是一種自身免疫紊亂以後所導致的全身性的炎症性疾病,除表象外,還可以引起其它的問題,比如口腔潰瘍、關節腫痛、腎炎、蛋白尿、泡沫尿等,甚至癲癇、腦血管病等嚴重併發症。
  • 紅斑狼瘡圖片前期
    核心提示:是紅斑狼瘡各類型中最為嚴重的一型。絕大多數患者發病時即有多系統損害表現,少數病人由其他類型的紅斑狼瘡發展而來。部分病人還同時伴有其他的結締組織病,如硬皮病、皮肌炎、乾燥症候群等,形成各種重疊症候群。
  • 近60年缺乏新藥 系統性紅斑狼瘡創新療法帶來希望
    不少人在生物課本上見過「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影響了全世界約500萬人,亞裔人群是最常見的發病群體之一,在中國的發病率約為每10萬人30例。目前,這種疾病無法「藥到病除」,只能通過治療控制病情緩解。指南建議使用抗瘧疾藥物、糖皮質激素、非甾體類抗炎藥,以及免疫抑制劑來控制狼瘡活動,防止器官損害。對於重度狼瘡(活動期)患者,常用的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療仍然伴隨著一定的副作用。
  • 全球首個獲批的兒童紅斑狼瘡新藥將亮相進博會
    健康時報記者 王永文第三屆進博會即將到來,健康時報記者從葛蘭素史克(gsk)獲悉,全球首個獲批用於治療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生物製劑倍力騰將參展進博會。目前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方式主要包括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等,但是由於兒童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的長期應用可對其骨骼發育、身體形象及生長潛力等產生不利影響。」據《2020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的數據顯示,兒童SLE患病率約為1.89-25.70/10萬,全中國約有6萬患兒。
  • 周毅:獨到見解有效診治紅斑狼瘡
    擅長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狼瘡性腎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骨關節炎、骨質疏鬆症等各類風溼免疫病的診治。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診治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科學的診治經驗,採用綜合治療措施和強調個體化治療原則,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療效。
  • 女大學生隱瞞紅斑狼瘡病史遭勸退(圖)
    女生高考前確診患紅斑狼瘡  黃麗斯高中就讀於廣州113中學,一直夢想進入大學深造的她,卻在2007年2月高考前夕,被確診患了「紅斑狼瘡」,這一消息猶如晴天霹靂,讓她不敢相信。  軍訓開始,而紅斑狼瘡病對光敏感,不可以暴曬。媽媽劉健梅擔心孩子身體受不了,便到醫生處開了一紙診斷書,為孩子免於參加軍訓。第二天,黃麗斯把診斷書交給了班主任,劉健梅也打電話希望能特別照顧患病的女兒。沒想到,那天輔導員找到黃麗斯,說學校正開會討論此事,讓她做好退學的心理準備。  兩個星期後,學校邀請劉健梅來校商量。
  • 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有望突破!上海專家最新解密遺傳密碼,提供免疫...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多發於女性,能夠造成多個器官受損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嚴重者可危及生命。但是該病病因不明,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癒手段。好消息是,近日仁濟醫院沈南團隊揭示紅斑狼瘡遺傳暗物質的生物學功能,展示了一種篩選功能性疾病易感位點和功能性調控元件的策略,並將自身免疫性疾病風險遺傳變異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聯繫起來,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靶點。
  • 頑固皮膚病紅斑狼瘡早期症狀
    核心提示:頑固皮膚病紅斑狼瘡早期症狀,紅斑狼瘡通常指的是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緩慢,隱襲發生,臨床表現多樣、變化多端一種涉及許多系統和臟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於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障礙,產生多種自身抗體。可累及皮膚、漿膜、關節、腎及中樞神經系統等,給人體帶來很大的損害。
  • 紅斑狼瘡是什麼樣的
    紅斑狼瘡起病穩匿或急驟,發作比較兇險,且極易復發,遷延不愈,出沒無常,就跟狼一樣狡猾。從紅斑狼瘡的圖片上看,病人的皮膚損害除盤狀紅斑狼瘡出現典型的盤狀紅斑外,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還出現蝶形紅斑,多形紅斑,環形紅斑,大皰性紅斑,有的也出現盤狀紅斑,所以用紅斑狼瘡一詞命名該病,既形象逼真,又內涵豐富。全身症狀起病可急可緩,多數早期表現為非特異的全身症狀,如發熱,尤以低熱常見,全身不適,乏力,體重減輕等。病情常緩重交替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