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月球車首亮相面向全球徵名 年底奔月

2020-11-26 新華網客戶端

  原標題:「嫦娥四號」月球車首亮相 年底奔月

  為我國繼「玉兔號」後第二輛月球車,12月將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面向全球徵名

  新京報訊 時隔5年,中國繼「玉兔號」之後的第二輛月球車今年12月將出徵。昨天(15日),中國新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在北京揭開面紗。目前,這輛月球車還沒有名字。國家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昨天面向全球啟動月球車徵名,結果將於10月公布。

  昨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嫦娥四號月球車外觀和設計。記者 倪偉 攝

  基本繼承「玉兔號」狀態

  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計劃於今年12月實施,將首次實現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嫦娥四號由著陸器和巡視器(即月球車)組成,著陸器在月球背面著陸之後,將伸出舷梯,其攜帶的月球車從舷梯走到月表,開始巡視勘察。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昨天介紹,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總重量約140公斤,將是全球迄今重量最小的月球車。

  嫦娥四號不論重量還是構造都與嫦娥三號類似,不同的是,由於嫦娥四號將著陸在人類探測器從未涉足的月球背面,這對月球車提出了新的要求。

  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國家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介紹,嫦娥四號月球車基本繼承了「玉兔號」的狀態,但針對月球背面複雜的地形條件、中繼通信新的需求和科學目標實際需要,作了適應性更改和有效載荷配置調整。

  過去60年,人類發射了100多個月球探測器,包括65個月球著陸器,但僅有不載人的環繞月球軌道器和載人的阿波羅號飛船「看」到過月球背面。主要是由於從地球向月球背面發射通訊信號,會受到月球整體阻擋,地面通信和測控的難題阻擋了月球背面著陸計劃。

  目前得到的有關月球背面信息,都是通過遙感探測和照片獲得的。正因此,關於月球背面存在著很多充滿想像的猜測,出現在各種科幻小說和電影中。

嫦娥四號著陸器(上圖)和月球車(下圖)外觀設計構型。

  壽命或將長於「玉兔號」

  工作在月球表面,嫦娥四號將面臨多種極端條件的考驗。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探測器在月球虹灣成功著陸;12月15日,著陸器與巡視器分離,「玉兔號」順利抵達月球表面。據吳偉仁介紹,地球環境曾對「玉兔號」造成影響,例如月夜極低氣溫導致「玉兔號」電纜發生了故障。

  而基於「玉兔號」的任務經驗,嫦娥四號針對其遇到的問題進行了針對性改進。吳偉仁說,嫦娥四號的月球車僅在電纜摩擦方面就做了上千次試驗,同時也儘量減少電纜暴露在外的面積,減少電纜的故障風險。

  吳偉仁透露,嫦娥三號著陸器和月球車設計壽命分別為1年和3個月,但最終月球車工作了2年9個月,著陸器目前仍在運行,工作5年狀態依然很好。嫦娥四號月球車設計壽命也是3個月,但預計工作時間將比「玉兔號」更長。

  釋疑1

  月球車如何應對超300℃溫差?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昨天介紹,為了適應月球表面狀況和極大的溫差,嫦娥四號月球車在運動安全、能源供給、科學探測、測控通信等方面均作了特殊設計。

  其中,月晝月夜之間超300℃的溫差,將是嫦娥四號面臨的巨大考驗,研製人員為此頗費心思。

  據吳偉仁介紹,月球車有兩種能源供給,一種是兩面太陽翼收集的太陽能,另一種是月球車上的同位素熱源。當月夜來臨,同位素熱源將為儀器設備供熱,保證儀器設備在零下180℃的環境中不被凍壞。

  同時,太陽翼在月夜也將「兼職」發揮獨特作用。其中一面太陽翼將收回,覆蓋住儀器設備,吳偉仁將其形容為「蓋被子」。另一面太陽翼保持展開姿態,當下一個月晝來臨,其收集的太陽能將把月球車「喚醒」,然後另一面太陽翼「掀開被子」,繼續投入新一個月晝的工作。

  月球車在月夜來臨前尋找停靠點,以及太陽翼的展開與回收,都依賴於經由「鵲橋號」中繼星的地面測控。嫦娥四號月球車的太陽翼可以在測控的指揮下旋轉360°,俯仰、方位均可調節。

  釋疑2

  月球車可獲得哪些「獨家」信息?

  從表面上看,在月球背面和正面著陸沒太大區別。據劉繼忠介紹,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其實實現了工程技術和空間科學的雙重跨越和創新。

  因為月球整體的阻擋,月球背面成為與地面通信和測控的禁區。我國已於今年5月21日發射了「鵲橋號」中繼衛星,目前工作在距月球約6.5萬公裡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使命軌道,將為落在月背的嫦娥四號提供地月中繼測控和數傳服務。

  從另一角度來看,由於月球背面屏蔽了地球無線電幹擾,月球背面電磁環境乾淨,為開展空間科學領域最前沿的低頻射電天文觀測與研究提供了理想場所。同時,充分利用月球背面最古老的月殼巖石獨特條件開展地質特徵勘查,我國科研人員有望在國際上建立集地形地貌、淺層結構、物質成分於一體的綜合地質剖面和演化模型,獲得對月球早期演化歷史的新認知。

  吳偉仁介紹,月球車上搭載的測月雷達設置了兩個不同頻段,藉助其探測出的數據,研究人員可以繪製出第一幅月球背面剖面圖。測月雷達設計探測深度為月球地下50米左右,而實際深度有望到達200多米,有助於月球背面的地質研究。

  ■ 看點

  「嫦娥四號」月球車面向全球徵名

  從昨天起至北京時間9月5日24時,嫦娥四號月球車面向全球徵名。

  全球徵名活動分五個階段組織實施:8月16日至9月5日,提交名稱,函審備選;9月上旬,組織初評,遴選十強;9月上旬至9月30日,網絡投票,評選前三;10月上旬,終評加權,確定前三;10月上旬,程序報批,公布徵名結果。

  此次徵名活動由國家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辦,國家國防科工局新聞宣傳中心、中科院月球與火星探測總體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宇航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等協辦。徵名活動還將聘請航天專家、社會文化名人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篩選把關。

  公眾可在新華社客戶端、中國網、騰訊網專題中提交名稱,也可提交紙質徵名材料,郵寄至北京市豐臺區六裡橋南裡甲9號首發大廈A座2樓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嫦娥四號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辦公室。(記者 倪偉)

相關焦點

  • 嫦娥三號月球車模型亮相受矚目 面向全球徵名 (1/4)
    嫦娥三號月球車模型亮相受矚目面向全球徵名 (1/4) "← →"翻頁
  • 嫦娥四號月球車命名「玉兔二號」,全球徵名活動中萬裡挑一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揭曉,月球車命名為「玉兔二號」。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和巡視器(月球車)組合體發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 嫦娥四號月球車全球徵名 探測器公布外觀設計構型(圖)
    嫦娥四號月球車全球徵名 探測器公布外觀設計構型(圖) 2018-08  按照計劃,中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將於2018年12月實施,將首次實現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嫦娥四號月球車。
  • 月球車全球徵名 每人最多可提交5個方案
    昨天,嫦娥三號月球車全球徵名儀式啟動,部分獲獎者將有機會親臨西昌觀摩「三姑娘」奔月。  據悉,嫦娥三號預計將於今年12月初發射升空。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昨天表示,月球車目前在西昌的測試狀態一切良好。  ■徵名  全球華人可在線提交作品  昨天,嫦娥三號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啟動,即日起至10月25日,國內民眾和海外同胞可通過新華網、騰訊網在線提交作品,每人最多可提交5個方案,每個方案需包括不多於300字的創意說明和背景闡釋。
  •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車定名「玉兔」
    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宣布,嫦娥三號月球車的名稱是:「玉兔號」。為使我國第一輛月球車的名稱,能夠充分體現全國人民乃至全球華人的意願,9月25日開始組織了全球徵名活動。自9月25日召開徵名活動新聞發布會開始,至10月25日徵名提交截止,騰訊網收到徵名作品146898件;新華網收到徵名作品46189件。
  • 中國啟動嫦娥三號月球車徵名 車模型曝光(圖)
    中國啟動嫦娥三號月球車徵名 車模型曝光(圖)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今天上午,我國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面向公眾啟動嫦娥三號月球車的徵名活動。
  • 第一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嫦娥四號著陸器、月球車外觀公布
    8月15日,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的著陸器、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在北京公開,同時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也正式啟動。中國月球探測工程2004年正式啟動,命名為嫦娥工程,2007年發射嫦娥一號,2010年發射嫦娥二號,2013年發射嫦娥三號。
  • 嫦娥三號搭載的月球車徵名 11月正式公布最終命名
    圖表:嫦娥三號月球車面向全球徵名新華社記者 馮琦 編制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記者 羅沙 餘曉潔)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25日在京宣布,嫦娥三號搭載的月球車即日起面向全球徵名。    承擔我國探月工程第二步「落月」任務的嫦娥三號探測器將於今年年底擇機發射,探月工程二期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是承前啟後的關鍵一步,包括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任務。嫦娥三號承擔「落月」任務,將實現月面軟著陸,開展就位探測和月面巡視勘察。嫦娥三號月球車將在月球表面自主「行走」,進行巡視探測。
  • 海內外網友已為嫦娥三號月球車提交五萬餘名稱方案
    承擔月面巡視探測任務的月球車目前正面向全球華人徵名,截至30日9時,數十萬海內外網友通過新華網、騰訊網提交了五萬七千多件名稱方案。  據新華網社區互動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徵名活動呈現出參與人數多、範圍廣等特點。從25日徵名活動啟動至今,海內外幾十萬網友積極參與,通過新華網、騰訊網提交了五萬七千多件名稱方案。
  • 嫦娥三號12月上旬擇機發射 月球車命名「玉兔號」
    嫦娥三號月球車命名「玉兔號」    2013年11月26日,在國防科工局召開的嫦娥三號任務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宣布,我國首輛月球車——嫦娥三號巡視器全球徵名活動結束,月球車命名「玉兔號」。
  • 嫦娥四號月球車外觀正式公布 為全球重量最小月球車
    嫦娥四號著陸器和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 國家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供圖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嫦娥四號月球車外觀和設計。新京報記者倪偉 攝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外觀今天(8月15日)正式公布。這將是我國繼「玉兔號」之後的第二輛月球車。嫦娥四號任務計劃於今年12月實施,將在月球背面投放著陸器和月球車,首次實現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 嫦娥四號成功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 開啟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從探月工程2004年正式啟動以來,「嫦娥」奔月14載,已歷經「四戰四捷」。而相比於前三位「姐姐」,嫦娥四號的這條奔月路更加不平凡。於國斌介紹:「『鵲橋』中繼星在軌運行狀態良好,中繼鏈路穩定暢通,這非常關鍵,為月球背面中繼通訊支持下實現嫦娥著陸打好了基礎,這可以說是中國探月人開創的世界級的顛覆性技術。」與傳統神話故事中嫦娥奔月發生在夜晚不同,嫦娥四號登上月球的時間正是月球的上午時分,這樣才能提供探測器所需要的太陽能。
  • 羅瑾 ‖ 嫦娥奔月的地方——《迪山日記》研究之三⑦:探月
    嫦娥二號(圖片來自網絡)我國月球探測工程分為「繞、落、回」三個階段,嫦娥一號完成了繞月探測的目標,嫦娥三號實現了落月與巡視勘察。嫦娥三號發射升空(鄒森 攝)嫦娥三號搭載了我國首輛月球車,它的名字來自全球徵集。在近65萬網民的推薦下,「玉兔」脫穎而出,成為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巡視器的名稱。在神話傳說中,嫦娥懷抱玉兔奔月。
  • 「嫦娥四號」的落月之旅
    嫦娥四號於2018年12月8日乘坐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離開地球,經歷了27天太空之旅,並在太空中度過了新年。    嫦娥四號開創了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歷史。布滿撞擊坑和奧秘的月球背面,迎來首個「地球行者」。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
  • 嫦娥四號探測器項目執行總監張熇:奔月路漫漫 「嫦娥」無悔
    常人眼裡,嫦娥四號繼承了嫦娥三號的「遺產」,被當作成熟型號對待,卻不知嫦娥四號研製要攻克四大技術難題,實現三個國際首次、兩個國內首次目標,特別是要面臨其他太空飛行器從未到過的月球背面的全新環境,技術新、難度大。  用張熇的話說,嫦娥四號要落在月球背面,不像嫦娥三號還有蘇聯和美國的資料可以借鑑,國內科研人員只能「從零開始」,請教各方專家,給出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困難。
  • 月球車是什麼意思?月球車概念股有哪些?
    分為無人駕駛月球車和有人駕駛月球車兩種。1970年11月,前蘇聯發射的無人駕駛的「月球車」1號成功降落在月球上,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月球車,1971年7月,美國阿波羅15」號太空人戴維斯-R-斯科特和詹姆斯-B-歐文進行了人類首次有人駕駛的月球車行駛。  2013年12月發射的嫦娥三號的任務是要實現落月就位探測和巡視,它不僅要在月球表面上實施軟著陸,並且還要在月球上釋放我國首輛月球車。
  • 嫦娥四號月球車叫什麼?你來定!
    嫦娥四號月球車叫什麼?你來定!嫦娥四號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圖片由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提供本報北京8月15日電(記者陳海波)將於今年12月首次實現人類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嫦娥四號月球車15日,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正式啟動,嫦娥四號著陸器和月球車的外觀設計構型也首次對外公布。由於月球的自轉周期恰好等於公轉周期,且方向相同,因此月球有一面永遠朝向地球,而另一面總是背向地球,人類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看不到其背面。過去60年裡人類已經發射100多個月球探測器,但至今沒有一個能夠實現在月球背面著陸。
  • 嫦娥四號月背全球首秀 中國航天科工20餘項技術產品助力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電 題:嫦娥四號月背全球首秀 中國航天科工20餘項技術產品助力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高精度加速度計組合護航嫦娥四號速度變化控制、γ關機敏感器讓嫦娥四號翩然著陸月背、連接解鎖機構保障嫦娥四號兩器分離、宇航特種電機助力玉兔二號月球車一展身手……  記者12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工)獲悉
  • 「嫦娥三號」搭載「玉兔號」月球車,第一次實現月球軟著陸
    嫦娥三號(Chang'e 3 detector)是一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製的登月探測器,於2013年12月2日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 該探測器屬於嫦娥工程二期,關鍵任務之一是對月球進行局部的精細探測。2011年9月21日,國防科工局透露,嫦娥三號目前正處於初樣研製階段,正在進行大量試驗驗證工作,2012年1月6日,月球著陸器的懸停避障及緩速下降試驗,月球巡視器的綜合測試及內、外場試驗等各項驗證性試驗完成。
  • 嫦娥四號完成第24月晝工作,嫦娥五號即將踏上奔月之旅
    【嫦娥四號完成第24月晝工作,嫦娥五號即將踏上奔月之旅】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1月22日12時和3時10分完成第24月晝工作,進入月夜休眠。截至今天,嫦娥四號已在月球背面工作690個地球日,累積行駛裡程589.6米。基於第23月晝全景相機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數據情況,「玉兔二號」月球車在第24月晝期間繼續向玄武巖方向和反射率較高的撞擊坑區域前進,這兩個位置均位於西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