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138年的電燈生意要賣了 但電網將永存

2020-12-03 網易科技

(原標題:愛迪生138年的電燈生意要賣了,它最大的貢獻不是照明 | 好奇心商業史)

由愛迪生開始的電燈生意,在138年之後就要結束了。

今年4月,通用電氣已聘請投行協助其評估出售消費者照明業務的可能性,出售價格大約在5億美元。按照計劃,最終只有一項名為Current的商業LED照明業務得以保留。

電燈商業化的歷史從1879年開始。這一年冬天,一列列從紐約而來的火車噴吐著蒸汽駛入新澤西州的門羅帕克。絡繹不絕的乘客遠道而來,是為了觀看託馬斯·愛迪生的最新科研成果——白熾燈。乘客太多,以至於列車不得不增加臨時的車廂。

一路上夜色漆黑,還飄著雪。但火車緩慢推進車站,乘客們看到的圖景是,沿路有20多盞發光的白熾燈泡。

放到現在不足為奇,但當時這座車站在世界範圍內絕無僅有——光線昏暗又產生廢氣的煤氣燈是照明的主要工具,人們還從未見過可以大規模使用、能夠持續燃燒的電燈。

4年之後這樣的場景就不再只是表演。愛迪生把世界上第一個電網鋪設在紐約曼哈頓。順著電燈的思路,更多的家用電器被發明出來。至今電力依然是現代社會的主要能源,像水和空氣一樣成為人類生存的必需品。交通、取暖、通訊、農業……沒有任何社會生產離得開電。

白熾燈也變成一門延續百年的生意。1889年愛迪生的幾家公司重組合併,更名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在20世紀成長為一個包含能源、電器、廣播等等業務在內的巨型企業。直到2005年,通用電氣(GE)也還是美國市值最高的公司。

這100多年都發生了什麼?

愛迪生沒有「發明」電燈,他做了更重要的事

愛迪生早期團隊在門洛帕克實驗室的合影

不計其數的教材、書籍和史料記載到,白熾燈的發明者是愛迪生。這個結論其實並不準確,愛迪生所做的最大貢獻是改良白熾燈並讓它商品化,但從沒有「發明」電燈。

在白熾燈問世之前,絕大多數人用煤油燈照明。電能在照明的唯一應用是電弧照明。但這個技術產生的光線刺眼,只適用於戶外公共場所。

1841年,英國人弗雷德裡克·德·莫林斯擁有了世界上第一個白熾燈專利,他發現金屬絲通電後可以灼熱發光。這時候愛迪生還沒有出生。

英國電氣工程師斯旺(Sir Joseph Wilson Swan)於1860年在自己家中造出了第一個白熾燈原型,用碳作為燈絲,燈泡抽成半真空。18年後真空泵出現,斯旺再度展開研究,試驗成功了第一隻全真空的白熾燈泡。

愛迪生在《科學美國人》雜誌上讀到相關的報導,發覺到電燈可以是一門生意。他斷定延長燈泡壽命的關鍵不在真空技術,而是能否找到便宜又耐熱的材料用作燈絲。

此時的愛迪生已經名聲大噪,被冠上了「發明家」和「魔術師」的頭銜。讓他成名的發明是留聲機,愛迪生也成立了一家留聲機公司。

1877年愛迪生公開演示留聲機,錄製一首《瑪莉的山羊》。

在買入了一項電燈專利之後,1878年,愛迪生公布了一項雄偉的計劃,宣稱要改進燈泡,讓它更持久耐用。他還打算用電網代替當時主流的能源煤氣。短期內煤氣相關的股票下跌,當時的美國有超過400家煤氣燈公司。

為了籌措資金,愛迪生在紐約成立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Edison Electric Light Company),資助他的股東包括金融巨頭J.P.摩根。這就是通用電氣的前身。

研發的過程從承諾的「數周」拖延到一年,愛迪生似乎毫無進展。很快五萬美元的經費耗盡,一部分股東信念動搖,經過愛迪生的說服,股東們決定再拿出五萬美元。

20人的團隊在位於新澤西州的門洛帕克(Menlo Park)的實驗室中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設計了幾十種燈泡原型、筆記寫滿了200個筆記本。

1879年10月22日的凌晨,愛迪生在真空燈泡裡安裝碳化棉線的長絲,最終破紀錄地燃燒了13.5個小時。「如果它可以燃燒這麼久,我可以確定,它能燃燒100個小時。」愛迪生當時在接受採訪時說。

接下來他又發揮了善於利用媒體的特質,公開安排演示。數百人湧入門洛帕克,《紐約先驅報》的報導說:「電力照明被證明是成功的。」

燈泡技術持續改進,用碳化竹絲代替棉線,這種燈絲創造了持續照明1200個小時的記錄。

為了保證燈泡可以賣得出去,愛迪生還解決了專利問題。1880年愛迪生申請發明專利,但很快關於「電燈是誰發明的」產生爭議,美國專利局裁定這項專利只是修改了前人的發明。經過6年的訴訟,最終愛迪生的白熾燈才被判定是合法的專利。

在英國,愛迪生和斯旺在建立了一家叫作Ediswan的合資公司銷售燈泡,也是為了避免潛在的官司。

看起來燈泡可以大規模生產了,但問題是,人們的家裡還沒有電。

電燈最大的貢獻,是普及了電網

愛迪生電燈公司在曼哈頓鋪設電網。

人們記住的是發明家愛迪生,但從決定改良電燈的那一刻開始,他的角色更像是一名商人。這促使愛迪生產出了另一番貢獻——甚至比電燈的貢獻還要大——電網。

和大部分的科技產品一樣,電燈最早的客戶並不是普羅大眾。改良了白熾燈問世之後,愛迪生應投資人J.P.摩根的要求,在後者的豪宅安裝了一個完整的小型電力系統,發電機就放在地下室裡。

這又是一場演示,效果可能不亞於iPhone的第一次發布會。J.P.Morgan邀請他的朋友們前來參觀30盞燈泡同時亮起的驚奇效果。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這些有錢自建電網的人成了愛迪生電燈的主要用戶,也讓他們成為自己的投資人,包括摩根公司、帕克銀行、得雷克塞爾財團。

幾個有錢人的玩具不會是一個大生意。從一開始,愛迪生就想讓電網通到每個家庭來賣電燈。

1881年2月,愛迪生離開門羅帕克的實驗室,舉家搬到了紐約第五大道,設立愛迪生電燈公司的總部。這是為了兌現他兩年前誇下的另一個海口:建成世界上第一個電網,讓曼哈頓的每座樓房通上電。

具體的計劃是,愛迪生的公司要為曼哈頓下城一平方英裡的街區提供電力,該地區每個訂購的家庭和企業,只需要在房間打開開關就能獲得照明。

兩個相鄰的倉庫被改造成發電站,裡面放置了6臺蒸汽發電機組,每一個都有30噸重。用於測試性能的上千盞燈群,被整齊地排列在一塊塊燈板上。

在戶外,工人們鑿開超過14英裡的路面,把10萬尺銅製導線鋪設在地下。

這在現在看起來再平常不過,但當時卻是一項複雜的工程。除了要向當地政府獲得街道開挖的許可,愛迪生還要製造大量的配件,包括電錶、電纜、電燈插座……

沒有人做過這些事,電網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愛迪生在其中的角色也不只是發明家,還有銷售、市場、行政、製造……

電網最終在1882年9月4日的夜晚被點亮,位於珍珠街的發電站開啟,110伏特的直流電通輸送到整個街區,燈光覆蓋了街頭和室內,世界上第一個電網誕生了。

很快愛迪生的直流電網覆蓋了大半個曼哈頓,紐約無數的家庭閃耀著燈光。直到現在電能的傳播也遵循這種基本原理。

但真正讓電網普及的並不是愛迪生的直流電

尼古拉· 特斯拉

隨著愛迪生照明公司的不斷擴大,直流電的局限性也逐漸被放大。發電中心只能覆蓋方圓一英裡的範圍,傳輸過程會讓電能不斷損耗。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每隔一段距離增加發電場,成本高昂。

電氣史上另一個重要的角色出現了。1884年,來自塞爾維亞的青年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投奔愛迪生,為他改造直流電氣設備。

但特斯拉並不認同直流電,他也沒有得到愛迪生的重視。

兩年之後,特斯拉和愛迪生分道揚鑣,創辦了自己的「特斯拉電燈與電氣製造公司」(Tesla Electric Light & Manufacturing)、喬治·威斯汀豪斯(George Westinghouse)給予了投資,後者擁有一家交流電公司西屋電氣(由於投資核電失敗,這家公司今年3月宣告破產),他們在匹茲堡建立了一個交流電網。

交流電普及的速度要快的多。愛迪生兩年內只建成了18座發電站。與此同時特斯拉的公司一年內就建造了36座。

隨後愛迪生利用自己公眾人物的影響力,幾近瘋狂的駁斥交流電的應用,鼓吹它的危險性,掀起一場「電流之戰」。

這個故事中最極端的例子是,愛迪生用一臺西屋電氣產的發電機改造出一把交流電椅,和紐約州監獄一起對一名囚犯實施了電死刑,把死囚犯活活燒死。這個慘不忍睹的場面通過媒體公開。

為了宣導交流電的危險,愛迪生用350伏特的交流電電死一頭大象。

J.P.摩根試圖通過尼亞加拉瀑布水利發電項目挽回公司的聲譽,但最終項目失敗,中標的是特斯拉。J.P.摩根最終認清了交流電才是未來,決定放棄直流電,併購了湯姆森-休斯頓電氣公司,開展交流電業務。

愛迪生最終被證明賭錯了未來,在電流大戰中敗下陣來。但是電燈帶來的一項變革已經完成,電能取代煤氣,成為沿用至今的主流能源。

更多的電器隨著電燈進入家庭,解放了人們的時間

電燈最大的貢獻並不是照明,而是讓電得到了普及。

電燈讓電力接入成千上萬的家庭和企業,在此基礎上,家用電器從20世紀初開始遍地生花,儘管它們一開始都是笨拙而昂貴的東西。

1880年,舒樂把葉片裝在一個電動機上,接通電源後葉片飛速轉動,帶來陣陣涼風,這就是世界上第一臺電風扇。

還有吸塵器,1905年的Hoover公司製造的吸塵器重達92磅,需要兩個人同時操作才能用,並且其造價達到了一輛汽車的四分之一。

1910年,第一臺電動洗衣機,在這之前的洗衣機都是人力或者蒸汽驅動,電動標誌著家務勞動開始了自動化。

早期的電動洗衣機。

這些家用電器解放了女性。十九世紀,沒有電器的家庭主婦每個星期要花費兩天時間手洗衣服。到了1950年代,洗衣機在美國已經隨處可見,主婦們得以空出雙手。

更重要的是,城市居民因為電器得以釋放空閒時間,他們可以走出家門逛街消費,這進一步帶動了經濟的發展。

再後來,女性也不必要每天去市場買菜,因為有了電冰箱。1918年美國kelvinator公司首次銷售電冰箱,當年只售出了67臺。1926年美國奇異公司生產出世界上第一臺密封製冷系統電冰箱,隨後又有了家用吸收式冰箱,在1930年代漸漸得到普及。

這一切都來源於電燈的應用。

電器早年都是直接旋進燈泡的旋座。最早的洗衣機甚至都沒有開關,旋上去之後就一直不停的運轉。

隨著電器種類增多,1904年插座誕生。

最初,家庭並不是為了電器才把電線接入家裡,他們僅僅是為了照明。

電燈就是一種「殺手應用」,它讓人們第一次體會到電能的魅力,才有了之後的一切。

但白熾燈本身作為一門生意,已經結束了。

照明不再是通用電氣最大的生意,白熾燈也被新技術替代

1915年的愛迪生,此時他已經退出通用電氣。

最先離開白熾燈生意的是愛迪生自己。

19世紀末,愛迪生名下已經有好幾家公司。除了摩根大通資助下的愛迪生電燈公司,還有生產發電機的愛迪生機器廠、生產燈具、插座及其他電氣照明裝置的公司。1889年這幾家公司合併成「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

這一年,愛迪生的公司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公司,每年創收700萬美元,有近70萬美元的利潤。

到1891年,愛迪生通用電氣的銷售額為1100萬美元,利潤額翻倍到140萬美元。

但交流電的競爭優勢逐漸明顯,愛迪生的公司漸漸喪失市場份額。摩根決定重組通用電氣,1892年收購了交流電專利和湯姆森-休斯頓電氣公司(Thomson-Houston Electric)。

公司更名成「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簡稱為GE),愛迪生的名字被拿掉了。這個公司名沿用至今。

不知情的愛迪生並沒有參與合併,為此他憤憤不平並最終退出。資本同時拋棄了愛迪生和直流電。

通用電氣在接下來100多年的時間裡變成一家巨大的公司。1896年,道瓊工業指數榜設立,這個榜單最早收錄的12家公司,GE就是其中之一。榜單會定期拿掉指數裡表現不好的公司,一個世紀後通用電氣是唯一一家至今還在榜單的公司。

通用電氣這100年間做了什麼?

1879年

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成立,股東包括摩根公司。

1889年

愛迪生名下幾個公司合併,收購弗蘭克電氣鐵路和發動機公司,成立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

1892年

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和位於湯姆孫-豪斯頓電氣公司合併,重組為通用電氣公司。

1905年

涉足商業金融領域,建立債券及股票公司。

1911年

創辦照明業務,併購國家電燈公司。

1919年

同AT&T合資創辦美國無線電公司(RCA)。

1957年

建立全世界第一家核電廠。

1969年

為整個登月項目提供了質量控制、系工程支持以及運載衛星系統等技術。

1970年

把旗下計算機業務賣給霍尼韋爾。

1986年

收購美國無線電公司。

1999年

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當年獲得20億美元收入。

2004年

收購威望迪公司,同NBC合併成立NBC環球。

2015年

宣布縮減金融業務,出售、拆分資產,重新回歸「製造為主業」。

2016年

通用電氣家電業務賣給海爾集團控股的青島海爾。

2017年

計劃賣掉照明業務。

20世紀初,GE把業務擴展到廣播行業,和AT&T合資創辦了美國無線電公司(RCA),發明了影碟機。

不少家用電器都是通用電氣在這個時期的發明,包括電爐、烤麵包機、電冰箱、空調……

GE甚至成了世界上第一家擁有計算機業務的商業公司,一度自己生產計算機甚至作業系統。到60年代,GE和IBM等生產商一同成為當時世界八大計算機公司。不過70年代這個業務被賣給了霍尼韋爾。

整個20世紀,GE依靠不斷併購建造起自己的商業帝國。1939年旗下所轄的工廠只有30多家,不到10年就增加到125家。

GE在海外也逐步合併了義大利、法國、德國、比利時、瑞士、英國、西班牙等國的電工企業。到1976年底它已經是一家巨型跨國企業,在24個國家擁有113家製造廠。

說現如今的GE富可敵國一點也不誇張,這家公司的業務遍布全球100個國家、有30萬名員工、年收入1200億美元,擁有超過6500億美元的資產。業務範圍涉及了各種工業和消費領域——家電、照明、航空、金融、電子產品、醫療、媒體、軌道交通共同組成了這個龐大的公司。

對GE來說,由白熾燈開始的照明業務已經無關緊要。2016年包括商業照明在內的照明業務產生了約為22億美元的收入,不到總收入的2%;能源管理和照明合併起來帶來的營收也只佔到12%。

不只是照明,面向消費者的部分都不再重要,GE將自己的未來明確到工業領域,大量的錢投入到軟體、傳感器、新能源等開發。經過多次得業務調整,包括出售金融業務、把家電業務賣給了海爾集團,目前GE 70% 的收入來自工業。

世界上絕大多數地方已經通電,照明也依然是個大生意,但競爭的環境已經變化。

愛迪生時代的白熾燈是高科技產品,只有通用電氣、飛利浦等幾家大公司能造出壽命更長更可靠的燈泡。

但對生產要求極低的發光二極體(LED)改變了這一切。小工廠的LED燈壽命和性能也能達到要求。到2014年佔據世界生產30%的是中國公司,因為價格足夠便宜。

電燈技術100年來的發展

1880年

愛迪生造出的碳化竹絲燈泡曾成功在實驗室維持發亮1200小時。

1906年

通用電氣開始生產利用鎢絲代替碳化竹絲的白熾燈。

1910年

法國人A•克洛德發明氖氣放電燈,即商業性霓虹燈。1950年開始取代白熾燈。

1976年

通用電氣工程師Edward Hammer發明第一個緊湊型螢光燈。

1934年

汞燈問世,這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氣體放電燈。

1959年

滷素燈開發成功,特點是發白光,體積和光衰極小。

1962年

通用電氣發明發光二極體,直接將電能轉化為光。

1980年代

第一代高亮度LED燈面世;90年代出現了超亮度的LED。

2000年

美國能源部門和私營企業一起推進白色LED科技。

白熾燈的時代已經落幕,新的照明技術輪番轟炸,白熾燈相比之下昏暗、笨拙、耗電並且壽命太短。

美國2007年頒布的《能源獨立和安全法案》規定,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間,美國要逐步淘汰40W、60W、75W及100W白熾燈泡,以節能燈泡取代。

歐盟2009年下達禁令,淘汰100W以上的傳統燈泡,之後是75W、60W。

中國則設計了從2011年11月至2016年10月、分五個階段的白熾燈淘汰計劃。從100W到15W的白熾燈都將被逐步淘汰。

西門子在2013年分拆歐司朗。飛利浦已經在去年拆分照明業務上市,避免拖累醫療等其他業務。現在,通用電氣也要拆分消費照明業務。

愛迪生138年前建立的照明生意結束了。但伴隨它而來的電網,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會永遠的留下來。

題圖來自Pixabay

文中部分信息來源:

《光電帝國》,吉爾·瓊斯著,吳敏譯,中信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

紀錄片American Genius,國家地理頻道,2015年6月播出

紀錄片American Experience,美國公共電視網(PBS),2015年3月播出

紀錄片The Men Who Build America,英國歷史頻道,2012年10月播出

本文來源:好奇心日報 責任編輯:王鳳枝_NT2541

相關焦點

  • 愛迪生138年的電燈生意要賣了,它最大的貢獻不是照明|好奇心商業史
    由愛迪生開始的電燈生意,在138年之後就要結束了。今年4月,通用電氣已聘請投行協助其評估出售消費者照明業務的可能性,出售價格大約在5億美元。按照計劃,最終只有一項名為Current的商業LED照明業務得以保留。電燈商業化的歷史從1879年開始。這一年冬天,一列列從紐約而來的火車噴吐著蒸汽駛入新澤西州的門羅帕克。
  • 為什麼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卻輸掉了電燈公司?
    特斯拉其實有一點冤枉愛迪生了。愛迪生雖然不懂理論,但他對應用方向的敏感還有的,完全理解交流電的優勢,安全只是一個藉口,只是有一個原因,讓愛迪生公司根本無法支持交流電。答案是,在這場電力大戰中,雙方賣的東西完全不一樣。
  •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但第一個使用電燈的家庭卻另有其人
    1878年,皮爾龐特·摩根在給友人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過去幾天,我一直在盡力促成一筆生意,這很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筆生意……他不僅對世界具有如此重大的意義,從某個角度來看約翰·皮爾龐特·摩根(J·P摩根),這位摩根家族第三代掌門人,他信中提及的具有「重要意義」的生意是什麼呢?原來,這項大生意指的是投資愛迪生的電燈產業。什麼,愛迪生?對,你沒聽錯,就是發明家託馬斯·愛迪生。當時,美國家庭一般使用煤氣燈或者蠟燭作為照明工具,而街道和廣場則使用弧光燈來照明。
  • 電燈真的是愛迪生發明的嗎?答案可能要讓你失望了
    愛迪生固然偉大,但如果我們仔細研究燈泡發展的歷史,你就會發現愛迪生連前20位發明燈泡的人都算不上,說到這裡估計你的三觀已毀,但事實正式如此。1801年英國的化學家漢弗裡·戴維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電燈,模型非常簡陋,將鉑絲固定住通電,鉑絲髮出了耀眼的光芒,但是由於當時鉑的價格昂貴,而且實驗中的損耗快,對於尋常百姓來說完全承擔不起。
  • 愛迪生的電燈專利戰
    在很長的一段的時間內,愛迪生都是世界上擁有專利最多的人。如果要對愛迪生的發明影響力做個排名的話,高厲害的恐怕還要數電燈。電燈的廣泛使用,對人類社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愛迪生也一直被當成電燈的發明者。愛迪生一身申請了2200多件專利,其中300多件都與電燈相關,也足見電燈在愛迪生發明生涯中的重要性。
  • 愛迪生之前的電燈
    電燈,在愛迪生之前就有了。而愛迪生最大的貢獻,不只是他的發明,更重要的是傳承和發揚光大,完成了從概念到市場的全部過程。提到燈泡,人們都會想到愛迪生。
  • 愛迪生並沒有發明電燈,而是改良了電燈,並且購買了別人的專利
    加拿大的兩名電氣技師申請了一項電燈專利:向燈泡內充入氮氣,用通電的碳杆發光,由於缺少足夠的資金的支持,使得它們不能繼續完善這項發明,最終在1875年把這項專利賣給了愛迪生。 愛迪生獲得專利權之後,打算把這種電燈賣到英國,剛剛開始開拓英國市場
  • 愛迪生沒有發明電燈
    愛迪生沒有發明電燈,他只是改良了電燈。電燈的發明史,最早要追溯到1801年。這一年,英國的一位名叫漢弗裡·戴維的化學家在實驗室中用鉑絲通電發光,當然這不是電燈泡。幾年後,他發明了電燈最早的雛形——「電燭」,利用的是兩根通電碳棒之間發生的電弧來照明。
  •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嗎?
    1801年英國化學家戴維(Humphry Davy)首次用鉑絲通電,並在1810年發明了初代電燈。1854年美國人戈培爾(Henry Goebel)發明了碳化竹絲燈泡,壽命可達400小時,但技術還不穩定,並沒有申請專利。1860年,英國人斯旺(Joseph Swan)發明了半真空碳絲燈泡。1878年改進技術後推出穩定的碳化纖維燈泡,並且成功申請專利,比愛迪生電燈公司早了一年。
  • 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
    在電燈問世以前,人們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燈或煤氣燈。這種燈因燃燒煤油或煤氣,因此,有濃烈的黑煙和刺鼻的臭味,並且要經常添加燃料,擦洗燈罩,因而很不方便。更嚴重的是,這種燈很容易引起火災,釀成大禍。多少年來,很多科學家想盡辦法,想發明一種既安全又方便的電燈。19世紀初,英國一位化學家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製成世界上第一盞弧光燈。
  • 愛迪生的發明:電燈還是耐用的白熾燈泡?
    但是在最新一版的歷史教科書上關於愛迪生發明電燈的表述為「美國發明家愛迪生利用電學研究的最新成果,發明了耐用的白熾燈泡」。 那是因為,在愛迪生之前就有人發明了電燈?是的,事實的確如此。 1854年,美國人亨利·戈培爾(Heinrich G bel)發明了一種燈泡,將一根炭化的竹絲,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電發光,可維持照明400小時。令人感到惋惜的是他並未申請專利。
  • 冷知識:愛迪生不是電燈的發明者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個說法:「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其實,這是一個不嚴謹的表述。愛迪生並非電燈的發明者,即使從獲得專利的法律角度也不是。1802年,英國化學家亨弗萊·戴維發現電弧現象,實現了電能向光能的轉換,並提出電弧理論,可以視為電燈的雛形。1840年,英國科學家威廉·羅伯特·格羅夫爵士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可以使用的電燈,該型電燈使用鉑作為燈絲,曾被用於禮堂照明。
  • 愛迪生經過無數次實驗,成功發明了電燈,這對人類的貢獻是很大的
    愛迪生用紙制炭絲、木製炭絲以及笤帚苗炭化後製成的燈絲進行了無數次實驗,最終得出結論,電燈問題的解決,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燈絲的電阻要高,散熱要慢。可是,炭沒有成功。於是,愛迪生又轉向了鉑和類似鉑的金屬,他發現它們符合電阻高、散熱慢的要求。他最終選擇了鉑作為燈絲的材料,並於1878年的10月提出了關於鉑絲電燈的專利申請。
  • 愛迪生不止是偉大的發明家,更是營銷高手
    做生意創業也是如此,你不會營銷你的生意百分百做不好,你放心好了,這不是危言聳聽,如果你想運做你的信息就能夠鋪天蓋地,你不想運作就是銷聲匿跡。就如同我們今天用的電燈,並不是愛迪生先生發明的,早在1848年20歲的斯萬把電燈點亮的時候,用我們老家的話說愛迪生先生還穿著開襠褲。
  • 電燈的真正發明者並不是愛迪生|百家故事
    1840年,英國人沃倫·德拉魯用電流給一根封閉在真空管內的鉑金絲加熱,發出耀眼的亮光。這應該是世界上第一個白熾燈。那時候愛迪生還沒出生。然而鉑金的成本等問題導致這種電燈不具備商業價值。英國科學家約瑟夫·威爾森·斯萬(Joseph Wilson Swan)根據已有的研究資料,在1848年前後開始試製碳絲白熾燈,並於1860年取得成功。由於當時真空技術不成熟,碳燈絲的壽命只有一兩個小時。即便如此,斯萬的發明也被認為是有效的電光源。這比愛迪生改進電燈早了差不多二十年。愛迪生當時才十三歲,正在實驗室鼓搗化學藥品。
  • 第一個發明電燈的人,不是愛迪生
    說起電燈是誰發明的,許多人首先就會想到愛迪生,其實並非愛迪生發明的,他只是為電燈的改進和推廣普及做出了重大貢獻而已,其實在他之前就有人發明了電燈。關於電燈發明歷程的介紹1、第一個電燈的誕生現在電燈可以說是非常普及的了,已經深入民眾的生活中,所以許多人都非常感激電燈的發明者。一說起電燈是誰發明的,許多人就會想到愛迪生,其實愛迪生並非第一個發明電燈的人。
  • 發明電燈的不是愛迪生?
    自從有了電燈以來人們就從黑暗的夜晚中解脫了出來而一說到電燈很多人都自然而然地想到愛迪生因為愛迪生「發明」電燈的說法好像成了常識但事實並非如此在愛迪生之前許多發明家為電燈泡的發明做出了努力
  •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嗎?這並不重要
    1878 年改進技術後推出穩定的碳化纖維燈泡,並且成功申請專利,比愛迪生電燈公司早了一年。1879 年 2 月,斯旺開始在英國進行電燈商業化,他自己家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用電燈照明的家庭。1874 年加拿大兩名工程師發明了氮氣碳杆燈泡,以惰性氣體延長燈泡的照明壽命。但他們沒有財力進行商業化,於是將專利出售給了已經靠著留聲機發明成為富翁的愛迪生。
  • 電燈不是愛迪生發明的,你知道嗎?
    電燈不是愛迪生發明的,你知道嗎?1919年,愛迪生寫道:「如果他完成馬達和發電機的改進工作,愛迪生將提供給他驚人的5萬美元(如計入通貨膨脹,相當於今天(2019年)的五百萬美元)」。特斯拉說他的工作持續了將近一年,幾乎將整個發電機重新設計了,使愛迪生公司從中獲得巨大的利潤和新的專利所有權。
  • 末世實用生活指南——「愛迪生」電燈
    電燈的歷史說起電燈,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大多都是愛迪生。其實,19世紀初,英國人漢弗萊·戴維就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製成了弧光燈,但這種弧光燈亮度太強產熱太多又不耐用。因此沒有普及開來。後來1878年,英國人約瑟夫·斯旺才發明真空下用碳絲通電的燈泡,並且獲得英國專利。而同一時期,愛迪生則通過購入專利(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氣),並進行了數千次的實驗改良,終於在1880年製造出能持續亮1200個小時的碳化竹絲燈。後來,斯旺還控告愛迪生侵犯專利,不過很快他倆便庭外和解,並於1883年在英國建立一家聯合公司。