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6 09:08 | 中國寧波網
1月3日上午,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背面,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實現月背軟著陸。剛剛,記者從兵科院寧波分院獲悉,探測器上的關鍵閥體是由該院負責檢測,為「嫦娥」順利落月提供了保障。
「關鍵閥體相當於探測器的『關節』,從入軌後的變軌、飛船姿態控制、避障、懸停、緩速降落的全過程,都由各種關鍵閥體的協同工作下完成。」 兵科院寧波分院理化檢測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
嫦娥四號上有近百個閥體,由電子束焊縫焊接,多數直接暴露在宇宙複雜的環境中,容不得一點細微瑕疵。這對檢測儀器精度和人員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20餘年的經驗積累和自主創新,兵科院寧波分院理化檢測中心研發出高精度工業CT檢測技術,保證了這些關鍵零部件的質量及可靠性。
其實,這只是兵科院寧波分院為我國航天事業檢測保障的冰山一角。 此前,團隊先後為神舟系列、天宮一號、天宮二號、嫦娥系列等國家航天產品進行了檢測。此外,國內首條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磁懸浮專列、杭州灣跨海大橋上的關鍵部件,也是由該團隊負責質量把關。
作為我國最早開展工業CT檢測應用的單位,該院還牽頭制定了該技術領域的國家標準、國家軍用標準,填補了國內該技術領域的空白。
「我們將緊盯世界工業檢測領域科技發展前沿,培養更多專業人才,不斷開發性能更加優異的設備,開拓更加寬廣的應用領域。」 中心負責人表示。
目前, 兵科院寧波分院已為國家培養工業CT檢測技術領域人才300餘人。兵科院寧波分院理化檢測中心技術團隊已正式入駐寧波新材料聯合研究院,承擔我市公共檢測平臺的建設任務。入駐以來,發揮技術、設備優勢,為我市300餘家製造業企業的技術升級、新材料研發、產品轉型提供千餘次的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